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1193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膨胀节,尤其是一种耐高温的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属于输送管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膨胀节是管路连接处的常用构件。据申请人了解,现有锅炉排渣管路与炉底连接处温度高、热胀冷缩及锅炉沉降引起的轴向位移大,通常采用图1所示的保温膨胀节连接。此类矩形截面管路的膨胀节由柔性圈带3、上下内衬筒7以及夹持在圈带和内衬筒之间的隔温层4构成,以轴向连接的方式衔接在上、下管路之间。在吸收轴向位移时,保温膨胀节内部的隔温层必然受到压缩。而经过往复压缩,隔温层很难保持原有的均布状态,当压缩回复后隔温层常常因偏离原位而出现“空洞”,造成隔温效果下降,甚至失效。而且,常规结构的此类膨胀节,轴向补偿量一般限制在圈带有效长度(俗称开档)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实现大补偿量需要加大轴向长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隔温层即使反复吸收轴向位移也可以保持原先分布状态、从而长期具有保温效果的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包括分别连接于上管路和下管路的矩形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上框架的流通截面小于下框架的流通截面,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周圈的平均间距为轴向位移的1-1. 5倍,所述上框架周圈具有下水平翻边法兰,所述下框架周圈具有上水平翻边法兰,所述上水平翻边法兰和下水平翻边法兰之间固定“回”字形柔性圈带,所述柔性圈带内侧固定“回”字形隔温层。本发明以径向延展的膨胀节结构突破了传统的轴向延伸膨胀节。工作中,由于柔性圈带基本保持平面的“回”字形,而隔温层始终贴合于圈带内侧,无论管路轴向拉伸还是压缩,内侧的隔温层均不会因直接受力而被明显压缩,因此有效避免了常规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内部隔温层出现的大压缩位移无法复位的弊端,保证长期有效运行。并且,本发明的“回”型结构可在较短的轴向长度内吸收较大轴向位移,结构十分紧凑。本发明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隔温层的流通截面小于上框架的流通截面,所述隔温层的内周圈通过间隔分布的吊杆固定连接于上框架。所述隔温层的外周圈抵靠于下框架的流通截面内周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如附图2所示,包括分别连接于上管路和下管路的矩形上框架I和下框架2 ;上框架I的流通截面小于下框架2的流通截面,两者周圈等间距,其间距为轴向位移的1. 2倍左右(1-1. 5倍可以使轴向位置时,柔性圈带的倾角小于45度,效果较好)。上框架I周圈具有下水平翻边法兰,下框架2周圈具有上水平翻边法兰,上水平翻边法兰和下水平翻边法兰之间通过外周的压板5固定“回”字形柔性圈带3,柔性圈带3内侧固定耐温纤维毯(常用硅酸铝纤维)包裹耐温纤维棉构成的隔温层4,隔温层也呈“回”字形。隔温层4的流通截面小于上框架I的流通截面,内周圈通过间隔分布的吊杆6固定连接于上框架I。吊杆6的上端焊接在上框架I内部,下端的螺纹段通过垫片和螺母吊起保温层4,该结构简单可靠、组装方便。隔温层4的外周圈抵靠于下框架2的流通截面内周圈。工作时,由于圈带和隔温层均是柔性的,因此本实施例的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上、下两端可以发生相对拉伸、压缩及向横向偏转,以吸收燃煤锅炉炉底管道产生的各种热位移。由于柔性件均呈平面“回”形,因此,在上框架发生向下的轴向位移时,仅使得圈带的夹角有改变,隔温层始终贴合在圈带内部,未发生压缩。而且,在实际布置时,可根据现场工作的轴向位移方向,反向预偏置上下框架的位置,使得圈带在热态时接近水平,从而更能保证产品的长期可靠运行。本实施例以紧凑的结构可以实现大补偿量,有效吸收上下轴向位移,隔温良好,结构可靠,能保持长期正常运行。
权利要求
1.一种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包括分别连接于上管路和下管路的矩形上框架和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的流通截面小于下框架的流通截面,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周圈的平均间距为轴向位移的1-1. 5倍,所述上框架周圈具有下水平翻边法兰,所述下框架周圈具有上水平翻边法兰,所述上水平翻边法兰和下水平翻边法兰之间固定“回”字形柔性圈带,所述柔性圈带内侧固定“回”字形隔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层的流通截面小于上框架的流通截面,所述隔温层的内周圈通过间隔分布的吊杆固定连接于上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层的外周圈抵靠于下框架的流通截面内周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层由耐温纤维毯包裹耐温纤维棉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平翻边法兰和下水平翻边法兰之间通过外周的压板固定“回”字形柔性圈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的上端焊接在上框架内部,所述吊杆下端的螺纹段通过垫片和螺母吊起保温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的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属于输送管道技术领域。该膨胀节包括分别连接于上管路和下管路的矩形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的流通截面小于下框架的流通截面,上框架和下框架周圈的平均间距为轴向位移的1-1.5倍,上框架周圈具有下水平翻边法兰,下框架周圈具有上水平翻边法兰,上水平翻边法兰和下水平翻边法兰之间固定“回”字形柔性圈带,柔性圈带内侧固定“回”字形隔温层。本发明径向延展的膨胀节结构突破了传统的轴向延伸膨胀节。本发明有效避免了常规锅炉排渣管路非金属膨胀节内部隔温层出现的大压缩位移无法复位的弊端,保证长期有效运行。并且,本发明的“回”型结构可在较短的轴向长度内吸收较大轴向位移,结构十分紧凑。
文档编号F16L51/00GK103016889SQ20121052786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洪建凡, 贾晓伟, 许松亚 申请人:南京晨光汉森柔性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