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504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包括至少两根输水管,以及用来连接输水管的软管,所述输水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软管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相匹配的第二法兰,在输水管两端靠近第一法兰处分别设置有钢耳朵;所述输水管由至少两根钢管焊接而成,输水管外壁上两根钢管之间的焊接处焊接有三块加肋钢板,所述三块加肋钢板周向均布于所述焊接处;所述输水管上还设置有气泵接口以及布水头。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施工维修省时又省力,造价低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

【背景技术】
[0002]引水是净化湖水、平衡水量、调动水源、水利发电等工程中用到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指将一个水源(例如水库、湖泊、河流或海洋等)中的水引流到其他水源或其他用水系统中去。很多内陆湖泊特别是城市内的湖泊,由于缺少水源,水体污染非常严重,需要从其他水源引水来提高水体透明度,降低水体浊度,使湖泊形成循环的活水,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
[0003]引水工程需要铺设大量的引水管道,现有技术的引水管道大都采用钢管连接,由于经过防腐处理的钢管坚固并耐腐蚀,具有使用寿命长、维修率低等优点,因此被广泛采用。但由于这种引水管道整体规模较大,结构比较单一,往往需要在无水的情况下施工后再整体放入水下或地下,或者在水下施工,施工及运行管理均很困难,费时又费力,且造价较闻。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避免了现有技术引水管道施工和维修管理困难的问题,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施工及运行管理方便,省时又省力,且大大地降低造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所述引水管道包括至少两根输水管,以及连接所述输水管的软管,所述输水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软管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相匹配的第二法兰,所述输水管两端靠近第一法兰处分别设置有钢耳朵。
[0007]进一步地,所述输水管由至少两根钢管焊接而成,所述输水管外壁上两根钢管之间的焊接处焊接有加肋钢板,所述加肋钢板周向均布于所述焊接处。由于整体的输水管尺寸需要设置比较长,无法一次性运送至施工现场,因此输水管是由多根钢管在施工现场焊接形成。为确保在托运、安装过程中焊缝的抗扭、抗折强度,焊接处设置有三块加肋钢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钢管内壁涂覆有互穿网络状防腐涂料层、第一防腐面漆层和第二防腐面漆层。互穿网络状防腐涂料层作为底层,与其他面漆层配合,使防腐层结构致密,耐酸、盐、碱以及防锈抗微生物性能均很优异,附着力强。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气泵的气泵接口。当起吊输水管时,由于管内流水的重量,施工难度太大。气泵可对管内施加气压,使管内水排除,减少输水管的重量,便于施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引水管道还包括至少一个布水头,所述布水头与所述输水管之间设置有输水管支路,所述输水管支路与输水管焊接,所述输水管支路两端以及输水管支路与输水管的焊接位置分别设置有钢耳朵。设置的步水头可将引流的水分散,实现一个进水口对应多个出水口。
[00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通过软管连接输水管,并在输水管靠近第一法兰处设置钢耳朵。在施工时,可以使用钢索套入刚耳朵,采用起吊设备吊起输水管,和软管在水面上完成输水管之间的组装,无需在无水环境或水面下安装。且利用软管柔性,便于观察软管管头是否与连接的输水管水平对齐。无需要求一次性将整套引水管道托运至施工现场,可分别将输水管和软管等运输至施工现场,再进行组装。本实用新型施工及运行管理的难度减小,同时施工效率较高,省时又省力,造价也大大地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水管的焊接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水管的焊接处横截面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输水管管内的涂层示意图。
[0017]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输水管,2、软管,3、钢耳朵,4、钢管,5、加肋钢板,6、互穿网络状防腐涂料层,7、第一防腐面漆层,8、第二防腐面漆层,9、布水头,10、输水管支路,
11、焊接处,12、第二法兰,13、第一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包括输水管1,以及连接输水管I的软管2。
[0020]如图2所示,软管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法兰12,输水管I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法兰12配合的第一法兰13。软管2两端的第二法兰12分别与两根输水管I 一端的第一法兰13配合固定,采用这样的连接方式连接多根输水管I和软管2便可以连接成需要长度的引水管道。
[0021]输水管I两端靠近第一法兰13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钢耳朵3,钢耳朵3与输水管I焊接。钢耳朵3的形状可以是半圆弧状,其用作起吊时起吊绳索与输水管I的固定点,不易脱落。
[0022]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托运难度高,本实施例的输水管I是由至少2根钢管4焊接而成的。实际托运的并不是整根输水管1,而是多根钢管4。比如,在本实施例中,每根输水管I的长度设计为100?250米,但此长度的输水管I几乎是无法运输,因此厂家将每根长度12米的钢管4若干根运输至施工现场,将多根钢管4焊接形成长度满足要求的输水管I后使用。
[0023]如图2和3所示,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钢管4之间的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点焊长度为10?15毫米,高度为2?4毫米,焊接厚度超过管壁厚度的三分之二。两根钢管4焊接后,中间形成焊接处11,为确保由钢管4焊接而成的输水管I在安装过程中抗扭或抗折强度,输水管I外壁上两根钢管4之间的焊接处11焊接有三块加肋钢板5。在本实施例中,加肋钢板5的尺寸为300*70*10毫米。该加肋钢板5的长度方向与输水管I的轴线方向一致,3块加肋钢板5均布于输水管I外壁上,且3块加肋钢板5也采用焊接的方式与输水管I外壁连接。
[0024]如图4所示,为符合引水工程中规定的防腐标准,本实用新型的钢管4均需要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处理分别针对钢管4内和钢管4外。
[0025]针对钢管4内壁:在钢管4内壁涂覆有互穿网络状防腐涂料层6、第一防腐面漆层7和第二防腐面漆层8。
[0026]互穿网络状防腐涂料层6为网络状涂层结构,结构致密,用作钢管4内壁的防腐打底涂装。由聚氨酯聚乙烯、改性环氧树脂、无毒防锈颜填料、助剂等组成,常温固化成互穿网络。
[0027]而第一防腐面漆层7和第二防腐面漆层8由环氧橡胶树脂、无毒防锈颜填料、助剂等组成,用作钢管4内部的防腐面漆涂装。
[0028]针对钢管4外壁采用二布五涂环氧煤浙青涂装工艺,该防腐工艺为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公知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0029]本实施例引水管道还包括设置在输水管I上的至少一个气泵接口,用于连接气泵。在维修施工时,通过气泵向输水管I内充气,将输水管I内水排出管外,从而浮出水面,便于维修施工。
[0030]本实施例引水管道还包括至少一个布水头9,该布水头9通过输水管支路10与输水管I连接。具体地说,输水管I壁上开设有通孔,输水管支路10 —端与通孔连通并焊接于输水管I上,输水管I内的水便可以引流至输水管支路10中,输水管支路10的另一端安装有布水头9。在输水管支路10与输水管I的焊接位置和输水管支路10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钢耳朵3,同理,钢耳朵3的形状可以是半圆弧状,其用作起吊时起吊绳索与输水管支路10的固定点。
[0031]输水管支路10可设置于引水管道的任意一根输水管I上,在同一引水管道中,可设置有多个输水管支路10,即设置有多个布水头9。其中,输水管I的出水口处,也可以不设置输水管支路10,直接在输水管I上设置布水头9。
[0032]本实用新型的引水管道实际安装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0033]准备步骤:相互连接的一根输水管I和一根软管2设定为一个安装单元,将该安装单元两端的第一法兰13和第二法兰12 (即未与任何法兰连接的第一法兰13和第二法兰12)用封口密封,再在输水管I上的钢耳朵3上预置钢索和浮球。放入水中后,利用输水管I和软管2内的空气,该安装单元会漂浮在水面。重复该步骤,将所需的多个安装单元全部漂浮在水面,等待下一步操作。
[0034]初步定位步骤:将所有的安装单元分别编号,根据编号利用泥驳船分别牵引到预定的管道下沉位置。
[0035]校对步骤:将泥驳船船头的卷扬机起吊设备与钢耳朵3上的钢索连接,起吊设备起吊后,利过软管2的柔性,观察软管2管头是否与连接的输水管I水平位置对齐,确定对齐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0036]精确定位步骤:将牵引到现场的浮于水面的其他安装单元按线路走向进行精确测量、定位。
[0037]组装步骤:按同样的起吊方式将两个安装单元起吊,使两个安装单元的管头对接,将水上作业平台停泊在该两个安装单元中间进行法兰连接。
[0038]下沉步骤:所有的安装单元的法兰连接全部完成后,分别撤下准备工作中放入各法兰的封口,取下输水管I上的钢索和浮球,管道便沉入湖底,引水管道安装完毕。
[0039]在软管2上套有钢索,在该钢索的另一端连接有浮球,浮球凭借浮力对软管2有一定向上的拉力,便于起吊,最后也便于取下钢索和浮球。
[0040]本实用新型的弓I水管道与弓I水泵配合使用,弓I水泵负责将水源中的水引入输水管1,而输水管I和软管2连接形成的引水管道负责将水送至目标地点。
[0041]该引水泵安装于整个引水管道的输水管I的进水口,用于将水源的水引流至输水管I中。在本实施例中,该引水泵的技术参数为口径300毫米,流量每小时900立方米,扬程11.5米,功率37千瓦,转速1475转每分钟,效率92.5%,泵重为1180千克。引水泵一般放置于泵室内,泵室可采用沉井法施工。
[004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道包括至少两根输水管(I),以及用来连接所述输水管(I)的软管(2),所述输水管(I)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法兰(13),所述软管(2)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法兰(13)相匹配的第二法兰(12),所述输水管(I)两端靠近第一法兰(13)处分别设置有钢耳朵(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I)由至少两根钢管⑷焊接而成,所述输水管⑴外壁上两根钢管⑷之间的焊接处(11)焊接有加肋钢板(5),所述加肋钢板(5)周向均布于所述焊接处(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4)管内壁涂覆有互穿网络状防腐涂料层出)、第一防腐面漆层(7)和第二防腐面漆层(8)。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I)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气泵的气泵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道还包括至少一个布水头(9),所述布水头(9)与所述输水管(I)之间设置有输水管支路(10),所述输水管支路(10)与输水管(I)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水面施工的引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支路(10)两端以及输水管支路(10)与输水管(I)的焊接位置分别设置有钢耳朵(3)。
【文档编号】F16L13/02GK203927128SQ201420376426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陈剑鹰, 郑丽莉, 王恩伟, 汤颖奇 申请人:浙江伟达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