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526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底板顶部的第一板和调节板,调节板上开有轴向定位槽,调节板上设有调节螺杆,第一板上方设有第二板,第二板底部固定有第三板、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第一板上开有梯形槽和水平导向槽,梯形槽中设有梯形螺栓,梯形螺栓上端设有第一螺母,第一导向块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第二板顶部安装有电机,电机轴线与水平导向槽轴线垂直,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连接,第一皮带轮安装在动力轴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皮带总是不能被张紧,传动效率低、人工调整程序繁琐、劳动强度大以及皮带寿命短的问题。
【专利说明】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拉制铜线、铝线、铜合金线以及铝合金线材的拉线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拉线机的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拉线机的电机皮带,采用安装板上加工长槽孔,靠人为安装时将皮带拉紧,再将电机安装板上的螺母锁紧,这种结构的皮带张紧方式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点:1、电机安装板需预留长槽孔的位置,所以其电机安装板的外形尺寸要尽量放大;2、电机安装板上需提前加工出长槽孔才可安装使用;3、皮带张紧时靠人工推动电机来张紧皮带,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且同时需要2?3人才能完成此操作;4、由于电机重量大,靠人工推动电机不能将皮带张紧到理想状态,皮带总是松一些,影响皮带传递效率;5、靠人工推动电机,由于每个人用力大小不一,而使电机歪斜,使电机轴与动力轴不平行,这样使皮带里侧到外侧受力不均匀而使得一侧磨损严重,皮带早早损坏;6、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快捷,同时解决了目前皮带总是不能被张紧,传动效率低、人工调整程序繁琐、劳动强度大以及皮带寿命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在底板顶部的第一板和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位于底板的左端,所述调节板上开有轴向定位槽,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穿过轴向定位槽且与调节板转动连接的调节螺杆,所述第一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板,所述第二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三板、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三板位于第二板与第一板之间,所述第三板的数量为两块且两块第三板前后对称布设,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两者均设置在两块第三板之间,所述第一板上开有梯形槽和水平导向槽,所述梯形槽的数量为两道且两道梯形槽前后对称布设,所述梯形槽中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板、第三板和第二板相连接的梯形螺栓,所述梯形螺栓的梯形截面端位于所述梯形槽内且能够沿着梯形槽滑动,所述梯形螺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水平导向槽位于两道梯形槽之间且供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左右滑动,所述第一导向块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轴线与水平导向槽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皮带轮连接形成皮带传输,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安装在位于电机输出轴斜上方的动力轴上。
[0005]上述的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地面上的地脚螺栓,所述地脚螺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螺母。
[0006]上述的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二板的顶部。[0007]上述的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与第一板之间有具有距离。
[0008]上述的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向槽开在第一板的对称中心线位置处。
[0009]上述的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第一板和调节板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所述第三板与第二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第二板与第三板、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0010]上述的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定位槽的形状为U字形。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1、本实用新型尺寸小,整体尺寸更加紧凑。
[0013]2、本实用新型不用多人来协作完成,单人即可完成皮带的张紧。
[0014]3、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螺杆来调节电机位置,使皮带张紧,皮带张紧程度可调到最佳,保证了皮带传动的效率。
[0015]4、本实用新型由于有导向块导向,保证了电机轴与动力轴时时刻刻平行,使皮带各处受力均匀。
[0016]5、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导向块导向,所以调节螺杆只需要一个即可完成调整。
[0017]6、本实用新型调节方便,效率高,更换皮带方便、快捷,
[0018]7、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平皮带、三角带、同步齿形带以及链条的水平方向张紧,用于链条水平张紧调节时,只需要将`两个带轮换成两个链轮即可。
[00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地脚螺栓和第二螺母后的主视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动力轴、第一皮带轮和皮带后的左视图。
[0022]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I 一底板;2—第二导向块;3—第一板;
[0025]3-1—水平导向槽;4一第二板;5—第一导向块;
[0026]6一调节板;6-1—轴向定位槽;7—调节螺杆;
[0027]8一第一螺母; 9一梯形螺检; 10—螺检;
[0028]11 一第一皮带轮;12—皮带;13—电机;
[0029]14一第二皮带轮;15—第二螺母; 16—地脚螺栓;
[0030]17一第二板; 18—动力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I以及固定在底板I顶部的第一板3和调节板6,所述调节板6位于底板I的左端,所述调节板6上开有轴向定位槽6-1,所述调节板6上设置有穿过轴向定位槽6-1且与调节板6转动连接的调节螺杆7,所述第一板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板4,所述第二板4的底部固定有第三板17、第一导向块5和第二导向块2,所述第三板17位于第二板4与第一板3之间,所述第三板17的数量为两块且两块第三板17前后对称布设,所述第一导向块5和第二导向块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两者均设置在两块第三板17之间,所述第一板3上开有梯形槽和水平导向槽3-1,所述梯形槽的数量为两道且两道梯形槽前后对称布设,所述梯形槽中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板3、第三板17和第二板4相连接的梯形螺栓9,所述梯形螺栓9的梯形截面端位于所述梯形槽内且能够沿着梯形槽滑动,所述梯形螺栓9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螺母8,所述水平导向槽3-1位于两道梯形槽之间且供第一导向块5和第二导向块2左右滑动,所述第一导向块5与调节螺杆7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板4的顶部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轴线与水平导向槽3-1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14,所述第二皮带轮14通过皮带12与第一皮带轮11连接形成皮带传输,所述第一皮带轮11固定安装在位于电机13输出轴斜上方的动力轴18上。具体安装时,第二皮带轮14通过键连接固定在电机13的输出轴上,并采用压盖压紧;第一皮带轮11通过键连接固定在动力轴18上,并采用压盖压紧。
[0032]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底板I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地面上的地脚螺栓16,所述地脚螺栓16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螺母15,第二螺母15将地脚螺栓16锁紧,防止在工作过程中电机13移位。
[0033]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电机13通过螺栓10固定安装在第二板4的顶部,连接方
式简单,固定可靠。
[0034]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板6与第一板3之间有具有距离,便于焊接固定。
[0035]如图1所示,所述水平导向槽3-1开在第一板3的对称中心线位置处。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I与第一板3和调节板6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所述第三板17与第二板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第二板4与第三板17、第一导向块5和第二导向块2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0037]如图2所示,所述轴向定位槽6-1的形状为U字形,轴向定位槽6-1正好卡住调节螺杆7的两个挡边,用于对调节螺杆7轴向定位,使其转动时轴向不移动。
[00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采用第一导向块5和第二导向块2在水平导向槽3-1中滑动导向,调节板6对调节螺杆7轴向定位,调节螺杆7与第一导向块5螺纹连接的原理,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平动,使得电机13水平滑移来保证皮带12张紧,通过皮带12将动力传递到动力轴18上,供设备完成操作动作。调节时,具体的调节方式为:先松开第一螺母8,再转动调节螺杆7左端头,由于调节螺杆7轴向被限位,所以在螺纹传动下,第一导向块5会在水平导向槽3-1的导向限制下左右移动,由于第一导向块5和第二导向块2均与第二板4焊接为一体,所以将拖动电机13水平左右移动,使皮带12被张紧或松开。在上述过程中,第一导向块5和第二导向块2的两侧面均与水平导向槽3-1的两侧面接触且沿着水平导向槽3-1滑移,以保证电机13的输出轴始终与动力轴18平行。
[00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I)以及固定在底板(I)顶部的第一板(3)和调节板(6),所述调节板(6)位于底板(I)的左端,所述调节板(6)上开有轴向定位槽(6-1),所述调节板(6 )上设置有穿过轴向定位槽(6-1)且与调节板(6 )转动连接的调节螺杆(7),所述第一板(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板(4),所述第二板(4)的底部固定有第三板(17)、第一导向块(5)和第二导向块(2),所述第三板(17)位于第二板(4)与第一板(3)之间,所述第三板(17)的数量为两块且两块第三板(17)前后对称布设,所述第一导向块(5)和第二导向块(2)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两者均设置在两块第三板(17)之间,所述第一板(3)上开有梯形槽和水平导向槽(3-1),所述梯形槽的数量为两道且两道梯形槽前后对称布设,所述梯形槽中设置有用于将第一板(3)、第三板(17)和第二板(4)相连接的梯形螺栓(9),所述梯形螺栓(9)的梯形截面端位于所述梯形槽内且能够沿着梯形槽滑动,所述梯形螺栓(9)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螺母(8),所述水平导向槽(3-1)位于两道梯形槽之间且供第一导向块(5)和第二导向块(2)左右滑动,所述第一导向块(5)与调节螺杆(7)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板(4)的顶部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轴线与水平导向槽(3-1)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14),所述第二皮带轮(14)通过皮带(12 )与第一皮带轮(11)连接形成皮带传输,所述第一皮带轮(11)固定安装在位于电机(13 )输出轴斜上方的动力轴(18 )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上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地面上的地脚螺栓(16),所述地脚螺栓(16)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螺母(15)。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3)通过螺栓(10)固定安装在第二板(4)的顶部。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6)与第一板(3)之间有具有距离。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向槽(3-1)开在第一板(3)的对称中心线位置处。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I)与第一板(3)和调节板(6)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所述第三板(17)与第二板(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第二板(4)与第三板(17)、第一导向块(5)和第二导向块(2)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皮带水平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定位槽(6-1)的形状为U字形。
【文档编号】F16H7/14GK203585242SQ201320588700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赵艳丽, 吕杰 申请人:西北机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