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子链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945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子链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汽车发动机等内燃机的正时传动系统的滚子链条,特别涉及可降低由于与张紧杆、导向杆等导向部件的滑动摩擦而引起的摩擦损失的滚子链条。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汽车发动机正时传动系统的用件,因高负荷、高速化以及无维修保养化等要求,采用滚子链条来代替以往被广泛使用的带齿传动带。(参照专利文献1。)。
在滚子链条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正时传动系统时,如图5所示,正时链条Tc被卷挂在曲柄链轮S1和凸轮链轮S2,S2上。该正时链条Tc与施加了适当张力的张紧杆G1、导向杆G2等导向部件滑动接触。另外,图5中的附图标记T是张紧器,E是发动机组,B1是枢支螺栓,B2是固定螺栓。
特开2004-257531号公报滚子链条31,如图6~图8所示,包括将销33嵌装固定在一对外链节板32的销孔32a中的外链节34;和将套筒36嵌装固定在一对内链节板35的套筒孔35a中的内链节37,外链节34和内链节37通过将销33宽松地插入套筒36而交替连结形成,滚子38转动自如地宽松地插入到该套筒36内。
前述滚子链条31,其外链节(outer link)34的外链节板32和内链节37的内链节板35分别形成椭圆形(参照图7、图8)。各链节板32、35,当以链条的中心线(pitch line)P到各链节板的最外端面32b、35b的距离为背面高度时,外链节板32的背面高度H7和内链节板35的背面高度H7为相同高度。
滚子链条31接触张紧杆G1、导向杆G2等导向部件时,如上所述,若外链节板32和内链节板35的背面高度相同,则由于两者接触导向部件且接触面积大,摩擦阻力大,所以动力传递时存在产生摩擦损失的问题。特别是,当滚子链条31组装到汽车发动机中作为正时链条使用时,若摩擦损失大,则存在燃料消耗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子链条,解决如前所述的以往问题,在滚子链条接触张紧杆、导向杆等导向部件时,可减少接触面积,从而能降低摩擦阻力,减小在动力传递时产生的摩擦损失。
技术方案1的本发明是一种滚子链条,用于内燃机的正时传动系统,包括将销嵌装固定在一对外链节板的销孔中的外链节、和将宽松地插入有滚子的套筒嵌装固定在一对内链节板的套筒孔中的内链节,通过将外链节的销宽松地插入到内链节的套筒中而交替连结外链节和内链节,其特征在于,在将从链条的中心线到链节板最外端面的距离设为背面高度时,前述外链节板的背面高度比前述内链节板的背面高度低,由此解决前述课题。
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滚子链条中,前述外链节由椭圆形的链节板形成,内链节由椭圆形的链节板形成。
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滚子链条中,前述外链节由葫芦形的外链节板形成,前述内链节由椭圆形的内链节板形成。
技术方案4所述的本发明,在技术方案1的滚子链条中,前述外链节的一部分由椭圆形的外链节板形成,并且,剩余的外链节由葫芦形的外链节板形成,前述内链节由椭圆形的内链节板形成。
根据技术方案1和技术方案2的本发明的滚子链条,因为在以从链条的中心线到链节板最外端面的距离为背面高度时,外链节板的背面高度形成为比内链节板的背面高度低,所以在链与张紧杆、导向杆等导向部件接触时,外链节板不接触,仅内链节板的最外端面接触,从而能减少接触面积,降低摩擦阻力,因此,能减小在动力传递时产生的摩擦损失。
根据技术方案3的本发明的滚子链条,由于其外链节由葫芦形的外链节板形成,内链节由椭圆形的内链节板形成,所以能容易地与以往的链条区别开,并且能防止制造时链节板的错误组装,还能减轻链条的重量。
根据技术方案4的本发明的滚子链条,由于一部分外链节由椭圆形的外链节板形成,并且剩余部分的外链节由葫芦形的外链节板形成,前述内链节由椭圆形的内链节板形成,所以能容易地与以往的链条区别开,并且能防止制造时链节板的错误组装,还能减轻链条的重量。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滚子链条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滚子链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滚子链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滚子链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5是汽车发动机正时传动系统的概略图。
图6是以往的滚子链条的局部俯视图。
图7是以往的滚子链条的局部侧视图。
图8(A)是外链节的分解组装图,(B)是内链节的立体图。
图9是摩擦损失测定试验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滚子链条 2外链节板2a销孔 2b最外端面3销 4外链节5内链节板 5a套筒孔5b最外端面 6套筒7内链节 8滚子H1,H2背面高度11滚子链条 12外链节板12a销孔 12b最外端面13销 14外链节15内链节板 15b最外端面16内链节H3,H4背面高度21滚子链条 22外链节板22b最外端面 23外链节24外链节板 24b最外端面
25外链节 26内链节板26b最外端面 27内链节H5,H6 背面高度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图1、图2是夸张地表示外链节板的背面高度比内链节板的背面高度低的滚子链条的局部立体图、局部侧视图。
滚子链条1,包括将销3嵌装固定在一对外链节板2的销孔2a中的外链节4;和将套筒6嵌装固定在一对内链节板5的套筒孔5a中的内链节7,滚子8转动自如地宽松地插入在该套筒6上。而且,滚子链条1,通过将销3宽松地插入套筒6而交替地连结外链节4和内链节7,从而弯曲自如地形成。
滚子链条1,其外链节4的外链节板2和内链节7的内链节板5都形成椭圆形。此外,在以从滚子链条1的中心线P到外链节板2的最外端面2b的距离设为背面高度H1,以从中心线P到内链节板5的最外端面5b的距离设为背面高度H2时,外链节板2的背面高度H1形成为比内链节板5的背面高度H2低。在滚子链条1接触导向部件的导向面时,仅内链节板5与其接触。此时,由于将销3宽松地插入套筒6中,所以套筒6的内周面和销3的外周面之间稍有间隙,但是即便在没有间隙的状态、即在内链节板5的外端面5b压接导向部件的状态下,若外链节板2的背面高度H1比内链节板5的背面高度H2低0.5mm左右,外链节板2就不接触导向部件。
由上述结构形成的滚子链条1的作用效果如下。滚子链条1,因为外链节板2的背面高度H1形成为比内链节板5的背面高度H2低,所以在滚子链条1与张紧杆、导向杆等导向部件接触时,外链节板2不接触,仅内链节板5的最外端面5b接触,故而能减少接触面积,降低摩擦阻力,因此,能减小在动力传递时产生的摩擦损失。
还有,正时传动这样的滚子链条,一般地将内链节板作为滚子链条断裂的部位而设计成容易断裂,在这样的滚子链条中,虽然若降低内链节板的背面高度则会更加降低其强度,但是如果外链节板2的强度不低于内链节板5的强度的话,则即使外链节板2的背面高度H1形成为比内链节板5的背面高度H2低,也能够防止滚子链条1自身断裂强度的下降。
参照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图3是夸张地表示外链节板的背面高度比内链节板的背面高度低的滚子链条11的局部侧视图。该实施例2的滚子链条11,使用了由葫芦形的外链节板12形成的外链节14,以代替前述实施例1的滚子链条1的外链节4。
滚子链条11,包括将销13嵌装固定在一对外链节板12的销孔12a中的外链节14;和将套筒(图示略)嵌装固定在一对内链节板15的套筒孔(图示略)中的内链节16,滚子转动自如地宽松地插入在该套筒上。因此,滚子链条11,通过将销13宽松地插入到套筒中而交替地连结外链节14和内链节16,从而弯曲自如地形成。
该滚子链条11,其外链节14由葫芦形的外链节板12形成,内链节16由椭圆形的内链节板15形成。并且,在以从链11的中心线P到外链节板12的最外端面12b的距离设为背面高度H3,将从中心线P到内链节板15的最外端面15b的距离设为背面高度H4时,外链节板12的背面高度H3形成为比内链节板15的背面高度H4低。
根据上述结构的滚子链条11,因为其外链节板12的背面高度H3形成为比内链节板15的背面高度H4低,所以当滚子链条11与张紧杆、导向杆等导向部件接触时,外链节板12不接触,仅内链节板15的最外端面15b接触,故而能减少接触面积,降低摩擦阻力,因此,能减小在动力传递时产生的摩擦损失。
还有,滚子链条11和前述实施例1同样,虽然外链节板12的背面高度H3形成为比内链节板15的背面高度H4低,但是只要外链节板12的强度不低于内链节板15的强度,则能够防止滚子链条11自身的断裂强度的下降。
进而,滚子链条11,由于其外链节14用葫芦形的外链节板12形成,所以能容易地与以往的用椭圆形的外链节板形成的外链节区别开,并且能防止制造时链节板12、15的组装错误,再者,还能减轻链条的重量。
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图4是夸张地表示外链节板的背面高度比内链节板的背面高度低的滚子链条21的局部侧视图。滚子链条21,包括由一对椭圆形的外链节板22形成的外链节23;由一对葫芦形的外链节板24形成的外链节25;和由一对椭圆形的内链节板26形成的内链节27,外链节23、25和内链节27交替地连结而弯曲自如地形成。并且,外链节23和外链节25,既可以一个一个地交替并列配置,也可以几个一组地交替配置。
还有,当将从滚子链条21的中心线P到外链节板22、24的最外端面22b、24b的距离设为背面高度H5,将从中心线P到内链节板26的最外端面26b的距离设为背面高度H6时,外链节板22、24的背面高度H5形成为比内链节板26的背面高度H6低。
根据上述结构的滚子链条21,因为其外链节板22、24的背面高度H5形成为比内链节板26的背面高度H6低,所以当滚子链条21与张紧杆、导向杆等导向部件接触时,不外链节板22、24接触,仅内链节板26的最外端面26b接触,故而能减少接触面积,降低摩擦阻力,因此,能减小在动力传递时产生的摩擦损失。
还有,滚子链条21和前述实施例1同样,虽然外链节板22、24的背面高度H5形成为比内链节板26的背面高度H6低,但是只要外链节板22、24的强度不低于内链节板26的强度,则能够防止滚子链条21自身的断裂强度的下降。
进而,由于外链节23用椭圆形的外链节板22形成,外链节25用葫芦形的外链节板24形成,内链节27用椭圆形的内链节板26形成,所以能容易地与以往的链区别开,并且能防止制造时链节板22、24、25的组装错误,再者还能减轻链条的重量。
以上,对实施例1~3的滚子链条进行了说明,关于本发明滚子链条和以往滚子链条的摩擦损失所进行的试验结果如下所示。进行了试验的本发明滚子链条(与实施例1的滚子链条相当的滚子链条)和以往例的滚子链条,其共同的尺寸为,链间距9.525mm;滚子外径6.35mm;销外径3.28mm;内链节板(椭圆形)背面高度4.13mm。不同的尺寸为,本发明的外链节板(椭圆形)背面高度为3.63mm,而以往例的外链节板(椭圆形)背面高度为4.13mm。
摩擦损失的测定过程如下使用图9所示的摩擦损失测定试验器,在齿数30T的驱动侧链轮和齿数60T的从动侧链轮上循环运转滚子链条,以一定的压紧力使之滑动接触导向部件(相当于张紧杆、导向杆的导向部件),并在维持2.0kN的张紧力的同时,以每分钟6500转的转速使之旋转,用驱动侧的扭矩测量仪和从动侧的扭矩测量仪测定了扭矩。其结果,假设扭矩差(N·m)=驱动侧扭矩-从动侧扭矩/2,则本发明的滚子链条扭矩差为2.47N·m,与此相对,以往例的滚子链条扭矩差为2.6N·m。即,本发明的滚子链条比以往例的滚子链条能减少大约5%的起因于摩擦损失的扭矩损失(摩擦损失)。
权利要求
1.一种滚子链条,用于内燃机的正时传动系统,包括将销嵌装固定在一对外链节板的销孔中的外链节、和将宽松地插入有滚于的套筒嵌装固定在一对内链节板的套筒孔中的内链节,通过将外链节的销宽松地插入内链节的套筒而交替连结外链节和内链节,其特征在于,在将从链条的中心线到链节板最外端面的距离设为背面高度时,前述外链节板的背面高度比前述内链节板的背面高度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子链条,其特征在于前述外链节由椭圆形的链节板形成,内链节由椭圆形的链节板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子链条,其特征在于前述外链节由葫芦形的外链节板形成,前述内链节由椭圆形的内链节板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子链条,其特征在于前述外链节的一部分由椭圆形的外链节板形成,并且,剩余的外链节由葫芦形的外链节板形成,前述内链节由椭圆形的内链节板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子链条,在链接触导向部件时,可以减少接触面积,从而可以降低摩擦阻力,减小在动力传递时产生的摩擦损失。滚子链条(1),由一对外链节板(2)形成的外链节(4)、和由一对内链节板(5)形成的内链节(7)交替地用销(3)连结而形成。当以从滚子链条(1)的中心线(P)到链节板(2、5)的最外端面(2b、5b)的距离为背面高度时,外链节板(2)的背面高度(H1)形成为比内链节板(5)的背面高度(H2)低。滚子链条(1)滑动接触导向部件时,由于外链节板(2)不接触,所以可以降低摩擦损失。
文档编号F16G13/00GK1948783SQ20061014209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2日
发明者永尾宪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