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高效即热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0622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高效即热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高效即热水龙头,包括存在均匀间隙的双层腔体、双螺旋形电热管、螺旋形隔板、包含温控电路的控制电路,所述的螺旋形隔板在内腔中与双螺旋形电热管相配合。与现有即热水龙头相比,本实用新型更加节能节水,水流从进水口流进,沿着内、外腔间隙,从内腔顶部流进内腔加热,使水流在内腔加热过程中扩散的热量传递给了内、外腔间隙的水流,避免了加热水的热量扩散到外界,减少了能源浪费。
【专利说明】一种节能高效即热水龙头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家居生活品质的提高,即热式电热水龙头这种方便快捷的小家电成为厨卫电器中的重要一员。其工作过程是:打开开关后水由进水口进入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的腔体,经电热管简单加热后从出水口流出。然而由于现在市面上已有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结构简单,圆柱形腔体内只有一根普通电热管,所以存在种缺陷,例如:前几秒的出水没有达到需求的使用温度,造成水资源和电能的浪费;水在腔体内与热管接触时间短,导致加热效率较低,当水流稍大时出水温度下降明显;工作过程中,腔体向环境中散热量较大。总的来说现有产品对水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较大,使用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更加节能高效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在提升即热式电热水龙头使用效果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
[0004]本实用新型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节能高效即热水龙头,包括管体、电热管、控制电路腔,所述管体由存在均匀间隙的外管体和置有电热管的内管体构成;外管体与内管体的夹层构成外腔I ;外腔为一与进水口 5连通的夹层结构;内管体具有柱状空腔状的内腔2,其内设置有与电热管7相配合的螺旋形隔板6,内腔上部通过散布式进水口 8与外腔连通,内腔底部与出水口 3连通。
[000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
[0007]本实用新型与普通的即热式电热水龙头一样安装于自来水管上,接通电源后使用。
[0008]当打开开关后,冷水从进水口进入,沿着内外腔体之间的间隙而上,从内腔体顶部的散布式孔洞中进入内腔体,然后沿着螺旋形隔板螺旋而下,在这过程中被双螺旋形电热管加热,出水时机由温控电路控制,当温度达到要求后出水口处阀门打开,热水流出。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一、本实用新型节能高效即热水龙头,采用内、外腔体双层腔体结构,水流从进水口流进,沿着内、外腔间隙,从内腔顶部流进内腔加热,使水流在内腔加热过程中扩散的热量传递给了内、外腔间隙的水流,避免了加热水的热量扩散到外界,减少了能源浪费;
[0011]二、本实用新型节能高效即热水龙头的加热装置由螺旋形隔板和双螺旋形电热管组成,水流流进内腔后,沿着螺旋形隔板螺旋向下流动,增加了电热管与水的接触面积,延长并规整了加热水路,使水流加热更充分均匀,提高了加热效率;
[0012]三、本实用新型节能高效即热水龙头的出水可由常规的温控开关控制,使其仅当内腔里的水流加热达到需求温度后,温控开关才打开,水流流出,这样避免了前几秒的冷水出流所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同时温控开关所控制的温度可调,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水流出流温度。
[0013]因此,本实用新型节能高效即热水龙头能很好的节约水资源和能源,加热效率高,实用方便快捷。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
[0017]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是,管体由存在均匀间隙的外管体和置有电热管的内管体构成;外管体与内管体的夹层构成外腔I ;外腔为一与进水口 5连通的夹层结构;内管体具有柱状空腔状的内腔2,内腔2为柱状空腔,其内设置有与电热管7相配合的螺旋形隔板6,内腔上部通过散布式进水口 8与外腔连通,内腔底部与出水口 3连通。;电热管为双螺旋形电热管;所述的控制电路腔4设置在管体下部。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高效即热水龙头,包括管体、电热管、控制电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由存在均匀间隙的外管体和置有电热管的内管体构成;外管体与内管体的夹层构成外腔(I),外腔为一与进水口(5)连通的夹层结构;内管体具有柱状空腔状的内腔(2),其内设置有与电热管(7)相配合的螺旋形隔板¢),内腔上部通过散布式进水口(8)与外腔连通,内腔底部与出水口(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高效即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管为双螺旋形电热管;所述的控制电路腔(4)设置在管体下部。
【文档编号】F16K27/00GK204042173SQ201420278900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8日
【发明者】张祖涛, 李静波, 应宏钟, 黄宇峰, 王立朋, 刘方伟, 万益恒, 华梓铮, 胡珈恺 申请人:西南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