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轴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745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传动轴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轴固定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薄片类介质输送用的传动棍的传动轴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薄片类介质传输技术中,例如纸币清分设备的纸币运输部,采用传动辊对纸币进行传输,这样的传输方式简单可靠。而目前传动辊在设备上的安装方式大都采用带法兰的轴承和E介的固定方式,这种方式装配工艺复杂,安装和维护拆卸都不方便,而且因为零件之间存在间隙会导致传动辊轴向运动,降低传动的可靠性。因此提高传动轴的安装简便性及其装配固定的精密度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简化传动辊的安装和拆卸、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提高配精度以及提升薄片类介质传输设备的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传动轴固定机构。该传动轴固定机构包括一轴承以及一轴承套,该轴承套为一内空的圆柱形结构,其包括一内侧面和一外侧面,该外侧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至少两个凸缘结构,且在该外侧面上与该凸缘结构沿轴向间隔一定距离处设置两个倒钩结构,该两个倒钩结构沿径向对称分布,以及,该外侧面上沿径向向外延伸有一弹性臂,该弹性臂与该倒钩结构之间错开一定角度,该弹性臂末端向设置有倒钩结构的一侧延伸有一凸点。优选的,该轴承套内侧面上沿轴向延伸有不少于两根肋条。优选的,该肋条等间距分布。优选的,该弹性臂与该凸缘结构分布在同一圆周上,这样,该弹性臂与凸缘结构一样起到轴向上固定该轴承套的作用。优选的,该传动轴固定机构还包括一波形垫圈,该波形垫圈安装在该轴承与该轴承套之间,该波形垫圈装配后发生形变,从而产生一个轴向力可以防止因零件之间配合间隙产生的窜动。优选的,该传动轴固定机构安装在一薄片类介质传输部件的侧板上,该侧板上设置有装配孔,该装配孔具有一对容倒钩结构穿过的豁口,以及装配孔旁设置有容纳该凸点的小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轴固定机构主要包括轴承和轴承套,零件数少,简化传动辊的安装和拆卸,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另外,该轴承套表面设置的特殊结构,例如凸缘结构和倒钩结构,使得该传动轴固定机构在轴向上被固定,而弹性臂及其凸点,可以在装配后落入装配孔旁边的小孔中,从而在旋转方向上固定该传动轴固定机构,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轴固定机构装配精度高,从而可提高薄片类介质传输设备的传动性能。

[0011]图1为一种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其传输部示意图,主要示出其传动辊结构,该传动辊的传动轴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轴固定机构固定;图2是图1中传动辊的传动轴及其传动轴固定机构的分解图,主要示出该传动轴固定机构的零件组成;图3是图2中所示传动轴固定机构的主要零件轴承套10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1中侧板7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其装配孔的细节特征。
具体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固定机构应用于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的传输部的传动棍装置中,该传动棍装置包括传动轴4以及安装在传动轴4上的传动棍41,该传动轴4安装在传输部的侧板6和7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固定机构即用于将该传动轴4固定在侧板6和7上。具体的,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固定机构包括两种,一种是包括轴承套10和轴承30的组件1,另一种是增加了波形垫圈20的组件2,组件2与组件I不同之处在于轴承套10和轴承30之间加入了波形垫圈20,该波形垫圈20装配后发生形变可产生一个轴向力从而防止因零件之间配合间隙产生的窜动,因此组件2是组件I的进一步优化的结构,该传动轴4的两端可如图2所示的这样,一端用组件I固定,另一端用组件2固定,也可以两端均用组件I固定,或者两端均用组件2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该传动轴固定机构特别之处在于该轴承套10采用了特殊的结构,如图3所示,该轴承套10为一内空的圆柱形结构,其包括一内侧面102和一外侧面101。该外侧面101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至少两个凸缘结构14,该外侧面101上沿径向向外还延伸有一弹性臂11。本实施例中,该弹性臂11还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12,该延伸部12也形成类似凸缘结构14的结构,其作用与凸缘结构14相同,起到轴向上固定该轴承套10的作用。当然,该弹性臂11也可以没有这一延伸部112,但是,优选的,该弹性臂11与该凸缘结构14分布在同一圆周上,这样该弹性臂11本身也就可以与凸缘结构14 一样起到轴向上固定该轴承套10的作用。另外,在该外侧面101上还设置有两个倒钩结构13,该倒钩结构13与该凸缘结构14在该外侧面101上沿该轴承套10的轴向间隔一定距离,也就是说,该倒钩结构13与该凸缘结构14之间要间隔一定距离,以便装配时容纳装配板的厚度,即,装配时,该轴承套10穿过装配孔,装配孔的边缘嵌入该轴承套10的倒钩结构13与凸缘结构14之间,该倒钩结构13与该凸缘结构14起到轴向的固定作用。具体的,该两个倒钩结构13沿径向对称分布,也就是说,如果在该两个倒钩结构13之间连线的话,该连线将穿过该轴承套的中心。另外,该弹性臂11与该倒钩结构13之间错开一定角度,该弹性臂11末端向设置有凸点111,该凸点111向轴承套10上设置有倒钩结构13的一侧延伸。以下结合图4中所示的侧板7的装配孔71的细节特征,详细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套10及整个传动轴固定机构的装配方式。装配时,先将轴承30放入轴承套10中形成组件1,或者先将波形垫圈20放入轴承套10中,然后再放入轴承30,形成组件2。然后将装有传动辊41的传动轴4架在侧板6和侧板7上,将组件I穿过侧板7套入传动轴4上,组件2穿过侧板6套入传动轴4的另一端。侧板6和侧板7具有相同的装配孔结构,结合图4以侧板7为例作详细介绍。如图4所示,装配孔71具有上下两个豁口 72,以及装配孔72的豁口下方设置有一小孔73。两个豁口 72也是对称分布的,如果两者之间连线的话,也穿过该装配孔72的中心线。该豁口 72是供轴承套10装配时其倒钩结构13穿过的,也就是说,轴承套10装配时,该倒钩结构13对正该豁口 72插入装配孔71中,此时凸缘结构14以及弹性臂11可防止轴承套10完全穿过该装配孔71,当凸缘结构14贴紧该侧板7时,弹性臂11的凸点111顶住侧板7,弹性臂11产生一定形变。然后将该轴承套10转动一设定角度,也就是倒钩结构13与弹性臂11之间错开的角度,此时倒钩结构13会错开该豁口 72,该轴承套10即被倒钩结构13限制而不能再退出该装配孔71,这样,倒钩结构13与凸缘结构14配合将该轴承套10在轴向上固定了。另外,当轴承套10旋转该设定角度时,弹性臂的凸点刚好会在弹性力的作用下落入小孔73中,从而将轴承套10在旋转方向锁住。另外,波形垫圈装配后形变产生一个轴向力可以防止因零件之间配合间隙产生的窜动,进一步提高该传动轴固定机构的配精度。从上述介绍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此传动轴固定方式装配简单,又可以避免传输辊轴向窜动带来的输送不稳定的问题。另外,如图3所示,该轴承套10内侧面102上沿轴向延伸有多根肋条15,优选该肋条15等间距分布。该肋条15使得轴承套10与轴承30之间装配更紧密,进一步提高配精度。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传动轴固定机构,包括一轴承以及一轴承套,该轴承套为一内空的圆柱形结构,其包括一内侧面和一外侧面,其特征在于,该外侧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至少两个凸缘结构,且在该外侧面上与该凸缘结构沿轴向间隔一定距离处设置两个倒钩结构,该两个倒钩结构沿径向对称分布,以及,该外侧面上沿径向向外延伸有一弹性臂,该弹性臂与该倒钩结构之间错开一定角度,该弹性臂末端向设置有倒钩结构的一侧延伸有一凸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轴承套内侧面上沿轴向延伸有不少于两根肋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轴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肋条等间距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臂与该凸缘结构分布在同一圆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固定机构还包括一波形垫圈,该波形垫圈安装在该轴承与该轴承套之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动轴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轴固定机构安装在一薄片类介质传输部件的侧板上,该侧板上设置有装配孔,该装配孔具有一对容倒钩结构穿过的豁口,以及装配孔旁设置有容纳该凸点的小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轴固定机构,其包括一轴承以及一轴承套,该轴承套为一内空的圆柱形结构,其包括一内侧面和一外侧面,该外侧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至少两个凸缘结构,且在该外侧面上与该凸缘结构沿轴向间隔一定距离处设置两个倒钩结构,该两个倒钩结构沿径向对称分布,该外侧面上沿径向向外延伸有一弹性臂,该弹性臂与该倒钩结构之间错开一定角度,该弹性臂末端向设置有倒钩结构的一侧延伸有一凸点。该凸缘结构和倒钩结构使得该传动轴固定机构在轴向上被固定,而弹性臂上的凸点在装配后落入小孔中,从而在旋转方向上固定该轴承套,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轴固定机构装配精度高,从而可提高薄片类介质传输设备的传动性能。
文档编号F16C35/00GK203023304SQ20122068201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
发明者黄鹤翔, 谢卫平, 周桂洪 申请人: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