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909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枢纽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纽器。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的电子装置多采用可折叠的结构以节省空间。一 般地,这些电子装置的上盖与底座之间通过枢纽器相连,不需使用时,可将上盖与底座相对 折叠起来。 枢纽器通常包括分别与电子装置的上盖、底座相固定的两个连接件,两个连接件 之间可枢转地连接。为了让电子装置的上盖可以相对于底座实现自动开启或者自动闭合的 功能,枢纽器通常包括有凹凸轮结构。为使枢纽器能提供足够的扭力,通常会增设若干弹片 来增强枢纽器各元件之间的轴向力进而提供更大的扭力。轴向力增大之后易使凹凸轮结构 的磨损加快,影响凹凸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既能提供足够扭力又能减轻凹凸轮结构磨损的枢 纽器。 —种枢纽器,其包括一枢轴、一枢转套设于所述枢轴的旋转承架、一套设于所述枢 轴的第一干涉元件及一第二干涉元件,所述第一及第二干涉元件的相对侧面分别设有凸部 及凹部并相互嵌合,所述旋转承架开设有一卡槽,所述第二干涉元件凸设一固定部,所述枢 纽器还包括一套设于所述枢轴的管簧,所述管簧的一端凸设一卡榫卡固于所述旋转承架的 卡槽内,所述管簧的另一端开设有一缺口,所述第二干涉元件的固定部卡固于所述管簧的 缺口内。 优选地,所述管簧呈C形,其圆周上沿轴向设有一开口 。 优选地,所述枢轴上还套设一弹性元件组及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锁固于所述枢 轴末端,所述弹性元件组位于所述第一干涉元件与固定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旋转承架开设有一枢转孔供枢轴枢转通过,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枢 转孔的边缘并与所述枢转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枢轴设有一冠部,所述冠部周缘凸伸一止挡部,所述旋转承架设有一 挡块可与止挡部相抵挡。 优选地,所述挡块凸伸形成于所述连接片的一侧面并沿着所述枢转孔的边缘,所 述挡块一端与所述侧面平滑过渡。 相较现有技术,上述枢纽器通过管簧与枢轴之间的摩擦增加扭力,可以减少枢纽 器的轴向压力,进而减轻第一干涉元件与第二干涉元件之间的磨损。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较佳实施方式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枢纽器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枢纽器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枢轴10、一固定承 架20、一旋转承架30、一第一干涉元件40、一第二干涉元件50、一管簧60、一摩擦垫片70、 一弹性元件组80及一固定件90。 该固定承架20包括一固定片21及一与固定片21垂直的连接片22。该固定片 21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211用于将该固定承架20锁固于一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底座(图未 示)。该连接片22开设有一扁平的固定孔222。 该枢轴10的一端为一扁平状的卡固部ll,该枢轴IO利用该卡固部11卡固于该固 定承架20的固定孔222。该枢轴10于邻近卡固部11处设有一冠部13,冠部13沿周缘凸 设一弧形的止挡部132。该枢轴10的另一端为轴杆12。该轴杆12包括邻近冠部13的圆 柱部122以及远离冠部13的扁平部124。该轴杆12于其扁平部124的末端设置螺纹125。 可以理解,该扁平部124的截面可以呈椭圆形等非圆形以使需要在该轴杆12上止转的元件 能很方便地固定。 该旋转承架30包括一固定片31及一与该固定片31垂直的连接片32。固定片31 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311用于将该旋转承架30锁固于一该折叠式电子装置的上盖(图未 示)。该连接片32开设有一枢转孔322贯穿该连接片32的第一侧面33与第二侧面35,用 于枢转套设于该枢轴10的轴杆12。该连接片32于该枢转孔322的边缘开设有一连通该枢 转孔322的卡槽323。该连接片32的第一侧面33沿该连接片32的边缘向远离第一侧面 33的方向凸伸一弧形的挡块331。该挡块331以一平滑的过渡面延伸至该第一侧面33。 该第一干涉元件40中央开设有扁平状的穿孔41,该第一干涉元件40利用该穿孔 41套设并固定于该枢轴10的扁平部124上。该第一干涉元件40相对于该第二干涉元件 50的一侧面轴向形成有凸部42。 该第二干涉元件50中央开设有圆孔51,该第二干涉元件50利用该圆孔51可枢转 地套设于该枢轴10的轴杆12上。该第二干涉元件50相对于该第一干涉元件40的一侧面 轴向形成有凹部52可与该第一干涉元件40的凸部42对应嵌合。该第二干涉元件50的另 一侧面沿圆孔51的周缘轴向凸伸一固定部54。 该管簧60截面大致呈C形,其圆周上沿轴向设有一开口 62。该管簧30的圆周相 对开口 62于两端分别凸伸形成一卡榫64及一缺口 66。卡榫64用于卡入该旋转承架30的 卡槽323内使管簧60可与旋转承架30同步旋转。 摩擦垫片70用于套设在该枢轴10的轴杆12上用于增大枢纽器运转时的摩擦扭 力。 该弹性元件组80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若干碟形弹性垫片,每一弹性垫片均开设 有套设于该枢轴10的轴杆12的圆孔。当然该弹性元件组80也可以是弹簧等其它弹性体。 该固定件9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六角螺母,其套设并螺锁于该枢轴10的轴杆12 末端的螺纹125上,以避免套设在枢轴10的元件自该枢轴10的轴杆12上脱落并迫紧该弹性元件组80及摩擦垫片70等元件。 请一并参阅图3,组装时,将枢轴10的卡固部11卡固于该固定承架20的固定孔 222。将旋转承架30、管簧60、第二干涉元件50、第一干涉元件40、弹性元件组80及摩擦垫 片70依次套设于该枢轴10的轴杆12上,然后利用该固定件90锁固于该轴杆12的螺纹 125以防止上述元件自轴杆12上脱落。其中该管簧60紧紧地套设于该枢轴10的轴杆12 的圆柱部122上。该管簧60的卡榫64卡入该旋转承架30的卡槽323内,该第二干涉元件 50的固定部54卡入该管簧60的缺口 66内使其可与管簧60同步旋转。 当枢纽器运转时,该弹性元件组80轴向压迫枢纽器的其它元件以转化为扭力,该 管簧60与该枢轴10的轴杆12之间的摩擦力辅助提供了枢纽器的阻滞力。当相对该固定承 架20旋转该旋转承架30至预定定位的位置时,该挡块331止挡于该枢轴10的止挡部132 对枢纽器进行限位。
权利要求一种枢纽器,其包括一枢轴、一枢转套设于所述枢轴的旋转承架、一套设于所述枢轴的第一干涉元件及一第二干涉元件,所述第一及第二干涉元件的相对侧面分别设有凸部及凹部并相互嵌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承架开设有一卡槽,所述第二干涉元件凸设一固定部,所述枢纽器还包括一套设于所述枢轴的管簧,所述管簧的一端凸设一卡榫卡固于所述旋转承架的卡槽内,所述管簧的另一端开设有一缺口,所述第二干涉元件的固定部卡固于所述管簧的缺口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簧呈C形,其圆周上沿轴向设有一 开口。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上还套设一弹性元件组及一固 定件,所述固定件锁固于所述枢轴末端,所述弹性元件组位于所述第一干涉元件与固定件 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承架开设有一枢转孔供枢轴枢 转通过,所述卡槽开设于所述枢转孔的边缘并与所述枢转孔相连通。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设有一冠部,所述冠部周缘凸伸 一止挡部,所述旋转承架设有一挡块可与止挡部相抵挡。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凸伸形成于所述连接片的一侧 面并沿着所述枢转孔的边缘,所述挡块一端与所述侧面平滑过渡。
专利摘要一种枢纽器,其包括一枢轴、一枢转套设于该枢轴的旋转承架、一套设于该枢轴的第一干涉元件及一第二干涉元件,该第一及第二干涉元件的相对侧面分别设有凸部及凹部并相互嵌合,该旋转承架开设有一卡槽,该第二干涉元件凸设一固定部,该枢纽器还包括一套设于该枢轴的管簧,该管簧的一端凸设一卡榫卡固于该旋转承架的卡槽内,该管簧的另一端开设有一缺口,该第二干涉元件的固定部卡固于该管簧的缺口内。相较现有技术,上述枢纽器通过管簧与枢轴之间的摩擦增加扭力,可以减少枢纽器的轴向压力,进而减轻第一干涉元件与第二干涉元件之间的磨损。
文档编号F16C11/10GK201496397SQ20092030823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8日
发明者沈文斌 申请人:康准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