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式限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2931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先导式限压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
背景技术
一种这样的传统的限压阀例如在博世力士乐股份公司的参数单
RD25731/10.05或者参数单RD25818/08.03中给出。主控滑阀或者主控 阀锥在达到可调整的极限压力时释放输入接口和油箱接口之间的连接。 相应的主控元件(阀锥或者滑阀)在面对输入接口的控制表面上利用输 入压力在打开方向受到作用。远离输入接口的控制表面界定出控制压力 腔。在该控制压力腔中有弹簧,它在关闭方向上作用主控元件。此外在 控制压力腔中保持控制压力。该控制压力可以通过先导式限压阀调整。 通过中心布置在主控元件中的具有较小横截面的节流孔给先导阀供应 控制流体。该孔连接控制压力腔和输入接口。
限压阀的重要特性参数是等压特性。对此人们观察输入压力P随着 通过限压阀流到油箱中的体积流量Q的变化。该特性曲线P (Q)依赖 于系统升高。
该P (Q)特性曲线的升高的一个原因是,当主控元件打开时在它 上面出现的流动力。在围绕环形的开口表面的区域中在流出的压力介质 中出现高的流动速度。因此在那里按照伯努利公式,静态的液体压力下 降。在主控元件的边缘区域中,面对输入的控制表面由此作用有比输入 压力更低的压力。按照主控元件上的平衡条件, 一方面弹簧的力和通过 控制压力作用在主控元件上的力,以及另一方面在输入侧的控制表面上 作用的力必须相等,以保持限压阀打开,上述平衡条件决定在体积通过 量升高时输入压力的升高。该效应人们可以,如所述的,通过流动力的 形成说明,它作用在主控元件的关闭方向上,并且通过更高的输入压力 补偿。P (Q)特性曲线的一定的升高人们几乎不能避免。对于座阀人们 甚至使用流动力,以实现对主控阀锥进行阻尼。
对于所述的传统的先导式限压阀,如果输入压力升高,此外还出现 控制流体量的增加。这由于在到先导阀的控制流体路径中的其它节流位
置以及由于同样升高的P (Q)特性曲线,导致先导式限压阀的P (Q) 特性曲线中的升高的增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善的限压阀,它特别具有好的等压性 能,可以获得可靠的工作并且容易加工。
该任务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先导式限压阀解决。
根据本发明的限压阀具有控制元件,该控制元件在打开方向上可以 在第一控制表面上被要限制的压力作用,并且在关闭方向上可以被弹簧 以及在第二控制表面上被存在于控制压力腔中的控制压力作用。通过先 导阀可以限制存在于控制压力腔中的压力。可以穿过控制元件通过控制 流体喷嘴给控制压力腔供应控制流体。
本发明的特征是,在第一控制表面前在控制元件上固定有盘体。在 盘体和第一控制表面之间形成具有预先规定的间隙尺寸的间隙。该间隙
在控制流体喷嘴的上游,也就是说,输送给控制流体喷嘴的控制流体通 过该间隙流过。以这种方式可以借助能简单加工和安装的构件,即盘体, 为控制流体供应提供在第 一控制表面上空间广阔地延展的间隙状的分
流位置(Abgriffstelle )。这种分流位置具有非常好的过滤效果。间隙口 或者间隙口的大部分通过盘体的平面的延展而处于第 一控制表面的边 缘区域内,并且由此处于这样的区域中,在该区域中在打开的控制元件 的情况下,由于流出的压力介质会出现高的流动速度。由此阻止污物颗 粒在间隙上的附着。通过间隙口所构成的间隙过滤器避免了在控制元件 中增加控制流体喷嘴以及在先导阀之前的阻尼喷嘴。由此保证了阀的可 靠的功能。此外在笫一控制表面的边缘区域中,由于流动的压力介质中 的静态压力的下降,部分补偿了在通过限压阀流出的流体量Q升高的情 况下压力水平的升高。通过盘体的设置即可以进一步避免流入控制压力 腔的控制流体量的升高,并且减小预控压力的升高,以及由此减小先导 式限压阀的P(Q)特性曲线的升高。这样实现了好的等压性能。通过 盘体的造型和大小的匹配可以以简单的方式优化等压性能。再次要强调 的是,根据本发明的限压阀通过盘体的特别简单和成本经济地实现的加 工和装配,在根据本发明的限压阀的情况下,实现了在控制流体分流位 置处的过滤功能以及对P (Q)特性曲线的升高的补偿。在主控元件自
身上从传统的结构出发只需要很小的改动。
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如果控制元件具有凸台,盘体安放在该凸台上面,则间隙尺寸可以 简单和可靠地确定。同样可以为此目的在盘体的面对控制元件的侧面上
构造隆起,盘体利用该隆起安放在控制元件上。这再次简化了阀的生产, 因为在盘体加工隆起比在控制元件上更简单。盘体可以由比通常由淬硬 钢制成的控制元件更容易加工的材料制成。盘体的突节形的压制部可以 特别简单的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改进方案,盘体具有构造成套管状的区段, 该区段从盘体的面对控制元件的侧面凸出,该区段容纳有固定机构,盘 体利用该区段安放在控制元件上。这样的盘体是可简单加工的构件,例 如借助压制或冲压过程。该套管状的区段同时用于固定和作为定距件。 由此间隙口的位置以及间隙尺寸通过盘体的几何特性单独确定。为了改 变间隙尺寸以及改变间隙在第 一 控制表面上的径向尺寸,只需更换盘 体。
如果在盘体上构造圆柱形的螺紋区段,盘体利用该螺紋区段固定在 控制元件的孔中,则盘体在控制元件上的装配非常简单。那么盘体可以 简单的拧入。
本发明的另 一 种优选的设计方案是,控制流体喷嘴通过在螺紋区段 中的孔构成。这导致控制元件的特别小的生产费用,因为它现在可以作 为只具有 一个中心螺紋孔的旋转对称的构件加工。
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是,控制流体喷嘴通过在控制元件中 的孔构成并且该孔的开口被盘体遮盖。这允许对盘体选择针对生产特别 简单的形状,它可以以專交少的加工步骤生产。
鉴于生产费用,盘体的一种优选形状是是圆盘。
优选盘体由容易加工的金属,特别是未淬硬的钢、铝或者黄铜加工。 这简化了生产。控制元件通常由淬硬的钢制成。在该控制元件中加工的 喷嘴孔在硬化时会氧化并且必须再次加工。如果喷嘴孔在由未淬硬的材 料制成的盘体中加工,可以取消这样的再次加工。
如果间隙尺寸小于控制流体喷嘴的直径或者小于先导阀前面的阻 尼喷嘴的直径,则可以保证限压阀的可靠的工作。由此排除了喷嘴由于 污物颗粒造成的堵塞。
如果间隙尺寸小于0.3毫米,人们将实现控制流体的足够的过滤作 用。优选选择在0.25毫米到0.15毫米之间的值。
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是,控制流体喷嘴朝第一控制表面 中的环形凹槽或者朝盘体的面对第 一 控制表面的侧面中的环形凹槽打 开。这种凹槽允许控制流体在整个间隙长度上的均匀的流动。它此外减 小了在从间隙到孔的过渡处否则会出现的流动阻力,并且由此预防材料 磨损。
根据一种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盘体固定在限压阀的主控阀锥上。 特别对于设计成座阀的先导式限压阀,在阀座上的开口的区域的静态压 力根据流量变化强烈。这种效应可以非常好地用于此减小控制流体量 的增加,这种控制流体量的增加是随着流出阀的流量的升高而出现的, 其措施是通过盘体在主控阀锥的边缘区域内分流控制流体。


下面本发明和它的优点以在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为参考详细说明。 图la在沿着主控阀锥的轴线的纵向截面中示出了座阀结构方式的 先导式限压阀,它的主控阀锥在端面侧具有盘体,
图lb是在图la中示出的限压阀的围绕着主控阀锥区域的放大图, 图2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另 一种实施方式的设有盘体的主控阀锥, 图3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设有盘体的主控阀锥。
附图标记列表
1先导式限压阀
3阀体
5输入接口
6油箱接口
8套管10主控阀锥
12孑匕
14弹簧腔
16弹簧
18终端盖19
21
22
24
25
26 28 30
32
33
34
35
36
46 48 50 70 72 75 86
89
90
91
92
93
94
95 %
流体通道 套管组件 先导阀锥 流体通道 阻尼喷嘴 弹簧
拧入衬套 流体通道 盲孔凹洞 环形表面 端面
头部区段 孔
环形槽
控制流体喷嘴 间隙
中心区段 领缘区段 环形槽状的凹槽 凹槽
头部区段
圆盘形的区段
隆起
固定区段
纵向孑L
径向孑L
边缘区段
控制流体喷嘴
体栓面厶口
盘螺端凸
8 9 1
2
3 3 4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图la,先导式限压阀1具有设有输入接口 5和油箱接口 6的阀 体3。在阀体3中拧入了阀芯。该阀芯在功能上分为主级和预控级。主 级基本上由套管8组成,主控阀锥10可运动地在该套管中^L导引。套 管8的内横截面在套管8的面对输入接口 5的区域内收缩,这样构成阀 座,主控阀锥10在主级关闭的状态下压在该阀座上。在套管8中有径 向制作的孔12,压力介质在打开的主级的情况下通过该孔从输入接口 5 流向油箱接口 6。主控阅锥IO在套管8的远离输入接口 5的区段内界定 出弹簧腔14。在该弹簧腔中有一个弹簧16,它在关闭方向上作用于主 控阀锥10。弹簧16支撑在安放在套管8上的封闭盖18上。流体通道 19穿过封闭盖18延伸到预控级。
预控级在它那方面利用套管组件21和先导阀锥22构成座阀结构方 式的限压阀。穿过套管组件21,在流体通道19的延长线上延伸有流体 通道24,该流体通道收缩到阻尼喷嘴25中。阻尼喷嘴25的端面侧的, 面对先导阀锥22的开口成形为先导阀锥22的阀座。先导阀锥22通过 弹簧26朝着套管组件21的方向施加作用,这样先导阀锥22在预控级 关闭的状态下关闭阻尼喷嘴25的面对先导阀锥22的开口。由弹簧26 作用在先导阀锥22上的力可以通过拧入衬套28调整,在此弹簧26支 撑在拧入衬套28的内孔中。通过预控级经过阻尼喷嘴25流出的控制流 体经过通道30流向油箱接口 6。
在主控阀锥10上借助螺栓39以预先规定的距离固定有盘体38。通 过盘体38的遮盖,控制流体喷嘴48将控制流体从输入接口 5 -穿过主 控阀锥10的头部区段35-输向弹簧腔14。
围绕主控阀锥10的区域在图lb中放大示出。主控阀锥10具有旋 转对称的基体,该基体带有中心的盲孔形凹洞32,该凹洞朝向弹簧腔 14敞开并且容纳弹簧16的大部分。主控阀锥10由此以环形表面33、 凹洞32的圆柱表面以及凹洞32的端面34界定了弹簧腔14。在主控阀 锥10的头部区段35中加工有设有内螺纹的孔36。孑L36用于,将圆盘 形的盘体38借助螺栓39固定在主控阀锥10上。盘体38安放在主控阀 锥10的面对输入接口 5的端面41的凸台42上。凸台42基本上旋转对 称地围绕中心布置的固定孔36的区域延伸,但是具有比盘体38更小的
径向尺寸。由此在盘体38和端面41之间形成间隙50。在端面41的祐二 盘体38遮盖的区域中加工有环形槽46。该环形槽渐变为控制流体喷嘴 48,该喷嘴从端面41出发通到盲孔凹洞32中。 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限压阀1的功能。
间隙50在盘体38的外侧的面对端面41的棱边上形成环形流入口 , 用于弹簧腔14的内部的控制流体供应。从间隙50出发,控制流体路径 进一步经过环形槽46和控制流体喷嘴48延伸到主控阀锥10的朝向弹 簧腔14敞开的凹洞32中。主控阀锥IO从输入接口 5那里在它的端面 41上利用在输入接口 5上存在的压力在打开方向上施加作用。在关闭方 向上作用有弹簧16的力以及存在于弹簧腔14中的、作用在表面33和 34上的控制压力。只要先导阀锥22关闭套管组件21,在弹簧腔14中 就存在和输入接口 5中相同的压力。这样主控阀锥10由于弹簧16的作 用而关闭。如果在弹簧腔14中的压力升高超过一个确定的,可通过柠 入衬套28调整的值,则预控级21、 22打开并且将弹簧腔14中的压力 限制在调整的值上。如果现在在输入接口上存在的压力升高超过这样的 值,该值相当于弹簧16对于面积41的等效压力加上在弹簧腔14中存 在的控制压力,则主控阀锥10从它的阀座上升起,这样压力介质从输 入接口 5通过孔12流向油箱接口 6。
在流动的流体中,按照伯努利定律,静态压力会下降。如果流体在 打开的主控阀锥IO上经过通过孔12流出,由此主控阀锥10的端面41 在它的边缘区域作用有较小的流体压力。由此由于端面41的压力作用 而产生的力在打开方向上也减小。如果主控阀锥IO仍然应该保持打开, 以便一定的压力介质的量Q能够流向油箱接口 6,则必须根据在主控阀 锥IO上出现的力平衡来升高存在于输入接口 5中的压力P,以补偿在端 面41的边缘上的压力下降。通过弹簧16所施加的关闭力在主控阀锥10 更大打开的情况下同样升高,并且因此在输送的流体量Q升高时也使压 力升高。
如果人们,如在传统的限压阀上一样,通过在端面41中的中心喷 嘴孔给弹簧腔14供应控制流体,则在输入接口 5中存在的压力几乎不 变地出现在喷嘴孔上,因为在这个位置没有产生流体流动。输入接口 5 中的压力升高将因此导致在中心喷嘴孔的排出口上的相应的压力升高。
结果是通过这个中心喷嘴孔达到弹簧腔14中的控制流体的量增大。因
为通道19和24以及阻尼喷嘴25是另外的节流位置,并且因为预控级 同样不具有理想的控制压力-控制流体量-特性曲线,结果将是弹簧腔 14中的压力升高,该压力升高决定了在输入接口 5中,在端面41前面 的附加的压力升高,以保持主控阀锥10打开。
通过作为端面41前面的端部件被固定在主控阀锥10上的盘体38, 控制流体的分流位置被布置在端面41的边缘区域内。更确切地说,分 流位置现在相当于存在于盘体38的面对端面41的外棱边和端面41之 间的间隙50的环形的开口。在间隙口上,在流向油箱的流体量Q升高 的情况下,输入接口 5中的流体压力的升高通过由于在端面41的边缘 区域内的流体流动而降低的流体压力至少部分地得到补偿。由此可以减 小输给弹簧腔14的控制流体量的升高。结果是随着输出的流体量Q的 增加,在输入接口 5中出现较小的压力升高。
盘体38的直径必须准确地与阀1上的情况取得一致。在太大的盘 体38的情况下存在此危险,即在输出的液体量Q增加的情况下流动速 度升高时,间隙50的间隙口处的压力下降这么多,使得不能再给弹簧 腔14供应足够的控制流体。那么可能由于弹簧腔14内的压力的取消使 主控活塞突然打开,并且在通过预控级调整的压力之下也保持打开。在 这种安全方面的考虑下,盘体38的半径这样选择,即甚至在限压阀1 允许的最大的体积流之上,还能保证给弹簧腔14可靠供应控制流体。
由于间隙口的大的长度,间隙尺寸可以选择非常小,而不会在间隙 50上产生与控制流体喷嘴48的流动阻力相关的流动阻力。通过小的间 隙尺寸,人们实现了控制流体的好的粗过滤。特别通过使控制流体喷嘴 48和通道19和24以及阻尼喷嘴25具有比间隙尺寸更大的一黄截面,将 极为有效地防止控制流体流输入或者预控级的阻滞。
盘体38由于它的孔圆盘形状而非常容易加工。该加工可以例如通 过管材料或者棒材料的切削进行。因为盘体38承受小的机械负载,适 宜应用可以简单加工的材料,例如未淬硬的钢,铝或者黄铜。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它是借助图la和lb说明的实 施方式的简单变化。按照第二实施方式,仅主控岡锥10和盘体38与第 一实施方式略有不同,如下面的说明所示。限压阀l的其它部件对应第 一实施方式的相应部件。
对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主控阀锥10,它基本上只在头部区段35
的结构上与第 一 实施方式的不同。将主控阀锥10的头部区段3 5终止的 端面41制成平的表面。仅仅使带有内螺紋的中心孔36和控制流体喷嘴 48穿过头部区段35,如图所示。
盘体38设计成帽状的端部件。它分为管形中心区段70和从中心区 段70径向伸出的领缘区段72。中心区段70在它的套管口中容纳螺栓 39,并且安设在端面41上。领缘区段72以到端面41的一定的轴向距 离接在中心区段70上。此外领缘区段72靠近中心区段70在面对端面 41的侧面上具有环形槽状的凹槽75。
因为中心区段70在盘体38的面对端面41的侧面上凸出,在领缘 区段72和端面41之间形成了空心圆柱形的间隙50。在领缘区段72的 外侧的,面对端面41的棱边和端面41之间存在环形的间隙口。在环形 槽状的凹槽75的区域中,领缘区段72和端面41之间的空间变大。从 通过领缘区段72遮盖处开始,控制流体喷嘴48穿过头部区段35通向 弹簧腔14。
主控阀锥10和盘体38的这种造型上的优点是,主控阀锥10在头 部区段35上只需要最小的加工,因为它除了控制流体喷嘴38和孔36 外具有平的端面41。间隙尺寸、间隙50的开口的圆周长度和环形槽75 的深度完全通过盘体38的结构确定。因为盘体38比主控阀锥10承受 4支小的机械负载,盘体38可以由容易加工的材料,例如未淬硬的钢、 铝或者黄铜加工。因此将尽可能多的与控制流体供应相关的加工步骤, 例如环形槽75的生产,构造在盘体38上,代替构造在主控阀锥10上。
在图3中示出了主控阀锥IO连同固定在它上面的盘体38的的结构 的另一种可能性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限压阀1的其它部件对应 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应部件。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主控阀锥10只在头部区段35的结构上与第一 或者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头部区段35只被中心孔36穿透。孔36设有 内螺紋。此外头部区段35的端面41围绕孔36具有轴对称的凹槽86。
盘体38基本上旋转对称地成形并且沿着它的轴向分成多个区段。 盘体38面对输入接口 5具有头部区段89,在它上面形成用于结合固定 工具的扳手面。该头部区段逐渐转变为圆盘形的区段90,它径向伸出超 过凹槽86。利用在圆盘形的区段90上模压的突节形的隆起91使盘体 38平放在端面41上。突节形的隆起91构造在凹槽86的径向外侧。在
图3中示出的视图由此实现,即隆起91布置在与所示截面平面成45° 的平面内。通过隆起91保证了圆盘形的区段90到端面41的确定的距 离。在圆盘形的区段90上连接有固定区段92。该固定区段具有基本上 圆柱形的形状并且设有外螺紋。固定区段92沿着纵轴线设有阶梯孔93, 它朝着控制流体喷嘴96收缩。靠近圆盘形的区段90到固定区段92的 过渡部位,在固定区段92中有三个以120。的角度分布的径向孔94。这 些径向孔94汇聚在控制流体喷嘴96。固定区段92在它的远离输入接口 5的侧面逐渐转变为弯转的边缘区段95。
在圓盘形的区段卯和端面41之间又形成间隙50。在圆盘形的区段 90的外侧的,面对端面41的棱边上存在环形的间隙口。该间隙尺寸通 过突节形的隆起91确定。因此通过逐渐转变为凹槽86的间隙50和布 置在固定区段92之内的一些孔给弹簧腔14供应控制流体,上述孔也就 是指孔94、控制流体喷嘴96以及孔93。盘体38通过弯转的边缘区段 95可靠地并且不可转动地固定在主控阀锥10上。
主控阀锥10和盘体38的这种结构也只需要在主控阀锥10的头部 区段35上很少的加工步骤。这些加工步骤,即孔36和凹槽86的加工, 可以不复杂地并且以小的费用实现。特别是无需在硬化过程中可能会被 氧化皮的小直径的孔。盘体38适宜地由容易加工的材料,例如未淬硬 的钢、铝或者黄铜加工。盘体38的形状允许在车床上以较少的后处理 步骤简单的生产。隆起91可以例如通过简单的压制过程生产。
对于滑阀结构式的先导式限压阀(未示出),例如根据开始提及的 参数单RD 25731/10.05,在主控滑阀上的控制流体入口处由于流动力出 现类似的效应。因此本发明可以,如借助图la、 lb、 2和3所示出的那 样,通过在主控滑阀上安装盘体而类似于这种阀类型得以应用。
本发明对于盘体38的结构不限于旋转对称的形状。只要合适,可 以例如应用椭圓形的盘体。本发明以此认识为基础,即设计成盘体和主 控元件的端面之间的间隙的控制流体入口可以以限压阀生产时的非常 'J、的额外费用获得等压性能的改善以及控制流体的可靠的过滤。
权利要求
1. 先导式限压阀,具有控制元件(10),该控制元件在打开方向上能够在第一控制表面(41)上被要限制的压力作用,并且该控制元件在关闭方向上能够被弹簧(16)并在第二控制表面(33,34)上被存在于控制压力腔(14)中的控制压力作用,并且所述先导式限压阀具有先导阀(21,22),通过该先导阀能够限制存在于控制压力腔(14)中的压力,其中能够通过控制流体喷嘴(48)穿过控制元件(10)给控制压力腔(14)供应控制流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表面(41)之前在控制元件(10)上固定有盘体(38),在所述盘体(38)和第一控制表面(41)之间形成具有预先规定的间隙尺寸的间隙(50);并且所述间隙(50)构造在控制流体喷嘴(48)的上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 件(10)具有凸台(42),盘体(38)安放在该凸台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盘体 (38)的面对控制元件(10)的侧面上构造有隆起(91),该盘体利用所述隆起安放在控制元件(10)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 (91)通过盘体(38)的突节形的压制部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其特征在 于,所述盘体(38)具有构造成套管状的区段(70),该区段从盘体(38) 的面对控制元件(10)的侧面凸出,该区段容纳有固定机构(39),并 且盘体(38)通过该区段靠放在控制元件(10)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盘体(38)上构造有圆柱形的螺紋区段(92),盘体(38) 利用该螺紋区段固定在控制元件(10)的孔(36)中。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流 体喷嘴通过螺紋区段(92)中的孔(96)构成。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其特征在 于,所述控制流体喷嘴通过控制元件(10)中的孔(48)构成;并且所 述孔(48)的开口被盘体(38)遮盖。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其特征在 于,所述盘体(38)具有基本上圆盘形的形状。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其特征 在于,所述盘体(38)由容易加工的金属制成,特别是未淬硬的钢、铝 或者黄铜制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其特征 在于,所述间隙尺寸小于控制流体喷嘴(48)的直径。
12. 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其特征 在于,所述间隙尺寸小于从控制压力腔(14)到先导阀(21, 22)的通 道(19, 24)的最小直径,特别是小于先导阀(21, 22)前面的阻尼喷 嘴(25)的直径。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其特征 在于,所述间隙尺寸小于0.3毫米,特别是具有从0.15毫米到0.25毫米 的值。
14. 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其特征 在于,所述控制流体喷嘴(48; 96)朝第一控制表面(41)中的环形凹 槽(46; 86)或者朝盘体(38)的面对第一控制表面(41)的侧面中的 环形凹槽(75)打开。
15. 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先导式限压阀,其特征 在于,所述盘体(38)固定在限压阀的主控阀锥(10)上。
全文摘要
限压阀具有控制元件(10),该控制元件在打开方向上能够在第一控制表面上被要限制的压力作用,并在关闭方向上能够被弹簧(16)以及在第二控制表面上被存在于控制压力腔(14)中的控制压力作用。通过先导阀(21)能够限制存在于控制压力腔中的压力。能够穿过控制元件通过控制流体喷嘴(48)给控制压力腔供应控制流体。盘体(38)在第一控制表面之前固定在控制元件上。在所述盘体和第一控制表面之间以预先规定的间隙尺寸形成有间隙。该间隙在控制流体喷嘴的上游。
文档编号F16K17/10GK101384847SQ200780005428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7日
发明者H·沃尔夫格斯 申请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