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将桌桌面板和后面板支撑的连接合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3240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将桌桌面板和后面板支撑的连接合页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将桌,具体为一种麻将桌桌面板和后面板支撑的连接合页。



背景技术:

在目前,出于检修和后期养护的方便,麻将桌上的桌面板都是可以朝其一侧旋转打开的,在现有结构中,其结构如图1和2所示,该旋转打开是通过至少两个多铰链合页1′实现的,以上多铰链合页1′的上合页11′通过多个螺钉111′与桌面板2′一侧固连,多铰链合页1′的下合12′页同样通过多个螺钉121′与麻将桌侧边的后面板支撑3′固连,后面板支撑通过多个螺钉与铁板4′连接。

在此,以上多铰链合页1′不具有间隙调整功能,其上下合页11′、12′之间无论是前后还是左右都无法进行调节。但在实际中,因后面板支撑3′加工存在误差,桌面板2′与后面板支撑3′组装时也存在装配误差,在装配时多铰链合页1′连接后面板支撑3′后,容易发生桌面板2′的固定孔与多铰链合页1′固定孔偏移现象,此时必须要用人工敲打后面板支撑3′以进行纠正,操作非常麻烦,严重影响了麻将桌的组装效率。

另外,以上多铰链合页1′的上合页11′相对下合页12′转动大约96°时将与下合页12′相抵止位,该结构设置使得打开后的桌面板2′完全悬空,其所有重量都作用在多铰链合页1′上,如果操作不当或长时间使用后很容易导致多铰链合页1′的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麻将桌面板和后面板支撑的连接合页,该连接合页的上合页和桌面板之间可进行前后小间隙调整,上下合页之间可进行左右小间隙的调节,方便了实际中桌面板和后面板支撑的安装调节,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麻将桌桌面板和后面板支撑的连接合页,包括相互间活动连接的上合页和下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合页包括一上连接板,上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沿竖向布局的长条状腰形孔,各腰型孔通过连接螺栓与桌面板活动连接,各连接螺栓与对应腰形孔的前后侧留有活动间隙;所述上连接板的背部下方两侧各设有一上连接壁,两上连接壁的下方之间设置着合页轴;所述下合页包括一带多个连接孔的下连接板,下连接板的背部两侧各设有一下连接壁,两下连接壁靠近顶部侧设置有与所述合页轴活动连接的转轴孔,两下连接壁外壁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上连接壁内壁之间的间距而形成轴向移动间隙。

进一步的,上述活动间隙的范围大小为1-5mm。

进一步的,上述轴向移动间隙的范围大小为1-4mm。

进一步的,上述转轴孔与合页轴在径向上有0.2-0.6mm的装配间隙。

进一步的,上述下连接板上的多个连接孔通过螺钉与后面板支撑固连,后面板支撑通过多个螺钉与铁板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两上连接臂内侧在伸出上连接板底部部分内凹而形成一支撑面,该支撑面在桌面板转动到设定角度时可与后面板支撑顶部相抵止位。

进一步的,上述桌面板的背部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销,各定位销与铁板上输送装置顶端面的定位孔一一对应配合。

本发明通过上合页上长条状腰型孔与连接螺栓间的活动间隙设置来实现桌面板相对上合页的前后移动,同时通过上合页两上连接壁与下合页两下连接壁之间的轴向移动间隙设置而实现上下合页间的左右调整。

以上活动间隙和轴向移动间隙的结构设置,为桌面板和后面板支撑的连接装配提供了很大方便,即使两者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也可通过桌面板与上合页之间的前后调节、上下合页之间的左右调节进行调整,而无需进行合页的重新安装或后面板支撑的敲打调整,具有调整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麻将桌的装配效率。

再者,本发明上合页在桌面板转动到设定角度时(一般为96°左右)其上的上连接臂支撑面可与麻将桌的后面板支撑顶部相抵连接,该结构设计使得打开后的桌面板主要经上合页后依靠后面板支撑形成定位,能有效减轻上下合页之间的受力,避免使用中因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损坏。

附图说明

图1、现有麻将桌桌面板和后面板的连接结构立体图;

图2、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本发明连接合页与桌面板、后面板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连接合页的立体图;

图5、本发明连接合页的分解示意图;

图6、本发明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5所示,一种麻将桌桌面板和后面板支撑的连接合页1,包括相互间活动连接的上合页11和下合页12。

所述上合页11包括一上连接板111,上连接板111上设置有多个沿竖向布局的长条状腰形孔1111,各腰型孔1111通过连接螺栓1112和螺母1113与桌面板2活动连接,各连接螺栓1112与对应腰形孔1111的前后侧留有1-5mm的活动间隙。

所述上连接板111的背部下方两侧各设有一上连接壁112,两上连接壁112的下方之间设置着合页轴113,合页轴113与两上连接壁112内侧铆接在一起。

所述下合页12包括一带多个连接孔1211的下连接板121,各连接孔1211通过螺钉1212与后面板支撑3固连,而后面板支撑通过多个螺钉与铁板4连接。所述下连接板121的背部两侧各设有一下连接壁122,两下连接壁122靠近顶部侧设置有与所述合页轴113活动连接的转轴孔123,在此,考虑到转轴孔与合页轴的活动连接和装配需要,两者在径向上设置有0.2-0.6mm的装配间隙。

以上两下连接壁122外壁之间的间距L1小于两上连接壁112内壁之间的间距L2而在两者之间形成1-4mm的轴向移动间隙。

综上,本发明设置的上合页11上长条状腰型孔1111与连接螺栓1112间的活动间隙可实现桌面板2相对上合页11的前后移动,同时上合页11两上连接壁112与下合页12两下连接壁122之间的轴向移动间隙可实现上下合页11、12间的左右调整。

所述桌面板2的背部设置有4个定位销21,各定位销21与铁板上4输送装置顶端面的定位孔(图中未示)一一对应配合。

在装配时,利用定位销21和定位孔的位置对应,并结合活动间隙和轴向移动间隙的结构设置,可快速方便地实现桌面板2和后面板支撑3的装配连接,即使装配中两者存在一定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也可通过桌面板2与上合页11之间的前后调节、上下合页11、12之间的左右调节进行调整,而无需进行合页1的重新安装或后面板支撑3的敲打调整,具有调整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麻将桌的装配效率。

再者,本发明两上连接臂112内侧在伸出上连接板111底部部分内凹而形成一支撑面1121,该支撑面1121在桌面板2转动到设定角度时(一般为96°左右)可与麻将桌的后面板支撑3的顶部相抵定位,其结构如图6所示。该结构设计使得打开后的桌面板2主要经上合页11后依靠后面板支撑3形成定位,能有效减轻上下合页11、12之间的受力,避免使用中因受力过大而发生变形损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