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构造、差速机构的密封构造以及密封构造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8789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密封构造、差速机构的密封构造以及密封构造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压入到旋转体中的密封部件的嵌合松动的密封构造、差速机构的密封构造以及密封构造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密封构造具有:压入部(66),其将密封部件(7)压入旋转体(6)的孔(63)中;扩径部(67),其从压入部(66)的端部沿压入方向扩径;台阶部(68),其从扩径部(67)的端部延伸到比压入部(66)更靠旋转体(6)的径向内侧的位置;插入部(69),其从台阶部(68)的端部沿压入方向延伸设置,密封部件(7)具有在压入时与形成台阶部(68)的旋转体(6)的内壁接触而变形形成且与形成扩径部(67)的旋转体(6)的内壁卡合的倒钩部(73)。
【专利说明】密封构造、差速机构的密封构造以及密封构造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密封构造、差速机构的密封构造以及密封构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将盖插入自动变速装置的旋转轴的轴内孔中并将轴内孔密封的技术方案。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 - 175580号公报
[0004]但是,在上述的技术中,盖等因热而膨胀、收缩,故而盖的嵌合松动,会产生振动。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抑制盖的嵌合的松动,抑制振动的发生。
[0006]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密封构造,其具有:旋转体,其被轴承支承在封入有流体的壳体上,沿轴形成有孔;密封部件,其被从旋转体的开口部压入而防止流体流入孔中,其中,旋转体的孔具有:压入部,其将密封部件压入;扩径部,其从压入部的端部沿压入方向扩径;台阶部,其从扩径部的端部延伸到比压入部更靠旋转体的径向内侧的位置;贯通部,其从台阶部的端部沿压入方向延伸设置,密封部件具有在压入时与形成台阶部的旋转体的内壁接触而变形形成且与形成扩径部的旋转体的内壁卡合的倒钩部。
[0007]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差速机构的密封构造,在封入有动作油的变速器壳体内收纳变速器以及差速机构,差速机构具有:小齿轮,其从变速器传递旋转;侧齿轮,其与小齿轮啮合且被轴承支承在变速器壳体上,沿轴形成有孔;传动轴,其被从侧齿轮的一开口部插入,与侧齿轮嵌合,将密封部件配置在孔内,密封部件被从侧齿轮的另一开口部插入而防止动作油流入孔中,其中,孔具有:压入部,其将密封部件压入;扩径部,其从压入部的端部沿压入方向扩径;台阶部,其从扩径部的端部延伸到比压入部更靠侧齿轮的径向内侧的位置;贯通部,其从台阶部的端部沿压入方向延伸设置,密封部件具有在压入时与形成台阶部的侧齿轮的内壁接触而变形形成且与形成扩径部的侧齿轮的内壁卡合的倒钩部。
[0008]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密封构造的制造方法,该密封构造将密封部件压入到旋转体中,该旋转体被轴承支承在封入有流体的壳体上且沿轴形成有孔,其中,孔具有:压入部,其将密封部件压入;扩径部,其从压入部的端部沿压入方向扩径;台阶部,其从扩径部的端部延伸到比压入部更靠旋转体的径向内侧的位置;贯通部,其从台阶部的端部沿压入方向延伸设置,在压入时,使密封部件的前端部与形成台阶部的旋转体的内壁接触,进而压入密封部件,从而使密封部件的前端部向径向外侧变形,使密封部件的前端部侧与形成扩径部的旋转体的内壁卡合。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由于设于密封部件的倒钩部与形成扩径部的旋转体的内壁卡合,故而能够抑制密封部件的嵌合松动,能够抑制振动的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差速机构的剖面图;
[0011]图2是图1的侧齿轮附近的放大图;
[0012]图3是压入前的密封部件的剖面图;
[0013]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0014]标记说明
[0015]1:差速机构
[0016]6:侧齿轮(旋转体)
[0017]7:密封部件
[0018]63:孔
[0019]66:压入部
[0020]67:扩径部
[0021]68:台阶部
[0022]69:插入部(贯通部)
[0023]73:倒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使用图1、图2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差速机构I进行说明。图1是差速机构I的剖面图。图2是图1的侧齿轮6附近的放大图。
[0025]差速机构I具有主减速器2、罩3、差速器支架4、一对小齿轮5、一对侧齿轮6、密封部件7。差速机构I被收纳在变速器壳体8中。在变速器壳体8内封入有油。
[0026]主减速器2经由变速器等传递在发动机等动力源产生的旋转。在主减速器2上通过螺栓10而固定有罩3以及差速器支架4。主减速器2、罩3以及差速器支架4设于同轴上并一体旋转。
[0027]罩3通过设于罩圆筒部31的外周面与变速器壳体8之间的轴承11而被旋转自如地支承。
[0028]差速器支架4通过设于支架圆筒部41的外周面与变速壳体8之间的轴承12而被旋转自如地支承。
[0029]罩3和差速器支架4形成收纳小齿轮5和侧齿轮6的一部分的收纳部13。
[0030]在差速器支架4,沿与差速器支架4的旋转轴(后述的侧齿轮6的旋转轴O)正交的方向贯通轴部件14,轴部件14和差速器支架4 一体旋转。
[0031]一对小齿轮5被收纳在收纳部13,各小齿轮5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收纳部13内的轴部件14的两侧。小齿轮5在轴部件14旋转时与轴部件14 一体公转,进而,能够相对于轴部件14自转。在小齿轮5上啮合有侧齿轮6的齿轮部62。
[0032]侧齿轮6具有齿轮圆筒部61、齿轮部62。另外,在侧齿轮6以侧齿轮6的旋转轴O为中心而形成孔63。一对侧齿轮6在收纳部13中以齿轮部62夹着轴部件14且设于齿轮部62的前端的开口部64面对轴部件14的方式设置。侧齿轮6与主减速器2、罩3以及差速器支架4同轴地设置,齿轮圆筒部61通过罩圆筒部31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齿轮圆筒部61与变速器壳体8之间设有密封件15。
[0033]孔63如图2所示地由压入部66、扩径部67、台阶部68、插入部69形成。压入部66、扩径部67、台阶部68以及插入部69从开口部64侧沿侧齿轮6的旋转轴O方向依次与压入部66、扩径部67、台阶部68、插入部69连续而形成。从开口部64将密封部件7压入孔63中,并且从另一开口部65将传动轴16插入孔63中。另外,在图1中表不了在一侧齿轮6的孔63中未插入密封部件7以及传动轴16的状态。
[0034]从开口部64将密封部件7压入压入部66。
[0035]扩径部67从压入部66的端部沿密封部件7的压入方向扩径形成。图2所示的形成扩径部67的侧齿轮6的内壁与形成台阶部68的侧齿轮6的内壁的角度α为40°?50°。在形成扩径部67的侧齿轮6的内壁卡合后述的密封部件7的倒钩部73。
[0036]台阶部68从扩径部67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形成。形成台阶部68的侧齿轮6的内壁与侧齿轮6的旋转轴O的角度为90°。台阶部68延伸到压入部66的径向内侧。
[0037]插入部69从径向内侧的台阶部68的端部沿压入方向形成,将传动轴16从开口部65插入。在插入部69形成与形成于传动轴16的花键齿16a嵌合的花键齿69a。
[0038]齿轮部62设置在位于收纳部13内的齿轮圆筒部61的外周,与小齿轮5啮合。
[0039]被传递到主减速器2的旋转经由罩3、差速器支架4、轴部件14、小齿轮5而向侧齿轮6传递。传递到侧齿轮6的旋转经由传动轴16而向驱动轮传递。
[0040]密封部件7由金属制的材料构成,被从开口部64压入压入部66。密封部件7具有盘部71、密封圆筒部72以及倒钩部73。另外,在后文中详细说明,倒钩部73在压入密封部件7时形成。
[0041]盘部71匹配侧齿轮6的开口部64的直径而形成,将开口部64堵住。
[0042]密封圆筒部72从盘部71的外周缘向压入方向延伸设置,被压入到压入部66。
[0043]倒钩部73在压入时使密封圆筒部72的前端部侧变形而形成,与形成扩径部67的侧齿轮6的内壁卡合。
[0044]在此,在图3中表示被压入压入部66前的密封部件7。被压入压入部66前的密封部件7由盘部71和密封圆筒部72构成,在密封圆筒部72的前端部侧形成有沿压入方向扩径的锥形部74。锥形部74与形成台阶部68的侧齿轮6的内壁的角度β如图3所示地为45。。
[0045]若将密封部件7压入压入部66,则密封圆筒部72的前端部与形成台阶部68的侧齿轮6的内壁接触,若进而将密封部件7压入压入部66,则密封圆筒部72的前端部侧向径向外侧塑性变形,形成倒钩部73。倒钩部73与形成扩径部67的侧齿轮6的内壁卡合,抑制密封部件7的嵌合松动。
[0046]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0047]在封入有油的变速器壳体8内旋转且沿侧齿轮6的旋转轴O将密封部件7压入形成有孔63的侧齿轮6的差速机构I中,由压入密封部件7的压入部66、从压入部66的端部沿压入方向扩径的扩径部67、从扩径部67的端部延伸设置到压入部66的径向内侧的台阶部68、从台阶部68的端部沿压入方向延伸设置的插入部69形成孔63。另外,在密封部件7形成在压入时与形成台阶部68的侧齿轮6的内壁接触而变形且与形成扩径部67的侧齿轮6的内壁卡合的倒钩部73。
[0048]通过使倒钩部73与形成扩径部67的侧齿轮6的内壁卡合,即使在密封部件7由于热量而膨胀、收缩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密封部件7的嵌合松动,抑制振动的发生(对应于权利要求1、4、5的效果)。
[0049]另外,能够防止被封入到变速器壳体8中的油漏出到孔63中,并且防止从变速器壳体8漏油,提高密封性。虽然在传动轴16与齿轮圆筒部61之间也能够设置密封件,但此时,在插入传动轴16之前不能够将油封入变速器壳体8中。因此,在组装时,必须在组装了变速器壳体8之后插入传动轴16,进而将油封入变速器壳体8中,操作效率变差。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入密封部件7,进而将倒钩部73与形成扩径部67的侧齿轮6的内壁卡合,由此能够防止在插入传动轴16之前漏油,只要在组装了变速器壳体8之后插入传动轴16即可,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对应于权利要求1、4、5的效果)。
[0050]在压入到压入部66前的密封部件7的密封圆筒部72的前端部侧形成沿压入方向扩径的锥形部74,由此能够使密封圆筒部72的前端部侧容易地向径向外侧变形,能够容易地形成倒钩部73 (对应于权利要求2的效果)。
[0051]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表示了本发明的适用例的一部分,并非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构成。
[0052]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对差速机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能够适用于防止流体漏出到设于旋转体内的孔中的密封构造。
[005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形成台阶部68的侧齿槽6的内壁和侧齿轮6的旋转轴O的角度为90°的方式设有台阶部68,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4所示地以台阶部68沿压入方向扩径的方式形成孔63。由此,在将密封部件7压入孔63中的情况下,能够使与形成台阶部68的侧齿轮6的内壁接触的密封圆筒部72的前端部侧容易地向径向外侧变形(对应于权利要求3的效果)。
[005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锥形部74与形成台阶部68的侧齿轮6的内壁的角度β设为45°,将形成扩径部67的侧齿轮6的内壁与形成台阶部68的侧齿轮6的内壁的角度α设为40°?50°,但不限于此,只要在压入时使密封圆筒部37的前端部侧容易向径向外侧变形,使密封部件7的倒钩部73和形成扩径部67的侧齿轮6的内壁卡合而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密封构造,其具有: 旋转体,其被轴承支承在封入有流体的壳体上,沿轴形成有孔; 密封部件,其被从所述旋转体的开口部压入而防止所述流体流入所述孔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具有:压入部,其将所述密封部件压入;扩径部,其从所述压入部的端部沿压入方向扩径;台阶部,其从所述扩径部的端部延伸到比所述压入部更靠所述旋转体的径向内侧的位置;贯通部,其从所述台阶部的端部沿所述压入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密封部件具有在压入时与形成所述台阶部的所述旋转体的内壁接触而变形形成且与形成所述扩径部的所述旋转体的内壁卡合的倒钩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构造,其特征在于, 被压入所述旋转体前的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的内周壁沿所述压入方向扩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部沿所述压入方向扩径。
4.一种差速机构的密封构造,在封入有动作油的变速器壳体内收纳变速器以及差速机构, 所述差速机构具有:小齿轮,其从所述变速器传递旋转;侧齿轮,其与所述小齿轮啮合且被轴承支承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上,沿轴形成有孔;传动轴,其被从所述侧齿轮的一开口部插入,与所述侧齿轮嵌合, 将密封部件配置在所述孔内,所述密封部件被从所述侧齿轮的另一开口部插入而防止所述动作油流入所述孔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具有:压入部,其将所述密封部件压入;扩径部,其从所述压入部的端部沿压入方向扩径;台阶部,其从所述扩径部的端部延伸到比所述压入部更靠所述侧齿轮的径向内侧的位置;贯通部,其从所述台阶部的端部沿所述压入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密封部件具有在压入时与形成所述台阶部的所述侧齿轮的内壁接触而变形形成且与形成所述扩径部的所述侧齿轮的内壁卡合的倒钩部。
5.一种密封构造的制造方法,该密封构造将密封部件压入到旋转体中,该旋转体被轴承支承在封入有流体的壳体上且沿轴形成有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具有:压入部,其将所述密封部件压入;扩径部,其从所述压入部的端部沿压入方向扩径;台阶部,其从所述扩径部的端部延伸到比所述压入部更靠所述旋转体的径向内侧的位置;贯通部,其从所述台阶部的端部沿所述压入方向延伸设置, 在压入时,使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与形成所述台阶部的所述旋转体的内壁接触,进而压入所述密封部件,从而使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向径向外侧变形,使所述密封部件的前端部侧与形成所述扩径部的所述旋转体的内壁卡合。
【文档编号】F16J15/10GK104048047SQ201410045467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1日
【发明者】横手达男, 福井秀行 申请人:加特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