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8386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阀。
技术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出现了水资源状况恶化的趋势,水资 源短缺及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凸显。针对城市 自来水的二次污染问题以及由于源水污染续存在自来水中的有害物 质,越来越多的以反渗透膜为核心过滤单元的家用纯水机进入千家万 户。现有的家用纯水机是以反渗透膜为核心过滤单元,经过对自来水 的多级预处理以及增压后,再进入反渗透膜单元,所产纯水可完全符 合发达国家的生活饮用水标准。但是,在现有的家用纯水机中,其水 路控制以及运行水压的控制是采用前置断水球阀、减压阀以及断水电 磁阀来实现的,这种控制系统结构复杂,安全稳定性较低,成本过高, 难于降低家用纯水机的生产成本,不利于推广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限定 水压和自动控制阀门通断状态作用的多功能阀。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阀, 包括阀体和位于阀体内的控制杆,所述阀体内设有压力水源腔、低压 腔和进水腔,低压腔与出水口连接,低压腔与压力水源腔间设有受水 压作用使控制杆产生往复运动的感压组件,所述感压组件由承受压力 水源腔水压的上感压元件和承受低压腔水压的下感压元件构成,上感 压元件与压力水源腔的接触面积小于下感压元件与低压腔的接触面 积,所述阀体内还设有对控制杆构成顶持的弹性构件。多功能阀的进水腔通过管道与自来水源连接,自来水通过低压腔 输出,经过多级预处理以及增压后分为两路, 一路进入反渗透膜过滤 单元, 一路与压力水源腔连通。此时感压组件在压力水源腔较高水压 作用下连带控制杆向下移动,控制杆底端通过封水口顶开封水膜片, 低压腔与进水腔通水,当低压腔的水压增大并接近设定值时,感压组 件承受的水压力趋于平衡,因而控制杆底端对封水膜片的下压力小于 弹性构件的上顶力,封水膜片向上运动直至封水口密闭,从而实现控 制低压腔流出的水压和阀门通断状态的目的。所述低压腔与压力水源腔间设有凸出于阀体内壁的压板,上感压 元件和下感压元件套装在控制杆上通过上螺母、下螺母与控制杆固定 连接,上、下感压元件周边与压板、阀体、阀座密封连接。所述上感压元件和下感压元件与控制杆可设为一体结构,上感压 元件和下感压元件分别设有密封圈,上感压元件的密封圈周边与压板 内表面接触,下感压元件的密封圈周边与阀体内表面接触。所述低压腔与进水腔由隔水板隔开,隔水板底部设供控制杆下端 通过的封水口,封水膜片固定在封水垫片上。控制杆、封水膜片、封 水垫片和弹性构件构成低压腔、进水腔之间控制水流通、断两种状态 的封水组件,封水膜片周边通过下阀盖与阀体压紧固定。所述多功能阀设有使控制杆下移的开启按钮,开启按钮与控制杆
上端之间设有密封膜片,密封膜片周边通过上阀盖与阀体压紧固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多功能阀阀体内感压组件连带 控制杆往复运动使进水腔、低压腔之间水流通、断两种状态受到控制, 且低压腔出水水压也受到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阀包括阀体109和位于阀体109内的控制杆114,阀体109内设有压板107、压力水源腔113、低 压腔103和进水腔102,低压腔103与迸水腔102由隔水板124隔开, 隔水板124底部设供控制杆114下端通过的封水口 121,封水膜片118 固定在封水垫片120上,控制杆114、封水膜片118、封水垫片120 和弹性构件122构成低压腔103、进水腔102之间控制水流通、断两 种状态的封水组件,封水膜片118周边通过下阀盖123与阀体109压 紧固定。低压腔103与压力水源腔113间设有受水压作用使控制杆 114产生往复运动的感压组件,所述感压组件由承受压力水源腔113 水压的上感压元件106和承受低压腔103水压的下感压元件104构 成,上感压元件106与压力水源腔113的接触面积小于下感压元件 104与低压腔103的接触面积,阀体内低压腔103与压力水源腔113 间设有凸出于阀体109内壁的压板107,上感压元件106和下感压元件104套装在控制杆114上通过上螺母108、下螺母105与控制杆114 固定连接,上感压元件106与下感压元件104之间设有承压托板126 且上、下感压元件周边通过压板107、阀体109、阀座116密封连接。 多功能阀顶部设有可作用于控制杆114的幵启按钮112,开启按钮112 与控制杆114间设有密封膜片lll,密封膜片111周边通过上阀盖110 与阀体109压紧固定。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上感压元件106和下感压元件 104与控制杆114为一体结构,上感压元件106和下感压元件104分 别设有密封圈207,上感压元件106的密封圈207周边与压板107内 表面接触,下感压元件104的密封圈207周边与阀体109内表面接触, 低压腔103与进水腔102由隔水板124和密封环203分隔密封,其他 各部分设置与实施例l相同。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阀的工作原理是多功能阀的进水腔通过管道 与自来水源连接,自来水通过低压腔输出,经过多级预处理以及增压 后分为两路, 一路进入反渗透膜过滤单元, 一路与压力水源腔连通。 初始状态时,增压泵未开始工作,压力水源腔无水压,此时控制杆受 到弹性构件的顶持作用,封水垫片也在弹性构件的顶持作用下与封水膜片构成进水腔、低压腔之间的封水组件,即在增压泵没有工作时阀 门处于封闭断水状态。通过下压开启按钮使低压腔与增压泵进水口之 间水路注满水,在增压泵开始工作时,压力水源腔内的水压增大,当 P&〉P2S2+F时(h是压力水源腔内的水压,Si是上感压元件与压力水源
腔的接触面积,P2是低压腔内的水压,S2是下感压元件与低压腔的接触面积,f为弹性构件的顶持作用力),感压组件带动控制杆向下移动,且控制杆底端推动封水膜片向下移动,自来水源从进水腔经封水 口流入低压腔。当低压腔水压趋近于低压腔压力限定值时,即pf(pa-f)/s2,因为p,sys2为固定值,则p。与弹簧力负相关,弹簧 力越大设定值越小,弹簧力越小设定值越大,既可以通过调整s,、 s2、f的大小来调整阀门输出水压的大小。当低压腔的水压P2等于设定值p。时,感压组件上下承受的水压力平衡,弹性构件顶持封水膜片向上 运动,直至封水口密闭。当增压泵由运行状态变为停机状态时,泵后 水压降低,封水口密闭状态持续,直到增压泵再次启动。重复上述工 作过程,就可以实现多功能阀限定输出水压、且增压泵开机与停机与 阀门封水口开启和封闭同步联动的功能。
权利要求1、多功能阀,包括阀体(109)和位于阀体(109)内的控制杆(11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9)内设有压力水源腔(113)、低压腔(103)和进水腔(102),低压腔(103)与出水口(117)连接,低压腔(103)与压力水源腔(113)间设有受水压作用使控制杆(114)产生往复运动的感压组件,所述感压组件由承受压力水源腔(113)水压的上感压元件(106)和承受低压腔(103)水压的下感压元件(104)构成,且上感压元件(106)与压力水源腔(113)的接触面积小于下感压元件(104)与低压腔(103)的接触面积,所述阀体(109)内还设有对控制杆(114)构成顶持的弹性构件(12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感压元 件(106)和下感压元件(104)套装在控制杆(114)上,通过上螺 母(108)、下螺母(105)与控制杆(114)固定连接,上感压元件(106) 与下感压元件(104)之间设有承压托板(126)且上感压元件与下感 压元件的周边通过压板(107)、阀体(109)、阀座(116)密封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感压 元件(106)和下感压元件(104)与控制杆(114)可设为一体结构, 上感压元件(106)和下感压元件(104)分别设有密封圈(207),上 感压元件(106)的密封圈(207)周边与压板(107)内表面接触, 下感压元件(104)的密封圈(207)周边与阀体(109)内表面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压腔(103)与进水腔(102)由隔水板(124)隔开,隔水板(124)底部设供控制杆(114)下端通过的封水口 (121),封水膜片 (118)固定在封水垫片(120)上与封水口(121)匹配,控制杆(114)、 封水膜片(118)、封水垫片(120)和弹性构件(122)构成低压腔(103)、 进水腔(102)之间控制水流通、断两种状态的封水组件,封水膜片(118)周边通过下阀盖(123)与阀体(109)压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 阀设有使控制杆(114)下移的开启按钮(112),开启按钮(112)与 控制杆(114)上端之间设有密封膜片(111),密封膜片(111)周边 通过上阀盖(110)与阀体(109)压紧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阀。多功能阀包括阀体和位于阀体内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上设有受水压作用使控制杆产生往复运动的感压组件,感压组件由承受压力水源腔水压的上感压元件和承受低压腔水压的下感压元件构成,且上感压元件与压力水源腔的接触面积小于下感压元件与低压腔的接触面积,以及由控制杆和弹性构件顶持的封水组件。本实用新型能起到限定多功能阀输出水压、且增压泵开机与停机与阀门封水口开启和封闭同步联动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作家用纯水机前置水路与水压控制阀门。
文档编号F16K99/00GK201028122SQ20072007886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6日
发明者吴瑞昌 申请人:刘文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