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734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力管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
背景技术
蒸汽直埋管在热电行业的蒸汽直埋输送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管道中输送有蒸汽,在蒸汽输送过程中,有或多或少蒸汽液化成水分,因此需要在管道中开口并设置疏水机构将液化的水分排出。现有包括疏水机构的蒸汽直埋管如图1所示,包括内工作管101、外护管102,两者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103,所述内工作管101底部开有孔洞,并且所述孔洞下方焊接有集水袋104,所述孔洞大小与集水袋104开口大小相同,从所述集水袋104底部引出有疏水管105,所述疏水管105穿过所述保温材料103并从外护管102顶端引出,并焊接在外护管102上。这种疏水机构存在诸多弊端首先,由于疏水管105设置在外护管102内部并穿过所述保温材料103,破坏了保温材料的结构,影响了管道的保温效果,同时也不方便在疏水管105外周包裹保温材料。其次,由于现有的集水袋104尺寸较小,而且疏水管105设置在外护管102内部,因此集水袋104储水量较小,增加了疏水次数,导致疏水时带走过多的热量。再次,由于内工作管101底部开设的孔洞与集水袋104开口大小相同,过大的空洞会对内工作管101的强度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旨在解决现有具有疏水机构的蒸汽直埋管,由于疏水管穿过保温材料,影响了保温材料结构、降低了管道保温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从内到外依次为内工作管、保温层、外护管,所述内工作管底部接通有集水袋,所述集水袋底部连通有疏水管,所述疏水管的外侧设有外套层,所述疏水管与外套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疏水管不经过内工作管与外护管之间的保温层、且从外护管的底部引出。进一步的,所述疏水管包括一弯道,所述弯道一端的疏水管接通所述集水袋的底部,另一端的疏水管的输出端高于所述外护管,所述疏水管的输出端用于接至疏水井。进一步的,所述内工作管的底部、且与集水袋的接口范围内开设有小孔,使得内工作管中的水分可以通过所述小孔进入所述集水袋。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和/或保温材料包括两层,由内到外分别为纳米棉层和酚醛泡沫层。进一步的,所述外护管两端做有第一防水结构,所述第一防水结构为封盖住所述保温层的酚醛泡沫。进一步的,所述外套层的输出端还做有第二防水结构,所述第二防水结构为封盖住所述保温材料的酚醛泡沫。[0013]进一步的,所述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的整体外周套装有聚乙烯管。进一步的,所述内工作管与外护管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外护管的陶瓷支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直接将疏水管从外护管的底部引出,不穿过内工作管与外护管之间的保温层,使得所述保温层的结构不受破坏,保证了管道的保温效果,而且由于没有疏水管的阻碍,便于安装保温层。

图1是现有具有疏水机构的蒸汽直埋管的横向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的横向剖视结构和轴向剖视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本实施例提供的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从内到外依次为内工作管1、保温层2、外护管3,所述内工作管I底部接通有集水袋4,所述集水袋4底部连通有疏水管5,所述疏水管5的外侧设有外套层51,所述疏水管5与外套层51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52,所述疏水管5不经过内工作管I与外护管3之间的保温层2、且从外护管3的底部引出。为了保证所述集水袋4有较大的储水量,在本实施例中,集水袋4的口径做的比现有集水袋口径要大,而疏水管5的口径通常小于所述集水袋4的口径,因此,在实现本实施例时,集水袋4通过一异径管接通所述疏水管5,使得集水袋4中的水分可以通过疏水管5排出,所述疏水管5的输出端连接至疏水井,当储水量达到一定值时,将所有的水分一次性引出至疏水井。本实施例中的疏水机构与现有疏水机构相比,疏水管5从外护管3的底部引出且不穿过保温层2,使得保温层2的结构不受破坏,保证了蒸汽直埋管的保温效果,也便于安装保温层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疏水管5包括一弯道,所述弯道一端的疏水管接通所述集水袋4的底部,另一端的疏水管的输出端高于所述外护管3,所述疏水管的输出端用于接至疏水井。这里由于疏水管5的底部存在一弯道,除了集水袋4外,该弯道亦可蓄水,使得本疏水机构的储水量远远超过现有疏水机构的集水袋的储水量,因此从另一方面,本实施例减少了疏水次数,避免因疏水导致带走过多的热量,进一步保证了管道的保温效果。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内工作管I内的积水流入集水袋4,因此内工作管I与集水袋4的连接部位必然会设有开口,现有疏水结构的开口大小等于所述集水袋4的口径,但是过大的开口会影响内工作管I的结构强度,因此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工作管I的底部、且与集水袋4的接口范围内开设有小孔6,所述小孔6的数量不限,类似于花洒头的细孔,使得内工作管I中的水分可以通过所述小孔6进入所述集水袋4。这样可以保证内工作管I的结构不被破坏。在实际蒸汽直埋管中,所述保温层2以及疏水管5外周的保温材料52可能有一层或多层结构,作为一种实现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2和/或保温材料52包括两层,由内到外分别为纳米棉层和酚醛泡沫层,由于纳米棉层导热系数非常低,可以很好的降低热损失,提高热能利用效率,所述酚醛泡沫层保温性能较好,而且防水效果也较佳,因此由所述纳米棉层和酚醛泡沫层组成保温结构具有很好的保温和防水效果。虽然由于外护管3和外套层51内的纳米棉层和酚醛泡沫层能够到达很好的保温效果,但是外护管3的两端以及外套层51的输出端直接与外界接触,水分可能进入纳米棉层和酚醛泡沫层,从而影响管道的保温效果及使用寿命,为此,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护管3两端做有第一防水结构,和/或所述外套层51的输出端做有第二防水结构,所述第一防水结构为封盖住所述保温层2的酚醛泡沫,所述第二防水结构为封盖住所述保温材料52的酚醛泡沫,本实施例中酚醛泡沫封盖住了外护管3、酚醛泡沫层、纳米棉层和内工作管I之间的过渡接口,使得外护管3两端的防水性能大大提高;同样本实施例中的酚醛泡沫封盖住了外套层51、酚醛泡沫层、纳米棉层和疏水管5之间的过渡结构,保证的了外套层51的输出端的防水性能。在具体实现外护管3两端做第一防水结构时,将与所述外护管3外径相配合的聚乙烯管紧密套在外护管3两端并高出50mm,将酚醛泡沫注入到所述聚乙烯管中,酚醛泡沫发泡后多出的50mm酚醛泡沫自然形成密闭的防水结构;同样在具体实现外套层51的输出端做第二防水结构时,同样将与所述外套层51外径相配合的聚乙烯管紧密套在外套层51上并高出50mm,再向聚乙烯管中注入酚醛泡沫,酚醛泡沫发泡后,多出的50mm的酚醛泡沫自然形成密闭的防水结构,保证了疏水管的防水性能,在现场接疏水管时将此处的聚乙烯管切掉即可。由于蒸汽直埋管是埋在地底的,因此最外层的外护管3和外套层51容易受到腐蚀,为此,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的整体外周套装有聚乙烯管7,即外护管3和外套层51的外周均套有聚乙烯管7,所述聚乙烯管7能够很好起到防腐效果。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套层51外周的聚乙烯管是经过3PE处理后的防腐管道,其与外护管3外周聚乙烯管通过挤塑焊接为一体。现有蒸汽直埋管中,都是通过管道中的保温层支撑外周的外护管的,因此若所述外护管的质量过大,所述保温层可能产生形变,影响了保温层的保温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工作管I与外护管3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外护管3的陶瓷支架8,所述陶瓷支架8分担了外护管3对保温层的压力,稳定了管道的结构。综上,本实施例解决了现有蒸汽直埋管由于疏水管穿过保温材料,影响了保温材料结构、降低了管道保温效果的技术问题,其优选实施方式解决了由于过多的疏水次数导致疏水时带走过多的热量的问题,此外,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蒸汽直埋管的主体管道两端以及疏水管的输出端做了防水结构,保证了管道的防水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从内到外依次为内工作管(I)、保温层(2)、外护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工作管(I)底部接通有集水袋(4),所述集水袋(4)底部连通有疏水管(5),所述疏水管(5)的外侧设有外套层(51),所述疏水管(5)与外套层(51)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52),所述疏水管(5)不经过内工作管(I)与外护管(3)之间的保温层(2)、且从外护管(3)的底部引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管(5)包括一弯道,所述弯道一端的疏水管接通所述集水袋(4)的底部,另一端的疏水管的输出端高于所述外护管(3),所述疏水管的输出端用于接至疏水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工作管(I)的底部、且与集水袋(4)的接口范围内开设有小孔(6),使得内工作管(I)中的水分可以通过所述小孔(6)进入所述集水袋(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和/或保温材料(52)包括两层,由内到外分别为纳米棉层和酚醛泡沫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管(3)两端做有第一防水结构,所述第一防水结构为封盖住所述保温层(2)的酚醛泡沫。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层(51)的输出端还做有第二防水结构,所述第二防水结构为封盖住所述保温材料(52)的酚醛泡沫。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的整体外周套装有聚乙烯管(J)。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工作管(I)与外护管(3 )之间还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外护管(3 )的陶瓷支架(8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热力管道领域,提供一种疏水外接式蒸汽直埋管,从内到外依次为内工作管、保温层、外护管,所述内工作管底部接通有集水袋,所述集水袋底部连通有疏水管,所述疏水管的外侧设有外套层,所述疏水管与外套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疏水管不经过内工作管与外护管之间的保温层、且从外护管的底部引出。本实用新型直接将疏水管从外护管的底部引出,不穿过内工作管与外护管之间的保温层,使得所述保温层的结构不受破坏,保证了管道的保温效果,而且由于没有疏水管的阻碍,便于安装保温层。
文档编号F16L59/15GK202852340SQ2012204752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
发明者李关, 邓永高, 程恺, 代泽洪, 冯小刚 申请人:武汉德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