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合增强防漏液体输送软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013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覆合增强防漏液体输送软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液体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农业生产的覆合增强防漏液体输送软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工农业生产的液体输送软带,通常使用于农田或果树地的输水浇灌,所述第一种软带的结构是由塑料软管构成,其缺点是带体的壁层较厚,增加了生产使用成本;第二种软带是在其较薄的带体两侧表面分别连有塑料涂层构成,这种带体虽然解决了上述第一种软带存在的不足,但由于带体两侧表面的塑料涂层较薄,使其在输水过程中抗渗透性差,工作时经常渗漏水,严重影响了人们在生产作业中输送水的质量要求。
(三)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工农业生产中,既降低其生产使用成本,又增强其抗渗透性的覆合增强防漏液体输送软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覆合增强防漏液体输送软带,包括在其两侧表面分别连有塑料涂层的圆筒状带体;其改进在于在所述带体的圆筒内腔表面或其外圆表面上,连有塑料薄膜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圆筒状带体连有塑料涂层的表面上,再覆合连有塑料薄膜层的结构,同现有技术相比,既减少了带体的壁层厚度,降低了其生产使用成本;又明显增强了带体在输水过程的抗渗透性,有效地保证了人们在生产作业中输送水不渗漏的质量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参照图1中A-A向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参照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所示。这种覆合增强防漏液体输送软带,包括在其两侧表面分别连有塑料涂层的圆筒状带体1,根据不同的生产作业要求,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所述带体1的圆筒内腔表面上连有塑料薄膜层2(图1、图2所示);或在其带体1外圆表面上连有塑料薄膜层2(图3所示);也可以在所述圆筒状带体1外圆连有塑料薄膜层2的表面上,再覆合连有一层带体1(图4所示)。为增强带体1在恶劣工作环境中的抗弯曲、抗挤压和抗磨损强度,通常选用带体1的结构层,是纤维编织布、纱网布或无纺布的其中一种。本实用新型制作时,通常将塑料薄膜层2与连有塑料涂层的带体1一侧表面接合,在专用设备上加热连成圆筒状。所述圆筒带体1的连接,可以是将带体1两边交错重叠连接构成(图1、图2、图4所示);也可以将带体1两边对接构成圆筒后,再在其对接后的带体1外圆表面的连接缝上,连有连接条3(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需要,设计成不同的规格型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或改进,这些变化显然都应视为等同特征,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覆合增强防漏液体输送软带,包括在其两侧表面分别连有塑料涂层的圆筒状带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体(1)的圆筒内腔表面或其外圆表面上,连有塑料簿膜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合增强防漏液体输送软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筒状带体(1)外圆连有塑料薄膜层(2)的表面上,再覆合连有一层带体(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合增强防漏液体输送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带体(1)的结构层,是纤维编织布、纱网布或无纺布构成的其中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覆合增强防漏液体输送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带体(1)的连接,是将带体(1)的两边交错重叠连接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覆合增强防漏液体输送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带体(1)的连接,是将带体(1)两边对接后,再在其对接后的带体(1)外圆表面的连接缝上,连有连接条(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覆合增强防漏液体输送软带,包括在其两侧表面分别连有塑料涂层的圆筒状带体(1);其改进在于在所述带体(1)的圆筒内腔表面或其外圆表面上,连有塑料薄膜层(2)。同现有技术相比,既减少了带体的壁层厚度,降低了其生产使用成本;又明显增强了带体输水过程的抗渗透性,有效地保证了人们在生产作业中输送水不渗漏的质量要求。
文档编号F16L11/02GK2775443SQ20052008048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17日
发明者邹季明 申请人:李福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