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电磁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644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锁式电磁气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的结构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无需耗费电力来保持管路导通 或阻断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并可兼具散热以及降低发热现象的优点。
背景技术
一般输送液体或是气体的管路(诸如水管、油管、各式压缩气体管路或瓦斯管 路),在装配时除了因为受限于管路的长度限制,而必须由多条管路衔接组成之外,亦可利 用管路的配设而将流体传送到不同的部件(或设备);在此过程中,通常会利用阀体构成管 路的衔接,能进一步通过阀体控制其所衔接的管路阻断或导通,达到控制流体输送方向的 目的。一般在气动回路中,多是使用电磁阀以控制气流管路的通、断或改变压缩空气的 流动方向,以期能够符合自动化控制的需求。众所周知,传统电磁气阀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 对电磁线圈输入直流电,使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推动铁芯切换,进而实现气流换向的控 制,并且在电磁力消失后,由弹簧或气体压力将铁芯推回尚未受电磁力作用的初始位置。传统电磁气阀虽然可以利用通电时所产生的电磁力令所衔接的管路导通或阻断, 但却必须不断的提供电力方得以让电磁线圈产生足以令铁芯保持在吸合状态的电磁力,因 此势必耗费较多的电力;尤其是,电磁线圈经常性的通电与断开亦将会有严重的发热现象, 让电磁气阀容易损坏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针对电磁气阀的内部构造加以研究,以期克服现有技术 耗电以及发热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耗费电力即可保持管路导通或阻断的自锁 式电磁气阀,并兼具散热以及降低发热现象的优点。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是在一阀本体的阀室空间内设置 一组电磁组件;其中,该阀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分别贯通至阀室的气嘴以供管路相接续。所述的电磁组件包括有一可于阀室空间内往复移动的活动铁芯、至少一设置在活 动铁芯预定行程以对活动铁芯产生磁化作用的电磁线圈以及至少一用以与活动铁芯产生 磁极作用的永久磁石;该活动铁芯并连接有一用以将阀本体其中一气嘴封盖的阀塞。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锁式电磁气阀,在一阀本体的阀室空间内设置两组电磁 组件;该阀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贯通至阀室的气嘴以及一贯通于阀室与阀本体外部的泄压 孔;其中每一组电磁组件包括有一于阀室空间内往复移动的活动铁芯、至少一用于改变 直流脉冲信号输入方向以对该活动铁芯产生磁化作用的电磁线圈以及至少一与活动铁芯 产生磁极作用的永久磁石;该阀室内部其中一组电磁组件的活动铁芯连接一将其中一气嘴封盖的阀塞,另一组电磁组件的活动铁芯连接一用以将泄压孔封盖的阀塞。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使用时,主要经由改变直流脉冲信号输入方向的方 式,使电磁线圈改变磁场方向,致使活动铁芯的磁性反转并与永久磁石之间的磁极相互作 用,让阀塞朝向将气嘴封闭或是令气嘴开启的方向位移,当活动铁芯移动至定点而停止对 电磁线圈输入脉冲直流信号的后,仍可由活动铁芯与永久磁石之间的磁极作用,使活动铁 芯保持在将气嘴封闭或是令气嘴开启的状态。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需要耗费电力的情况下,达到让阀本体的两个气嘴所接 续的管路持续保持断路或持续保持导通的目的,因此较不会有发热之虞。甚至,在阀本体的 两个气嘴所接续的管路导通的状态下,可由流经阀室的气流将电磁线圈运作时所产生的废 热带出阀本体,有助于阀本体的散热。上述在阀本体内部设有一组电磁组件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其电磁组件的结构组成 可以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磁组件为第一电磁组件,该第一电磁组件包括有一分别位 于第一活动铁芯移动行程两端的第一电磁线圈以及一位于第一活动铁芯移动行程中段处 呈环圈状的第一永久磁石。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电磁组件为第二电磁组件,该第二电磁组件包括有一位于第 二活动铁芯移动行程处的第二电磁线圈以及一对磁性相反分别位于第二活动铁芯移动行 程两端的第二永久磁石。另外,上述在阀本体内部设有一组电磁组件的自锁式电磁气阀,进一步在其阀本 体上设有一泄压孔,以在必要时得以通过控制泄压孔的开启与否,达到调节管路压力的目 的。再者,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亦可在阀本体的阀室内部设置两组电磁组 件;其中,该阀本体上设有两个贯通至阀室的气嘴分别供管路接续,并设有一贯通于阀室与 阀本体外部的泄压孔;每一组电磁组件包括有一可于阀室空间内往复移动的活动铁芯、 至少一设置在活动铁芯的预定行程以对活动铁芯产生磁化作用的电磁线圈以及至少一与 活动铁芯产生磁极作用的永久磁石。所述在阀本体的阀室内部设有两组电磁组件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在其中一组电磁 组件的活动铁芯连接有一用以将阀本体其中一气嘴封盖的阀塞,并且在另一组电磁组件的 活动铁芯连接有一可用以将阀本体的泄压孔封盖的阀塞。由此即可通过泄压孔开启与否, 控制自锁式电磁气阀所衔接管路的泄压功能。上述在阀本体内部设有两组电磁组件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其所选择的电磁组件型 态配置,可以有以下三种实施方式第一种自锁式电磁气阀的两组电磁组件皆为第一电磁组件,每一组第一电磁组件 包括一对分别位于第一活动铁芯移动行程两端的第一电磁线圈以及一位于第一活动铁芯 移动行程中段位置的环圈状第一永久磁石。第二种自锁式电磁气阀的两组电磁组件皆为第二电磁组件,每一组第二电磁组件 包括有一位于第二活动铁芯移动行程的第二电磁线圈以及一对磁性相反并且分别位于第 二活动铁芯移动行程两端的第二永久磁石。第三种自锁式电磁气阀的两组电磁组件分别为第一电磁组件以及第二电磁组件,其中第一电磁组件包括有一对分别位于第一活动铁芯移动行程两端的第一电磁线圈以及 一位于第一活动铁芯移动行程中段呈环圈状的第一永久磁石;第二电磁组件则包括有一 位于第二活动铁芯移动行程的第二电磁线圈以及一对呈磁性相反并分别位于第二活动铁 芯移动行程两端的第二永久磁石。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无需耗费电力即可保持所衔接的 管路导通或阻断,因此相对较为省电,并可有效降低发热的现象;尤其,在所衔接的管路导 通状态下,可由流经阀室的气流将电磁线圈运作时所产生的废热带出阀本体,更有助于阀 本体的散热。以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列举适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说 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呈管路阻断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呈管路导通状态的结构剖视 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呈管路阻断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呈管路导通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在阀本体上设置一泄压孔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呈管路导通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呈管路导通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呈管路导通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呈管路阻断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呈管路泄压状态的结构剖视 图。附图标记说明10-阀本体;11-阀室;12-气嘴;13-泄压孔;20-电磁组件;21-第 一电磁组件;211-第一活动铁芯;212-第一电磁线圈;213-第一永久磁石;214-第一阀塞; 22-第二电磁组件;221-第二活动铁芯;222-第二电磁线圈;223-第二永久磁石;224-第二 阀塞;30-管路;D-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在实施时,可以在同一阀本体中配设一组电磁组件 来控制自锁式电磁气阀所衔接的管路导通与否;亦可在同一阀本体中配设两组电磁组件, 用以各别控制控制自锁式电磁气阀所衔接的管路导通与否,并且进一步控制自锁式电磁气 阀所衔接管路的调压功能。请参阅图1到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同一阀本体中配设一组电磁组件的结构剖视 图,图中揭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是在一阀本体10的阀室11空间内设有一组电 磁组件20 ;其中,该阀本体10上至少设有两个贯通至阀室11的气嘴12用以与所衔接的管 路30相接续。以下进一步说明在同一阀本体中配设置一组电磁组件的详细实施方式,以及不同实施方式的动作原理如图1及图2所示,在前述阀本体10中设置第一电磁组件21,该组第一电磁组件 21包括有一可于阀室11空间内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动铁芯211、一对分别设置在第一活动 铁芯211移动行程两端的第一电磁线圈212以及一设置第一活动铁芯211移动行程中段呈 环圈状的第一永久磁石213,且上述第一活动铁芯211连接有一用以将阀本体10其中一气 嘴12封盖的第一阀塞214。上述配置于第一活动铁芯211移动行程中段处的环圈状第一永久磁石213,外环 为S极,内环为N极;可循左环磁路与右环磁路构成最佳磁路(磁阻最小)途径,在图中可 见右环磁路中出现空气间隙(空气间隙的磁阻很大),右环磁路的磁阻远大于左环磁路,故 左环磁路通过第一活动铁芯211(感应磁极性左NSQ构成完整的闭合磁路。在此状态下,位于第一电磁线圈212中心的第一活动铁芯211被牢牢地吸附向左 端(即为常规电磁铁的“释放”状态),此时连接于第一活动铁芯211的第一阀塞214也向 左侧顶抵于阀本体10的气嘴12,在无外力作用下让管路阻断、封闭的状态将永久保持不变 (如图1所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此刻若在第一电磁线圈212中通以一脉冲直流信号,使第一 电磁线圈212中心产生一个极性为左S右N的反向磁场,该磁场极大的削弱并抵消了原左 环磁路中的磁场,其等效磁阻迅速增大到超过了原右环磁路的磁阻。使得该第一活动铁芯 211呈现左S右N的磁性反转,进而使得第一活动铁芯211在磁力作用下向右侧移动(如图 2所示)。随着原间隙D的减小,吸引力迅速增大致使第一活动铁芯211向右侧运动加速,直 至D = 0 (图中的D等效被转移到第一活动铁芯211的左侧),此时脉冲直流信号虽已消失, 第一活动铁芯211亦被牢牢地吸附向右端(即为常规电磁铁的“吸合”状态)。此时连结于 第一活动铁芯211的第一阀塞214也同步移向右端,并使阀本体10的左侧气嘴12开启,在 无外力作用下此让管路导通的状态将永久保持不变。在此状态下,若阀本体10左侧的气嘴12连接有一气泵(图略),阀本体10右侧的 气嘴12连接有一气袋(图略),即可通过管路的导通,由气泵对气袋进行充气。同理,若再输入反向的脉冲直流信号,该第一活动铁芯211及其所连接的第一阀 塞214则会完成朝向左端气嘴12封闭的动作(即为常规电磁铁的“释放”状态),此时的第 一活动铁芯211空气间隙D又转移到右侧(如图1所示)。在此状态下,若阀本体10左侧的气嘴12连接一气泵(图略),阀本体10右侧的气 嘴12连接一气袋(图略),即可透过管路的阻断,而停止由气泵对气袋进行充气,并且令阀 本体10右侧的气嘴12所连接有的气袋保持在动作前的储气状态。如此一来,控制时仅需依序变换脉冲直流信号极性就可以获得该组第一电磁组件 21预设的“吸合”与“释放”动作并永久保持(自锁),而无需耗费电力,亦无发热之虞。除 此,若第一电磁组件21的“吸合”与“释放”动作以反复而且频率较高的动作切换,其产生 的废热亦可由流经阀室11的气流将废热带出阀本体10,更有助于阀本体10的散热。再者,图1及图2所示的环圈状第一永久磁石213的外环为S极,内环为N极;实 施例时,第一永久磁石213的外环亦可为N极,内环为S极,则凭借第一电磁线圈212改变磁 场方向令第一活动铁芯211磁性反转的效果亦同,在此不另赘述。如图3及图4所示,第二
6种单一电磁组件20的实施方式于前述阀本体10中设置第二电磁组件22,该组第二电磁组 件22包括有一可于阀室11空间内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动铁芯221、一设置相对于该第二活 动铁芯221移动行程的第二电磁线圈222以及一对呈磁性相反分别位于第二活动铁芯221 移动行程两端的第二永久磁石223。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位于第二电磁线圈222中心的第二活动铁芯221在自然状 态下被吸附向右端第二永久磁铁223 (或被吸附向左端第二永久磁铁22 ,同时呈现出右S 左N磁化极性(如图3所示),该连接于第二活动铁芯221的第二阀塞224也被“吸合”朝 向右侧使阀本体10的右侧气嘴12被封闭(此刻空气间隙D出现于第二活动铁芯221的左 侧),此时在无外力作用下将永久保持管路封闭的状态。如图4所示,此时对第二电磁线圈222输入一个脉冲直流信号,使其在中心产生一 个右N左S的感应磁场,该磁场足以抵消并超过该第二活动铁芯221的初始磁化磁场,可使 第二活动铁芯221呈现出右N左S的磁场翻转,进而令第二活动铁芯221被吸向左侧移动。随着间隙D的减小,磁阻也同时减小,吸力也增大,使第二活动铁芯221迅速移到 左端(D = 0)。新的空气间隙D出现在第二活动铁芯221的右侧,连接于该第二活动铁芯 221的第二阀塞2M被“释放”,令阀本体10的右侧气嘴12开启,此时脉冲直流信号虽已消 失,但在无外力作用下,将使第二活动铁芯221的位置保持在管路导通的状态。同样分析过程,当再输入一个反向脉冲直流信号时,第二电磁线圈222中激励出 的反向磁场,可驱使第二活动铁芯221的磁化磁场翻转(如图3呈右S左N状态),在第二 永久磁石223的吸引下迅速被移向右端,该第二活动铁芯221所连接的第二阀塞2M亦同 步移向右端(空气间隙D出现在第二活动铁芯的左侧)。因此,控制时仅需依序变换脉冲直流信号,即可令第二活动铁芯221的极性反转 后保持(自锁),而且无需耗费电力即可保持在导通或封闭状态,亦无发热之虞。当然,若 以反复而且频率较高的动作切换,其产生的废热亦可由流经阀室11的气流将废热带出阀 本体10,更有助于阀本体10的散热。另外,图3及图4所示的两侧第二永久磁石223,其设置方式只要磁极相反即可,N 极与S极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制须如图中所示,在此不另赘述。如图5所示,上述在阀本体10内部设有一组电磁组件20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可进 一步在其阀本体10上设有一泄压孔13,以在必要时得以通过控制泄压孔13的开启与否,达 到调节管路压力的目的。例如图示中,阀本体10内的第二活动铁芯221及第二阀塞2M的位置保持在右侧 气嘴12与管路30呈导通的状态,此时若左侧管路30为进气端并且停止进气,则右侧管路 30的气体即可反向进入阀本体10内,并且由泄压孔13泄压。如图6到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实施时可在阀本体10的阀室11 内部设有两组电磁组件20 ;该阀本体10上设有两个贯通至阀室11的气嘴12供用以与所 衔接的管路30相接续,并设有一贯通于阀室11与阀本体10外部的泄压孔13。所述在阀本体的阀室内部设有两组电磁组件的自锁式电磁气阀的实施方式中,其 中一组电磁组件20控制其所衔接的管路导通与否,配合由另一组电磁组件20控制阀本体 的泄压孔13开启与否,使得以通过控制泄压孔13的开启或关闭,进而控制整体自锁式电磁 气阀所衔接管路30的泄压功能。[0060]上述在阀本体内部设有两组电磁组件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其所选择的电磁组件型 态配置,可以有以下三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第一种于阀本体10中设有两组电磁组件20的架构于阀本体10的 阀室11内部设有两组第一电磁组件21,每一组第一电磁组件21分别包括有一可于阀室 11空间内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动铁芯211、一对位于该第一活动铁芯211移动行程两端的第 一电磁线圈212以及一位于该第一活动铁芯211移动行程中段处呈环圈状的第一永久磁石 213 ;两组第一电磁组件21的第一活动铁芯211各别连接有一用以将阀本体10其中一气嘴 12及该泄压孔13封闭的第一阀塞214。如图7所示,第二种于阀本体10中设有两组电磁组件20的架构中,两组电磁组件 20皆为第二电磁组件22 ;每一组第二电磁组件22具有一可于阀室11空间内往复移动的第 二活动铁芯221、一设置在第二活动铁芯221移动行程处的第二电磁线圈222以及一对磁性 相反分别位于第二活动铁芯221移动行程两端的第二永久磁石223 ;各组第二电磁组件22 的第二活动铁芯221各别连接有一用以将阀本体10其中一气嘴12及该泄压孔13封盖的 第二阀塞224。如图8所示,第三种在阀本体中设有两组电磁组件20的架构,是在阀本体10的阀 室11内部设有第一、第二电磁组件21、22。其中第一电磁组件21包括有一可于阀室11空间内往复移动的第一活动铁芯211、一 对分别位于第一活动铁芯211移动行程两端的第一电磁线圈212以及一设置在第一活动铁 芯211移动行程中段处呈环圈状的第一永久磁石213。第二电磁组件22包括有一可于阀室11空间内往复移动的第二活动铁芯221、一 位于该第二活动铁芯221移动行程处的第二电磁线圈222以及一对磁性相反分别位于第二 活动铁芯221两端的第二永久磁石223。同样的,上述第一、二电磁组件21、22的第一、二活动铁芯211、221各别连接有一 用以将阀本体10其中一气嘴12及该泄压孔13封盖的第一、二阀塞214、224。上述三种于阀本体的阀室内部设有两组电磁组件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实施例中所 揭露两种不同型式的电磁组件20,其动作原理已如前所述;故仅配合图示的实施例说明 于阀本体的阀室内部设有两组电磁组件20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动作方式如图8所示,首先位于左侧的第一电磁组件21使第一活动铁芯211所连接的第一 阀塞214与阀本体10的左侧气嘴12分开,同时位于右侧的第二电磁组件22使第二活动铁 芯221所连接的第二阀塞2 将阀本体10的右侧泄压孔13封闭,即可令阀本体10两个气 嘴12所衔接的管路导通,并限制流体仅能够于两个气嘴12之间的管路流通。在此状态下,若阀本体10左侧的气嘴12连接一气泵(图略),阀本体10右侧的气 嘴12连接一气袋(图略),即可通过管路的导通,由气泵对气袋进行充气。如图9所示,当位于左侧的第一电磁组件21使第一活动铁芯211所连接的第一阀 塞214将阀本体10的气嘴12封闭,同时位于右侧的第二电磁组件22亦使第二活动铁芯 221所连接的第二阀塞2 将阀本体10的泄压孔13封闭,即可阻断阀本体10两个气嘴12 所衔接的管路。在此状态下,若阀本体10左侧的气嘴12连接有一气泵(图略),阀本体10右侧的 气嘴12连接有一气袋(图略),即可通过管路的阻断,而停止由气泵对气袋进行充气,并且令阀本体10右侧的气嘴12所连接有的气袋保持在动作前的储气状态。再者,如图10所示,当位于左侧的第一电磁组件21使第一活动铁芯211所连接的 第一阀塞214将阀本体10的气嘴12封闭,同时位于右侧的第二电磁组件22亦使第二活动 铁芯221所连接的第二阀塞2 与阀本体10的泄压孔13分开,此时可阻断阀本体10两个 气嘴12所衔接的管路,并使阀本体10的泄压孔13开启。在此状态下,若阀本体10左侧的气嘴12连接一气泵(图略),阀本体10右侧的气 嘴12连接一气袋(图略),即可透过管路的阻断,而停止由气泵对气袋进行充气,并让阀本 体10右侧气嘴12所连接的气袋内部气体反向进入阀本体10内,并且由泄压孔13泄压。据以,即能够达到由其中一电磁组件20控制其所衔接的管路导通与否,配合另一 电磁组件20控制阀本体的泄压孔13开启与否,而得以通过简单控制泄压孔13的开启或关 闭,进而控制整体自锁式电磁气阀所衔接管路的泄压功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电磁气阀无需耗费电力即可保持所衔接的 管路导通或阻断,因此相对较为省电,并可降低发热的现象;尤其,在所衔接的管路导通状 态下,可由流经阀室的气流将电磁线圈因频繁动作而产生的废热带出阀本体,更有助于阀 本体的散热,相对提升整体其实用性及及可靠度,俾能增加其适用范围。惟以上的实施说明及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 新型,举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或相雷同者,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创设 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锁式电磁气阀,是在一阀本体的阀室空间内设有一组电磁组件;该阀本体上 设有至少两个贯通至阀室的气嘴;其特征在于该组电磁组件包括有一能够在阀室空间内往复移动的活动铁芯、至少一用于改变直流 脉冲信号输入方向以对活动铁芯产生磁化作用的电磁线圈以及至少一与活动铁芯产生磁 极作用的永久磁石;该活动铁芯连接有一用以将阀本体其中一气嘴封盖的阀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组件为第一电磁组 件,所述的活动铁芯为第一活动铁芯,所述的电磁线圈为一对分别位于第一活动铁芯移动 行程两端的第一电磁线圈,所述的永久磁石为一位于该第一活动铁芯移动行程中段呈环圈 状的第一永久磁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组件为第二电磁组 件,所述的活动铁芯为第二活动铁芯,所述的电磁线圈为一位于该第二活动铁芯的移动行 程的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的永久磁石为一对磁性相反并分别位于该第二活动铁芯移动行程 两端的第二永久磁石。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其特征在于该阀本体上设有 一供调节管路压力的泄压孔。
5.一种自锁式电磁气阀,在一阀本体的阀室空间内设置两组电磁组件;该阀本体上设 有至少两个贯通至阀室的气嘴以及一贯通于阀室与阀本体外部的泄压孔;其特征在于每一组电磁组件包括有一于阀室空间内往复移动的活动铁芯、至少一用于改变直流 脉冲信号输入方向以对该活动铁芯产生磁化作用的电磁线圈以及至少一与活动铁芯产生 磁极作用的永久磁石;该阀室内部其中一组电磁组件的活动铁芯连接一将其中一气嘴封盖的阀塞,另一组电 磁组件的活动铁芯连接一用以将泄压孔封盖的阀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电磁组件皆为第一 电磁组件,且每一组第一电磁组件内的活动铁芯为第一活动铁芯,所述每一组第一电磁组 件内的电磁线圈为一对分别位于第一活动铁芯移动行程两端的第一电磁线圈,所述每一组 第一电磁组件内的永久磁石为一位于该第一活动铁芯移动行程中段呈环圈状的第一永久 磁石。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电磁组件分别为第 二电磁组件,且每一组第二电磁组件内的活动铁芯为第二活动铁芯,每一组第二电磁组件 内的电磁线圈为一位于第二活动铁芯移动行程处的第二电磁线圈,每一组第二电磁组件内 的永久磁石为一对磁性相反并分别位于该第二活动铁芯移动行程两端的第二永久磁石。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式电磁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电磁组件分别为第 一电磁组件和第二电磁组件,其中该第一电磁组件内的活动铁芯为第一活动铁芯,该第一 电磁组件内的电磁线圈为一对分别位于第一活动铁芯移动行程两端的第一电磁线圈,该第 一电磁组件内的永久磁石为一位于该第一活动铁芯移动行程中段呈环圈状的第一永久磁 石;该第二电磁组件内的活动铁芯为第二活动铁芯,该第二电磁组件内的电磁线圈为一位 于第二活动铁芯移动行程处的第二电磁线圈,该第二电磁组件内的永久磁石为一对磁性相 反并分别位于该第二活动铁芯移动行程两端的第二永久磁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气阀,特别是指一种无需耗费电力即可保持管路导通或阻断的电磁气阀,并兼具散热以及降低发热现象的优点。所述的自锁式电磁气阀主要经由改变直流脉冲信号输入方向的方式,使电磁线圈改变磁场方向,致使活动铁芯的磁性反转并与永久磁石之间的磁极相互作用,并朝向令管路导通或将管路阻断的方向位移,尤其当停止对电磁线圈输入脉冲直流信号之后,仍可由活动铁芯与永久磁石之间的磁极作用,使活动铁芯永久保持在令管路导通或将管路阻断的状态。
文档编号F16K49/00GK201866259SQ20102059722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5日
发明者郑鉴川 申请人:郑鉴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