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式油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789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刷式油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密封装置,具体涉及ー种用于大型转动设备、防止润滑油外泄的刷式油挡。
技术背景目前,经典的油挡为梳齿迷宫型油挡,即采用多齿结构与转轴相配合,两者配合留有一定间隙。油雾从轴承箱内侧流向外側,当油雾通过齿尖与轴间区域吋,由于通流面积变小,流速増大,压カ降低;当油雾进入齿间环形室吋,通流面积突然变大,产生涡流,流速逐级降低,达到密封效果。在实际启动,停止及运行中,由于转子中心的变化、过临界转速剧烈振动以及变エ况时等因素,传统梳齿迷宫型油挡很容易发生短暂的碰磨而造成永久性的间隙扩大,泄漏増大。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不易造成磨损、并且对转轴伤害轻微的刷式油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刷式油挡,包括油挡环基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述油挡环基体固定连接的刷封构件,上述刷封构件包括刷丝束、前挡板、后挡板,上述前挡板设置在上述刷丝束油流上游的ー侧,上述后挡板设置上述刷丝束油流下游的ー侧,上述刷丝束固定在上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前述的刷式油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述油挡环基体固定连接的多个密封齿。前述的刷式油挡,其特征在于,上述刷封构件设置在上述密封齿之间。前述的刷式油挡,其特征在干,上述前挡板高度低于上述刷丝束的高度,上述后挡板的高度高于上述前挡板的高度。前述的刷式油挡,其特征在于,上述油挡环基体设有用于固定上述刷封构件的放置槽,上述放置位于上述刷丝束油流下游的ー侧形成用于支撑上述后挡板的支撑凸起。前述的刷式油挡,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凸起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并且高度低于上述后挡板。前述的刷式油挡,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挡板的截面形状为阶梯形,上述后挡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的底边贴近上述刷丝束。前述的刷式油挡,其特征在于,上述刷丝束、前挡板、后挡板通过焊接构成ー个整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刷丝束具有良好的柔性,一旦与转子发生碰摩,刷子不易磨损,并且对轴伤害轻微,适应转子的瞬间径向运动而不永久性的扩大泄漏面积,保持刷丝与转轴之间的间隙更接近设计值,达到更高的密封性能。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刷式油挡的ー个优选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 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实施例中的刷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I、油挡环基体,2、刷丝束,3、前挡板,4、后挡板,5、密封齿,6、支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參照图I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刷式油挡包括油挡环基体1,与油挡环基体I固定连接的刷封构件;刷封构件包括刷丝束2、前挡板3、后挡板4,前挡板3设置在刷丝束2油流上游的ー侧,后挡板4设置刷丝束2油流下游的ー侧,刷丝束2固定在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其中,刷丝束2油流上游的ー侧是指润滑油流动时刷丝束2的上游方向的ー侧,即存储润滑油的ー侧;同样,刷丝束2的另ー侧即为油流下游的ー侧。需要说明的是,刷丝束2、前挡板3、后挡板4是构成一个整体后装配到油挡环基体I需要的位置上的,作为ー种优选方案,它们采用焊接的方式构成ー个整体。作为ー种优选方案,如图I所示,在油挡环基体I上还可以设有多个密封齿5,刷封构件设置在密封齿5之间。为了能够更好的固定刷丝束2,并使其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作为优选方案,前挡板3高度低于刷丝束2的高度,后挡板4的高度高于前挡板3的高度;油挡环基体I设有用于固定刷封构件的放置槽,放置位于刷丝束油流下游的ー侧形成用干支撑后挡板4的支撑凸起6。放置槽的作用在于提供给刷封组件ー个稳定的固定位置,支撑凸起6的作用在干,有效对支撑后挡板4构成支撑,作为ー种优选方案,支撑凸起6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并且高度低于后挡板4 ;如图I和图3所示,前挡板3的截面形状为阶梯形,后挡板4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底边贴着刷丝束。这样ー来,在对刷丝束2构成有力的支撑的同吋,能够使刷丝束2对从润滑油油流有效进行阻挡,同时由于刷丝束2自身的弾性,又能很好的避让转动轴等部件,降低磨损。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如图2所示,刷丝束2在油挡环基体I其实是按照一定的角度的设置的,具体而言,作为优选方案,刷丝束2与其所在处的油挡环基体I的轴向所成的角度为45度,由于油挡环基体I是圆形的所以不同圆周位置上的刷丝束2构成ー个旋转的整体,旋转应当与转动轴等部件的转动方向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中的刷封构件还可以由上下两个对称的部分组成,以便于安装和拆卸。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刷式油挡,包括油挡环基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述油挡环基体固定连接的刷封构件,上述刷封构件包括刷丝束、前挡板、后挡板,上述前挡板设置在上述刷丝束油流上游的ー侧,上述后挡板设置上述刷丝束油流下游的ー侧,上述刷丝束固定在上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刷式油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述油挡环基体固定连接的多个密封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式油挡,其特征在于,上述刷封构件设置在上述密封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刷式油挡,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挡板高度低于上述刷丝束的高度,上述后挡板的高度高于上述前挡板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刷式油挡,其特征在于,上述油挡环基体设有用于固定上述 刷封构件的放置槽,上述放置位于上述刷丝束油流下游的ー侧形成用于支撑上述后挡板的支撑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刷式油挡,其特征在干,上述支撑凸起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并且高度低于上述后挡板。
7 .根据权利要求I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刷式油挡,其特征在干,上述前挡板的截面形状为阶梯形,上述后挡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的底边贴近上述刷丝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刷式油挡,其特征在于,上述刷丝束、前挡板、后挡板通过焊接构成ー个整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刷式油挡,包括油挡环基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述油挡环基体固定连接的刷封构件,上述刷封构件包括刷丝束、前挡板、后挡板,上述前挡板设置在上述刷丝束油流上游的一侧,上述后挡板设置上述刷丝束油流下游的一侧,上述刷丝束固定在上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刷丝束具有良好的柔性,一旦与转子发生碰摩,刷子不易磨损,并且对轴伤害轻微,适应转子的瞬间径向运动而不永久性的扩大泄漏面积,保持刷丝与转轴之间的间隙更接近设计值,达到更高的密封性能。
文档编号F16J15/16GK202392112SQ20112054287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2日
发明者申先念, 陈金萍, 顾新民 申请人:江苏透平密封高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