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注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125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工位注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油机,尤其是一种多工位注油机,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给硅油减震器注油的注油机。
背景技术
目前,硅油减震器的注油主要包括手动操作注油及自动大型注油机,手动注油机保证不了充注质量,充注的可调节性与准确度都较低,且由于手动操作缺乏控制导致注油量不平稳,容易造成注油外泄或充注不足,使减震器很难达到与其他设备相当的运动性能和使用寿命。自动大型注油机体积较大,价格也相对昂贵,不适合中小型减震器生产企业运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工位注油机,其结构紧凑,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注油效率,降低了注油成本,工作稳定可靠。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工位注油机,包括注油机壳体及凸设于所述注油机壳体一侧的工作台面;所述注油机壳体内设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底部设有第一输油管,所述第一输油管对应于与油箱相连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气动一体阀与第二输油管相连,所述第一气动一体阀的上方设有用于提供抽油压力的注油气缸,所述注油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气动一体阀相连;第二输油管对应于与第一气动一体阀相连另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二气动一体阀,所述第二气动一体阀上设有第三气动一体阀及注油嘴,所述注油嘴对应于与第二气动一体阀相连的另一端穿出工作台面;第三气动一体阀上设有第四气动一体阀; 注油机壳体内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抽真空的真空泵。所述第一输油管与第一气动一体阀间设有加热罐,所述加热罐通过第一输油管与油箱相连通。所述油箱内设有硅油。所述注油气缸与第一气动一体阀间设有主油缸,所述主油缸活塞杆的一端与注油气缸的活塞杆相连,主油缸活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气动一体阀相连。所述主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轴套与注油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所述第二输油管上设有用于测定输油压力的注油压力表。所述注油机壳体对应于工作台面的上方设有照明灯。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固定连接的注油夹具底板,所述注油夹具底板上通过注油夹具压板安装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注油孔与注油嘴相连通。所述注油机壳体内设有支撑框架,油箱安装于支撑框架上。所述注油机壳体内设有气缸安装板,所述注油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气缸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注油机壳体内设有油箱,油箱内设有硅油;油箱通过第一输油管向外输出硅油,第一输油管通过加热罐及第一气动一体阀与第二输油管相连,第二输油管的端部设有第二气动一体阀,第二气动一体阀上设有注油嘴及第三气动一体阀;第一气动一体阀与主油缸及注油气缸相连;第三气动一体阀上设有第四气动一体阀;第四气动一体阀与真空泵相连,真空泵通过第四气动一体阀、第三气动一体阀、第二气动一体阀及注油嘴将减震器内抽真空,通过第三气动一体阀检测减震器内的真空度,确保减震器内注油时的密封性;注油气缸的活塞杆带动主油缸的活塞杆伸缩,从而能够将加热罐内的硅油提升并通过第二输油管到达注油嘴内,从而通过注油嘴能够达到减震器内;,通过位于第二输油管上的注油压力表能够检测整个注油过程的注油压力,确保整个注油过程的安全可靠;第一气动一体阀、第二气动一体阀、第三气动一体阀及第四气动一体阀均通过电磁阀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注油效率,整个工作采用直流PLC控制,工作稳定性强,安全可罪。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注油机壳体1、真空泵2、支撑框架3、第一输油管4、 加热罐5、第一气动一体阀6、主油缸7、油箱8、硅油9、注油气缸10、连轴套11、注油夹具压板12、减震器13、注油夹具底板14、第二气动一体阀15、注油嘴16、第三气动一体阀17、第四气动一体阀18、注油压力表19、第二输油管20、注油孔21、照明灯22、气缸安装板23及工作台面M。如图1所示所述注油机壳体1的一侧凸设有工作台面对,所述工作台面M用于对减震器13进行定位,完成对减震器13的注油。注油机壳体1内设有油箱8,所述油箱8 安装于支撑框架3上,所述支撑框架3安装于注油机壳体1的下部。所述油箱8的底部设有第一输油管4,所述第一输油管4与油箱8相连通;油箱8内设有硅油9。为了便于抽取油箱8内的硅油9,第一输油管4对应于与油箱8相连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加热罐5,硅油9 进入加热罐5后能够利用加热装置对硅油9加热,便于硅油9的流动。加热罐5对应于与第一输油管4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气动一体阀6,所述第一气动一体阀6为三通结构;第一气动一体阀6上设有第二输油管20,从而第二输油管20通过第一气动一体阀6、加热罐5 与第一输油管4相连通。所述第一气动一体阀6的上方设有注油气缸10,所述注油气缸10 固定安装于气缸安装板23上,所述气缸安装板23位于注油机壳体1内。为了能够给硅油 9的流动提供足够的压力,注油气缸10与第一气动一体阀6间设有主油缸7,所述主油缸7 的活塞杆通过连轴套11与注油气缸10的活塞杆相连,主油缸7的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入第一气动一体阀6内,当主油缸7的活塞杆在注油气缸10的带动下提升时,主油缸7产生的提升压力会带动加热罐5内的硅油9上升进入第二输油管20内。第二输油管20对应于与第一气动一体阀6相连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二气动一体阀15,所述第二气动一体阀15也是三通结构。第二气动一体阀15上设有注油嘴16及第三气动一体阀17 ;注油嘴16与第二输油管20相连通,注油嘴16对应于与第二气动一体阀 15相连的另一端穿出工作台面24,能够为定位于工作台面M上的减震器13注硅油9。第三气动一体阀17上设有第四气动一体阀18,第四气动一体阀18用于与位于注油机壳体1内底部的真空泵2相连,真空泵2用于将减震器13内抽出真空状态,第三气动一体阀17作为真空测量阀,用于测定减震器13内的真空度,当减震器13内的真空度达到设定值时,才能对减震器13注入硅油9 ;当减震器13内的密封性不合格时,会有报警系统进行报警,确保整个注油过程的安全可靠。为了测定整个注油过程的压力,在第二输油管20上设有注油压力表19,当硅油9通过第二输油管20时,注油压力表19能够测出相应的压力值,从而便于调节整个的注油压力。所述工作台面M上设有固定连接的注油夹具底板14,所述注油夹具底板14上设有注油夹具压板12 ;减震器13通过注油夹具压板12固定安装于注油夹具底板14上,减震器13上设有注油孔21,所述注油孔21的位置与注油嘴16的位置相对应。注油嘴16的一端穿过工作台面M并穿过注油夹具底板14后与注油孔21相对应,从而能够通过注油孔21 对减震器13注入硅油9。注油机壳体1对应于工作台面M的上方设有照明灯22,所述照明灯22可以是LED灯或其他照明灯具,照明灯22能够为工作台面M提供工作光源。在工作台面M上可以设置多个注油夹具底板14,且注油机壳体1内设有相应的油箱8及注油装置,从而注油机可以达到多工位同时进行注硅油操作。第一气动一体阀6、第二气动一体阀 15、第三气动一体阀17及第四气动一体阀18的开关均由电磁阀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动作由 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所述PLC采用直流PLC控制,提高了 PLC控制的稳定性。加热罐5的加热温度通过温控仪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加热罐5的加热温度能够达到设定的温度值。如图1所示使用时,减震器13通过注油夹具压板12固定安装于注油夹具底板 14上,并使减震器13的注油孔21与注油嘴16的位置相对应;当工作台面M的光线低时, 打开照明灯22,为工作台面M提供工作电源。工作时,启动真空泵2,通过真空泵2对减震器13抽真空;抽真空时,关闭第一气动一体阀6,真空泵2通过第三气动一体阀18、第三气动一体阀17、第二气动一体阀15及注油嘴16抽真空。当真空泵2抽真空完毕后,通过第三气动一体阀17与真空测量阀相互配合,测试减震器13的密封性;减震器13的密封性采用一定时间内的真空度下降值来判断系统的密封性,当密封性测试合格时,可以对减震器13 进行注入硅油9,当减震器13的密封性不合格时,通过报警设备进行报警。注油时,打开第一气动一体阀6与第二气动一体阀15,同时关闭第三气动一体阀17及第四气动一体阀18。 当油箱8内有硅油9时,硅油9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第一输油管4进入加热罐5内;当油箱8内的硅油9量较低时,可以将桶包装的硅油直接倒入油箱8内。进入加热罐5内的硅油9会受到加热装置的加热,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会受到温控仪的控制。注油时,注油气缸 10的活塞杆带动主油缸7的活塞杆动作,主油缸7的活塞杆向远离第一气动一体阀6的方向动作,主油缸7的活塞杆动作产生的提升力会使加热罐5内的硅油9通过第一气动一体阀6进入第二输油管20内,主油缸7的活塞杆产生的注油压力较大。随着主油缸7的活塞杆不断提升,进入第二输油管20内的硅油9通过第二气动一体阀15、注油嘴16及注油孔 21进入减震器13内,从而完成对减震器13注入硅油9。硅油9在第二输油管20的流动能够通过注油压力表19测定注油压力,根据注油压力表19检测的压力值,能够控制注油气缸 10的动作,使主油缸7产生的注油压力位于设定的范围内,确保注油的安全可靠。工作台面 24可同时对三个减震器13同时注入硅油9,由于分别采用相同且独立的注油系统,提高注油的工作效率。[0018] 本实用新型注油机壳体1内设有油箱8,油箱8内设有硅油9 ;油箱8通过第一输油管4向外输出硅油9,第一输油4管通过加热罐5及第一气动一体阀6与第二输油管20 相连,第二输油管20的端部设有第二气动一体阀15,第二气动一体阀15上设有注油嘴16 及第三气动一体阀16 ;第一气动一体阀6与主油缸7及注油气缸10相连;第三气动一体阀 17上设有第四气动一体阀18 ;第四气动一体阀18与真空泵2相连,真空泵2通过第四气动一体阀18、第三气动一体阀17、第二气动一体阀15及注油嘴16将减震器13内抽真空,通过第三气动一体阀17检测减震器13内的真空度,确保减震器13内注油时的密封性;注油气缸10的活塞杆带动主油缸7的活塞杆伸缩,从而能够将加热罐5内的硅油9提升并通过第二输油管20到达注油嘴16内,从而通过注油嘴16能够达到减震器13内;,通过位于第二输油管20上的注油压力表19能够检测整个注油过程的注油压力,确保整个注油过程的安全可靠;第一气动一体阀6、第二气动一体阀15、第三气动一体阀17及第四气动一体阀 18均通过电磁阀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注油效率,整个工作采用直流PLC控制,工作稳定性强,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多工位注油机,包括注油机壳体(1)及凸设于所述注油机壳体(1)一侧的工作台面(24);其特征是所述注油机壳体(1)内设有油箱(8),所述油箱(8)的底部设有第一输油管(4),所述第一输油管(4)对应于与油箱(8)相连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气动一体阀(6) 与第二输油管(20)相连,所述第一气动一体阀(6)的上方设有用于提供抽油压力的注油气缸(10),所述注油气缸(10)的活塞杆与第一气动一体阀(6)相连;第二输油管(20)对应于与第一气动一体阀(6)相连另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二气动一体阀(15),所述第二气动一体阀(15)上设有第三气动一体阀(17)及注油嘴(16),所述注油嘴(16)对应于与第二气动一体阀(15)相连的另一端穿出工作台面(24);第三气动一体阀(17)上设有第四气动一体阀 (18);注油机壳体(1)内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抽真空的真空泵(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注油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输油管(4)与第一气动一体阀(6)间设有加热罐(5),所述加热罐(5)通过第一输油管(4)与油箱(8)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注油机,其特征是所述油箱(8)内设有硅油(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注油机,其特征是所述注油气缸(10)与第一气动一体阀(6)间设有主油缸(7),所述主油缸(7)活塞杆的一端与注油气缸(10)的活塞杆相连, 主油缸(7)活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气动一体阀(6)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工位注油机,其特征是所述主油缸(7)的活塞杆通过连轴套(11)与注油气缸(10)的活塞杆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注油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输油管(20)上设有用于测定输油压力的注油压力表(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注油机,其特征是所述注油机壳体(1)对应于工作台面(24)的上方设有照明灯(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注油机,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台面(24)上设有固定连接的注油夹具底板(14),所述注油夹具底板(14)上通过注油夹具压板(12)安装有减震器 (13),所述减震器(13)的注油孔(21)与注油嘴(16)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注油机,其特征是所述注油机壳体(1)内设有支撑框架(3),油箱(8)安装于支撑框架(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注油机,其特征是所述注油机壳体(1)内设有气缸安装板(23),所述注油气缸(10)固定安装于所述气缸安装板(2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注油机,其包括注油机壳体及工作台面;注油机壳体内设有油箱,油箱的底部设有第一输油管,第一输油管对应于与油箱相连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气动一体阀与第二输油管相连,第一气动一体阀的上方设有用于提供抽油压力的注油气缸,注油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气动一体阀相连;第二输油管对应于与第一气动一体阀相连另一端的端部设有第二气动一体阀,第二气动一体阀上设有第三气动一体阀及注油嘴,注油嘴对应于与第二气动一体阀相连的另一端穿出工作台面;第三气动一体阀上设有第四气动一体阀;注油机壳体内的底部还设有用于抽真空的真空泵。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注油效率,降低了注油成本,工作稳定可靠。
文档编号F16F9/43GK201953895SQ20112002753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7日
发明者赵新权 申请人:江苏宏丰奥凯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