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倾瓦轴承座球带均压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295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倾瓦轴承座球带均压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动轴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倾瓦轴承座球带均压槽结构。
技术背景通常当圆柱轴承轴承体与轴承座为双球带配合时,常规的球带安装圆柱轴承润滑 油均压槽,都开设在轴承体的双球带上。外部压力油首先充满均压槽,然后在压力的作用 下,顺着润滑油路进入轴承工作区。当可倾瓦轴承也采用双球带配合,由于采用标准尺寸的轴承体,宽径比较小时,轴 承体球带则处于“悬空”状态,形成悬臂梁结构;轴承体球带部分的宽度和厚度有限,因而, 如果均压槽开设在轴承体球带上,由于球带宽度有限,加之外供油轴承需要较大的油量,润 滑油均压槽截面积较大,则轴承体的强度难以保证,易于发生变形,引起轴承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倾瓦轴承座球带均压槽结构,解决了 上述难题,确保轴承体的强度,使不易产生变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倾瓦轴承座球带均压槽结构,包括轴承体和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 承座双球带上设置环形均压槽。所述均压槽的外侧壁到轴承体外侧壁厚度大于5mm。所述均压槽开设的位置处于轴承座球带的靠近外侧的区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可倾瓦轴承座球带均压槽结构,把均压槽开设 在轴承座的两球带上。从而在不妨碍均压槽功用的情况下,有效避开了导致轴承体强度不 足的状况,确保轴承体的强度,使不易产生变形,并且使轴承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1是轴承座球带上开设的均压槽,2是轴承座,3是轴承体。本实用新 型的一种可倾瓦轴承座球带均压槽结构,包括轴承体和轴承座,在所述轴承座双球带上设 置环形均压槽。对轴承座球带进行受力分析可知,越靠近轴承中心球带受力越大。因而均压槽应 开设在轴承座双球带的靠外侧区域,从而保证了轴承座的支承强度。[0015]同时,应控制均压槽的外侧壁到轴承体外侧壁厚度大于5mm,从而防止均压槽侧壁 受力变形,影响均压槽的密封,导致润滑油泄漏和造成压力损失。这种轴承座球带均压槽的开设方式,有效地回避了在轴承体上开设均压槽而致使 轴承体强度不足的状况,确保轴承体的强度而不易产生变形,并且使轴承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 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 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 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一种可倾瓦轴承座球带均压槽结构,包括轴承体和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座双球带上设置环形均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倾瓦轴承座球带均压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 槽的外侧壁到轴承体外侧壁厚度大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倾瓦轴承座球带均压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 槽开设的位置处于轴承座球带的靠近外侧的区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倾瓦轴承座球带均压槽结构,在所述轴承座双球带上设置环形均压槽;所述均压槽的外侧壁到轴承体外侧壁厚度大于5mm;所述均压槽开设的位置处于轴承座球带的靠近外侧的区域。本实用新型确保轴承体的强度而不易产生变形并且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F16C35/02GK201661611SQ20102015791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3日
发明者张远海, 徐镜峰, 毛灵汗, 胡瑞光, 黄磊 申请人:上海申科滑动轴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