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力管道的涂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5504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漆工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热力管道的涂漆工艺。



背景技术:

根据管道用途的不同,所需用的保护措施也不相同。有的管道只需要进行防腐保护,有的管道只需要保温保护。在管道防腐上主要采用聚乙烯夹克及沥青玻璃布两层结构,在保温上主要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使管道整体结构严密。对于高温(600℃)热力输送管道,一般采用有防腐层、保温层及保护层所构成的复合结构。

其中,防腐层通常使用沥青、聚氨酯、树脂、聚乙烯包覆管等材料,沥青的绝缘性比较好,而且粘结能力也比较强,但是抗热和抗紫外性能较差;聚氨酯适合强度适中的防腐施工,具有较强的保光保色性;树脂的附着能力和耐冲击性都较高,适合常温环境下的防腐;聚乙烯管材的抗老化和绝缘性都比较好,并且能够承受外力拉伸,在热力管道的防腐施工中应用较多。目前,随着防腐技术的开发,新兴的防腐涂料以其防腐能力强,涂层厚度小,成本较低的优势,开始应用于热力管道等需防腐设备,一般在热力管道上涂刷80 μm以上的防腐涂层。

热力管道的保温技术是降低管道内外热能的传递,减少能源损耗的关键,同时也能够延长热力运行的时限,保证良好的热力传输效果,避免热力管道在寒冷的环境中出现冻伤、冻裂问题。目前,保温层主要采用硅酸铝纤维制品、岩棉制品、硅酸盐、玻璃棉等材料,硅酸铝纤维制品抗震能力较大,可以承受1000℃的高温;岩棉制品的原材料为玄武石,不会腐蚀到热力管道,而且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燃烧,但是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毛屑,刺激施工人员皮肤;硅酸盐是一种复合保温材料,抗拉性也较高,不会吸收空气中的潮气,但是它的最高承受温度仅能达到350℃。玻璃棉是现在应用较多的热力管道保温材料,其保温性能较高,适用范围较广。

以上传统的管道保温方法对于某些结构特殊的热力管道在进行保温施工时比较不便,同时需要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精准的计算,施工技术要求很高,并且防护后难以在运行中观察内包管道的“跑、冒、滴、漏”。因此,开发一种采用耐高温保温涂料的热力管道涂漆工艺,可以大大的降低热力管道防护的操作成本,简化工艺工序,减少热损耗,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耐高温保温涂料的热力管道涂漆工艺。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力管道的涂漆工艺,其步骤包括:

(1)将涂刷物表面清洗干净;

(2)充分清洗干燥后,涂刷耐高温防腐涂料,形成防腐层;

(3)待防腐层干燥后,涂刷耐高温保温涂料,形成保温层,其中,耐高温保温涂料的质量组成为:有机硅水性树脂25%~30%、水性环氧树脂10%~15%、水性聚氨酯树脂5%~10%、蛭石粉10%~15%、珍珠岩粉20%~25%、硅藻土10%~15%、消泡剂1%~3%、分散剂2%~3%、防腐剂3%~5%;

(4)待保温层干燥后,在其外覆盖保护层。

耐高温保温涂料需逐层涂刷,第一层涂膜厚度为50~100μm,第二层后各层厚度为0.05~1mm,总层数以所需保温层厚度为准,各层涂刷需在前一层完全干燥后执行;保温层涂刷厚度为0.2~15mm。

涂刷物在涂刷过程中表面温度为15~60℃;清洗方法为除锈、除油、除灰;防腐层涂刷厚度为0.1~2mm;保护层采用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环氧涂料、环氧玻璃鳞片涂料常规涂料中的任意一种;保护层涂刷厚度为150-200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耐高温保温涂料应用于热力管道涂漆工艺中,能良好的替代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材料,并且具有耐高温(最高1100℃)、低导热(导热系数0.03W/(m·K))的优势。

采用本发明的热力管道涂漆工艺,能够大大的简化管道防护工序,施工简便,防护成本较低,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亦可用于其他需要防腐、保温、防水、防火工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的具体施工方案,用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

实施例1

一种耐高温保温涂料,其质量组成为有机硅水性树脂25%、水性环氧树脂10%、水性聚氨酯树脂10%、600目蛭石粉15%、800目珍珠岩粉20%、1250目硅藻土10%、水性硅油3%、六偏磷酸钠2%、苯甲酸钠5%。

以高温输热管道为例,具体涂漆方法如下:

(1)热力管道外表面清洗:

a)除锈:浮锈、锈泡、沟、缝及隐藏的部位的铁锈需彻底清除干净,可采用喷砂、钢刷打磨、酸洗等方式,清洗后必须用清水冲洗,并干燥;

b)除油、除灰:水洗或清洗剂清洗,并干燥。

(2)涂刷防腐层:

按10%~15%用水稀释日固力NC10耐高温防腐涂料,搅拌混匀,备用

管道外表面充分清洗干燥后,在15~60℃的施工温度下,涂刷耐高温防腐涂料,可采用刷涂、滚涂、喷涂等方式。刷涂、滚涂前必须搅拌均匀,涂刷第一遍时厚度不超过50μm。若采用喷涂则选用4~5mm的喷枪,喷枪压力4~7 kg/cm2。如果只用于防腐,不考虑保温,涂刷厚度0.1mm,如果要求保温防腐,涂膜厚度1~2mm。

(3)涂刷保温层:

保温层采用前述耐高温保温涂料,形态为水混合膏状物。

待防腐层干燥后,采用刷子或滚筒涂刷耐高温保温涂料,第一层涂层厚度为50~100μm,待第一层基本干燥后(抹第二层不脱落为准)涂刷第二层,第二层往后每层涂层厚度不超过1mm,形成保温层厚度为8mm,涂刷次数以保温层厚度为准;干燥过程中及时维护、补漏,可通过挤压或拍打使缝隙封闭;可使用碘钨灯以50cm的距离进行照射,加速干燥;层间可以加玻璃丝布或其它丝网加快涂刷速度。

(4)涂刷保护层

保护层涂料采用常规的环氧涂料;待保温层干燥后,采用刷涂或喷涂的方式涂刷环氧涂料,涂刷厚度为150-200μm,待涂层完全固化,约72小时,可运行操作。

将按上述工艺涂刷后的热力管道,进行隔热性能测试,检测方法如下:

a)将管道温度上升至1100℃,保持15min,采用表面温度测试仪测定管道外表面温度,结果为外表面温度降低至100℃以内,隔热率大于90%;

b)将管道温度上升至900℃,保持15min,采用表面温度测试仪测定管道外表面温度,结果为外表面温度降低至80℃以内,隔热率大于90%;

利用导热系数仪测得导热系数为0.03W/(m·K)。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