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剖分式轴承轴承装配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87338阅读:170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剖分式轴承轴承装配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滑动轴承的轴承衬与轴颈直接接触,为了保证滑动轴承的良好工作性能,除必须具有适当的润滑措施外,轴承的材料性能还应满足以下一些要求: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塑性,使轴承衬既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又使它与轴颈之间的压力分布均匀;有良好的跑合性、减磨性和耐磨性,从而来延长轴承衬的使用寿命;润滑及散热性能好;有良好的工艺技能,热处理工艺需要不断进步和改进,现有的生产的产品合格率低,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及生产成本高。滑动轴承具有承载力大,工作平稳,振动小无噪声等优点。但是摩擦大,易发热,甚至发生爆轴,维护修理较复杂,所以滑动轴承不如滚动轴承应用广泛,所以滑动轴承的装配要求是:轴与轴承配合表面的接触粘度应达到规定标准;配合间隙要求,在工作条件下不致发热烧坏轴或轴承;润滑油通道的位置要正确、畅通,保证充分润滑,而现有滑动轴承的装配工艺方法,这种方法复杂、合格率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剖分式轴承轴承装配工艺方法,提高生产质量,增加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剖分式轴承轴承装配工艺方法,所述的剖分式轴承的结构由轴承座、上轴瓦、下轴瓦、轴承盖、双头螺柱、螺母和调整垫片组成,特征在于,其装配步骤为:(1)装配前,要求轴瓦背部与轴承接触紧密,对于厚壁大于5mm的轴瓦,采用用涂色法检验贴合情况,并进行刮研,刮研时应以座孔为基准,修刮轴瓦背部,对于厚壁小于5mm薄壁轴瓦不能进行修刮,需要进行选配,要求轴瓦在自由状态下外径稍大于座孔直径,使其有0.5mm的扩张量,轴瓦装入座孔后,其剖分面应比轴承平面高出0.08—0.15mm,以便达到配合的紧密;(2)装配时,用木片垫在轴瓦的部分面上,与轴承座两侧要对称,然后用木锤打击木块,使轴瓦装入轴承座孔中,轴瓦的配刮须分粗、精刮两步进行,粗刮时,准备一根比真轴直径小的0.03—0.05mm的工艺轴进行研点;粗刮后,配以0.5-2mm厚的垫片,装上真轴研点后进行精刮,精刮时,在每次装好轴承盖后,稍稍扳紧螺母,用木锤在轴承盖的顶部均匀敲击,使轴承盖更好的定位,然后紧固所有螺母,拧紧力矩大小应一致,粗刮后,轴在轴瓦中应能轻轻地转动,且无间隙,即可将轴瓦拆下,经过清洗后重新装入。本发明提供一种剖分式轴承轴承装配工艺方法,这种工艺方法简便、又容易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剖分式轴承轴承装配工艺方法,所述的剖分式轴承的结构由轴承座、上轴瓦、下轴瓦、轴承盖、双头螺柱、螺母和调整垫片组成,其装配步骤为:(1)装配前,要求轴瓦背部与轴承接触紧密,对于厚壁大于5mm的轴瓦,采用用涂色法检验贴合情况,并进行刮研,刮研时应以座孔为基准,修刮轴瓦背部,对于厚壁小于5mm薄壁轴瓦不能进行修刮,需要进行选配,要求轴瓦在自由状态下外径稍大于座孔直径,使其有0.5mm的扩张量,轴瓦装入座孔后,其剖分面应比轴承平面高出0.08—0.15mm,以便达到配合的紧密;(2)装配时,用木片垫在轴瓦的部分面上,与轴承座两侧要对称,然后用木锤打击木块,使轴瓦装入轴承座孔中,轴瓦的配刮须分粗、精刮两步进行,粗刮时,准备一根比真轴直径小的0.03—0.05mm的工艺轴进行研点;粗刮后,配以0.5-2mm厚的垫片,装上真轴研点后进行精刮,精刮时,在每次装好轴承盖后,稍稍扳紧螺母,用木锤在轴承盖的顶部均匀敲击,使轴承盖更好的定位,然后紧固所有螺母,拧紧力矩大小应一致,粗刮后,轴在轴瓦中应能轻轻地转动,且无间隙,即可将轴瓦拆下,经过清洗后重新装入。本发明提供一种剖分式轴承轴承装配工艺方法,这种工艺方法简便、又容易保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