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缠绕式垫片中对中环的标识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5393阅读:15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缠绕式垫片中对中环的标识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缠绕式垫片,具体的说是一种金属缠绕式垫片中对中环的标识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金属缠绕式垫片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等工程建设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金属缠绕式垫片的识别问题一直困扰着项目建设的各相关方,也就是说一旦金属缠绕式垫片安装完毕后,当需要对其进行复检确认时,除非将之拆下来,否则很难判断垫片的安装是否正确。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用的做法是在金属缠绕式垫片的对中环上易于观察的部分涂上某种颜色的油漆用以标识(涂色法),但是这种方法往往因为油漆的脱落而大大影响涂色法的实施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识别、不易脱落、可靠性高的金属缠绕式垫片中对中环的标识安装结构。技术方案包括对中环,在所述对中环的外缘端面设有第一标识牌。在所述对中环的外缘端面设有弦长长度为40_80mm的平台,所述第一标识牌设在平台上。所述第一标识牌经固定支腿与平台插接,或者经过铆钉与平台铆接,或者经螺钉与平台螺纹接连。所述对中环的底面或顶面上设有第二标识牌。所述对中环上第二标签牌的位置与第一标签牌的位置在同一方向上。所述第二标识牌经固定支腿与对中环的顶面或底面插接,或者经过铆钉与对中环的顶面或底面铆接,或者经螺钉与对中环的顶面或底面螺纹接连。发明人取消了通常使用的涂色法,而采用安装标识牌的方式,解决了涂色易脱落的问题。另外,考虑到金属缠绕式垫片在安装后当需要进行复查时,由于法兰的阻碍,很难从垫片的顶面和底面进行确认,而位于金属缠绕式垫片最外层的对中环的外缘端面却是比较容易观察的位置,因此考虑将第一标识牌设置在对中环的外缘端面,但是又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标识牌通长为长方形的薄片,而外缘端面为弧形面,两者难以匹配安装的问题,因此考虑将对中环的外缘端面水平截去一段,局部形成弦长长度为40-80mm的平台,以供安装标识牌。进一步的,还可以同时在对中环的底面或顶面上设有第二标识牌,由于该标识牌位置较为醒目,更便于不同型号垫片在安装前的识别。所述第一标识牌和第二标识牌可以根据设计工况的温度选择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对于设计温度小于等于150°C的情况,可以采用非金属的标识牌。第一标识牌和第二标识牌与对中环的安装方式也有多种,当标识牌为非金属材料,如橡胶或塑料材料时,可在标识牌的背面设计一个同材质的固定支腿,利用过盈配合的原理,将固定支腿卡入对中环上端面平台或底面或顶面上预设的开孔中,形成插接。若标识牌为金属材料如铝质材料,则可通过铆钉与对中环上端面平台或顶面或底面铆接,或者经螺钉与对中环的顶面或底面螺纹接连。为了便于辩识,当对中环上同时装有第一标签牌和第二标签牌时,最好使第一标识牌和第二标识牌的位置在同一方向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标签安装后不易脱落,便于识别,可靠性高,可用于至少包括有垫片本体和对中环的金属缠绕式垫片的标识安装及识别。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台的示意图(未安装第一标识牌6)。图2为第一标识牌的主视图。图3为第一标识牌的仰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对中环、2-垫片本体、3-内环、4-第二标识牌、4-1-螺钉、5-平台、5-1-安装孔、6-第一标识牌、6-1-固定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金属缠绕式垫片由从外至内依次套接的对中环1、金属缠绕带缠绕而成的垫片本体2以内环3,所述对中环I的外缘端面设有弦长长度为40-80_的平台5(局部切削对中环I的外缘端面而成,参见图1),平台5上开有两个安装孔5-1,所述平台上装有第一标识牌6 (可为橡胶、塑料或者金属材料等),参见图2及图3,所述第一标识牌6背面设有两个同材质的固定支腿6-1,固定支腿6-1与两个安装孔5-1配合插接。所述对中环I的底面与第一标识牌6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第二标识牌4(可为橡胶、塑料或者金属材料等),所述第二标识牌4与对中环I底面经螺钉4-1螺纹连接(对中环I底面上开有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孔)。在安装金属缠绕式垫片时,应注意将对内环3带有第一标识牌6的区域置于便于
查看的一侧。由于金属缠绕式垫片主要分有四种型式,即基本型(仅有环形的垫片本体)、带内环型(垫片本体内圈装有内环)、带对中环型(垫片本体的外圈装有对中环)、带内环和对中环型(垫片本体内、外圈分别装有内环和对中环),而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适用于带对中环型和上述实施例列举出的带内环和对中环型两种类型的金属缠绕式垫片。
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缠绕式垫片中对中环的标识安装结构,包括对中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中环的外缘端面设有第一标识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缠绕式垫片中对中环的标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中环的外缘端面设有弦长长度为40-80mm的平台,所述第一标识牌设在平台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缠绕式垫片中对中环的标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牌经固定支腿与平台插接,或者经过铆钉与平台铆接,或者经螺钉与平台螺纹接连。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缠绕式垫片中对中环的标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环的底面或顶面上设有第二标识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缠绕式垫片中对中环的标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环上第二标识牌的位置与第一标识牌的位置在同一方向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缠绕式垫片中对中环的标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牌经固定支腿与对中环的顶面或底面插接,或者经过铆钉与对中环的顶面或底面铆接,或者经螺钉与对中环的顶面或底面螺纹接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缠绕式垫片中对中环的标识安装结构,解决了现有对中环的标识在垫片安装后不易识别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对中环,在所述对中环的外缘端面设有第一标识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识别、不易脱落、可靠性高。
文档编号F16J15/00GK202937803SQ201220638280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张洪伟, 沈菊, 张煜沈, 刘三军, 段中华, 江大波 申请人: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