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式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923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脚踏式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式开关。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龙头必须借助使用者的双手来旋转或者扳动内设的阀体以达成出水或 止水的功能。这样一来使用者在洗净双手后必须再与水龙头接触。此时附着于水龙头上 的病媒非常有可能再一次附着于双手,使得洁净的效果大打折扣。如以肥皂洗手则更是麻 烦。于是在许多公共场所中例如医院或者公厕中,为了避免因为使用者众多而将病媒留于 水龙头开关上造成交叉传染的考虑,通常都会装设脚踏式开关来控制水龙头出水或关闭, 以避免残留于水龙头上的病媒扩散传染。这种控制出水方式虽然可改善传统水龙头的上述 缺点,但是现有的脚踏式水龙头的体积较大,其具有相当的厚度,安装使用占据了较大的空 间,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厚度较小的脚踏式开关,减少体积,方 便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踏式开关,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置
有上盖,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拉块,底座的外部设置有拉线,该拉线的末端与拉块连接,拉
块的一端安装有可转动的圆环,另一端连接有拉簧,拉簧的末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上盖对
应拉块的位置设置有弹性板,该弹性板的下方设置有与圆环接触并可相对运动的倾斜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性板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固定拉线的固定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可以用脚踩动弹性板,通过倾斜面推动拉块进
而控制水龙头的开关,避免手部被污染,这种脚踏式开关由于采用了圆环与倾斜面的配合
结构,使其厚度比传统的脚踏式开关大大减少,减少了所占据的空间,方便人们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
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脚踏式开关,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设置有上盖 2,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拉块3,底座1的外部设置有拉线4,该拉线4的末端与拉块3连 接,拉块3的一端安装有可转动的圆环5,另一端连接有拉簧6,拉簧6的末端固定在底座1 上,所述上盖2对应拉块3的位置设置有弹性板21,该弹性板21的下方设置有与圆环5接触并可相对运动的倾斜面22。这种脚踏式开关由于采用了圆环与倾斜面的配合结构,使其厚度比传统的脚踏式开关大大减少,减少了所占据的空间,方便人们使用。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将弹性板21踩下,倾斜面22随之下降并推动圆环5向后移动,拉块3带动拉线4拉伸,实现控制水龙头的打开;当松开脚后,在拉簧6的作用下各个部件复位,水龙头关闭。[00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板21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垫7,以保护弹性板不受损坏。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固定拉线4的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上安装有将其定位的上固定板10。为了限定拉块3的运动方向,所述拉块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框9。 此外,所述底座l的下部安装有若干吸盘ll,通过吸盘ll与地面的接触,使脚踏式开关在光滑的地面上也可以得到固定。
权利要求一种脚踏式开关,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设置有上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拉块(3),底座(1)的外部设置有拉线(4),该拉线(4)的末端与拉块(3)连接,拉块(3)的一端安装有可转动的圆环(5),另一端连接有拉簧(6),拉簧(6)的末端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上盖(2)对应拉块(3)的位置设置有弹性板(21),该弹性板(21)的下方设置有与圆环(5)接触并可相对运动的倾斜面(22)。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脚踏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21)的上方设置有橡胶 垫(7)。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脚踏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固定拉线 (4)的固定座(8)。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块(3)的两侧分别设置 有定位框(9)。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8)上安装有将其定位 的上固定板(10)。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部安装有若 干吸盘(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踏式开关,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置有上盖,底座内部设置有拉块,底座的外部设置有拉线,该拉线的末端与拉块连接,拉块的一端安装有可转动的圆环,另一端连接有拉簧,拉簧的末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上盖对应拉块的位置设置有弹性板,该弹性板的下方设置有与圆环接触并可相对运动的倾斜面,使用者可以用脚踩动弹性板,通过倾斜面推动拉块进而控制水龙头的开关,避免手部被污染,这种脚踏式开关由于采用了圆环与倾斜面的配合结构,使其厚度比传统的脚踏式开关大大减少,减少了所占据的空间,方便人们使用。
文档编号F16K31/62GK201547382SQ200920311208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3日
发明者孔令杰 申请人:孔令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