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840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安装在机动车等车辆的悬挂装置上的车高自动调整 机构的液压緩沖器。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等车辆中,通常将液压緩冲器安装在悬挂装置的上钢板弹 簧、下钢板弹簧之间,以通过减弱上钢板弹簧、下钢板弹簧的振动来提 高乘坐舒适度和操作稳定性。然而,在行李车、货车等载重量较大的车 辆中,伴随着乘客上下、货物增减等引起的装载负荷变化,车高发生很 大的变化,降低乘坐舒适度和操作稳定性。而且,由于装载了货物,后 轮侧的车高下降(前高后低),因而,车头灯的光轴朝向上方,由此,需 要一种能够与负载大小无关地自动保持一定车高的悬架装置。例如提出了 一种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所谓自调整式液压緩沖器,该液 压緩冲器包括利用活塞杆的伸缩将油罐内的油液供给到缸内的泵装置和 对应于活塞杆的伸缩位置从泵装置和缸将压力油返回到油罐内的返回装 置,且通过利用行进时悬架装置的振动使泵装置和返回装置进行动作来 适当地增减缸内的压力、将活塞杆的伸长长度进行一定调整,以自动地 保持一定的标准车高。专利文献l (日本)特开平9- 144801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自调整式液压緩沖器中,油罐由可挠膜隔 离为油室和气室,能够可靠地防止气体混入油液内并减小高度方向的尺 寸,且通过将油罐设置在外筒(壳体)外周的悬架弹簧的下方,可利用 死区以确保必要的容积。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自调整式液压緩沖器中,存在下述问 题。由于油罐通过对用于保持内胆(7、',夕、')的环状部件进行焊接来固 定,该内胆划分贮液器的油室和气室,因而有可能会由于焊接时产生的溅射而导致异物混入油液内,而且还可能会由于焊接时的热量而使环状 部件变形、密封性下降。发明内容鉴于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自调整 式液压緩冲器,其能够提高空间效率、确保贮液器和油罐的必要容量、 减少部件数量、此外能够防止因焊接而导致异物混入油液内和由焊接热 量产生变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申请中,第一方面的发明是一种液压緩冲器,其包括封入油液的缸;可滑动地嵌装在该缸内的活塞; 一端与该活 塞连接且另一端向上述缸的外部延伸出的活塞杆;对由上述活塞的移动 而产生的油液流动进^f于控制并产生衰减力的衰减力产生^L构;与上述缸 相连并封入了油液和气体的贮液器;存储油液的油罐;由上述活塞杆的 伸缩而在上述缸和油罐之间传输接受油液并对上述活塞杆的伸出长度进 行调整的自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将外筒设置在上述缸的外周上,在 上述缸和上述外筒之间形成室,由分隔部件对该室进行划分,将上述贮 液器设置在上部,将上述油罐设置在下部,上述油罐的内部由可挠膜划 分为油室和气室,设有对上述缸的下端部和上述Ui液器进行连通的第一 油路和对上述自调整机构和上述油罐的油室进行连通的第二油路。第二方面的发明在上述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设置由上述分隔 部件保持上述可挠膜、并将该可挠膜的保持部自上述贮液器进行密封的 密封装置。第三方面的发明在上述第二方面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分隔部件 和上述外筒之间对上述可挠膜进行夹持,相对于上述分隔部件和上述外 筒之间的上述可挠膜的夹持部,将上述密封装置设置在上述贮液器侧。第四方面的发明在上述第一至第三方面之一中,其特征在于,在组装 时,将大气封入上述油罐的气室内。根据第 一 方面的液压緩沖器,在具备自调整机构的液压緩沖器中, 通过将贮液器设置在外筒和缸之间的上部,将油罐设置在下部,能够减 少焊接部位。而且,由于将贮液器设置在上部,能够充分提高液面,防止气体混入油液内。由于油罐设置在下部,并由可挠膜划分为油室和气 室,因而能够防止气体混入油液内,且减少高度方向的尺寸,提高空间 效率。根据第二方面的液压緩冲器,通过密封装置,能够减轻贮液器作用 在可挠膜的保持部上的压力。根据第三方面的液压緩冲器,通过可挠膜的夹持部和密封装置,能 够对贮液器和油罐之间进行两阶段密封。根据第四方面的液压緩冲器,由于无需另外将气体封入油罐的气室 内,因而能够简化装配。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液压緩冲器的纵剖面图; 图2是对图1所示液压緩冲器的变形例的关键部位进行放大显示的 纵剖面图;图3是对图1所示液压缓沖器的其它变形例的关键部位进行放大显 示的纵剖面图;图4是对图1 ~3所示液压緩沖器的其它变形例的关键部位进行放大 显示的纵剖面图;图5是对图4所示变形例的环状部件进行放大显示的纵剖面图。 附图标记1液压緩沖器 2壳体(外筒)3缸 8分隔部件10油罐 11贮液 器 12内胆(可挠膜)13油室 14气室 22环状油路(第一油路) 24活塞27活塞杆 31盘形阀(衰减力产生机构)32 盘形阀(衰减 力产生机构)33节流孔(衰减力产生机构)38油路(第二油路)49 O型环(密封装置)S自调整机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 一 实施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液压緩沖器1为将缸3插入大致有底圓筒状壳体2(外 筒)内的双筒结构。将密封部件4安装在壳体2的开口部,在壳体2和缸3之间形成了环状室。在壳体2上,下端部侧由隆起加工等而膨胀,形成了胀径部5。胀径部5的上方部分稍微扩径,形成弹簧支架支持部6。 将盖部件7焊接在壳体2的底部上而对壳体2的底部进行阻塞。将分隔 部件8插入到壳体2的胀径部5和缸3之间,形成在分隔部件8上端部 上的外侧凸缘部9嵌合在壳体2上,壳体2和缸3之间的环状室被划分 为面临胀径部5的下部油罐IO和上部贮液器11。由可挠性内胆(可挠膜)12将油罐IO划分为内周侧油室13和外周 侧气室14。将油液封入到缸3和油罐10的油室13内,将低压气体封入 到油罐IO的气室14内。将油液和高压气体封入到贮液器11内。将环状保持部件15安装在分隔部件8的下端部和盖部件7之间。将 基底导向件16嵌合在保持部件12的内周部上。在盖部件7和基底导向 件16之间形成油室17。将基底部件18安装在基底导向件16和缸3的下 端部之间,在基底导向件16和基底部件18之间形成油室19。将环状部 件20嵌合在壳体2的下端部和分隔部件8之间。环状部件20由盖部件7 的缘部和分隔部件8的外周台阶部夹持固定。油罐10的内胆12由分隔 部件8的外侧凸缘部9和环状部件20夹持。盖部件7和基底导向件16之间的油室17由设置在环状部件20上的 油路21而与油罐IO的油室13连通。基底导向件16和基底部件18之间 的油室19通过形成在缸3和分隔部件8之间的环状油路22 (第一油路) 而与贝i液器ll连通。利用由基底部件18形成的节流孔23 (后述),缸3 和油室19 (也就是通过环状油^各22,和贮液器11)连通。环状活塞24可滑动地嵌装在缸3内,由该活塞24将缸3内划分为 缸上室3A和缸下室3B两个室。由活塞螺栓25和螺母26将中空活塞杆 27的一端部连接在活塞24上。活塞杆27的另一端侧插通有安装在壳体 2和缸3的上端部上的杆导向器28和密封部件4,向缸3和壳体2的外 部延伸。在活塞24上设置了使缸上室3A和缸下室3B连通的延伸侧通路29 和收缩侧通路30,此外还设置了对延伸侧通路29和收缩侧通路30的油 液流动进行控制并产生衰减力的衰减力产生机构,所述衰减力产生机构 由延伸侧盘形阀31、收缩侧盘形阀32和节流孔33组成。活塞杆27上内藏自调整机构S,通过在缸3和贮液器11以及油罐 IO之间传输接受油液,对车高进行调整。下文对自调整机构S进行介绍,将泵管34插入到中空活塞杆27的 内部,由活塞螺栓25和弹簧35夹持固定。管状的泵杆36沿着缸3的轴 线配置在缸3的内部。泵杆36的基端部插入到基底部件18的开口内并 与基底导向件16相连。在泵杆36和基底部件36的开口之间设置了微小 间隙。由该间隙形成了将缸下室3B和油室19 (也就是贮液器11)连通 的节流孔23。泵杆36的前端部可滑动地嵌合在泵管34内,在泵管34内 形成泵室37。泵杆36内的油路38通过设置在基底导向件16上的油路 38A (第二油i 各)与油室17 (因而通过油^吝21与油罐10的油室13 )连 通。泵室37通过设置在泵杆36前端部上的单向阀39而与泵杆36内的 油路38连通。单向阀39仅容许油液从油路38朝向泵室37流动。泵室 37通过设置在泵管34端部的单向阀40与形成在中空活塞杆27和泵管 34之间的环状油路41连通,此外油路41与缸上室3A连通,单向阀40 <叉容许油液/人泵室37朝向油3各41流动。在泵杆36的侧面部上形成从前端部沿轴向延伸规定长度的槽42,通 常泵室37通过槽42与缸下室3B连通,当活塞杆27收缩到规定位置时, 由泵管34将槽42与缸下室3B的连通遮断。此外溢流孔(y y —7求一 卜)43穿设在泵杆36的侧壁上,溢流孔43通常由泵管34阻塞,当活塞 杆27伸长到规定位置时,从泵管34中露出,使缸下室3B和泵杆36内 的油^各38连通。在基底导向件16上设置了常闭的减压阀44,当油室19侧(也就是 高压缸3和贮液器11侧)的压力过度上升时,将减压阀打开,将所述压 力向室17侧(也就是低压油罐10侧)释放。用于承接悬架弹簧(未图 示)下端部的环状弹簧支架45嵌合固定在壳体2的弹簧支架支持部6的 外周上。于是液压緩冲器1安装在车辆的悬架装置上,将活塞杆27的前 端部连接在车体侧(未图示),将安装在壳体2下端部上的安装环46连 接在车轮侧(未图示),由弹簧支架45承接悬架弹簧的下端部。下文将对油罐10的密封结构进行更详细地介绍。内胆12的上端部形成为与形成在分隔部件8的外侧凸缘部9上的外周槽47嵌合的形状,在外周槽47和壳体2的内周面之间被夹紧,对贮 液器11和油罐10的油室13和气室14之间进行密封。此外分隔部件8 的外侧凸缘部9上形成朝向贮液器11侧沿轴向延伸的外周槽48, O型环 49 (密封装置)嵌合在外周槽48内。由O型环49对壳体2和外侧凸缘 部9之间进行密封。内胆12的下端部形成为与形成在环状部件20上的 外周槽50嵌合的形状,在外周槽50和壳体2的内周面之间被夹紧,对 油室13和气室14之间进行密封。下文将对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介绍。伴随着活塞杆27的伸缩,由活塞24在缸3内滑动,在缸上室3A和 缸下室3B之间产生通过延伸侧通i 各29和收缩侧通S各30的油液流动,由 延伸侧盘形阀31、收缩侧盘形阀32和节流孔33对上述油液流动进行控 制,产生衰减力。此时,由贮液器11内气体的压缩和膨胀,对由活塞杆 27的进入、退出所导致的缸3内的容积变化进行补偿。下文将对液压緩沖器1的车高调整功能进行说明。通常在空车时,活塞杆27的伸出长度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在此状 态下,由于泵室37由泵杆36的槽42而与缸下室3B连通,因而,即使 活塞杆27伸缩,也不进行泵送动作,能够维持车高。当因承载重量增加等,车高下降,活塞杆27的伸长长度比规定标准 范围短时,则由泵管34将槽42与缸下室3B遮断。在此状态下,在行进 中,当活塞杆27在行进中伸缩时,则在伸出行程中,活塞杆36后退, 泵室37扩大而一皮减压,开启单向阀39,油罐IO的油室13的油液通过油 路21、油室17、油路38A和油路38被引导到泵室37内。在回缩行程时, 泵杆36前进,泵室37缩小而被加压,单向阀40开启,从泵室37,油液 通过油路41被供给到缸下室3B,使活塞27伸长。这样,通过由行进中 活塞27的伸缩反复实施泵送动作,使活塞杆27伸长,增大车高。当车 高到达规定的标准范围时,则如上所述,通过槽42,泵室37与缸下室 3A连通,解除泵送动作。当因承载重量减轻等,车高增大,活塞杆27的伸长长度超出规定标 准范围时,则泵杆36的溢流孔43从泵管34内露出,由溢流孔43,缸下室3B与油路38连通。从而,缸下室3B的油液返回到油罐10的油室13 内。活塞杆27缩短,车高下降。如果车高下降,活塞杆27的伸长长度 缩短到规定标准范围内,则溢流孔43由泵管34遮断,维持车高。这样,利用行进时活塞杆27的伸缩,通过适当地反复实施泵送动作 和返回动作,将活塞杆27的伸出长度调整到规定的标准范围内,能够与 承载重量无关地自动地将车高调整到一定高度。通过由内胆12将油室13和气室14隔离,可靠地防止气体混入油液 内,同时减少高度方向尺寸,能够将油罐10设置在由弹簧支架45支撑 的悬架弹簧的下方。此外,通过在壳体2上形成胀径部5,能够充分地扩 大体积。从而有效地利用死区,能够提高空间效率。而且,由于贮液器 11设置在油罐10上方并通过环状油路22与缸3连通,因而能够充分提 高液面高度,能够防止气体混入油液内。而且,由于油罐10的气室14 由内胆12密封,因而在组装时,通过将低压气体即大气封入,能够简化 制造工序。通过由壳体2的胀径部5形成油罐10,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示 例相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降低制造工序数量和制造成本。而且由于 不使用焊接,通过由分隔部件8和环状部件20对内胆12进行夹持,形 成油罐10,因而不产生因产生焊接溅射而导致异物混入油液内以及由焊 接热量导致变形的问题。由于油罐10和贮液器11之间由施加在内胆12上端部上的O型环 49进行密封,因而,由泵送而变为高压的贮液器11的压力不直接作用在 内胆12的上端部上,在确保密封性的同时,能够防止因高压导致内胆12 被拔出。下文将参考图2~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而且使用相 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仅对不同部分进行详细 介绍。在图2所示变形例中,省略了外周槽48和O型环49,取而代之, 内胆12的上端部嵌合的外周槽47沿轴向延伸,将分隔部件8和内胆12 组装在壳体2上后,从外周侧对壳体2进行铆接,铆接部50咬入内胆12 的上端部。从而在铆接部50的两侧上由内胆12形成2阶段密封,提高密封性,并且能够使内胆12的夹持更加牢固。在图3所示变形例中,设置了与分隔部件8的上端部抵接的环状密封部件51,密封部件51嵌合在分隔部件8的外侧凸缘部9和内胆12上 端部的外周部以及壳体2的内周部之间。在密封部件51的与壳体2嵌合 的外周部上形成外周槽52,将O型环53嵌合在外周槽52内。从而由O 型环52和内胆12的上端部对贮液器11和油罐10之间进行密封,通过 由密封部件51增大密封长度,减轻作用在内胆12上端部上的贮液器11 的压力,防止内胆12拔出。而且在图1 ~图3所示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通过在对内 胆12进行夹持的分隔部件8的外侧凸缘部9的下端外周缘部和环状部件 20的上端外周缘部上设置圓角R,则如图4左侧所示,当内胆12在内侧 变形时,内胆12由圓角R支撑,不与角部抵接,能够提高内胆12的耐 久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缓冲器,包括封入油液的缸;可滑动地嵌装在该缸内的活塞;一端与该活塞连接且另一端向上述缸的外部延伸出的活塞杆;对由上述活塞的移动而产生的油液流动进行控制并产生衰减力的衰减力产生机构;与上述缸相连并封入油液和气体的贮液器;存储油液的油罐;由上述活塞杆的伸缩而在上述缸和上述油罐之间传输接受油液并对上述活塞杆的伸出长度进行调整的自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将外筒设置在上述缸的外周上,在上述缸和上述外筒之间形成室,由分隔部件对该室进行划分,将上述贮液器设置在上部,将上述油罐设置在下部,上述油罐的内部由可挠膜划分为油室和气室,设有对上述缸的下端部和上述贮液器进行连通的第一油路和对上述自调整机构和上述油罐的油室进行连通的第二油路。
2. 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液压緩沖器,其特征在于,设置由上述分 隔部件保持上述可挠膜、并将该可挠膜的保持部自上述贮液器进行密封 的密封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液压緩沖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分隔部 件和上述外筒之间对上述可挠膜进行夹持,相对于上述分隔部件和上述 外筒之间的上述可挠膜的夹持部,将上述密封装置设置在上述贮液器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记载的液压緩沖器,其特征在于,在组 装时,将大气封入上述油罐的气室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缓冲器。在自调整式的液压缓冲器中,防止因焊接溅射而导致异物混入油液内,防止由焊接热量产生变形。将与活塞杆(27)相连的活塞(24)嵌装在封入油液的缸(3)内。通过伸出侧盘形阀(31)、收缩侧盘形阀(32)和节流孔(33)产生衰减力,由自调整机构(S)在缸和油罐(10)之间传输接受油液并进行车高调整。将油罐(10)的内胆(12)夹持在分隔部件(8)的外侧凸缘部(9)和壳体(2)之间。由于油罐不由焊接而形成,因而能够防止因焊接溅射而导致异物混入和由焊接热量导致变形。通过将O型环(49)设置在外侧凸缘部上,能够减轻从贮液器(11)作用在内胆(12)的夹持部上的压力,防止内胆拔出。
文档编号F16F9/56GK101240830SQ20071019991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7日
发明者中川礼士, 前田笃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