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柔性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921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高温柔性接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流体输送管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温柔性接管。



背景技术:

直管压力平衡柔性接管作为管路附件,已经广泛应用于石化、冶金、电力、热网等行业的管路系统中,用于吸收位移、衰减振动、降低设备口部受力等,并可平衡波纹管产生的压力推力。传统的柔性接管主要材料:球墨铸铁、铸铁、天然橡胶、螺栓。

传统的直管压力平衡柔性接管可以分为两大类:旁通直管压力平衡柔性接管和直管压力平衡柔性接管。旁通直管压力平衡柔性接管由两个波纹管组成,介质流通时呈辐射状引流至旁路管道,然后再汇流回原管道,其缺点是流阻大、压力损失大、通气管易撕裂、安全性低,且加工工艺复杂,因此一段管路上不能多数量使用,应用受限。现有直管压力平衡柔性接管由两个工作波纹管和一个平衡波纹管组成,三件波纹管呈串联式布置,产品长度较长;尤其在小口径、补偿大位移时,随着波纹数量的增多,产品长度更长,并且波纹管容易发生柱失稳,以致丧失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温柔性接管。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高温柔性接管,包括内输送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输送管外部的外加套管,所述内输送管与外加套管之间留有距离空间,所述管路是由内输送管和外加套管组成的双层管路,所述的内输送管和外加套管为同心管或非同心管,所述外加套管采用难熔金属钨材料制成的电阻加热体,所述外加套管包括电极、上热导环、所述电阻加热体和下热导环,所述电阻加热体顶部与所述上热导环相连,所述电阻加热体底部与所述下热导环相连,所述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热导环上表面。

所述外加套管的内壁进行抛光处理。

所述内输送管与外加套管通过法兰焊接,并且在所述内外管之间的距离空间的尾端连接有单向阀。

所述电阻加热体包括四个相同的弧形加热块,每个所述弧形加热块的弧度为r/4,将四个所述弧形加热块组合成为圆筒形,形成所述电阻加热体,所述弧形加热块的高度是1.2~1.7倍坩埚的长度,所述弧形加热块的壁厚为0.7~1.2mm。

所述上热导环由两个半圆形环构成,其外径等于所述电阻加热体的外径,所述下热导环为圆环形,其外径等于所述电阻加热体的外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柔性接管采用带压密封,柔性接管在密封材料选用上,根据管道内输送介质的不同,选用不同材质的密封材料,不存在传统施工方法受热和动火可能引起的火灾、等隐患和危险。本高温柔性接管的主要特性是耐热,有一定的伸缩补偿,能够有正常旋转角度和一定的耐压力能力。传统的柔性接管主要材料:球墨铸铁、铸铁、天然橡胶、螺栓。本高温柔性接管选用耐高温材料在工艺上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外加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法兰,2为外加套管,3为距离空间,4为孔,5为外管内壁,6为内输送管,7为电极,8为上导热环,9为电阻加热体,10为下导热环,12为高压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1为法兰,2为外加套管,3为距离空间,4为孔,5为外管内壁,6为内输送管,7为电极,8为上导热环,9为电阻加热体,10为下导热环,12为高压单向阀。

高温柔性接管,包括内输送管以及设置在内输送管外部的外加套管,内输送管与外加套管之间留有距离空间,管路是由内输送管和外加套管组成的双层管路,内输送管和外加套管为同心管或非同心管,外加套管采用难熔金属钨材料制成的电阻加热体,外加套管包括电极、上热导环、电阻加热体和下热导环,电阻加热体顶部与上热导环相连,电阻加热体底部与下热导环相连,电极分别设置在上热导环上表面。

外加套管的内壁进行抛光处理。

内输送管与外加套管通过法兰焊接,并且在内外管之间的距离空间的尾端连接有单 向阀。

电阻加热体包括四个相同的弧形加热块,每个弧形加热块的弧度为r/4,将四个弧形加热块组合成为圆筒形,形成电阻加热体,弧形加热块的高度是1.2~1.7倍坩埚的长度,弧形加热块的壁厚为0.7~1.2mm。

上热导环由两个半圆形环构成,其外径等于电阻加热体的外径,下热导环为圆环形,其外径等于电阻加热体的外径。

柔性接管采用带压密封,柔性接管在密封材料选用上,根据管道内输送介质的不同,选用不同材质的密封材料,不存在传统施工方法受热和动火可能引起的火灾、等隐患和危险。本高温柔性接管的主要特性是耐热,有一定的伸缩补偿,能够有正常旋转角度和一定的耐压力能力。传统的柔性接管主要材料:球墨铸铁、铸铁、天然橡胶、螺栓。本高温柔性接管选用耐高温材料在工艺上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