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接收铰接轴颈的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938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接收铰接轴颈的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接收铰接轴颈的钩。
背景技术
所述钩已知被固定到车辆的顶蓬上,以接收枢转的防晒板的轴颈。所述 轴颈可以/人钩退回到防晒板抵靠在门窗玻璃上的位置。
特别是从文件FR2761127中可获知这种用于接收轴颈的钩,其包括具有 用于接收所述轴颈的壳体的主体和用于将所述轴颈插入到所述壳体中的开 口。这种钩能够使得所述轴颈插入和保持在壳体中。通过在插入方向的相反 方向上拉动,就能简单地从所述钩中拔出轴颈。
任何这种^立动,即使是偶然地,也能将轴颈驱动出它的壳体。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没有这种退回,同时生产和使用也特别简单和方 便的接收钩类型。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接收轴颈的钩,所述轴颈用于 铰接例如防晒板的物品上,所述钩包括具有用于接收所述轴颈的壳体的主体 和用于将所述轴颈插入到所述壳体中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钩还包括 在所述主体中,用于连接到适于限定所述壳体的所述轴颈上的夹子,和用于 致动所述夹子的装置,所述夹子包括半圆柱形壁和两个翼,所述壁具有用于 所述轴颈的支承表面,并且每个所述翼具有从所述支承表面向前延伸的接触 表面,所述夹子还包括在所述支承表面和各自的接触表面之间的每个接合 处,用于相对于所述壁枢转地铰接所述各自的翼的铰链,每个所述接触表面 具有远离各自所述^l交链的端,所述夹子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其中在所 述关闭位置,所述翼互相相对运动,并且所述接触表面和所述支承表面形成 用于所述轴颈的支架,在所述打开位置,分隔所述端的距离大于分隔所述铰 链的距离,用于从所述壳体释放所述轴颈和将所述轴颈插入到所述壳体中,通过按压在所述壁上的所述轴颈,由所述致动装置致动A/v所述一个位置移动 到另一个位置。
因而轴颈由所述夹子保持,只要后者保持在其关闭位置,就防止了轴颈 的任何释放,轴颈仅能够通过将夹子的通道从其关闭位置致动到其打开位置 而释放。
如果轴颈被向上拉动,它仍能保持在夹子中;只有预先在插入的方向上 按压,通过使得夹子移动到其打开位置,才能使得轴颈释放,所述轴颈能够 净皮向上纟立动来释》文它。
当夹子处于其关闭位置时,支承表面和接触表面的形式使其能够获取轴 颈,同时使它围绕其主轴旋转。
根据实施方式的特征,所述实施方式的生产和使用特别简单和方便
-每个所述翼包4舌在所述接触表面的相对表面上远离所述铰链的肋;并 且可能
-所述夹子被安装到具有两个相对表面的外壳上,当所述夹子处于关闭 位置时,所述夹子的每个肋保持为抵靠所述相对表面的各自一个上,而当所 述夹子处于其打开位置时,每个所述肋是自由的;和/或
-所述夹子是一整体,所述铰链由比所述壁和所述翼更薄的部分形成;
和/或
-所述夹子是模制的塑料材料;并且可能 -所述夹子是弹性体;和/或
-所述致动装置包括滑块和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外壳,所述滑块被安装 在所述外壳中并且包括凸轮路径,所述外壳所包含的从动件适于在所述凸轮 路径中运动;并且可能
-所述夹子包括用于咬接到所述滑块上的装置;并且可能 -所述主体和所述外壳包括用于将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主体中的装置;
和/或
-所述外壳包括用于将所述外壳弹性楔入所述主体中的装置;并且可能 -所述弹性楔入装置包括从所述外壳的一个壁延伸的挠性腿;和/或 -所述钩包括用于固定到支撑架上的脚;并且可能-所述钩包括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上的滑块、被固定到所述滑块上的 所述夹子和限定圆形开口的基部,所述脚包括具有适于封闭所述开口的板的 锁,所述主体和所述板限定空间,在所述空间中设置所迷外壳、所述滑块和所述夹子;并且可能-所述外壳包括挠性腿,其形成用于所述外壳的弹性楔入装置,所述挠性腿从所述外壳的壁延伸到所述板;和/或-所述板和所述基部包括用于将所述主体锁定到所述锁上的装置;和/或。-所述固定脚包括-部件,其包括两个挠性腿和用于支承抵靠所述支撑架的板,所述挠 性腿被附接到所述板上并且所述板设置有预定轮廓的开口 ,所述开口的出口 在所述挠性脚之间,所述脚在没有促动的情况下呈现静止位置,并且通过从 所述静止位置运动分离,呈现锁定到所述支撑架上的位置; 锁,其包括柱,所迷柱适于与所述部件互相配合,以使所述柱可以 从其自由端开始被引导通过所述开口,并且使得所述钩获得锁定结构,在所 述锁定结构中,所迷柱在所述锁定位置保持所述挠性脚分开,以及-装置,用于咬^接所述锁和所述部件;并且可能 -所述锁和所述部件适于互相配合,从而,从所述锁定结构开始,锁可 以关于所述部件共轴枢转,以获得(permit)解锁结构,在所述解锁结构中,所 述柱允许所述挠性脚集合,以获得所述静止位置。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优选的但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本发明 的特征和优势将显而易见,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钩的透视图;图2是所述钩的分解侧视图;图3是所述钩的夹子的透视图;图4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所述夹子的透视图;图5和6分别是图2中所视的外壳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的透视图;图7和8是图2中所视的滑块的透视图,分别为凸轮表面侧和凸轮表面的相对侧的^^图9和IO是由所述钩的固定脚所包含的部件的透视图11是由所述钩的固定脚所包含的锁的侧视图12是上述锁的透视图13是所述夹子在其关闭位置的截面透视图14是所述钩的主体的透视图15显示了所述钩与所述轴颈互相配合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其中所述钩 的夹子围绕所述轴颈处于关闭位置,没有显示所述脚;以及
图16是类似于图15的截面视图,其中所述夹子处于打开位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钩l是一种模制塑料材料的物品,其包括固定脚2、主体3、夹子4和用 于致动所述夹子的装置。
夹子4采用塑料材料(此处为弹性体)被模制为一整体。它包括C形的 接收壁6,用于形成圆柱轴颈的半支承。壁6具有一致的厚度。
壁6的内表面是光滑表面,适于与轴颈接触。它限定了用于轴颈的接收 空间。
夹子4也包括在壁6的各相对侧上的钩住部,每个钩住部具有翼7和斜坡8。
每个钩住部通过轴向延伸的铰链9被铰接到壁6上,从而使得所述钩住 部能够互相相对或者互相远离移动。因此,夹子4在静止时具有打开位置, 其中,所述钩住部处于互相远离,并且所述夹子具有关闭位置,其中这些部 互相相对靠近。铰链9的厚度基本为壁6的铰链的厚度的一半。
翼7具有从壁6的内表面向前延伸的接触表面10。在关闭位置(图3、 4、 13和15),每个表面10远离铰链9并且朝向另一个表面IO定向,以使所述 翼7局部封装轴颈的接收空间。
夹子4从每个翼7由斜坡8延续。斜坡8包括平直壁,它的自由端形成 圆形的圆弧。这些壁中的每一个包括从表面10向前延伸的表面11、在表面 10和表面11之间延伸的弯曲线12。两个斜坡8的自由端比两条弯曲线12 更进一步互相隔开。因此,在关闭位置观察夹子的接收空间,观察者首先看到两个斜坡8和临近弯曲线12的收缩部,在弯曲线的后面,收缩部延伸为基 本圆柱状的^r收空间。
每个翼7/斜坡8对适于围绕铰链9的轴通过限定的行进过程枢转。在关 闭位置,如图3所示,弯曲线12由特定的距离分隔开,而在打开位置(图 16),弯曲线12被进一步间隔开,以使接收空间的打开角度更大。
在关闭位置,弯曲线12之间的距离小于圆柱的直径,其中,圆柱的直径 由壁6的内表面限定。在打开位置,弯曲线12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直径。
每个翼7包括从铰链9延伸到斜坡8的边缘13。
每个翼7包括在其与表面IO相对的表面上的肋15,所述肋从一个边缘 13延伸到另一个边缘。每个肋15的厚度稍微小于边缘13的高度。
在壁6的每个横向末端,凸缘16横向延伸,在一侧上,凸缘具有半圓形 的壁6的部分,并且在其剩余的部分上,凸缘为具有两个圆形拐角的基本矩 形形状。
在壁6的外表面,在中部延伸一个咬接立柱17,其具有立方基座,在立 方基座上安装一个截头三角形截面的爪,在平面的各相对侧上具有朝向壁6 的外表面的两个引导斜面18。在每个斜面18和立方基座之间,有肩部,用 于与下面描述的其它装置咬接配合。
夹子4适于咬接到滑块20上,如图2、 7和8所示。
图2显示了外壳21和滑块20,它们将被组装成互相相对滑动。
此外,适于在滑块20和外壳21之间定位弹簧(未显示)。 一旦弹簧处于
合适的位置,则用于将滑块20安装到外壳21中。
外壳21是刚性的塑料材料,并且包括封装在基本平行六面体形中的中空
主体22,所述平行六面体形的面中的一个面是开放的;超出所述开放面延伸
中空主体22的轴环23;以及用于接收夹子的装置24。
轴环23本身基本被封装在平行六面体形中,从一侧到另 一侧是开放的。 中空主体包括工作面25。工作面25包括可移动弹性腿27。为此,工作
面25由开口 28穿透,允许弹性腿27的横向移动,弹性腿27具有两个弹性
分支29,以将它连接到所述面25的基部。
腿27被制造为它的形状具有弹性,并且特别是较小厚度的分支29具有
9弹性。
弹性腿27包括头部30,头部(由于前面已给出)在工作面25的平面中 可移动,并且通过乂人头部30延伸的两个分支29而互相脱离,以使每个分支 接触工作面25的拐角12。
分支29被布置为使得头部30在没有驱动的情况下沿着中间位置平行于 滑动方向定位。
弹性腿27最后包括从动件31,它设置在头部30上,并且向外壳21的 内部突出。
外壳21的中空主体22在它的远离轴环23的后面还包括矩形开口 ,并且 在工作面25的相对面上包括细长的引导孔23。
在图6中,也有形成弹性引导件的指部33,该指部33从后面的内表面 向外壳21的内部突出。
接收构件24包:fe四个壁34、 35,每个壁/人轴环23延伸。壁34和相应 的壁35互相面对延伸。
每个壁34朝向轴环23并且朝向轴环23的附近区域的壁34的第一部分 上方的相对壁34定位。在壁34的第二部分的上方(延伸为远到壁34的自由 端),两个壁34远离轴环23定位,并且稍孩i互相相对定位。
壁35在两个壁34之间延伸,并且它们的自由端位于壁34的弯曲线上, 壁34的弯曲线将这两个壁分成以前提到的两部分。该自由端形成为圆形的凹 入弧。
壁34、 35限定了用于夹子4的接收空间。
在壁34的用于夹子4的接收空间的外部的辅助部上,翅片36平行于轴 环23延伸。每个翅片36面向轴环的从接收构件24突出的一部分。
在壁34的同一表面上,交叉构件37横向延伸到翅片36上,并且中心定 位于表面34上。其中一个交叉构件37的高度等同于翅片36的高度,而另一 个交叉构件37的高度是翅片36的高度的基本两倍,该高度随着远离轴环23 的移动而逐渐增加。
接收构件24朝向壁35的脚也包括方形截面的增强构件38,其一端位于 轴环23上壁34的同 一侧上,而另 一端稍远离轴环23位于另 一壁34的同一侧。
外壳21还包括长且平的突出的挠性腿39。它从主体22的后面开始延伸, 与其模制为一整体。它在那一端具有圓形的弧形,所述弧从后面开始,然后 使其倾斜延伸,同时它乂人主体22开始分叉。柄39的自由端形成为圆柱状塞 块40。
图7和8仅表示滑块20。它包括主体45,两个咬4矣凸耳46被连接到其 上,用于咬接夹子4的咬接立柱17。主体45和凸耳46被模制为一体。
主体45是实心部分,在其一个面上具有平坦的凸轮表面47,当外壳21 和滑块20被组装时,它朝向外壳21的工作面25被定位。
该凸轮表面47的布置,以及外壳21和滑块20的形状,适于在滑块20 被接合在外壳21中时,使得弹性腿27的从动件31接着凸轮表面47达到, 而不需要接触它。
此外,位于凸轮表面47的每一侧上的两个横向壁48平行于凸轮表面47 形成。这些横向壁48形成引导表面,使得从动件31能够在整个凸轮表面47 的上方移动而不会有横向从其脱开的风险。
每个横向壁48也包括超出凸轮表面47在凸耳46的相对端突出的部分49。
这些部分49适于在滑块20完全推进外壳21中时安装在外壳21的开口中。
此外,凸轮表面47也包括以中心岛50和半岛51的形式的突出部。 中心岛50垂直于凸轮表面47、在横向壁48之间并且基本在凸轮表面47
的中途上方突出。它的截面是三角形,其中一个侧面由弯向三角形内侧的弯
曲部代替。
中心岛50的厚度基本等于侧壁48的厚度,这些厚度从凸轮表面47测量 并且与其垂直。
因此,中心岛50具有三个侧边52、 53、 54,即平行于滑动方向配置的 垂直边52、在其中一个横向壁的方向上基本沿着凸轮表面47的对角线延伸 的倾斜边53,和弯曲边54。
该弯曲边54具有凹入的形状,使其能够接收从动件31。半岛51配置在凸轮表面47远离部分49的其中一条边上。它的厚度基本 等于中心岛50和4黄向壁48的厚度。它包括朝向中心岛50的弯曲边54定向 的点。
半岛51包括垂直边55,其平行于滑动方向并且与中心岛50的垂直边52 由距离分开,所述距离垂直于滑动方向测量,至少等于从动件31的直径。
半岛51包括倾斜边56,其与垂直边55形成前面提到的点。该倾斜边56 被连接到垂直边55的端部,并且在基本垂直于中心岛50的倾斜边53延伸的 方向上和与中心岛50相对的方向上倾杀+配置。
半岛51的两侧在由边55、 56形成的点的各侧上有两个制动边57、 58, 其横向于滑动方向配置并且适于形成从动件31的邻接部。
制动边57邻接于半岛51的垂直边55,并且另一个制动边58邻接于倾 斜边56。
防返回肋63 i殳置在垂直边52和制动边58之间。 不同的边形成了用于从动件31的凸轮路径。 滑块20还包括孔59,用于接收弹簧。
凸耳46在滑块20的面上在制动边57、58的后部延伸。这些后者平行于、 横向于它们突出的后面位置开始延伸。它们是矩形的,并且每一个具有用于 咬接夹子4的矩形孔。它们在其每个自由端具有斜坡,这些斜坡与立柱17 的引导斜面18互相配合。在通过力将立柱17插入到凸耳46之间后(通过凸 耳46的变形),爪的从方形基座伸出的区域插入到凸耳46的矩形孔中。形成 邻接部的立柱60设置在滑块20的后表面,以防止夹子4和滑块20的可能的 相对运动。
在凸轮表面47的相对表面上,滑块20具有咬接立柱61,所述立柱61 具有斜坡。立柱61与外壳21的引导孔32的互相配合使得外壳21中的滑块 20的运动被引导。
由夹子4和滑块20形成的组件;波安装在外壳21中,以4吏得部分49首先 进入,组件被推进外壳21中,直到这些部分49被定位在外壳21的后面的开 口中。从动件31然后定位为与凸轮表面47和孔32中的立柱61接触。滑块 20和外壳21然后形成用于制动夹子4的装置,更具体地是形成推-推类型的锁定/解锁机构,所述机构具有滑块20与外壳21的后部间隔开的解锁位置 和滑块20完全位于外壳21中的锁定位置。
通过与滑块20的咬^接而安装的夹子4可以具有两种不同的位置,打开位 置和关闭位置,其分别相应于滑块20的锁定和解锁位置。
在图3、 4、 13和15中,夹子4处于关闭位置,该关闭位置意味着夹子 相对于外壳21定位,以使每个肋15与壁34接触。壁34形成邻接部并且使 得弯曲线12保持在小于分开铰链9的距离的特定距离。在该关闭位置,由壁 6的内表面和翼7的表面IO形成的组件具有圆形的孤形的截面形状,该圆形 的弧形延伸为比半圆长的轮廓线。因此,直径稍小于壁6的内径的圆柱状轴 颈被保持在夹子4中,因为在限定开口的弯曲线12之间的分隔明显小于轴颈 的直径。
因此即使施加了拉力,也防止了轴颈离开夹子4。夹子4的材料的弹性 特征、摩擦特征以及分隔弯曲线12的距离这样选择使得材料的变形(假设 拉动)不允许轴颈通到外部。因此,所选定的夹子4的材料越有弹性,肋15 就越厚,以限制在轴颈上施加拉力时可能变形的影响。
为了给使用者以舒适感,即不振动且没有振动噪音,其主要限制在于选 定的弹性体要具有柔韧度。
当轴颈被封装在夹子4中时,在轴颈和夹子4之间的接近圆形形状的接
触表面使得轴颈能够围绕其轴枢转。在关闭位置,夹子4形成用于轴颈的支承。
在夹子4的打开位置,其相应于它的静止位置,翼7的表面IO没有以在 关闭位置表面11的方式互相相对定向,而相反却是互相脱离。弯曲线12然 后由大于分隔4交《连9的距离的距离而分开。弯曲线12然后限定了开口,允许 轴颈的进出通道。
现在将给出脚2的描述,脚2适于被插入到形成机动车的车体部分的支 撑架的孔中,位于风挡玻璃的上方。它包括将一个安装到另一个内部的部件 66和锁67。
在图9中显示的部件66由塑性材料形成为一整体模制品。它包括板68、 两个挠性腿69和两个挠性带70。板68是平坦的。它具有外周边,其足够大以完全覆盖支撑架的杯,在支 撑架的后部设置有用于脚2的插入孔。在它的中部,板68具有方形开口 71, 它的出口位于腿69之间和带70之间。
挠性腿69从板68突出,并且基本横向于板68定位。它们互相之间对称 (镜象)。
在向外的一侧,每个腿69具有朝向其自由端并且向外倾斜的表面72。 在表面72的后面,没有表面朝向自由端延伸向外定向,弯曲线73在自由端 的同一侧上限定了表面72,构成了每个腿69的向外的表面的最远位置。弯 曲线74在板68的同 一侧上限定了表面72。
在没有促动的情况下,腿69处于图9所示的静止位置,其中,各个弯曲 线73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应于插入孔的长度。
腿69的宽度是基本越过它们的整个高度是恒定的,并且基本相应于孔6 的宽度。
在静止位置,腿69可以被插入到孔中,与表面72—样远,不需要或者 实际上不需要折叠它们,从而该种插入是不费力的。
如果腿69随后被移动开,表面72支承在支撑架的孔的周边,将部件69 锁定在支撑架上。
表面72和腿69的自由端之间的外表面的方向便于它插入到支撑架的孔中。
每个腿69和板68之间的连接区域比腿的其余部分厚度小,这是为了便 于围绕该区域的弯曲。
在内侧,每个腿69具有中部的凸轮76,所述凸轮在从自由端开始延伸
的一定长度上具有恒定的宽度。
凸轮76的互相相对的表面77、 78都向里定向并且朝向自由端定向。表 面80限定凸轮76的自由端。
在内侧,每个腿69也包括凸饰81,其位于凸轮76的上方,其用来支承 抵靠锁67的柱,并且它保持在腿69之间的特定分隔。
叶片70具有基本恒定的厚度,并且在其向内的一侧上,每个叶片承载窄 的中部齿82。挠性叶片70从主体68在腿69的同 一侧上开始突出。它们互相对称(镜
构成脚62的第二部分的锁67也是一体的塑性模制。它包括圆形轮廓的 板90,其直径稍大于4反68的直径和固定柱92的直径。
后者具有基本矩形截面的部分96和基本圆柱形的部分97。 部分97的直径相应于部件66上的方形开口 71的一侧的长度。 部分96从柱92的自由端(图12中的下端)开始延伸一定长度。它具有 方形截面、横向于板90定位的连接板98。它还包括两个横向于连接板98的 两个凸缘,每个凸缘99在部分97和部分96的自由端之间延伸。在平行于连 接板98的板90且平行于凸缘99的平面中的截面是S形,其具有设置在主 分支的各相对侧上且在那里横向的两个平行分支。
在其自由端开始并且越过一定距离的连接板98具有脚部103,它的厚度 基本是连接板98的其它部分的3倍。脚部包括位于连接板98的各相对侧上 的两个槽口 104。
连接板98在其位于脚部103和柱92的部分97之间的部分上的厚度基本 相应于在静止位置在与表面80的接合处分开凸轮76的表面78的距离。
在每个凸缘99的外侧,柱92具有从自由端开始延伸与脚部103相同距 离的齿105。
齿105具有相应于脚部103的厚度的恒定厚度。每个齿105包括朝向自 由断且向里定向的釗J皮108。
柱92的部分97 AM反开始具有完全圆柱截面的部分109,以及在部分109 和部分96之间的部分110,部分110具有对应连接斧反98的主表面延伸的通 道111。
就在部分109的下方,部分97具有两个凹部112,其4黄向于通道111定 向,即其具有基本平行于板90的方向。
每个凹部112包括后部,其具有圓形表面113和直表面114,它们关于 通道111的后表面115以卯°定向,并且距离锁67的轴有相同的距离。圆 形表面113具有四分之一圆截面,它的直径相应于锁67的轴和表面114之间 的距离。因此,当部分66的每个齿82位于锁67的响应的凹部112中,每个齿 82的自由端支承在表面115之一上时,它能够相对于部件66使锁67旋转90 ° ,齿82的自由端通过在表面113上滑动从表面115经过表面114。
凸轮76从对着且平行于连接板98的位置开始经过横向于连接板98且平 行于凸缘99的位置。
在其周边,锁67的板90 (其主要为圆形)具有在板90的主平面内延伸 的两个突出的部分120。这两个部分120延伸相对的四分之一周向,从而板 90在那些部分120之间具有第一直径,且在那些部分120上具有稍大于第一 直径的第二直径。
部分120互相对称,对称中心是板90的中部。
下面将描述单个部分120。部分120在其端部之一具有挠性腿121,并且 在其另一端具有邻接部122。挠性腿121与板90的其余部分形成一体,通过 第一端附接到板90上,并且在形成于板卯上的细长孔中延伸。腿121的厚 度大于板卯的厚度。区域120的边缘和腿121的一端邻接于具有共同斜坡 123的边纟彖。
连接部分122是平行六面体形的突出部,其在区域120的端部在横向于 板卯的方向上且与柱92在同 一侧上延伸。
现在将参照附图1、 13和14来描述具有贝壳形状的主体3。主体3是塑 性材料的单一中空凸出片体。它具有圓形基部125,其限定了基本圓形的开 口。基部125具有两个相对的边缘126,每个边缘延伸基部125的四分之一 周边。每个边缘向里延伸。每个边缘126包括小尺寸的三角形凹痕127,其 临近边缘126的两端之一设置。两个凹痕127径向相对设置。
从基部125开始,主体3的壁在到达引起主体3的凸出形状之前朝向径 面收缩。主体3的凸出部分具有去掉部130。去掉部130限定了用于防晒板 轴颈的通道的开口。去掉部130从主体3的前面开始延伸并且朝向后面横向 延伸得与横向面一样远。因此,轴颈部可以在横向于其主轴的方向上依靠去 掉部130,皮插到主体3中。
两个三角形面板131从主体3的在相对侧上从由基部125限定的开口开 始延伸的内表面开始延伸朝向基部125突出。这些面板131是平行的,并且每个面板包括直线凹槽132,该凹槽从顶点靠近基部125朝向面板131的中 部延伸。
现在描述钩的组装方式。夹子4与滑块20咬接,并且组件被插入到外壳 21中。
夹子4、滑块20和外壳21被依次一起插入到主体3中,所述插入由外 壳21的增强构件38在面板131的凹槽132中的滑动而引导。当增强构件38 开始邻接凹槽132的底部时,组件;故完全插入。在该位置,夹子4完全面向 由主体3中的去掉部130所限定的开口。锁67接着被固定到主体3上。由此, 使板90朝向基部125,并且部分120靠近基部125,基部125面向基部125 的没有边缘126的部分。锁67被推进,直到板90恰超出边缘126的厚度。 由于存在边缘126和部分120,只有相对于锁67和主体3的两个对称位置可 能用于该方法。
在该位置,每个腿121远离凹痕127定位。主体3和锁67被制造为互相 相对旋转,该旋转可能最初是由于腿121的斜坡123; —旦腿121已经通过 边缘126的后部,则继续旋转,直到腿121与凹痕127互相配合,同时,边 缘126相对于凹痕127的相对端邻接锁67的邻接部122。
在该结构中,腿39在板90和外壳21之间被挤压,从而腿能够使得外壳 21陷入到由主体3的内表面和板90的面向表面所限定的空间中。它也可能 使得这些不同的部件之间的振动降低。
部件66和前述的組件然后被预先组装成暂时结构(未显示),其中,部 件66和锁67通过4吏得齿82容纳在脚部103的槽口中的而被互相连接在一起。
为了到达该位置,锁67呈现为面向部件66,柱92面向板68,而试图使 得两个部件的对称的纵向和横向平面一致,并且柱92被推进孔71中。给定 了前面所述的尺寸,那么柱92自由地插入到孔71中,然后脚部103开始在 各相对侧上接触锁67的各个齿82。
当继续推动柱92移动进孔71中时,在脚部103和齿82之间的互相配合 使得挠性叶片70运动分离,叶片70的端部在脚部103的横向壁上滑动,并 且在槽口 104中的位置终止。然后就得到了暂时结构。
设置有齿82的叶片70与脚部103的槽口 104的互相配合提供了保证好的保持的高质量固定。
显然,在暂时结构中,锁67的腿69没有与柱92接触,并且由此保持在 其静止位置。
现在将给出插入到支撑架中以及钩1固定到车的天棚上的支撑架中的描 述。操作者抓住主体3,并且首先提出挠性脚69,使其与支撑架的开口对准, 将其推进其中。
如以上所述,脚69通过支撑架的开口,不需要操作者的努力,并且,当 各个脚的表面72与开口齐平时,板68的与脚69同一侧上的表面开始支承在 支撑架的表面上,这防止了部件66被进一步推动。
操作者继续施加的推进力具有使得挠性叶片70移动分开的效果,从而齿 82脱开槽口 104,并且柱92相对于部件66被推进。继续移动,直到如图1 所示的锁定结构。
当从暂时结构到达锁定结构时,叶片70的一端首先滑动出在脚部103 的壁上的槽口 104,然后相对于连接板98或多或少地自由移动,最后,当齿 82接合在各个通道111中时,开始支承在那些通道的底部115上,每个齿21 被容纳在各个凹部112中,这时部件处于锁定结构。
当从暂时结构到达锁定结构时,关于柱92和腿92的互相配合,仅在插 入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建立接触,这时齿105上的每个斜坡108与各凸轮76 上的表面77接触。
当继续进行推进运动时,斜坡108继续滑动越过表面77、 78,从而腿69 移动分开,然后位于斜坡108上方的表面越过表面79滑动,它们最终移动到 另一边,从而脚69稍微释放。
如上面所解释的,在表面72和开口的边缘之间的互相配合意味着部件 66关于支撑架被锁定。
至于片体67,由于它既不可以被进一步推动也不可以从部件66拔出(凸 轮76和齿105互相配合),并且也不可以横向移动(柱92的圓柱部分109 与方形开口 71的互相配合),所以它关于部件66^C锁定。
由于某些原因,如果操作者希望卸下该物品,那么为了允许他抓住钩l, 以关于部件66将锁67枢转90° 。如上所述,关于通过凹部112使得柱92与叶片70的互相配合,允许这 种旋转运动。
至于柱92与脚69之间的互相配合,凸轮76处于横向于连接板98的锁 定位置,然后通过旋转,又到达连接板98,以使连接板98沿着凸轮76的每 个主表面和连接板99存在,连接板99面向各凸轮76。
由于凸轮76的该位置,脚69再一次处于其静止的或者基本静止的位置, 即处于如图1所示的解锁结构。
为了在钩1的主体3上拉动到拔出钩,所述钩没有经受磨损。
可以看到,钩l既可以被组装,也可以不使用工具并且由操作者使用适
度的力而#:拆开。
可以看到,与固定有螺钉的传统的防晒板钩相比,钩1具有优势,其不 具有用于螺钉的通道孔,所述螺钉影响了它的形状(在传统的钩中,孔不必 通过中空来接收轴颈),并且反过来影响了机械强度。
现在将描述固定到车的天棚上的钩的使用。当夹子4处于关闭位置时, 钩1适于锁定防晒板151的轴颈150,并且当夹子处于打开位置时,允许从 钩释放。
当滑块20处于解锁位置时,夹子4处于打开位置(图16)。在该位置, 肋15前进到接收构件24之外。此外,弯曲线12由大于轴颈150的直径的距 离而互相分开。
轴颈150朝向钩1靠近,直到它通过由去掉部130锁限定的开口而进入 钩1中。由于在弯曲线之间的距离,轴颈150进入,直到它开始接触壁6。
当还在插入的相同方向上继续推动轴颈150时,推力从夹子4传输到滑 块20上,滑块20被推动到壳体21的后部,直到从动件31进入接触制动表 面57。在轴颈150上的压力然后被释放,并且从动件31又开始处于弯曲边 缘表面54。
滑块20然后处于锁定位置,该位置相应于夹子4的关闭位置,夹持部已 经局部被驱动进接收构件24中,从而肋15已经接触壁34,使得夹持部分在 轴颈150上关闭。
壁6和翼7然后形成用于轴颈150的支承,弯曲线12之间的距离防止轴颈150出来。
在夹子4的该位置中,轴颈150围绕其轴自由转动,从而它能够如预期 的在相对于乘客车厢的天棚的位置和相对于风挡玻璃的位置间定向防晒板。
在该位置,如果乘客拉防晒板,例如为了相对于窗玻璃枢转防晒板或者 为了摆脱或者进入他的座位,那么轴颈150保持由夹子4锁定,并且因此不 会拉出钩1。
为了释放轴颈150,需要预先在相同的方向上按压。从动件31沿着倾斜 的边表面56引动,直到制动表面58。然后使用者释放压力并且从动件31沿 着垂直的边表面52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夹子4然后将恢复它的打开位置(图16),并且轴颈然 后可以从夹子4拔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钩不包括固定脚,并且通过搭接或者螺 钉被固定到支撑架上。
20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接收轴颈的钩,所述轴颈用于铰接例如防晒板的物品,所述钩包括具有用于接收所述轴颈的壳体的主体(3 )和用于将所述轴颈插入到所 述壳体中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钩还包括在所述主体(3)中,用于连 接到适于限定所述壳体的所述轴颈(150)上的夹子(4),和用于致动所述夹 子(4)的装置,所述夹子(4)包括半圆柱形壁(6)和两个翼(7),所述壁 (6)具有用于所述轴颈的支承表面,并且每个所述翼(7)具有从所述支承 表面向前延伸的接触表面(10),所述夹子(4)还包括在所述支承表面和 各自的接触表面(10 )之间的每个接合处,用于相对于所述壁(6 )枢转地铰 接所述各自的翼(7)的铰链(9),每个所述接触表面(10)具有远离各自所 述铰链(9)的端(12),所述夹子(4)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其中在所 述关闭位置,所述翼(7)互相相对移动,并且所述接触表面(10)和所述支 承表面形成用于所述轴颈的支架,在所述打开位置,分隔所述端(12)的距 离大于分隔所述铰链(9 )的距离,用于从所述壳体释放所述轴颈和将所述轴 颈插入到所述壳体中,通过按压在所述壁(6)上的所述轴颈,由所述致动装 置致动从所述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翼(7)包括在所 述接触表面(10)的相对表面上远离所述铰链的肋(1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4)被安装到具 有两个相对表面的外壳(21)上,当所述夹子(4)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夹 子(4)的每个肋(15)保持为抵靠所述相对表面的各自一个上,而当所述夹 子(4)处于其打开位置时,每个所述肋(15)是自由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4) 为一整体,所述铰链(9)由比所述壁(6)和所述翼(7)更薄的部分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4) 是模制的塑料材料。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4)是弹性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装置包括滑块(20)和安装在所述主体(3)上的外壳(21),所述滑块(20) 被安装在所述外壳(21)中并且包括凸轮路径,所述外壳(21)所包含的从 动件(31 )适于在所述凸轮路径中运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4)包括用于咬 接到所述滑块(20)上的装置(17、 18)。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 )和所述 外壳(21)包括用于将所述外壳(21)安装在所述主体(3)中的装置(38、 132)。
10. 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楔入装置包括从 所述外壳(21)的一个壁开始延伸的挠性腿(39)。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包 括用于固定到支撑架上的脚(2)。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包括外壳(21)、 安装在所述外壳(21)上的滑块(20)、被固定到所迷滑块(20)上的所述夹 子(4)和限定圆形开口的基部(125),所述脚(2)包括具有适于封闭所述 开口的板(90)的锁(67),所述主体(3)和所述板(90)限定空间,在所 述空间中设置所述外壳(21)、所述滑块(20)和所述夹子(4)。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包括挠性 腿(39),其形成用于所述外壳(21 )的弹性楔入装置,所述挠性腿(39)从 所述外壳(21)的壁(6)开始延伸直到所述板(90)。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卯)和所 述基部(125 )包括用于将所述主体(3 )锁定到所述锁(67 )上的装置(121 、 122、 127)。
16. 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定脚(2)包括-部件(66 ),其包括两个挠性腿(69 )和用于支承抵靠所述支撑架的板 (68 ),所述挠性腿(69 )被附接到所述板上并且所述板设置有预定轮廓的开口 ( 71 ),所述开口的出口在所述挠性脚(69 )之间,所迷脚(69 )在没有促动的情况下呈现静止位置,并且通过从所述静止位置运动分离,呈现锁定到所述支撑架上的位置;-锁(67),其包括柱(92),所述柱适于与所述部件(66)互相配合,以使所述柱(92)可以从其自由端开始被引导通过所述开口 (71),并且使得所述钩(1 )获得锁定结构,在所述锁定结构中,所述柱(92 )在所述锁定位置保持所述挠性脚(69)分开,以及-装置(78、 80、 105),用于咬接所述锁(67)和所述部件(66)。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67)和所述部件 (66)适于互相配合,从而,从所述锁定结构开始,锁(67)可以关于所述部件(66)共轴枢转,以获得解锁结构,在所述解锁结构中,所述柱(92)允许所述挠性脚(69)集合,以获得所述静止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钩,其包括具有用于接收轴颈的壳体的主体(3),和在所述主体(3)中用于连接到适于限定所述壳体的轴颈上的夹子(4),和用于致动所述夹子(4)的装置。夹子(4)包括半圆柱形壁(6)、两个翼(7)和用于相对于所述壁(6)枢转地铰接所述各自的翼(7)的铰链(9)。夹子(4)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翼(7)互相相对移动以与所述壁(6)形成用于轴颈的支架,在所述打开位置,翼被分开,用于从所述壳体释放所述轴颈和将所述轴颈插入到所述壳体中,通过按压在所述壁(6)上的轴颈,由所述致动装置致动从所述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文档编号F16L3/13GK101313166SQ200680043730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9日
发明者爱米利·多切, 让-皮埃尔·科尔多拉, 让-皮埃尔·莱塞克 申请人:法国I.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