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271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该行驶装置安装在用于搬运矿山采掘的碎石等的自卸卡车上,将电机的输出传递给减速机的旋转轴插通心轴,且在电机与减速机之间的位置支撑该旋转轴的轴承设在心轴上。
背景技术
在安装于自卸卡车上的现有行驶装置中,心轴插入装有轮胎的车轮的内周侧。心轴的外周面与车轮的内周面之间设有车轮轴承,由此车轮可绕心轴旋转。电机位于心轴的轴向一端侧。旋转轴以与该电机的输出轴一体旋转的方式与该输出轴结合。该旋转轴插通心轴的内周侧,并从该心轴的轴向另一端突出。减速机位于心轴的另一端侧。旋转轴以可将电机的输出传递给该减速机的方式与该减速机结合。该减速机的输出侧可传动地与车轮结合。也就是说,通过将电机的输出依次传递给旋转轴、减速机和车轮,使车轮和轮胎一起旋转。由于旋转轴的制作上的偏差等原因导致重心偏离轴心,从而离心力作用于旋转中的旋转轴。旋转轴受该离心力破坏的每单位时间转数称为危险转速。以往采用了作为将危险转速设定得足够高于行驶装置所使用的转速的技术,即让旋转轴不会因伴随所使用转速的离心力而被破坏的技术,使支撑轴承介于心轴的另一端部(减速机侧的端部)与旋转轴之间并在电机与减速机之间的位置支撑旋转轴。该支撑轴承嵌入安装在心轴另一端部上的护圈中。(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用于防止旋转轴受离心力破坏的其它技术,通过将旋转轴形成为中空来减轻其重量,从而减小离心力。(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065169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05952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上述的现有行驶装置中,减速机具有输入侧的行星齿轮机构部(以下称为“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和输出侧的行星齿轮机构部(以下称为“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该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包括与旋转轴结合的太阳齿轮,该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把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传递来的动力传递给车轮。这些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配置包括两种, 一种是在轴向上朝向离开心轴的方向按照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顺序配置的类型(参照专利文献1),另一种与前一种相反,即在轴向上朝向离开心轴的方向按照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顺序配置的类型(参照专利文献2)。后一种与前一种相比,由于旋转轴较长,所以支撑轴承的必要性更高。作为除采用支撑轴承以外的技术,已经描述了可通过减小旋转轴的质量来减小离心力,但在作为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配置的种类采用前述后一种配置的情况下, 受旋转轴长度的影响,离心力不能充分减小。另外,与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配置种类无关,由于所使用的转速,离心力也不能充分减小。因此,若考虑到安全性,优选采用支撑轴承。关于由支撑轴承支撑的旋转轴的支撑位置,可通过使至电机和旋转轴的结合部的距离与至减速机和旋转轴的结合部的距离相等,来使旋转轴的挠曲量均等。然而,以前,由于如上所述地支撑轴承设在心轴的端部,所以支撑轴承位于比电机更偏向减速机侧。如前所述,为了使旋转轴的挠曲量均等,有必要使轴承相对于心轴的端部位于靠电机的心轴的内部侧。另外,需要用于将支撑轴承直接设在内周面上或者经由护圈间接设在内周面上的突缘。在行驶装置中,心轴的轴向长度尺寸有着1.5 1.7m的大的尺寸,该尺寸的心轴利用铸造成形。在心轴的内周面设置突缘的情况下,最好与心轴一起通过铸造来成形该突缘。 然而,考虑到对应于矿山用大型自卸卡车等的轮胎宽度且要支撑大负载的强度,如果心轴整体铸造,则心轴将大型化,难以将熔融金属充分地流入突缘的铸模部分,从而难以获得成品化程度的成品率。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其易于通过铸造在心轴的内周面上设置用于设置轴承的突缘,该轴承支撑位于电机与减速机之间的旋转轴。解决问题的手段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的构造如下。[1]本发明的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包括安装有轮胎的车轮;插入该车轮的内周侧的心轴;设在该心轴的外周面与上述车轮的内周面之间,且使上述车轮能够绕上述心轴旋转的车轮轴承;配置在上述心轴的一端侧的电机;旋转轴,该旋转轴不可旋转地结合在该电机的输出轴,且插通上述心轴的内周侧,并从上述心轴的另一端突出;减速机,该减速机配置在上述心轴的上述另一端侧,介于上述旋转轴和上述车轮之间,且将动力从上述旋转轴传递到上述述车轮;以及支撑轴承,该支撑轴承设在上述心轴并支撑上述旋转轴,上述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心轴由固定在自卸卡车的车体上的车体侧部件和比该车体侧部件位于上述减速机侧的减速机侧部件接合而成,上述减速机侧部件被定位成包围上述旋转轴的下述部位,该部位至上述电机和上述旋转轴的接合部的距离与至上述减速机和上述旋转轴的接合部的距离相等,用于设置上述支撑轴承的突缘与上述减速机侧部件一起通过铸造成形在上述减速机侧部件的内周面上。根据[1]中记载的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心轴由车体侧部件和减速机侧部件结合而成,且用于在作为这两部件之一的减速机侧部件的内周面上设置支撑轴承的突缘通过铸造与减速机侧部件一起成形。也就是说,在尺寸比心轴整体小的减速机侧部件的阶段上,突缘与减速机侧部件一起通过铸造而成形。由此,用于设置支撑轴承的突缘通过铸造易于设置在心轴的内周面上。[2]本发明的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在[1]中记载的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中,上述心轴整体由电机插入部和旋转轴插通部形成,上述电机插入部呈从上述车体朝向上述减速机逐渐变细的中空的大致圆锥台状且供上述电机从输出轴侧插入,上述旋转轴插通部呈从该电机插入部的前端部朝向上述减速机的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且以被上述旋转轴插通
5的方式定位,上述车轮轴承位于上述旋转轴插通部的外周面上,上述车体侧部件是上述心轴整体中包含上述电机插入部的部分,上述减速机侧部件是上述旋转轴插通部中从上述车轮轴承与上述电机插入部之间的位置位于上述减速机侧的部件。根据[2]中记载的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由于减速机侧部件是旋转轴插通部中相对于车轮轴承与电机插入部之间的位置位于减速机侧的部分,即心轴中的大致圆筒状部分,所以与大致圆锥台状部分的场合相比更易于成形。另外,由于车体侧部件和减速机侧部件的结合部位于车轮轴承与电机插入部之间,即避免在心轴的径向上与车轮轴承重合,从而能够抑制、减小伴随着心轴从车轮轴承接受负载而在接合部处产生的应力。[3]本发明的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在[1]或[2]中记载的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中,上述减速机具有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上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包括与上述旋转轴结合的太阳齿轮,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把从该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传递来的动力传递到车轮,这些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在轴向上朝向离开所述心轴的方向按照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和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顺序配置,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轮架位于上述心轴侧,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轮架和太阳齿轮各自形成有轴向贯通的插通孔,上述旋转轴在插通上述插通孔的状态下不可旋转地与上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的太阳齿轮结合,上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轮架相对于上述车轮不可旋转地固定,上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圈结合成相对于上述车轮可旋转且相对于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太阳齿轮不可旋转,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轮架相对于上述心轴不可旋转地固定,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圈相对于上述车轮不可旋转地固定。根据[3]中记载的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在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的第一行星齿轮的支撑轴产生对抗该机构部的齿圈的旋转的方向的反力。该反力与使车轮旋转的方向一致。由此,相比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配置与本发明中的减速机相反的情况,能够减小施加给减速机的负载。[4]本发明的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在[3]中记载的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中,设有用于对供应到上述车轮轴承及上述减速机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并冷却、再供给的冷却回路, 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轮架具有形成上述插通孔而被插入上述心轴的筒状突出部, 在上述突缘设有吸入管和排出管,上述吸入管从上述心轴的内周侧导出至上述心轴的外周侧的上述车轮轴承侧的空间中,用于将润滑油回收到上述冷却回路内,上述排出管插入形成在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轮架的上述插通孔中,排出由上述冷却回路冷却的润滑油。根据W]中记载的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由于利用冷却回路将供应到车轮轴承和减速机的润滑油回收、冷却并再供给,所以能够有利于防止减速机的操作不良并防止烧焦。 另外,由于把经冷却的润滑油供应给减速机,所以不必要通过增加润滑油量来弥补因润滑油过热导致的润滑性能的劣化,因而能够降低用于浸润减速机的润滑油的油面高度,即能够减少用于减速机润滑的润滑油量。另外,由于排出管插入筒状突出部中,所以能够通过插通孔把润滑油有效地排出至减速机侧。另外,根据W]中记载的行驶装置的冷却回路的构造,伴随着支撑轴承设在突缘上且位于心轴的内周侧,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为了设置支撑轴承而在心轴的减速机侧的端部设置护圈,且能够容易地将设在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轮架上的筒状突出部插入心轴内。发明效果依据本发明,如前所述,易于通过铸造在心轴的内周面提供用于设置用于支撑旋转轴中位于电机与减速机之间的部分的轴承(支撑轴承)的突缘。因此,能够提高在心轴内周面具有用于设置支撑轴承的突缘的行驶装置的成品率,为具有该突缘的行驶装置的成品化作贡献。


图1是安装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行驶装置的自卸卡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自卸卡车的后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行驶装置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图3所示行驶装置中的减速机、心轴的减速机侧的端部以及该端部周边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简化表示图4所示的第一、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在自卸卡车的行驶过程中的动作状态的视图,(a)表示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的动作状态,(b)表示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动作状态。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所示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所具备的冷却回路的液压回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至图6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行驶装置。图1所示的自卸卡车1用于搬运在矿山采掘的碎石等,且是装载量超过100吨的大型载重汽车。该自卸卡车1包括作为其主体的车体2、可起落地设在该车体2上的车斗 3、以及可行驶地支撑该车体2的前轮4和后轮5。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行驶装置7分别设在后轮5的左右两方,左右后轮5被分别驱动。在图2中,8是配备在行驶装置7中的电机8,且沿车体2宽度方向从后轮5的内侧插入而配置。电机8是电动机,接受由安装在自卸卡车1上的柴油机19 (表示在图6中) 产生的电力的供给而进行旋转动作。如图3所示,后轮5由构成双轮胎的轮胎6A、6B和安装有这两个轮胎6A、6B的车轮9构成。如该图3所示,行驶装置7包括上述车轮9、不可旋转地固定于车体2上且插入车轮9的内周侧的心轴10、以及沿该心轴10的轴向并排设在心轴10的外周面与车轮9的内周面之间且可使车轮9绕心轴10旋转的两个车轮轴承11、12。行驶装置7还包括配置在心轴10的轴向一端侧且相对于车体2固定的上述电机 8 ;经由联轴器40不可旋转地与电机8的输出轴8a结合、插通心轴10的内周侧并从该心轴 10的轴向另一端突出的旋转轴13 ;以及配置在心轴10的另一端侧、介于旋转轴13与车轮 9之间且从该旋转轴13给车轮9传递动力的减速机14。减速机14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15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16。该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15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16在心轴10的轴向上朝向离开该心轴10的方向按照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15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16的顺序配置。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15包括第一太阳齿轮15a、与该第一太阳齿轮15a啮合的三个第一行星齿轮15b(参照图5(a))、设有经由两个轴承15c2、15c3分别可旋转地支撑这些第一行星齿轮1 的三根支撑轴15cl (参照图5(a))的第一齿轮架15c、以及与三个第一行星齿轮15b啮合的第一齿圈15d。第一齿轮架15c通过多个螺栓17a不可旋转地固定在轮毂17上。此轮毂17通过多个螺栓17b与后述的第二齿圈16d —起紧固在车轮9上,且相对于车轮9不可旋转地被固定。也就是说,第一齿轮架15c相对于车轮9不可旋转地固定。联轴器18通过螺栓18a固定在第一齿圈15d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16包括与联轴器18花键结合的第二太阳齿轮16a、与该第二太阳齿轮16a啮合的三个第二行星齿轮16b(参照图5(b))、设有经由两个轴承16c2、 16c3分别可旋转地支撑这些第二行星齿轮16b的三根支撑轴16cl (参照图5 (b))的第二齿轮架16c、以及与三个第二行星齿轮16b啮合的第二齿圈16d。第二齿轮架16c具有形成在比三根支撑轴16cl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且朝心轴10 方向突出的筒状突出部16c4。此筒状突出部16c4插入心轴10的内周侧并与该心轴10花
键结合。第二齿圈16d通过前述螺栓17b与轮毂17 —起紧固在车轮9上,且相对于车轮9 不可旋转地被固定。第一齿轮架15c、轮毂17和第二齿圈16d在心轴10的另一端侧构成覆盖减速机 14的罩。在第二太阳齿轮16a和第二齿轮架16c分别形成有轴向贯通的插通孔16al、16c8。 朝向心轴10的另一端侧突出的旋转轴13在插通这两插通孔16al、16c8的状态下不可旋转地与第一太阳齿轮15a结合。这样构成的减速机14如下所述地动作。当旋转轴13与电机8的输出轴8a—起旋转时,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15中,第一太阳齿轮1 与旋转轴13 —起旋转。第一太阳齿轮15a的旋转传递到第一行星齿轮15b。 由于支撑第一行星齿轮15b的第一齿轮架15c相对于车轮9不可旋转地被固定,所以三个第一行星齿轮1 一边随车轮的旋转一起绕第一太阳齿轮1 公转、一边自转,将第一太阳齿轮15a的旋转传递到第一齿圈15d。结果,第一齿圈15d进行旋转。由此,当第一齿圈15d如此旋转时,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16中,第二太阳齿轮16a 与第一齿圈15d及联轴器18 —起旋转。第二太阳齿轮16a的旋转转传递到三个第二行星齿轮16b。由于支撑这些第二行星齿轮16b的第二齿轮架16c不可旋转地与心轴10结合, 所以第二行星齿轮16b自转而不绕第二太阳齿轮16a公转,第二太阳齿轮16a的旋转传递到第二齿圈16d。由于第二齿圈16d相对于车轮9及第一齿轮架15c —体地被固定,所以与这些车轮9及第一齿轮架15c —起旋转。另外,第二行星齿轮1 也可以是四个。如此,通过旋转轴13的旋转经由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15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 16传递到车轮9,从而自卸卡车1的后轮5被驱动。如图5所示,在自卸卡车1的行驶过程中,在第一齿圈15d例如绕着箭头Rl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在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的第一行星齿轮1 的支撑轴15cl产生对抗该旋转的反力F(虚线)。该反力F与车轮9的旋转方向即第二齿圈16d的旋转方向(箭头R2方向)一致。在图5(a)中,Sl表示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15的第一太阳齿轮15a的旋转方向, Pl表示第一行星齿轮15b的旋转方向。在图5(b)中,S2表示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16的第二太阳齿轮16a的旋转方向,P2表示第二行星齿轮16b的旋转方向。在本实施例的行驶装置7中,特别的,心轴10整体由电机插入部IOa和旋转轴插通部IOb形成,该电机插入部IOa呈从车体2朝向减速机14逐渐变细的中空的大致圆锥台状且供电机8从输出轴8a侧插入,该旋转轴插通部IOb呈从电机插入部IOa的前端部朝向减速机14的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且以被旋转轴13插通的方式定位。上述车轮轴承11、 12位于旋转轴插通部IOb的外周面上。电机插入部IOa占心轴10整体中的轴向范围Li, 旋转轴插通部IOb占心轴10整体中的轴向范围L2。该心轴10由车体侧部件IOc和减速机侧部件IOd接合而成,该车体侧部件IOc占心轴10整体中的轴向范围L3且固定在自卸卡车1的车体2上,该减速机侧部件IOd比车体侧部件IOc更靠减速机14侧且占心轴10整体中的轴向范围L4。车体侧部件IOc和减速机侧部件IOd的接合手段例如是焊接。图3中,IOe是车体侧部件IOc和减速机侧部件IOd 的接合部。车体侧部件IOc是心轴10整体中包含电机插入部IOa的部分。减速机侧部件IOd是心轴10整体中从车轮轴承11、12与电机插入部IOa之间的位置位于减速机侧的部件。该部件设置成围绕旋转轴13的下述部位,该部位至作为电机8 的输出轴8a和旋转轴13的结合部的联轴器40的距离与至作为减速机14和旋转轴13的结合部的第一太阳齿轮15a的距离相等。用于安装支撑轴承50的突缘IOf通过与减速机侧部件IOd —起铸造而成形在该减速机侧部件IOd的内周面上。支撑轴承50支撑旋转轴13中的位于联轴器40与第一太阳齿轮1 之间的部分。突缘IOf的位置设定为可把支撑轴承50安装在联轴器40和第一太阳齿轮15a的范围的中央附近。支撑轴承50嵌入安装在突缘IOf上的护圈51中。减速机14处于被润滑油浸润的状态。心轴10上形成有用于把浸入心轴10内的润滑油引导至由心轴10、车轮9和两个轴承11、12包围的空间31内的导油孔10dl。图4 中的L表示在后轮5的停止状态下润滑油的油面高度位置。如图6所示,行驶装置7具有用于冷却润滑油的冷却回路20。此冷却回路20包括油冷却器21、回收来自减速机14侧的润滑油并将其导入油冷却器21内的回收油路23、 把经油冷却器21冷却的润滑油从心轴10的内周侧导入减速机14的再供给油路27、以及由柴油机19驱动且使冷却回路20内生成润滑油循环的流动的泵22。回收油路23包括插入心轴10的内周侧中的心轴内回收管路对、连接该心轴内回收管路M和油冷却器21且设有上述泵22的心轴外回收管路25、以及连接于心轴内回收管路M的与油冷却器21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的吸入管26。该吸入管沈通过导油孔IOdl延伸至心轴10外侧的两个轴承11、12的开口部的径向外侧。吸入管沈和心轴内回收管路M 经由护圈51连接。护圈51内形成有连通吸入管沈和心轴内回收管路M的管路51a(贯通孑L)。回收油路23还包括连通减速机14侧的空间32与两个轴承11、12之间的空间31 的多个连通孔30。这些连通孔30形成在位于两个轴承11,12外周侧的车轮9的部分上。
在自卸卡车1的行驶过程中,由于离心力和惯性力作用于润滑油而使油面高度位置变得低于图4所示的油面高度位置L。吸入管沈的前端部即吸入口 26a的位置设定为低于自卸卡车1行驶过程中的润滑油的油面高度位置。换句话说,吸入管沈在比自卸卡车1 行驶过程中的润滑油的油面高度位置低的位置开口。再供给油路27包括插入心轴10内周侧的心轴内再供给管路观、连接该心轴内再供给管路观和油冷却器21的心轴外再供给管路29、以及同心轴内再供给管路观的与油冷却器21侧相反侧的端部连接的排出管33。排出管33和心轴内再供给管路观经由护圈 51连接。护圈51内形成有连通排出管33和心轴内再供给管路观的管路51b(贯通孔)。排出管33插入由第二齿轮架16c的筒状突出部16c4的内面形成的插通孔16c8 中。筒状突出部16c4的内面包括朝向排出管33的前端部即排出口 33a的方向变窄的第一锤状面部16c5、从该第一锤状面部16c5朝向第二太阳齿轮16a的方向延伸的圆筒面部 16c6、以及从该圆筒面部16c6朝向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16的方向逐渐扩张的第二锤状面部16c7。排出管33的排出口 33a定位为面对圆筒面部16c6。由此,从排出口 33a排出的润滑油易于被导入减速机14。前述突缘IOf的位置最好使支撑轴承50处于联轴器40和第一太阳齿轮1 的范围的中央位置,但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吸入管26和排出管33的设置空间的原因,突缘IOf 的位置设定在该中央位置的附近。这样构成的冷却回路20如下所述地动作。在自卸卡车1的行驶过程中,柴油机19产生的电力供应到电机8,另一方面,利用柴油机19驱动泵22。伴随着泵22的驱动,积存在两个轴承11、12之间的空间31内的润滑油从吸入管26被吸入,并经由心轴内回收管路M和心轴外回收管路25引导至油冷却器 21且被冷却。随后,经冷却的润滑油从油冷却器21经由心轴外再供给管路四和心轴内再供给管路观排出,并从形成在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16的第二齿轮架16c上的筒状突出部 16c4再供给到减速机14。由于减速机14侧的空间32经由连通孔30与两个轴承11、12之间的空间31连通, 所以供应给减速机14的润滑油的一部分被导入空间31并再次从吸入管沈被吸入。由此, 柴油机19的运转过程中即自卸卡车1的行驶过程中,减速机14的润滑油在该减速机14与油冷却器21之间循环。依据本实施例的行驶装置7能够获得以下效果。行驶装置7中,心轴10由车体侧部件IOc和减速机侧部件IOd结合而成,且用于安装支撑轴承50的突缘IOf与作为这两部件之一的减速机侧部件IOd —起通过铸造而成形在减速机侧部件IOd的内周面上。也就是说,在尺寸比心轴10整体小的减速机侧部件IOd 的阶段上,突缘IOf与减速机侧部件IOd —起通过铸造而成形。由此,用于设置支撑轴承50 的突缘IOf通过铸造易于设置在心轴10的内周面上。根据此行驶装置7,由于减速机侧部件IOd是从旋转轴插通部IOb中车轮轴承11、 12与电机插入部IOa之间的位置至减速机14侧的部分即心轴10中的大致圆筒状部分,所以与大致圆锥台状部分的情况相比更易于成形。根据此行驶装置7,由于车体侧部件IOc和减速机侧部件IOd的结合部IOe位于车轮轴承12与电机插入部IOa之间,即能够避免在心轴10的径向上与车轮轴承11、12重合,从而能够抑制、减小伴随着心轴10从车轮轴承11、12接受负载而在接合部IOe处产生的应力。在该行驶装置7中,在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15的第一行星齿轮1 的支撑轴15cl 产生对抗第一齿圈15d旋转的方向的反力F。该反力F与使车轮9旋转的方向一致。由此, 相比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15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16的配置与行驶装置7中的减速机 14相反的情况,能够减小施加在减速机的负载。根据此行驶装置7,由于利用冷却回路20对供应给车轮轴承11、12和减速机14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冷却并再供给,所以能够防止减速机14的动作不良并防止烧焦。另外,由于把被冷却的润滑油供应给减速机14,所以不必要通过增加润滑油量来弥补因润滑油过热导致的润滑性能的劣化,因而能够降低用于浸润减速机14的润滑油的油面高度,即能够减少用于减速机14的润滑的润滑油量。另外,由于排出管33插入由筒状突出部16c4形成的插通孔IOb中,所以能够通过插通孔16c8把润滑油有效地排出至减速机14侧。另外,对于此行驶装置7的冷却回路20的构造,伴随着支撑轴承50设在突缘IOf 上且位于心轴10的内周侧,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在心轴的减速机侧的端部设置用于设置支撑轴承的护圈,且能够容易地将设在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16的第二齿轮架16c上的筒状突出部16c4插入心轴10。另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心轴10由车体侧部件IOc和减速机侧部件IOd通过焊接接合而成,但在本发明中,车体侧部件和减速机侧部件的接合手段不限于焊接。也可以设置与车体侧部件和减速机侧部件的各自外周面相互对应的突缘,并在这些突缘的位置利用螺栓固定车体侧部件和减速机侧部件。另外,也可以利用旋转压接来接合车体侧部件和减速机侧部件。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冷却回路20的吸入管沈和排出管33的设置空间的原因, 突缘IOf的位置设定在其中央位置的附近,但本发明也可以不具备冷却回路而将突缘IOf 的位置设定在这样一位置,该位置能够把支撑轴承50设在联轴器40和第一太阳齿轮1 的范围的中央位置。在前述实施例中,支撑轴承50嵌入安装在突缘IOf上的护圈51中即支撑轴承50 间接地设在突缘IOf上,但本发明也可以将支撑轴承直接设在突缘上。符号的说明1-自卸卡车,2-车体,3-车斗4-前轮,5-后轮,6A、6B_轮胎,7_行驶装置,8_电机,9-车轮,10-心轴,IOa-电机插入部,IOb-旋转轴插通部,IOc-车体侧部件,IOd-减速机侧部件,IOdl-导油孔,IOe-接合部,IOf-突缘,11、12-车轮轴承,13-驱动轴,14-减速机,15-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15a-第一太阳齿轮,15b-第一行星齿轮,15c-第一齿轮架, 15cl-支撑轴,15c2、15c3-轴承,15d_第一齿圈,16-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16a_第二太阳齿轮,16al-插通孔,16b-第二行星齿轮,16c-第二齿轮架,16cl-支撑轴,16c2U6c3-轴承, 16c4-筒状突出部,16c5-第一锤状面部,16c6-圆筒面部,16c7-第二锤状面部,16c8-插通孔,16d-第二齿圈,17-轮毂,17a、17b-螺栓,18-联轴器,18a_螺栓,19-柴油机,20-冷却回路,21-油冷却器,22-泵,23-回收油路,24-心轴内回收管路,25-心轴外回收管路,26-吸入管,26a-吸入口,27-再供给油路,28-心轴内再供给管路,29-心轴外再供给管路,30-连通孔,31-空间,32-空间,33-排出管,33a-排出口,40-联轴器,50-支撑轴承,51-护圈,51a,51b-管路。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包括 安装有轮胎的车轮;插入该车轮的内周侧的心轴;设在该心轴的外周面与上述车轮的内周面之间,且使上述车轮能够绕上述心轴旋转的车轮轴承;配置在上述心轴的一端侧的电机;旋转轴,该旋转轴不可旋转地结合在该电机的输出轴,且插通上述心轴的内周侧,并从上述心轴的另一端突出;减速机,该减速机配置在上述心轴的上述另一端侧,介于上述旋转轴和上述车轮之间, 且将动力从上述旋转轴传递到上述车轮;以及支撑轴承,该支撑轴承设在上述心轴并支撑上述旋转轴,上述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心轴由固定在自卸卡车的车体上的车体侧部件和比该车体侧部件位于上述减速机侧的减速机侧部件接合而成,上述减速机侧部件被定位成包围上述旋转轴的下述部位,该部位至上述电机和上述旋转轴的接合部的距离与至上述减速机和上述旋转轴的接合部的距离相等,用于设置上述支撑轴承的突缘与上述减速机侧部件一起通过铸造成形在上述减速机侧部件的内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心轴整体由电机插入部和旋转轴插通部形成,上述电机插入部呈从上述车体朝向上述减速机逐渐变细的中空的大致圆锥台状且供上述电机从输出轴侧插入,上述旋转轴插通部呈从该电机插入部的前端部朝向上述减速机的方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且以被上述旋转轴插通的方式定位,上述车轮轴承位于上述旋转轴插通部的外周面上, 上述车体侧部件是上述心轴整体中包含上述电机插入部的部分, 上述减速机侧部件是上述旋转轴插通部中从上述车轮轴承与上述电机插入部之间的位置位于上述减速机侧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减速机具有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上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包括与上述旋转轴结合的太阳齿轮,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把从该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传递来的动力传递到车轮,这些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在轴向上朝向离开所述心轴的方向按照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和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顺序配置,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轮架位于上述心轴侧,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轮架和太阳齿轮各自形成有轴向贯通的插通孔,上述旋转轴在插通上述插通孔的状态下不可旋转地与上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的太阳齿轮结合,上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轮架相对于上述车轮不可旋转地固定,上述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圈结合成相对于上述车轮可旋转且相对于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太阳齿轮不可旋转,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轮架相对于上述心轴不可旋转地固定,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圈相对于上述车轮不可旋转地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对供应到上述车轮轴承及上述减速机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并冷却、再供给的冷却回路,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轮架具有形成上述插通孔而被插入上述心轴的筒状突出部,在上述突缘设有吸入管和排出管,上述吸入管从上述心轴的内周侧导出至上述心轴的外周侧的上述车轮轴承侧的空间中,用于将润滑油回收到上述冷却回路内,上述排出管插入形成在上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部的齿轮架的上述插通孔中,排出由上述冷却回路冷却的润滑油。
全文摘要
课题提供一种自卸卡车的行驶装置,通过铸造易于在心轴的内周面上设置用于设置轴承的突缘,该轴承支撑旋转轴中位于电机与减速机之间的部分。解决方案心轴(10)由固定在自卸卡车的车体上的车体侧部件(10c)和相对于该车体侧部件(10c)位于减速机(14)侧的减速机侧部件(10d)通过焊接接合而成(10e是接合部)。减速机侧部件(10d)位于旋转轴(13)的这样一部分的外周侧上,该部分至作为电机(8)和旋转轴(13)的结合部的联轴器(40)的距离与至作为减速机(14)和旋转轴(13)的结合部的第一太阳齿轮(15a)的距离相等。用于安装支撑轴承(50)的突缘(10f)与减速机侧部件(10d)一起通过铸造而成形在该减速机侧部件(10d)的内周面上。
文档编号F16H57/04GK102574458SQ20108003772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4日
发明者涩川壮史, 益田勇人 申请人: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