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597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以及车辆;所述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包括设在车身地板上的具有一定高度的支架,在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位置处设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上连接有换挡杆,所述换挡杆绕所述旋转部旋转、并以所述旋转部为界形成换挡杆上部和换挡杆下部。这样,当所述换挡杆绕所述旋转部旋转时,与现有技术中使换挡杆以其底端为中心进行旋转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支架将换挡杆的旋转中心由其底端向上提升,因此以所述旋转部为界形成的换挡杆上部转过的角度较小,从而使得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的行程减小,并以此满足内饰空间的要求。
【专利说明】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驱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在多轴驱动的汽车上,为了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到各驱动桥,一般装有分动器。分动器的基本结构是一个齿轮传动系统,该系统内的齿轮轴上设有用于换挡的接合套或拨叉轴,该接合套或拨叉轴与分动器的换挡操纵机构连接,从而操作人员操作换挡操纵机构后,该换挡操纵机构带动与之相连的接合套或拨叉轴与相应的齿轮接合,改变分动器内齿轮的啮合关系及传动路径,并以此改变传动比,实现换挡。
[0003]在汽车开发设计中,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一般为远距离操纵,往往由于变速器换挡操纵系统自身机构以及内饰造型的影响,导致分动器换挡空间较小。此时,如果分动器的各个挡位行程较大,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就很难布置,也难以满足内饰造型的要求。
[0004]目前在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设计开发过程中进行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布置时,主要存在以下难点:
[0005]分动器换挡摇臂以其底端为中心旋转,转动距离大、行程大,这样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提供的行程就大,从而无法满足内饰空间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以及车辆,使得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的行程减小,从而满足内饰空间的要求。
[0007]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其包括设在车身地板上的具有一定高度的支架,在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位置处设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上连接有换挡杆,所述换挡杆绕所述旋转部旋转、并以所述旋转部为界形成换挡杆上部和换挡杆下部。
[0009]可以通过轴与孔的配合实现换挡杆相对于旋转部旋转。例如,旋转部可以为与所述支架一体成型或固定设在所述支架上的轴,此时,在所述换挡杆上设置与该轴配合的孔即可实现换挡杆绕旋转部旋转;或者也可以将孔设在支架上,而将轴设在换挡杆上,此时设在支架上的孔可作为旋转部。
[0010]实现换挡杆相对于旋转部旋转的其中一个优选方案为:所述旋转部为所述支架上的孔,所述孔中穿设有轴;所述换挡杆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换挡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轴上。
[0011]对上述优选方案具体而言,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旋转部为穿透所述两个相对的侧壁的孔,且所述套筒套设在位于所述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的一段轴上。
[0012]所述轴上还套设有衬套,所述衬套具有筒状本体及设在所述筒状本体一端的凸缘,当将所述衬套套设在所述轴上后,所述筒状本体位于所述套筒与所述轴之间、所述凸缘位于所述套筒与所述支架的侧壁之间。
[0013]所述轴上对称地套设有两个衬套,且两个衬套的筒状本体相互抵靠。
[0014]或者,所述轴上对称地套设有两个衬套,两个衬套的筒状本体相互分离,且在所述衬套与所述轴之间还设有轴套。
[0015]所述衬套可以由自润滑材料制成。
[0016]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还连接有连接壁。
[0017]而且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轴可以选用螺栓。
[0018]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具有如上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
[00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以及车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在车身地板上设置具有一定高度的支架,且在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位置处设有旋转部,这样能够在所述旋转部上可旋转地连接换挡杆。当所述换挡杆绕所述旋转部旋转时,与现有技术中使换挡杆以其底端为中心进行旋转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支架将换挡杆的旋转中心由其底端向上提升,因此以所述旋转部为界形成的换挡杆上部转过的角度较小,从而使得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的行程减小,并以此满足内饰空间的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在车辆中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1所示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沿平面A剖切形成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中标记为:
[0025]1-分动器换挡盖板、11-盖板通孔、2-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3-车身地板、31-底座、32-螺栓、33-螺母、4-分动器手球、6-支架、61-孔、62-连接壁、7-换挡杆、71-套筒、8-轴套、9-衬套、91-筒状本体、92-凸缘、5-螺母、10-螺栓(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7]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2包括设在车身地板3上的具有一定高度的支架6,在靠近支架6顶部的位置处设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上可旋转地连接有换挡杆7,换挡杆7绕所述旋转部旋转、并以所述旋转部为界形成换挡杆上部和换挡杆下部。
[0028]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中,由于在车身地板3上设置具有一定高度的支架6,且在靠近支架6顶部的位置处设有旋转部,这样能够在所述旋转部上可旋转地连接换挡杆7。当换挡杆7绕所述旋转部旋转时,与现有技术中使换挡杆以其底端为中心进行旋转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支架6将换挡杆7的旋转中心由其底端向上提升,因此以所述旋转部为界形成的换挡杆上部转过的角度较小,从而使得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的行程减小,并以此满足内饰空间的要求。[0029]具体如图3所示,在将上述实施例中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组装完成后,还可以在其外部覆盖一分动器换挡盖板1,以用于保护内部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并使外形美观。在分动器换挡盖板I上设有盖板通孔11,用于使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中的换挡杆7和分动器手球4伸出,从而实现用户的换挡操作。这样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如果换挡杆7以其最下端为旋转中心进行换挡,则在旋转同样角度的情况下,换挡杆7势必转过较大的距离,即换挡杆7的形成较大,这就要求盖板通孔11的尺寸较大,从而无法满足车辆内部内饰空间的要求。
[0030]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具有一定高度的支架6可以将换挡杆7的旋转中心的高度向上提升大约40?55mm。通常情况下,一般可以提升50mm。
[0031]实现换挡杆7相对于旋转部旋转的其中一个优选方案为:在支架6上设置孔61,该孔61即为所述旋转部,且在孔61中穿设有轴10 ;换挡杆7上设有套筒71,套筒71的长度方向与换挡杆7的长度方向垂直,且套筒7套设在轴19上。这样,用户操作分动器手球4时,可带动换挡杆7上的套筒71绕轴10转动,从而实现换挡。而且换挡杆7由所述旋转部(或者,套筒71)为界形成位于套筒71上部的换挡杆上部和位于套筒71下部的换挡杆下部,由于换挡杆上部的长度小于整个换挡杆7的长度,且换挡杆上部穿过盖板通孔11而伸出分动器盖板1,因此当本实施例中的换挡杆转动时,其转过的距离小,因此形成也小,更容易满足车辆内饰空间的需要。
[0032]作为上述各实施例中支架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支架6可以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架6形成大致呈U形的形状,在U形支架的顶部设有通孔以便换挡杆7穿出,并且在U形支架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均开设有孔61。此时,所述旋转部即为穿透所述两个相对的侧壁的孔61。结合图4可知,安装完成后换挡杆7的套筒71套设在位于支架6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的一段轴10上。这种对称设置的方式有利于支架6以及换挡杆7达到受力平衡,从而使得换挡过程更加平滑,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0033]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如图2和图4所示,轴10上还套设有衬套9,衬套9具有筒状本体91及设在筒状本体91 一端的凸缘92,当将衬套9套设在轴10上后,所述筒状本体91位于套筒71与轴10之间、所述凸缘92位于套筒71与支架6的侧壁之间。为保证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的动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支架6、换挡杆7以及轴10通常采用具有足够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当通过轴10将换挡杆7安装到支架6上后,在换挡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润滑,相互配合的支架6、换挡杆7以及轴10进行相对运动时可能会卡死,从而导致换挡不顺利或发出异响。然而由于结构上的影响导致较难向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攻击润滑剂。为此,可以避免支架6、换挡杆7以及轴10的直接接触。设置衬套9可避免换挡杆7与轴10、以及支架6的侧壁直接接触,避免卡死的现象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换挡的顺利进行。
[0034]进一步地,为了这一目的,还可以选择合适的衬套材料使衬套9具有自润滑性能,以此来避免换挡时发生卡死或发出异响。例如衬套9可以使用尼龙等塑料材料制成。上述实施例中衬套9优选使用POM材料制成,POM (Polyoxymethylene)即聚甲醒塑料,被誉为“超钢”或“赛钢”,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
[0035]如图2和图4所示,通常可以在轴10上对称地套设有两个衬套9。在安装时需要首先将两个衬套9设在换挡杆7的套筒71内部,然后使换挡杆7由支架6的底部进入并向上运动,以使衬套9与支架6上的孔61对齐,之后将轴穿过孔61及衬套9,完成安装。由于轴10与衬套9的配合间隙较小,因此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来完成轴10的安装。此时,如果两个衬套9的筒状本体相互分离,则在轴10的装入过程中衬套9仅受到轴10施加的推挤力,该较大的推挤力很有可能造成衬套9损坏,例如衬套9在筒状本体91与凸缘92连接位置处撕裂。
[0036]因此,为避免衬套9在安装过程中被损坏,可以使两个衬套9的筒状本体相互抵靠。这样当其中一个衬套受到轴10施加的推挤力时,另一个衬套可以向其施加与该推挤力相对应的反作用力,从而避免衬套被损坏。
[0037]但是将两个衬套设置为相互抵靠时,两个衬套的筒状本体长度通常较大,这将不利于安装。因此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轴10上对称地套设有两个衬套9时,可以使两个衬套9的筒状本体相互分离以减小筒状本体的长度,并且在该两个衬套9与轴10之间设置轴套8。这样如图4所示,在进行轴10的安装时,轴10并不与两个衬套9直接接触,因此安装轴10时产生的推挤力直接作用在了轴套8上,轴套8对衬套9具有保护作用,避免了衬套9的损坏。
[0038]此外,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支架6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还连接有连接壁62,连接壁62能够提高支架6的强度。支架6可以通过底座31安装在车身地板3上,为此可以在支架6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下部以及在连接壁62的下部形成与车身地板3贴合的折弯部,并在该折弯部上设置通孔,然后通过螺栓32和螺母33将支架6固定在底座31上。其中,螺栓32和螺母33的型号可以选用M6。
[0039]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制作和安装,所述轴10可以选用螺栓。组装时可以首先将轴套8套入换挡杆7的套筒71内,然后在轴套8的两端对称地套设两个衬套9,之后将换挡杆7由支架6的底部穿入并使轴套8中的通孔与支架6上的孔61对齐,最后将螺栓10穿入轴套8的通孔以及孔61中并使用螺母5固定。其中螺栓10和螺母5的型号可以选用M10。
[0040]除上述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的各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具有如上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因此该车辆具有上述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所能达到的各个预期效果。
[0041]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车身地板上的具有一定高度的支架,在靠近所述支架顶部的位置处设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上连接有换挡杆,所述换挡杆绕所述旋转部旋转、并以所述旋转部为界形成换挡杆上部和换挡杆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为所述支架上的孔,所述孔中穿设有轴;所述换挡杆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换挡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且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壁,所述旋转部为穿透所述两个相对的侧壁的孔,且所述套筒套设在位于所述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的一段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上还套设有衬套,所述衬套具有筒状本体及设在所述筒状本体一端的凸缘,当将所述衬套套设在所述轴上后,所述筒状本体位于所述套筒与所述轴之间、所述凸缘位于所述套筒与所述支架的侧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上对称地套设有两个衬套,且两个衬套的筒状本体相互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上对称地套设有两个衬套,两个衬套的筒状本体相互分离,且在所述衬套与所述轴之间还设有轴套。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由自润滑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之间连接有连接壁。
9.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选用螺栓。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动器换挡操纵机构。
【文档编号】F16H59/02GK203571017SQ201320608859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董伟 申请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