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056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相关于一种枢接定位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利用磁力来辅助定位的枢接定位结构。
先前技术在产品结构设计中,常利用各式枢接定位结构,将其中一元件枢接于另一元件上,而可在改变两元件的相对位置后,加以固定。举例来说,当一转动件在一中心件上枢转后时,为了能够将转动后的转动件,固定在新的位置,在转动件与中心件的枢接处,多会使用一枢接定位结构。
请参阅图1A,即为一习知的枢接定位结构的示意图,其包括一中心件10及一转动件11。
中心件10,其末端具有一中心凸块101及一弹簧座102,中心凸块101的边缘呈高低起伏的弧形,使中心凸块101具有凹入部1011及凸出部1012,并以弹簧座102支撑中心凸块101的底部。
转动件11,与中心件10枢接,可于中心件10上枢转,其末端具有一转动凸块111,转动凸块111的边缘呈高低起伏的弧形,使转动凸块111具有凹入部1111及凸出部1112。
并且,转动凸块111与中心凸块101两者边缘的弧形相互配合,使转动凸块111与中心凸块101两者在未转动的状态下,系为相互密合。亦即是,转动凸块的凸出部1112,系卡合于中心凸块的凹入部1012,使转动凸块111受到中心凸块101的限制而不易转动,藉此,将转动件11限制在所需位置,达到定位的效果。
而请参阅图1B,其系为转动件11在中心件10上枢转时的动作示意图。
如图所示,当使用者欲改变转动件11的位置时,须略为施力转动转动件11,此时转动凸块111亦会随的旋转,其凸出部1112将离开中心凸块的凹入部1011,而向中心凸块的凸出部1012推挤。而当转动凸块的凸出部1112推挤中心凸块的凸出部1012时,将使弹簧座102受到压缩,而具有恢复弹力。
而当转动凸块的凸出部1112顶点越过中心凸块的凸出部1012顶点后,转动凸块的凸出部1112又将逐渐进入中心凸块的凹入部1011,弹簧座102亦将逐渐释放上升,顶起转动凸块111,使中心凸块111与转动凸块101保持接合。
当转动凸块的凸出部1再次与中心凸块另一凹入部卡合后,则相似于图1A所示,转动凸块仍将再受到中心凸块的限制而不易转动,藉此,将转动件限制在另一所需位置,达到定位的效果。
然而,前述的枢接定位结构仍不足以满足现今的需求,举例来说,由于其转动时,系利用转动凸块与中心凸块两者的卡合来达到定位的效果,而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两者系为滑动接触,在长期的使用下,难免会使各自的边缘产生磨耗,造成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转动不顺的情况。又或者由于弹簧座的弹簧老化,致使其无法敏锐的压缩伸展,使中心凸块无法紧抵于转动凸块,亦会发生转动不顺的情况,更可能影响定位的效果。
爰是,如何满足现今的需求,并改善前述缺点,系为熟悉此项技艺者所致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为改善习知的缺点,且更增进枢接定位结构在转动时的流畅度,本发明提出一种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包括一枢轴、一套筒、一枢轴磁环以及一套筒磁环。
枢轴,系可为任意欲进行枢接的元件所凸出的枢轴。
枢轴磁环,系与枢轴同轴设置,且其具有多组N极磁区及S极磁区。
套筒,系套置于枢轴上,并与枢轴枢接。
套筒磁环,系设于套筒的筒壁,正对于枢轴磁环,且其具有多组N极磁区及S极磁区。
通过枢轴磁环的N极磁区与套筒磁环的S极磁区两者的吸力,以定位套筒在枢轴上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中,枢轴磁环可设置在各式位置;例如设在套筒磁环的内围处,亦可设置环绕于该套筒磁环的外围。换句话说,本发明系通过枢轴磁环与套筒磁环相对时,两者之间的磁性引力与磁性斥力,达到定位的效果。同样的,套筒磁环亦可依设计的需要,设置于不同的位置,如套筒的内筒壁处或是套筒的外筒壁处,皆可达到定位套筒的效果。
为使本发明的优点及精神能更进一步的被揭示,兹配合图式作一详细说明如后。

图1A,即为一习知的枢接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1B,其系为图1A所示者,其中转动件在中心件上枢转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2A,系为本发明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B,系为本发明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3A~图3C,其系为图2A及图2B所示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4,系为本发明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系为本发明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系为本发明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的第一实施例运用在一移动电话的示意图。
图7,系为本发明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系为本发明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2A及图2B,其系分别为本发明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2的第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及组合示意图。其包括一枢轴20、一枢轴磁环21、一套筒22以及一套筒磁环23。
枢轴20,可为任意欲进行枢接的元件所具有的枢轴。
枢轴磁环21,系套设固定于枢轴20外表面。其中,枢轴磁环21其具有不同极性的磁极区域,在枢轴磁环21上一段一段地依序交错分布,因此可将枢轴磁环21区分为多组N极磁区及S极磁区,每一个N极磁区系位于二个S极磁区之间。亦即是,每一个S极磁区系位于二个N极磁区之间。
套筒22,系套置于枢轴20上,其中心具有一枢孔221与枢轴20枢接,而可在枢轴20上旋转。并且,其又具有双层筒壁,分别为一内筒壁222及一外筒壁223,而在较佳的情况下,内筒壁222的直径大于枢轴磁环21的直径。因此,当套筒22套置于枢轴20上后,内筒壁222并不会与枢轴磁环21相接触,可减少磨耗。
套筒磁环23,系设于内筒壁222与外筒壁223之间,其具有不同极性的磁极区域,在套筒磁环23上一段一段地依序交错分布,因此可将套筒磁环23区分为多组N极磁区及S极磁区,每一个N极磁区系位于二个S极磁区之间。亦即是,每一个S极磁区系位于二个N极磁区之间。
如图2B所示,套筒22套置于枢轴20后,套筒磁环23系环绕于枢轴磁环21外围,而可通过枢轴磁环21的N极磁区与套筒磁环23的S极磁区两者的吸力,定位套筒22的位置。
请继续参阅图3A~图3C,其系为图2A及图2B所示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的动作示意图。
如图3A所示,当使用者欲改变套筒22的位置时,即可施力于套筒22的两端,藉此形成转动力矩,将套筒22转离原有的位置。
当套筒22转至如图3B所示的位置时,套筒磁环23的S极磁区分别正对于枢轴磁环21的S极磁区;同样的,套筒磁环23的N极磁区分别正对于枢轴磁环21的N极磁区,由于同极性磁区将产生互斥的磁力,并且套筒磁环23的N极磁区亦将受到枢轴磁环21的S极吸引,将辅助使用者所施的力矩,迅速将套筒22推向另一位置。
而当套筒22转至如图3C所示的位置时,套筒磁环23的S极磁区分别正对于枢轴磁环21的N极磁区;同样的,套筒磁环23的N极磁区分别正对于枢轴磁环21的S极磁区,通过异极性磁区所产生的引力,而可将套筒22的位置固定在此一位置上,不致滑脱,达到定位的效果。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套筒磁环23系设于套筒22的内筒壁222与外筒壁223之间。
当然,亦可如图4所示者,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套筒22仅有单层筒壁,当其组合后,套筒磁环23系固设于套筒22的内侧表面上,而如图5所示者,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当其组合后,套筒磁环23系固设于套筒22的外侧表面上。
并且,在不同设计需求下中,更可通过调整套筒磁环23及枢轴磁环21各自的磁极数目及位置,来设定套筒22在枢轴20上枢转时,所停留的特定位置,举例来说,当套筒磁环23以及枢轴磁环21各自具有四个N极磁区及四个S极磁区时,即可将套筒枢转时的每一定位角度,相距90度。
由于套筒22将仅停留在枢轴20上特定的位置(如套筒磁环23的N极磁区正对于枢轴磁环21的S极磁区的位置),因此,本发明除了可运用在各式需进行枢接的元件的中,更适合应用于需快速在不同位置间切换的枢接元件。如数位摄影机与其显示屏幕两者间的枢接定位结构、或是折叠式手机的上盖与座体之间的枢接定位结构等等。
现即以一移动电话为例,由于自拍功能日渐风行,为了便于使用者在拍摄自己时,尚能观看拍摄的效果,显示屏幕需时常转动,使显示屏幕与拍摄镜头朝向同一个方向。而本发明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即特别适合于使用此类功能。
请参阅图6,系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运用于一移动电话的示意图。此移动电话包括一操作本体24、一枢轴磁环21、一显示屏幕25以及一套筒磁环23。
操作本体24,系用以进行各式讯号操作,其一端系具有一枢轴20。
枢轴磁环21,系套设在枢轴20外表面处,且其具有多组N极磁区及S极磁区,于枢轴磁环21上依序交错分布,每一个N极磁区系位于二个S极磁区之间。
显示屏幕25,系用以显示各式影像资讯,其显示屏幕25的下方具有一套筒22。
套筒磁环23,系设于套筒22内,且其具有多组N极磁区及S极磁区,于套筒磁环23上依序交错分布,每一个N极磁区系位于二个S极磁区之间。
其中,显示屏幕25的套筒23系枢接于操作本体24的枢轴20,并套置于枢轴20上,并且,套筒磁环23系环绕于枢轴磁环21外围,藉此定位显示屏幕25于操作本体24上的位置。而如图所示,显示屏幕25可轻易转动,流畅地切换至另一位置。
而另行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并不限于第一实施例所示者,仅可将枢轴磁环21设置于该枢轴20的外表面处。
请继续参阅图7所示者,其系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所示者主要不同处在于,枢轴磁环21的直径系大于套筒22及套筒磁环23的直径,亦即是,枢轴磁环21系环绕于该套筒22及该套筒磁环23的外围。
并在较佳的情况下,套筒磁环23的直径大于枢轴20的直径。因此,当套筒22套置于枢轴20上后,套筒磁环23并不会与枢轴20相接触,仅有套筒22的枢孔201与枢轴20枢接。
当使用者转动套筒22时,套筒磁环23亦随的旋转,相似于图3A~图3C所示,通过套筒磁环23与枢轴磁环21两者之间的引力,将套筒22的位置固定在所需位置,达到定位的效果。
而在本实施例中,套筒磁环23系设于套筒22的内侧表面。当然,其亦可如图8所示者,系为本发明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套筒磁环23系固设于套筒22的外侧表面。
通过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可知,本发明利用磁力达到枢转后进行定位的效果。除了可更迅速的在两个不同位置之间切换以外,更无习知因滑动摩擦产生严重耗损的情形。与习知技艺相较,实有长足的进步。而熟知本技术者更可在阅读本说明书及以上各实施例后,更加了解本发明的精神及其所具有的各项优点或功能运用。
以上所述系利用不同的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并且熟习该项技艺者皆能明了,适当做些微的修改仍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包括一枢轴;一枢轴磁环,系与该枢轴同轴,且其具有多组N极磁区及S极磁区;一套筒,系套置于该枢轴上,并与该枢轴枢接;以及一套筒磁环,系设于该套筒的筒壁,正对于该枢轴磁环,且其具有多组N极磁区及S极磁区,通过该枢轴磁环的N极磁区与该套筒磁环的S极磁区两者的吸力,以定位该套筒在该枢轴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中心更具有一枢孔,该枢轴系插入于该套筒的枢孔中,与该套筒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枢轴磁环系环绕于该套筒及该套筒磁环的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磁环系固设于该套筒的外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磁环系固设于该套筒的内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枢轴磁环系设于该枢轴的外表面,该套筒磁环系环绕在该枢轴磁环的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磁环系固设于该套筒的外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磁环系固设于该套筒的内侧表面。
9.一种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包括一枢轴;一枢轴磁环,系设于该枢轴外表面,且其具有多组N极磁区及S极磁区,于该枢轴磁环上依序交错分布,每一个N极磁区系位于二个S极磁区之间;一套筒,系套置于该枢轴上,并与该枢轴枢接,且其具有双层筒壁,分别为一内筒壁及一外筒壁,该内筒壁的直径大于该枢轴磁环的直径;以及一套筒磁环,系设于该内筒壁与该外筒壁之间,且其具有多组N极磁区及S极磁区,于该套筒磁环上依序交错分布,每一个N极磁区系位于二个S极磁区之间;其中,该套筒磁环系环绕于该枢轴磁环外围,而通过该枢轴磁环的N极磁区与该套筒磁环的S极磁区两者的吸力,定位该套筒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中心更具有一枢孔,该枢轴系插入于该套筒的枢孔中,与该套筒枢接。
11.一种移动电话,包括一操作本体,系用以进行各式讯号操作,其一端系具有一枢轴;一枢轴磁环,系套设在该枢轴外表面处,且其具有多组N极磁区及S极磁区,于该枢轴磁环上依序交错分布,每一个N极磁区系位于二个S极磁区之间;一显示屏幕,系用以显示各式影像资讯,其显示屏幕的下方具有一套筒;以及一套筒磁环,系设于该套筒内,且其具有多组N极磁区及S极磁区,于该套筒磁环上依序交错分布,每一个N极磁区系位于二个S极磁区之间;其中,该显示屏幕的套筒系枢接于该操作本体的枢轴,并套置于该枢轴上,并且,该套筒磁环系环绕于该枢轴磁环外围,藉此定位该显示屏幕于该操作本体上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该套筒中心更具有一枢孔,该枢轴系插入于该套筒的枢孔中,与该套筒枢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系具有双层筒壁,分别为一内筒壁及一外筒壁,该内筒壁的直径大于该枢轴磁环的直径,该套筒磁环系设于该内筒壁与该外筒壁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磁吸式枢接定位结构,包括一枢轴、一套筒、一枢轴磁环以及一套筒磁环。枢轴磁环,系与枢轴同轴设置,且其具有多组N极磁区及S极磁区。套筒,系套置于枢轴上,并与枢轴枢接。套筒磁环,系设于套筒的筒壁,正对于枢轴磁环,且其具有多组N极磁区及S极磁区。通过枢轴磁环的N极磁区与套筒磁环的S极磁区两者的吸力,以定位套筒在枢轴上的位置。
文档编号F16C11/00GK1897801SQ20051008450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5日
发明者辜弘仲, 胡智凯, 谢滨安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