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6740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陶瓷阀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冷、热水独立输入、输出的陶瓷阀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水龙头阀芯通常是陶瓷阀芯,因为陶瓷阀芯化学稳定性能好、工作寿命长,所以获得广泛的应用,现有的陶瓷阀芯主要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阀芯组件,阀芯组件包括拨杆、拨盘、拨盘卡装有陶瓷动片,陶瓷动片与下部的陶瓷静片相贴合,陶瓷静片卡装于底座上。这种阀芯配合恒温水龙头使用,效果较佳。现有技术中的陶瓷阀芯虽然能够实现冷、热水独立输入、输出,但是阀芯结构设计较为复杂,拆装维护不便,而且密封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密封性良好、拆装方便且冷、热水能够独立的输入、输出的陶瓷阀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陶瓷阀芯,其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底部的底座,底座底部设有冷、热水进水口,壳体侧面设有冷、热水出水口,在由壳体与底座配合形成的内腔中由上而下依次设有阀芯杆、由阀芯杆转动带动的陶瓷动片,以及与底座连接在一起的陶瓷静片,阀芯杆上端伸出壳体顶部,陶瓷动片与陶瓷静片贴合且可相对转动,陶瓷动片具有一个上端面和一个下端面,陶瓷静片开有与底座冷、热水进水口对应连通的扇形冷、热水导水孔,阀芯杆设有中通孔,在阀芯杆侧面开有引导水流从中通孔流向壳体的冷水出水口的缺口,在陶瓷动片的下端面上开有引导水流从陶瓷静片的热水导水孔流向壳体的热水出水口的扇形凹口,陶瓷动片开有引导水流从陶瓷静片的冷水导水孔流向阀芯杆的中通孔的扇形通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陶瓷动片的上端面开有3/4圆形的导流沉台,导流沉台与扇形通孔连通。通过在陶瓷动片上端面开有导流沉台,可使流向中通孔的水流量增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阀芯杆下部设有卡槽,陶瓷动片设有与卡槽配合进行周向定位的卡位。采用这样结构,使阀芯杆转动时可直接带动陶瓷动片,且使阀芯杆与陶瓷动片之间的拆装更方便,便于维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在陶瓷静片外圆周表面开有凹槽,底座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通过凹槽与凸起的配合使陶瓷静片与底座更方便的装配连接在一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在凸起上设有卡钩,壳体下部设有与卡钩配合卡接的卡槽。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使壳体与底座拆装更加方便。为了加工更为方便,节省制造成本,缺口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阀芯杆两侧。 为了减少壳体与阀芯杆之间的摩擦,在壳体与阀芯杆之间设有手感垫。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阀芯杆设有中通孔和缺口,在陶瓷动片设有扇形通孔,水流便可从底座上的冷水进水口流入,经陶瓷静片的冷水导水孔和陶瓷动片的扇形通孔,流向阀芯杆中通孔,进而经阀芯杆的缺口流向壳体的冷水出水口。通过在陶瓷动片的下端面上开有扇形凹口,使水流便可从底座的热水进水口流入,经陶瓷静片的热水导水孔和陶瓷动片的扇形凹口,流向壳体的热水出水口。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得冷、热水能够独立的输入、输出,在阀芯内部冷、热水不混合,实现冷、热水不混合同步开关的效果,且阀芯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拆装简单,维护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动片上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动片下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陶瓷阀芯,包括壳体I和安装在壳体I底部的底座2,底座2底部设有冷、热水进水口 21、22,壳体I侧面设有冷、热水出水口 11、12,在由壳体I与底座2配合形成的内腔中由上而下依次设有阀芯杆3、由阀芯杆3转动带动的陶瓷动片4,以及与底座2连接在一起的陶瓷静片5,阀芯杆3上端伸出壳体I顶部,陶瓷动片4与陶瓷静片5贴合且可相对转动,陶瓷动片4具有一个上端面41和一个下端面42,陶瓷静片5开有与底座2冷、热水进水口 21、22对应连通的扇形冷、热水导水孔51、52,阀芯杆3设有中通孔31,在阀芯杆3侧面开有引导水流从中通孔31流向壳体I的冷水出水口 11的缺口 32,在陶瓷动片4的下端面42上开有引导水流从陶瓷静片5的热水导水孔52流向壳体I的热水出水口 12的扇形凹口 421,陶瓷动片4开有引导水流从陶瓷静片5的冷水导水孔51流向阀芯杆3的中通孔31的扇形通孔43。通过在阀芯杆3设有中通孔31和缺口 32,在陶瓷动片4设有扇形通孔43,水流便可从底座2上的冷水进水口 21流入,经陶瓷静片5的冷水导水孔51和陶瓷动片4的扇形通孔43,流向阀芯杆3的中通孔31,进而经阀芯杆3的缺口 32流向壳体I的冷水出水口 11。通过在陶瓷动片4的下端面42上开有扇形凹口421,使水流便可从底座2的热水进水口 22流入,经陶瓷静片5的热水导水孔52和陶瓷动片4的扇形凹口 421,流向壳体I的热水出水口 12。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得冷、热水能够独立的输入、输出,在阀芯内部冷、热水不混合,实现冷、热水不混合同步开关的效果,且阀芯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拆装简单,维护方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陶瓷动片4的上端面41开有3/4圆形的导流沉台411,导流沉台411与扇形通孔43连通。通过在陶瓷动片4上端面41开有导流沉台411,可使流向中通孔31的水流量增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阀芯杆3下部设有卡槽33,陶瓷动片4设有与卡槽33配合进行周向定位的卡位44。采用这样结构,使阀芯杆3转动时可直接带动陶瓷动片4,且使阀芯杆3与陶瓷动片4之间的拆装更方便,便于维护。[00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在陶瓷静片5外圆周表面开有凹槽53,所述底座2设有与凹槽53配合的凸起23。通过凹槽53与凸起23的配合使陶瓷静片5与底座2更方便的装配连接在一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结构,在凸起23上设有卡钩231,壳体I下部设有与卡钩231配合卡接的卡槽13。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使壳体I与底座2拆装更加方便。为了加工更为方便,节省制造成本,所述缺口 32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阀芯杆3两侧。为了减少壳体I与阀芯杆3的摩擦,在壳体I与阀芯杆3之间设有手感垫6。为了使加工方便,壳体I上的冷、热出水口 11、12为槽型通孔。为了提高阀芯的密封性能,在陶瓷静片5与底座2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71,第一密 封圈7将底座2上的冷、热进水口 21、22的边缘包围。为了提高阀芯的密封性能,在陶瓷动片4与阀芯杆3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72,第二密封圈72位于陶瓷动片4的上端面41且将陶瓷动片41的导流沉台411的边缘包围。为了提高阀芯的密封性能,在阀芯杆3与壳体I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73和第四密封圈74,第三密封圈73与第四密封圈74位于阀芯杆3的缺口 32的上下两端。为了使冷、热水从壳体I的冷、热出水口 11、12流出后不相混合,在壳体I侧面上设有第五密封圈75,第五密封圈75位于壳体I的冷、热出水口 11、12之间。本实用新型陶瓷阀芯按下述方式进行工作当转动阀芯杆3带动陶瓷动片4相对于陶瓷静片5转动使陶瓷阀芯处于开启状态时,即当陶瓷动片4相对于陶瓷静片5所处的相位使陶瓷动片4的扇形通孔43、扇形凹口 421与陶瓷静片5的冷、热导水孔51、52对应相通时,冷水从底座的冷水进水口 21进入,经陶瓷静片5的冷水导水孔51和陶瓷动片4的扇形通孔43,流向阀芯杆3的中通孔31,进而经阀芯杆3的缺口 32流向壳体I的冷水出水口 11,从而使底座2的冷水进水口 21与壳体I的冷水出水口 11之间的冷水水路贯通;热水从底座2的热水进水口 22进入,经陶瓷静片5的热水导水孔52和陶瓷动片4的扇形凹口 421,流向壳体I的热水出水口 12,从而使底座2的热水进水口 22与壳体I的热水出水口 12之间的热水水路贯通。通过转动阀芯杆3可使陶瓷动片4相对于陶瓷静片5转动,使陶瓷动片4的扇形通孔43、扇形凹口 421与陶瓷静片5的冷、热导水孔51、52对应连通的水流横截面区域面积增大或减小,从而通过转动阀芯杆3可调节水量的大小。若要使陶瓷阀芯处于关闭状态时,只需转动阀芯杆3带动陶瓷动片4相对于陶瓷静片5转动,使陶瓷动片4相对于陶瓷静片5所处的相位使陶瓷动片4的扇形通孔43、扇形凹口 421与陶瓷静片5的冷、热导水孔51、52不连通,从而使热水水路与冷水水路断开。作为替换方式,底座2上的冷、热进水口 21、22与壳体I上的冷、热出水口 11、12之间形成的冷、热水路可互换,即冷、热进水口 21、22仅是取名差别,不限于冷水只从冷水进水口 21进入,热水只从热水进水口 22进入。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型新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陶瓷阀芯,其包括壳体(I)和安装在该壳体(I)底部的底座(2),该底座(2)底部设有冷、热水进水口( 21、22 ),该壳体(I)侧面设有冷、热水出水口( 11、12 ),在由该壳体(I)与该底座(2)配合形成的内腔中由上而下依次设有阀芯杆(3)、由该阀芯杆(3)转动带动的陶瓷动片(4),以及与所述底座(2)连接在一起的陶瓷静片(5),该阀芯杆(3)上端伸出所述壳体(I)顶部,该陶瓷动片 (4)与该陶瓷静片(5)贴合且可相对转动,该陶瓷动片(4)具有一个上端面(41)和一个下端面(42),该陶瓷静片(5)开有与所述底座冷、热水进水口(21,22)对应连通的扇形冷、热水导水孔(51、5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杆(3)设有中通孔(31),在该阀芯杆(3)侧面开有引导水流从该中通孔(31)流向壳体(I)的冷水出水口(11)的缺口(32),在所述陶瓷动片(4)的下端面(42)上开有引导水流从陶瓷静片(5)的热水导水孔(52)流向壳体(I)的热水出水口(12)的扇形凹口(421),所述陶瓷动片(4)开有引导水流从陶瓷静片(5)的冷水导水孔(51)流向阀芯杆(3)的中通孔(31)的扇形通孔(4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陶瓷阀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陶瓷动片(4)的上端面(41)设有3/4圆形的导流沉台(411),该导流沉台(411)与所述扇形通孔(4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陶瓷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杆(3)下部设有卡槽(33),所述陶瓷动片(4)设有与所述卡槽(33)配合进行周向定位的卡位(44)。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陶瓷阀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陶瓷静片(5)外圆周表面开有凹槽(53),所述底座(2)设有与所述凹槽(53)配合的凸起(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阀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起(23)上设有卡钩(231),所述壳体(I)下部设有与所述卡钩(231)配合卡接的卡槽(13 )。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陶瓷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32)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阀芯杆(3)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陶瓷阀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I)与所述阀芯杆(3)之间设有手感垫(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阀芯,其包括壳体(1)和底座(2),底座(2)底部设有冷、热水进水口(21、22),壳体(1)侧面设有冷、热水出水口(11、12),在由壳体(1)与底座(2)配合形成的内腔中由上而下依次设有阀芯杆(3)、陶瓷动片(4),以及陶瓷静片(5),陶瓷动片(4)与陶瓷静片(5)贴合且可相对转动,陶瓷静片(5)开有扇形冷、热水导水孔(51、52),阀芯杆(3)设有中通孔(31),在阀芯杆(3)侧面开有缺口(32),陶瓷动片(4)开有扇形凹口(421)和扇形通孔(43)。采用这样的结构,实现冷、热水不混合同步开关的效果,且阀芯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拆装简单,维护方便。
文档编号F16K11/074GK202790689SQ20122046503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2日
发明者谢向新 申请人:广东汉特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