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花键倒角及新型花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8864阅读:18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花键倒角及新型花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花键倒角及新型花键。所述新型花键倒角设置于外花键轴端或内花键孔口,沿花键齿形的轨迹设置,所述新型花键倒角为齿形倒角,包括孔口齿形倒角和轴端齿形倒角,分别设置在内花键的内圆柱面孔口和外花键的外圆柱面轴端。所述新型花键倒角为圆弧倒角或直角倒角。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花键倒角,沿花键齿形生成倒角,倒角在内圆柱面孔口表现形式为孔口齿形倒角,倒角在外圆柱面轴端表现形式为轴端齿形倒角,在进行花键联接装配时,由于倒角沿着齿形的轨迹设置,能满足内外花键啮合过程中沿齿形进行导向,有效避免啮合时花键端部卡死或端面被刮伤起瘤。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花键倒角及新型花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倒角,特别是一种花键倒角及新型花键。
【背景技术】
[0002]花键联接在机械工程中应用广泛,具有传动面积大、承载能力高、定心性能好、同时结构紧凑等优点,通常应用于传递较大的转矩和定心精度要求高的静联接和动联接。花键联接由内花键和外花键组成,内、外花键均为多齿零件,在内圆柱面上的花键为内花键,在外圆柱表面上的花键为外花键。按花键齿的外形可分为矩形花键、渐开线花键和三角形花键三种,其结构分别如图1 (a)、(b)、(C)所示。
[0003]现有技术的花键齿形倒角一般沿内圆柱面孔口生成孔口倒角或外圆柱面轴端生成轴端倒角,与花键齿形的大径或小径相交,倒角形式为直角倒角或圆弧倒角,如图2 (a)、(b)、(c)、(d)、图5至图8所示。
[0004]花键齿形轨迹一般指花键齿的外形形状,按照其结构形式,分别为矩形、渐开线、三角形所形成的花键形状。
[0005]沿花键轨迹设置的倒角一般指在花键齿形轨迹线上,在花键本体一侧所形成的倒角。
[0006]花键联接的配合一般为过盈、间隙和过渡三种形式,在装配过程中要求花键端部具有一定的倒角,便于装配过程的导向,避免应力集中。目前在进行花键联接装配时,由于倒角不是沿着齿形的轨迹,并不能满足内外花键啮合过程中沿齿形进行导向,而仅是依靠内花键圆柱面孔口的倒角及外花键轴端的倒角实现导向装配,导向容易失效,造成啮合时花键端部卡死或端面被刮伤起瘤。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花键倒角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满足内外花键啮合过程中沿齿形进行导向的新型花键倒角及新型花键。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新型花键倒角设置于外花键轴端或内花键孔口,所述新型花键倒角沿花键齿形的轨迹设置,所述新型花键倒角为齿形倒角。
[0009]所述新型花键倒角包括孔口齿形倒角、轴端齿形倒角,分别设置在内花键的内圆柱面孔口、外花键的外圆柱面轴端。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新型花键倒角为圆弧倒角或直角倒角。
[0011]一种新型花键,包括花键本体,所述花键本体包括外花键本体和内花键本体,在内花键本体孔口和外花键本体轴端设置有花键倒角,所述花键倒角为上述新型花键倒角。所述新型花键倒角包括孔口齿形倒角、轴端齿形倒角,分别设置在内花键的内圆柱面孔口、夕卜花键的外圆柱面轴端。
[0012]一种齿条倒角,设置于齿条上,所述齿条倒角沿齿条齿形的轨迹设置,所述齿条倒角为齿形倒角。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花键倒角,沿花键齿形生成倒角,倒角在内圆柱面孔口表现形式为孔口齿形倒角,倒角在外圆柱面轴端表现形式为轴端齿形倒角,在进行花键联接装配时,由于倒角沿着齿形的轨迹设置,能满足内外花键啮合过程中沿齿形进行导向,有效避免啮合时花键端部卡死或端面被刮伤起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a)、(b)、(C)分别是矩形花键、渐开线花键和三角形花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a)、(b)、(c)、(d)分别是现有技术中的花键孔口直角倒角、花键孔口圆弧倒角、花键轴端直角倒角、花键轴端圆弧倒角示意图;
[0016]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孔口齿形倒角(直角)示意图;
[0017]图3(b)是沿图3 Ca)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3(c)是本实用新型的孔口齿形倒角(圆弧)示意图;
[0019]图3(d)是沿图3 (C)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轴端齿形倒角(直角)示意图;
[0021]图4(b)是沿图4 Ca)中C-C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4(c)是本实用新型的轴端齿形倒角(圆弧)示意图;
[0023]图4(d)是沿图4 (C)中D-D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5(a)是现有技术中的花键孔口倒角(直角)示意图;
[0025]图5(b)沿图5 Ca)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5(C)图5 Ca)中的局部放大图1;
[0027]图5(d)图5 (C)中的A-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5(e)图5 (C)中的B-B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5(f)图5 Cd)中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6(a)是现有技术中的花键孔口倒角(圆弧)示意图;
[0031]图6(b)沿图6 Ca)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32]图6(C)图6 Ca)中的局部放大图1;
[0033]图6(d)图6 (C)中的A-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34]图6(e)图6 (C)中的B-B线的剖面示意图;
[0035]图6(f)图6 Cd)中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7Ca)是现有技术中的花键轴端倒角(直角)示意图;
[0037]图7(b)沿图7 Ca)中A_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38]图7(C)图7 Ca)中的局部放大图1;
[0039]图7(d)图7 (C)中的A-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40]图7(e)图7 (C)中的B-B线的剖面示意图;
[0041]图7(f)图7 Cd)中的局部放大图;
[0042]图8(a)是现有技术中的花键轴端倒角(圆弧)示意图;
[0043]图8(b)沿图8 Ca)中A_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44]图8(C)图8 Ca)中的局部放大图1;[0045]图8 (d)图8 (c)中的A-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46]图8 (e)图8 (C)中的B-B线的剖面示意图;
[0047]图8 (f)图8 Cd)中的局部放大图。
[0048]图中:1、内花键本体;2、孔口齿形倒角;3、外花键本体;4、轴端齿形倒角。【具体实施方式】
[0049]如图3 (a)、(b)、(c)、(d)和图4 (a)、(b)、(c)、(d)所示,所述新型花键倒角设置于外花键的外圆柱面轴端和内花键的内圆柱面孔口,沿花键齿形的轨迹设置,包括孔口齿形倒角(直角、圆弧)和轴端齿形倒角(直角、圆弧)。
[0050]所述新型花键,包括内花键本体1、孔口齿形倒角2、外花键本体3、轴端齿形倒角
4;在内花键本体I孔口和外花键本体3轴端分别设置有孔口齿形倒角2和轴端齿形倒角
4。在进行花键联接装配时,由于倒角沿着齿形的轨迹设置,能满足内外花键啮合过程中沿齿形进行导向,有效避免啮合时花键端部卡死或端面被刮伤起瘤。
[0051]实际中,还可以将上述倒角方式应用于齿条等非花键结构,以及具有齿形结构的零部件。例如:一种齿条倒角,设置于齿条上,所述齿条倒角沿齿条齿形的轨迹设置,所述齿条倒角为齿形倒角。
[00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花键倒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花键倒角设置于外花键轴端或内花键孔口,所述新型花键倒角沿花键齿形的轨迹设置,所述新型花键倒角为齿形倒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花键倒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花键倒角包括孔口齿形倒角、轴端齿形倒角,分别设置在内花键的内圆柱面孔口、外花键的外圆柱面轴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花键倒角,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花键倒角为圆弧倒角或直角倒角。
4.一种新型花键,包括花键本体,所述花键本体包括外花键本体和内花键本体,在内花键本体孔口和外花键本体轴端设置有花键倒角,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倒角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花键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花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花键倒角包括孔口齿形倒角、轴端齿形倒角,分别设置在内花键的内圆柱面孔口、外花键的外圆柱面轴端。
【文档编号】F16B3/00GK203756670SQ201320689163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发明者】盛超, 余万里, 付国辉, 李靖靖, 曾慧, 谭秋平, 陈晓兵, 徐向阳 申请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