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隔温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969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隔温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建 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隔温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冷热水管、油管,在使用中大多数都是按装在地面内及墙体内或是外装,常 因天气的变化在输送热水、冷水或者油的过程中由于管内与地面、墙壁或者外环境温差大 从而消耗大量的热原,或者因结冰不能正常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隔温管,避免现有的冷热水管、油管,在使用 中因墙壁内或外环境温差消耗大量的热源或者因为结冰不能正常运输的问题,解决现有技 术存在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隔温管,包括主管身、复合隔温管外层,所述的主管身和复合隔温管外层 之间设置有中间隔温层,所述的隔温层为波纹隔温层或者格片隔温层,所述的隔温层波纹 之间或者格片之间与主管身外壁及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形成隔温空间。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隔温空间为真空,或者充满隔温气体,或者充满液态降温介 质,或者布置固态降温介质。更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格片隔温层各格片呈竖直放置,或者呈水平放置。更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格片呈水平放置,格片之间与主管身外壁及复合隔温 管外层内壁形成隔温空间呈圆形或者多边形。更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中间隔温层为一层,或者为依次布置的两层,或者为依 次布置的多层。更为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上覆盖有复合高效能隔温膜。更为优选的方案是在隔温管终端接设有终端隔温部件。更为优选的方案是隔温管终端与终端隔温部件连接处外层设有隔温部件。更为优选的方案是隔温管连接处外层设有隔温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隔温管由现有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造,主管身管径为现有的各种标 准管径制造,在主管身和复合隔温管外层之间设置有中间隔温层,所述的隔温层为波纹隔 温层或者格片隔温层,所述的隔温层波纹之间或者格片之间与主管身外壁及复合隔温管外 层内壁形成隔温空间;所述的隔温空间为真空,或者充满隔温气体,或者充满液态降温介 质,或者布置固态降温介质,达到高效能隔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隔温管的连接件及各 种配件用现有相对材质的连接配件安装,连接安装后用加装本外层连接隔温配件达到输送 隔温的完美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管身剖面示意图;其中图Ia为双层隔温层的纵 向剖面示意图,图Ib为双层隔温层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Ic为单层隔温层的纵向剖面示意 图,图Id为单层隔温层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管身剖面示意图;其中图2a为双层隔温层的纵 向剖面示意图,图2b为双层隔温层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2c为单层隔温层的纵向剖面示意 图,图2d为单层隔温层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管身剖面示意图;其中图3a为双层隔温层的纵 向剖面示意图,图3b为双层隔温层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3c为单层隔温层的纵向剖面示意 图,图3d为单层隔温层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主管身剖面示意图;其中图4a为双层隔温层的纵 向剖面示意图,图4b为双层隔温层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4c为单层隔温层的纵向剖面示意 图,图4d为单层隔温层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 如图Ia至Id所示,一种隔温管,包括主管身1、复合隔温管外层3,在 主管身1和复合隔温管外层3之间设置有波纹状中间隔温层2,主管身1和复合隔温管外 层3及波纹状中间隔温层2之间形成隔温空间4,所述的隔温空间为真空,或者为空气层, 或者充满隔温气体,或者充满液态降温介质,或者布置固态降温介质;波纹状中间隔温层2 为两层,也可以是1层或者为两层以上的多层,波纹状中间隔温层2增大了隔温层的面积, 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上有复合高效能隔温膜,终端管与终端隔温部件通过直管连接接头相 连,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隔温管与隔温管通过直管连接接头相连,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 件。通过中间波形隔温层2,空气层隔温和复合高效能隔温膜多重隔温,达到很好的隔温效
^ ο实施例2如图2a至2d所示,一种隔温管,包括主管身1、复合隔温管外层3,在主 管身1和复合隔温管外层3之间设置有格片中间隔温层2,主管身1外壁和复合隔温管外层 3内壁及格片中间隔温层2各格片之间形成隔温空间4,所述的隔温空间为真空,或者为空 气层,或者充满隔温气体,或者充满液态降温介质,或者布置固态降温介质。所述的格片呈 竖直状设置,格片中间隔温层2为两层,也可以是1层或者为两层以上的多层,格片中间隔 温层2增大了隔温层的面积,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上有复合高效能隔温膜,终端管与终端 隔温部件通过直管连接接头相连,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隔温管与隔温管通过直管连接 接头相连,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通过格片竖直设置的格片中间隔温层2,空气层隔温和 复合高效能隔温膜多重隔温,达到很好的隔温效果。实施例3如图3a至3d所示,一种隔温管,包括主管身1、复合隔温管外层3,在主 管身1和复合隔温管外层3之间设置有格片中间隔温层2,主管身1外壁和复合隔温管外层 3内壁及格片中间隔温层2各格片之间形成多变形隔温空间4,所述的隔温空间为为真空, 或者为空气层,或者充满隔温气体,或者充满液态降温介质,或者布置固态降温介质。所述 的格片呈水平状设置,格片中间隔温层2为两层,也可以是1层或者为两层以上的多层,格 片中间隔温层2增大了隔温层的面积,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上有复合高效能隔温膜,终端管与终端隔温部件通过直管连接接头相连,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隔温管与隔温管通过 直管连接接头相连,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通过格片竖直设置的格片中间隔温层2,空气 层隔温和复合高效能隔温膜多重隔温,达到很好的隔温效果。实施例4如图4a至4d所示,一种隔温管,包括主管身1、复合隔温管外层3,在主 管身1和复合隔温管外层3之间设置有格片中间隔温层2,主管身1外壁和复合隔温管外层 3内壁及格片中间隔温层2各格片之间形成圆形隔温空间4,所述的隔温空间为为真空,或 者为空气层,或者充满隔温气体,或者充满液态降温介质,或者布置固态降温介质。所述的 格片呈水平状设置,格片中间隔温层2为两层,也可以是1层或者为两层以上的多层,格片 中间隔温层2增大了隔温层的面积,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上有复合高效能隔温膜,终端管 与终端隔温部件通过弯管连接接头相连,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隔温管与隔温管通过弯 管连接接头相连,连接处外层有隔温部件。通过格片竖直设置的格片中间隔温层2,空气层 隔温和复合高效能隔温膜多重隔温,达到很好的隔温效果。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对其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 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隔温管,包括主管身、复合隔温管外层,其特征是所述的主管身和复合隔温管外层之间设置有中间隔温层,所述的隔温层为波纹隔温层或者格片隔温层,所述的隔温层波纹之间或者格片之间与主管身外壁及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形成隔温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隔温管,其特征是所述的隔温空间为真空,或者充满隔温 气体,或者充满液态降温介质,或者布置固态降温介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隔温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格片隔温层各格片呈竖直放置, 或者呈水平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隔温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格片呈水平放置,格片之间与主 管身外壁及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形成隔温空间呈圆形或者多边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隔温管,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间隔温层为一层,或者为依次 布置的两层,或者为依次布置的多层。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隔温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 上覆盖有复合高效能隔温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隔温管,其特征是在隔温管终端接设有终端隔温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隔温管,其特征是隔温管终端与终端隔温部件连接处外 层设有隔温部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隔温管,其特征是隔温管连接处外层设有隔温部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隔温管,包括主管身、复合隔温管外层,在主管身和复合隔温管外层之间设置有中间隔温层,所述的隔温层为波纹隔温层或者格片隔温层,所述的隔温层波纹之间或者格片之间与主管身外壁及复合隔温管外层内壁形成隔温空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冷热水管、油管因天气的变化在输送过程中因管内和外环境温差大从而消耗大量的热原,或者因结冰不能正常运输的问题。
文档编号F16L59/06GK201568687SQ20092013434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1日
发明者刘白云, 游海雄 申请人:游海雄;刘白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