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对准导轨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0889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自对准导轨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线轴承和导轨。技术领域在直线运动轴承中,大体圆柱形外壳被设计成相对于导轨移动。该外壳包括滚动元件保持结构,该滚动元件保持结构包括多个滚动元件保持部分。每个滚动元件保持部分均包括多个可沿轨道移动的轴承滚动元件。各部分被安装在壳体内,使得壳体相对于轴的运动由轴承与导轨的接合来完成。随着外壳移动,轴承滚动元件沿相应的轨道移动。本发明描述了在这些现有技术系统上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直线运动轴承系统。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可包括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该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开放的轴向滚动元件轨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滚动元件轨道包括开放的承载部分、开放的返回部分以及将承载部分和返回部分互连的转向部。该直线运动轴承系统还可包括多个轴承滚动元件,该多个轴承滚动元件被布置在滚动元件轨道中。该直线运动轴承系统还可包括多个外部承载滚道,所述多个外部承载滚道被轴向地定位成邻近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该外部承载滚道用于从被布置在滚动元件轨道的承载部分中的滚动元件接收载荷。该直线运动轴承系统还可包括外部壳体衬套,该外部壳体衬套用于保持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该直线运动轴承系统还可包括导轨,所述导轨用于与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配合,所述导轨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所述至少一个凹部被确定大小和形状以能够与至少一个轴承滚动元件配合。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是直线运动轴承系统。该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可包括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该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开放的轴向滚动元件轨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滚动元件轨道包括开放的承载部分、开放的返回部分以及将承载部分和返回部分互连的转向部。该直线运动轴承系统还可包括多个轴承滚动元件,所述多个轴承滚动元件被布置在滚动元件轨道中。该直线运动轴承系统还可包括多个外部承载滚道,所述多个外部承载滚道被轴向地定位成邻近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该外部承载滚道用于从被布置在滚动元件轨道的承载部分中的滚动元件接收载荷。该直线运动轴承系统还可包括外部壳体衬套,所述外部壳体衬套用于保持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还可包括轨道,该轨道用于与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配合,该导轨包括至少一个凹部和基部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凹部被确定大小和形状以能够与至少一个轴承滚动元件配合,所述基部用于与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配合。基部可包括矩形实体、菱形横截面、沙漏形横截面、圆柱形构造、或花键形构造中的至少一个。凹部可具有半圆形横截面并且沿着导轨的长度延伸。凹部的半径和圆周可与轴承滚动元件的半径和圆周对应。凹部可具有半圆柱形形状。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是用于装配直线运动轴承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绕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周向地放置外部壳体衬套,该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开放的轴向滚动元件轨道的至少一部分,该滚动元件轨道包括开放的承载部分、开放的返回部分以及将承载部分和返回部分相互连接的转向部。该方法还可包括:将多个轴承滚动元件放置在滚动元件轨道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将多个外部承载滚道轴向地放置成邻近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该外部承载滚道用于从被布置在滚动元件轨道的承载部分中的滚动元件接收载荷。该方法还可包括:使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与导轨配合,所述导轨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所述至少一个凹部被确定大小和形状以能够与至少一个轴承滚动元件配合。


附图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并包括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示出本发明的各种目的和特征。图1是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滚动元件保持器部分的透视图;图3是图1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外部壳体的衬套部分的透视图。图3B是图3A的衬套部分的侧视图。图3C是图3A的衬套部分的沿在图3B中的线3C-3C截取的横截面图。图4是根据图1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外部承载滚道的透视图。图5是沿图1的线5-5截取的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结构的剖视图。图6是图1的装配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透视图。图7是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透视图。图8是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9是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互锁结构的透视图。图10是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互锁结构的透视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可使用的导轨的透视图。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和导轨的透视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使用的导轨的透视图。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使用的导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所有附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附图仅意在便于本发明的描述或作为本发明范围的引导。此夕卜,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描述的方面不必限于该实施例且能够结合本发明的任何其他实施例来实施。现参考图1-6,其示出了开放式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轴承组件包括大体由附图标记42表示的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外部承载滚道44、轴承滚动元件46、外部壳体衬套48>50和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52。滚动元件46可包括例如滚珠、滚子(圆柱形、球形、凸形等)、椭圆体、菱形滚子等。外滚道44可以是相似的或不相似的。关注图2,在一个示例中,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42包括四个滚动元件保持器部分54,每个均沿其纵向侧与相邻的滚动元件保持器部分可操作地关联,以形成多边形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该多边形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具有穿过该多边形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的孔,用于接纳轴70。每个滚动元件保持器部分54均包括径向外表面56和径向内表面58。轴向滚动元件轨道60形成在每个滚动元件保持器部分54的径向外表面56中并且包括承载部分62、返回部分64和转向部66。在该实施例中,滚动元件轨道的承载和返回部分被底切,以促进将轴承滚动元件46装载和保持在该滚动元件轨道中。这还消除了用单独的保持器结构将轴承滚动元件保持在滚动元件轨道中的需要。在滚动元件保持器部分54的径向内表面58中的纵向孔68大致延伸承载部分62的长度并且通到(access)轴70。虽然轴70被示出为大致圆柱形轴,但也可使用其它构造的支撑构件。在滚动元件轨道60中设置有多个轴承滚动元件46,其中,在承载轨道62中的这些轴承滚动元件46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纵向孔68中以接触支撑轴70。该实施例中,在滚动元件保持器部分的每个径向外表面56中形成有一对轴向滚动元件轨道60,并且相应的承载轨道被以大致平行相邻关系定向。该定向促进了增强的负载能力并且最大化空间利用,以用于更紧凑且有效的轴承滚动元件布置。以锁定夹72形式的锁定结构形成在每个滚动元件保持器部分54的相对的纵向端上以便于与外部壳体衬套48、50组装,下文将更详细地讨论。现参考图1和3A-C,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包括一对外部壳体衬套48、50,当组装后,该一对外部壳体衬套48、50用来封闭并且保护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42的暴露的径向外表面56。衬套48、50的径向外表面74优选地具有平滑的圆柱形形状,并且被构造成且定尺寸成配合在工具箱(未图示)的安装孔内。衬套48、50的径向内表面76包括安装表面78,该安装表面78被构造成将外部承载滚道44的至少一部分接纳在其中。这些安装表面78还包括延伸部分80,该延伸部分80限定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52的安装空间,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安装表面78可以以与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52的横截面径向厚度近似的距离从径向外表面74凹进。以此方式,外部壳体衬套48、50和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52组合以形成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的相对平滑且均匀的径向外表面。参见图6。该实施例中,安装表面78被构造成配合单个滚动元件保持器部分54的形状。在衬套48、50的各个端部中形成与滚动元件保持器部分54的锁定夹72对准的多个锁定孔82。由此,当滚动元件保持器部分54被装配到衬套48、50中时,锁定夹72延伸到相应的锁定孔82中并且辅助将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保持在一起。现参考图1和4,多个单独的外部承载滚道44被结合到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中并且用来接收来自与轴70接触的轴承滚动元件46的载荷。在图4的实施例中,外部承载滚道44沿着轴承组件的纵向轴线伸长,并且包括径向外表面84、径向内表面86以及一对侧壁表面88。径向外表面84为大致拱形的并且可包括在中间位置设置在径向外表面84上的冠状部分90。冠状部分90被构造成且定尺寸成允许外部承载滚道44周向地和纵向地摇动以与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42的轴线平行和脱离与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42的轴线平行。
外部承载滚道的径向内表面86有利地设有一对轴向沟槽,其用作滚动元件轨道60的承载部分62的上表面。通过为在每个径向外表面56中的每对承载部分62提供单个外部承载滚道44,更容易地制造和组装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此外,轴承组件具有高承载性能。该实施例中,在外部承载滚道44的每个侧壁表面88中形成有纵向沟槽92。这些沟槽92构成轴向滚动元件轨道60的侧壁并且在轴承滚动元件46移动通过其返回部分时引导轴承滚动元件。现参考图1、5和6,以C环构造示出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52,其径向外表面94在尺寸上基本与衬套48、50的径向外表面74 —致。该实施例中,径向内表面96相对于径向外表面是拱形的并且被构造成且定尺寸成在装配时接触外部承载滚道44的冠状部分90。在示例中,冠状部分90的在横向方向上的曲率半径小于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52的径向内表面的曲率半径。该构造允许外滚道相对于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52的内表面周向地摆动。在其它示例中,冠状部分90是如图4所示大致平坦的。另外,参考图1和6,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52包围并且接合衬套48、50的延伸部分80,以辅助封闭和保护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42。虽然以窄宽度示出,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52可以延伸大致轴承组件的整个纵向长度。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可由硬耐磨材料形成,诸如不锈钢或陶瓷。可替代地,也可使用诸如铜或铝的较软材料。图7和8是另一个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152的透视图。图1_6中的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54是大致单件且整体式的。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152包括至少两个分离的部件154,并且在部件154之间具有空间158。图8中示出了五个部件154a、154b、154c、154d、154e,但是可使用任何数量的构件。部件154可以是柱体、球体、扁平柱体、扁球体、凸菱体、椭圆体、棱锥体等。奇数个部件可以使得更容易调整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152。部件154可围绕衬套48、50的周边分布,使得在每个部件154之间的每个空间158具有相同的大小。衬套48、50可包括多个部件或单个部件。每个部件154具有内圆弧,所述内圆弧具有对应于或稍微大于外部壳体衬套48、50的曲率半径160的曲率半径162(图8)。发明人已经发现制造整体式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52 (图1-6)所需要的公差精度是很高的,并且因此生产昂贵。事实上,由于高的必要公差精度,高百分比的所制造部件可能需要被丢弃。如果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52包括过于远离限定公差的尺寸,则过量的不平衡压力可能被施加在外部壳体衬套48、50上,并且然后被施加在轴承滚动元件46上(图1)。相反,对于具有多个部件154的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152,公差精度要求较低。每个部件154要求较少的公差精度,这导致更快、更廉价的制造。部件154对施加到外部壳体衬套48、50的扭转力更不敏感。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152对每个部件154的偏离“圆度”较不敏感。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152使用更少的材料,并且更多制造方法是可用的。可以使用粉末金属来制造部件154。保持构件156 (图8最佳看出)可用于将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152附接到外部壳体衬套48、50。保持构件156能够例如是来自每个部件154的扩张部(flare)、阳性延伸部、阴性延伸部等。可以在外部壳体衬套48、50中设置相应的配合保持构件164。配合保持构件164可以例如是凹部、阴性延伸部、阳性延伸部等。每个部件154可以是柔韧的并朝向图中所示的位置偏置。这样,为了装配,每个构件154可以收缩并且插入到外部壳体衬套48、50的凹部164中,使得扩张部156向内弯曲。该偏置致使部件154恢复所示位置,以与凹部158配合。现可参考图9,图9示出可用于将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保持在一起的另一结构。如图所示,互锁结构170可形成在外部壳体衬套48、50上或形成在直线运动轴承组件中使用的其它衬套上。为了简化,图9中示出一个衬套48、50。互锁结构170可以是双性的,包括阴性型结构和阳性型结构。一个互锁结构170可以形成在外部壳体衬套48上,并且第二互锁结构170可以形成在外部壳体衬套50上。这样,当外部壳体衬套48沿着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的纵向轴线移动成与外部壳体衬套50接合时,第一互锁结构170被放置在第二互锁结构170上方并且与该第二互锁结构170配合,从而将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保持在一起。互锁结构170可以绕以上论述的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152的部件154a、154b放置,使得部件154a、154b可以被设置在由互锁结构170的壁限定的空间176中。图10示出能够用于将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保持在一起的另一结构。如所示,互锁结构180可形成在外部壳体衬套48、50上或形成在直线运动轴承组件中使用的其它衬套上。互锁结构180可包括翼片182、柱形突起184、以及凹部186。翼片182可以例如具有矩形的横截面。外部壳体衬套48可以包括一个翼片182a,并且外部壳体衬套50可以包括第二翼片182b。这样,当外部壳体衬套48与外部壳体衬套50接合时,第一互锁结构180被放置在第二互锁结构180上方,并且翼片182a能够与翼片182b重叠。突起184a能够被放置到凹部186b中,并且突起184b能够被放置到凹部186a中,从而将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保持在一起。能够在单个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中,例如在直径相对的侧上使用互锁结构170和互锁结构180。由于互锁结构170在外部壳体衬套48和50上包括相同的结构,可以简化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的生产。由于衬套是可互换的,所以可以仅生产单个类型的衬套。互锁结构170、180防止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被远离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的中心纵向向外延伸的力拉开。在没有互锁结构170、180的情况下,锁定夹72 (以上参考图1-6论述的)可能不能抵抗这样的力。互锁结构170、180因此改进了直线运动轴承组件40的整体性。参考图11,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可使用的导轨200。导轨200可与上述任何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结构一起使用。导轨200包括基部206,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可以配合在该基部206上。所示的基部206具有矩形实心横截面、菱形横截面和沙漏形横截面。基部206包括凹部202,该凹部202具有大致半圆形横截面且沿着导轨200的长度延伸。凹部202因此具有半圆柱形形状,并且其半径和圆周对应于或稍微大于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轴承滚动元件224的半径和圆周。可使用任何数量的凹部202。导轨200可以具有在204处示出的中空内部,以允许接纳直线运动轴承组件(图12中更清楚地示出)。因此,具有与轴承滚动元件224的半径和圆周对应的半径和圆周的凹部202提供了自对准功能。当直线运动轴承组件与导轨200配合时,轴承组件容易地与导轨200对准。图12示出与直线运动轴承组件220配合的导轨200的示例。为了简化,在图中,仅示出直线运动轴承组件220的一些元件。以上直线运动轴承组件中所论述的任何特征可用于直线运动轴承组件220。例如,可以使用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222。可以在导轨210的中空内部204中的内滚道部分处放置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222如由222b示出、在导轨200的外部处放置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222如由222a示出,或在该两个位置处放置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222。直线运动轴承组件220包括在轨道226中的轴承滚动元件224。轴承滚动元件224与导轨200的凹部202配合。这样,直线运动轴承组件220容易地且有效地与导轨200对准。导轨200中的凹部202在导轨200中提供了更多弹性或柔性。现有技术系统通常是非常刚性的并且不提供自对准,或是太柔软的,这降低了精度。如图12所示,(内和外)滚道能够使用外部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来自对准。这使得产品更容易使用并且对失准更容忍,而无任何显著的性能损失。与非自对准设计相比,该结构还提供了改进的性能。该具有外部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的自对准设计还能够被构造成所示和所描述的各种导轨形状、布局和构造。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可使用的另一导轨250。类似于导轨200,导轨250可以与上述任何直线运动轴承组件一起使用。导轨250呈花键形构造,并且包括形状为大致圆柱形的基部252。基部252包括凹部254,其具有大致圆形横截面并且沿着导轨250的长度延伸。凹部252因此具有半圆柱形形状,其半径和圆周对应于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轴承滚动元件224的半径和圆周。大体示出四个凹部254,但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凹部。具有与轴承滚动元件的半径和圆周对应的半径和圆周的凹部254因此提供了自对准功能。当直线运动轴承组件与导轨250配合时,轴承组件容易地与导轨250对准。图14不出根据本发明可使用的另一导轨260。类似于导轨200,导轨260可以与上述任何直线运动轴承组件一起使用。导轨260包括基部262,该基部大致是矩形实心并且包括钩状部分264,该钩状部分限定大致筒形限定凹部268。该凹部268沿着导轨260的长度延伸。凹部260具有与直线运动轴承组件的轴承滚动元件266的半径和圆周对应的半径和圆周。大体示出四个凹部268,但可使用任何数量的凹部。因此,具有与轴承滚动元件268的半径和圆周对应的半径和圆周的凹部268提供了自对准功能。当直线运动轴承组件与导轨260配合时,轴承组件容易地与导轨260对准。虽然已经参考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变化并且等同物能够替换其元件。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发明的教导做出很多改型以适应特定的状况或材料。因此,本发明不意在限于本文所公开的任何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包括: 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在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中形成有多个开放的轴向滚动元件轨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滚动元件轨道包括开放的承载部分、开放的返回部分以及将所述承载部分和所述返回部分互连的转向部; 多个轴承滚动元件,所述多个轴承滚动元件被布置在所述滚动元件轨道中; 多个外部承载滚道,所述多个外部承载滚道被轴向地定位成邻近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所述外部承载滚道用于从被布置在所述滚动元件轨道的所述承载部分中的所述滚动元件接收载荷; 外部壳体衬套,所述外部壳体衬套用于保持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以及 导轨,所述导轨用于与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配合,所述导轨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所述至少一个凹部被确定大小和形状以能够与所述轴承滚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其中,所述导轨包括基部,用于与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其中,所述基部是矩形实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其中,所述导轨包括钩状部分,所述钩状部分限定凹部,所述凹部用于与所述轴承滚动元件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其中,所述基部具有菱形横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其中,所述基部具有沙漏形横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其中,所述基部具有圆柱形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其中,所述基部具有花键形构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其中,所述凹部具有半圆形横截面并且沿着所述导轨的长度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其中,所述凹部的半径和圆周对应于所述轴承滚动元件的半径和圆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其中,所述凹部具有半圆柱形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其中,所述凹部的半径和圆周对应于所述轴承滚动元件的半径和圆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其中,所述导轨具有中空内部,用于接纳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还包括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所述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包括多个部件并且在所述部件之间限定有至少两个空间,所述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绕所述外部壳体衬套周向地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其中, 所述导轨具有中空内部,用于接纳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并且 所述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被放置在所述内部的内滚道部分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其中, 所述导轨具有中空内部,用于接纳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并且 所述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 的中间承载结构被放置在所述导轨的外部上。
17.一种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包括: 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在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中形成有多个开放的轴向滚动元件轨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滚动元件轨道包括开放的承载部分、开放的返回部分以及将所述承载部分和所述返回部分互连的转向部; 多个轴承滚动元件,所述多个轴承滚动元件被布置在所述滚动元件轨道中; 多个外部承载滚道,所述多个外部承载滚道被轴向地定位成邻近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所述外部承载滚道用于从被布置在所述滚动元件轨道的所述承载部分中的所述滚动元件接收载荷; 外部壳体衬套,所述外部壳体衬套用于保持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以及导轨,所述导轨用于与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配合,所述导轨包括基部和至少一个凹部,所述至少一个凹部被确定大小和形状以能够与所述轴承滚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配合,所述基部用于与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配合,其中 所述基部包括矩形实体、菱形横截面、沙漏形横截面、圆柱形构造、或花键形构造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凹部具有半圆形横截面并且沿着所述导轨的长度延伸; 所述凹部的半径和圆周对应于所述轴承滚动元件的半径和圆周;并且 所述凹部具有半圆柱形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直线运动轴承系统,还包括: 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所述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包括多个部件并且在所述部件之间限定有至少两个空间,所述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绕所述外部壳体衬套周向地延伸; 其中,所述导轨具有中空内部,用于接纳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并且 所述外部承载滚道到壳体的中间承载结构被放置在所述内部的内滚道部分处。
19.一种用于组装直线运动轴承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绕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周向地放置外部壳体衬套,在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中形成有多个开放的轴向滚动元件轨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滚动元件轨道包括开放的承载部分、开放的返回部分以及将所述承载部分和所述返回部分互连的转向部; 将多个轴承滚动元件放置在所述滚动元件轨道中; 将多个外部承载滚道放置成轴向地邻近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所述外部承载滚道用于从被布置在所述滚动元件轨道的所述承载部分中的所述滚动元件接收载荷;以及使所述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与导轨配合,所述导轨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所述至少一个凹部被确定大小和形状以能够与所述轴承滚动元件中的至少一个配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基部包括矩形实体、菱形横截面、沙漏形横截面、圆柱形构造、或花键形构造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凹部具有半圆形横截面并且沿着所述导轨的长度延伸; 所述凹部的半径和圆周对应于所述轴承滚动元件的半径和圆周;并且 所述凹部具有半圆柱形形状。
全文摘要
一种直线运动轴承系统,包括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在该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中形成有多个开放的轴向滚动元件轨道的至少一部分。滚动元件轨道包括开放的承载部分、开放的返回部分以及将承载部分和返回部分互连的转向部。在滚动元件轨道中布置多个轴承滚动元件。多个外部承载滚道被轴向地定位成邻近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以从被布置在滚动元件轨道的承载部分中的滚动元件接收载荷。外部壳体衬套用于保持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导轨用于与滚动元件保持器结构配合,该导轨包括至少一个凹部,该至少一个凹部被确定大小和形状以能够与至少一个轴承滚动元件配合。
文档编号F16C29/06GK103154542SQ20118003693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8日
发明者艾莉森·额 申请人:托马森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