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螺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84472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固定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螺钉。

背景技术:
螺钉,机械零件,配用螺母的圆柱形带螺纹的紧固件。由头部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这种连接形式称螺栓连接。如把螺母从螺栓上旋下,又可以使这两个零件分开,故螺栓连接是属于可拆卸连接。目前,市场上的螺钉,它包括螺钉本体。这种螺钉虽然在一般的工作环境下有着良好的连接能力,但是在我们安装的过程中,螺钉的头部会因为与螺杆之间的连接强度不够造成螺钉头部的变形,以及在安装的过程中,连接强度和安装方便的问题都存在的,所以保证螺钉本体自身的强度,安装后的连接强度,安装是否简易,都是目前螺钉本体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安装后连接强度高,安装简易的新型螺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螺钉,包括螺钉本体,所述螺钉本体包括螺钉头部和螺杆,螺钉头部和螺杆之间设有连接加强块,所述连接加强块包括第一加强组件和第二加强组件,第一加强组件和第二加强组件均包括第一加强块和第二加强块,所述第一加强块设有第一凸起,第二加强块设有与第一凸起相适配的第一凹槽,第一加强块和第二加强块一体连接,连接加强块与螺杆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加强区,所述连接加强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加强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连接加强块相互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螺杆相互连接,所述连接加强部呈圆弧状,第一连接部、连接加强部和第二连接部为一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钉本体包括螺钉头部和螺杆,为了增加螺钉头部和螺杆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在螺钉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高强度运作使螺钉头部与螺杆之间断裂,螺钉头部和螺杆之间设有连接加强块,通过设有的连接加强块,可以增加螺杆靠近螺钉头部端的强度,为了进一步增加连接加强块自身的强度,连接加强块包括第一加强组件和第二加强组件,第一加强组件和第二加强组件均包括第一加强块和第二加强块,所述第一加强块设有第一凸起,第二加强块设有与第一凸起相适配的第一凹槽,第一加强块和第二加强块一体连接,通过上述设置连接加强块包括第一加强组件和第二加强组件,并且第一加强组件和第二加强组件均包括第一加强块和第二加强块,通过设有的第一加强块和第二加强块,使螺杆、连接加强部和螺钉头部之间呈台阶状分布,减小了螺杆到螺钉头部之间直径的变化大小,减小了两者间的应力变化,使两者之间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同时第一加强块和第二加强块之间为一体连接,进一步增加了连接加强块的强度,从而保证螺钉头部与螺杆之间的连接强度,为了增加连接加强块与螺杆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加强块与螺杆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加强区,所述连接加强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加强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连接加强块相互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螺杆相互连接,所述连接加强部呈圆弧状,第一连接部、连接加强部和第二连接部为一体连接,通过设有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加强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加强区,并且第一连接部和连接加强块相互连接,第二连接部与螺杆相互连接,使呈圆弧状的连接加强部置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帮助连接加强块和螺杆之间的表面应力得到分散,减小了两者之间表面应力的集中,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螺杆与连接加强块之间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强组件和第二加强组件为一体连接,所述螺钉头部的厚度与连接加强块的厚度比值在2.5~3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组件和第二加强组件一体连接,所述螺钉头部的厚度与连接加强块的厚度比值在2.5~3之间,为了进一步增加连接加强块自身的强度,第一加强组件和第二加强组件一体连接,同时为了保证连接加强块有着较好程度上的强度增加,通过试验发现,螺钉头部的纵向厚度与连接加强块的纵向厚度部在2.5~3之间为最佳,在两者的厚度比小于2.5时,因为连接加强块的厚度过厚,既增加了成本,而且还影响到了螺钉原本的固定连接效果,当两者之间的厚度比大于3的时候,因为连接加强块的厚度过底,无法使螺钉头部和螺杆的强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加,而当两者的厚度比在2.5~3之间时,既可以保证螺钉头部与螺杆之间强度上的增加,还能保证螺钉本体自身使用时的连接强度上的保证。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的底部设有第一倒角,第一倒角呈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的底部设有第一倒角,第一倒角呈45°,通过将螺杆底部设有的第一倒角,第一倒角呈45°,为了方便螺钉与螺帽之间的连接,设有的第一倒角方便了螺帽的拧入,同时因为第一倒角设置为45°,使螺杆的侧面与底面之间的表面应力也得到分散,从而使强度上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加。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钉本体进行热处理以及表面镀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钉本体进行热处理以及表面镀铜,为了进一步增加螺钉本体自身的机械强度,将螺钉本体进行热处理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同时将表面进行镀铜还能增加防锈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螺钉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螺钉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螺钉实施例的图1-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螺钉头部,2-螺杆,3-连接加强块,31-第一加强组件,32-第二加强组件,310-第一加强块,3101-第一凸起,311-第二加强块,3111-第一凹槽,33-连接加强区,330-第一连接部,331-连接加强部,332-第二连接部,4-第一倒角。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螺钉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新型螺钉,包括螺钉本体,螺钉本体包括螺钉头部1和螺杆2,为了增加螺钉头部1和螺杆2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在螺钉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高强度运作使螺钉头部1与螺杆2之间断裂,螺钉头部1和螺杆2之间设有连接加强块3,通过设有的连接加强块3,可以增加螺杆2靠近螺钉头部1端的强度,为了进一步增加连接加强块3自身的强度,连接加强块3包括第一加强组件31和第二加强组件32,第一加强组件31和第二加强组件32均包括第一加强块310和第二加强块311,所述第一加强块310设有第一凸起3101,第二加强块311设有与第一凸起3101相适配的第一凹槽3111,第一加强块310和第二加强块311一体连接,通过上述设置连接加强块3包括第一加强组件31和第二加强组件32,并且第一加强组件31和第二加强组件32均包括第一加强块310和第二加强块311,通过设有的第一加强块310和第二加强块311,使螺杆2、连接加强块3和螺钉头部1之间呈台阶状分布,减小了螺杆2到螺钉头部1之间直径的变化大小,减小了两者间的应力变化,使两者之间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同时第一加强块310和第二加强块311之间为一体连接,进一步增加了连接加强块3的强度,从而保证螺钉头部1与螺杆2之间的连接强度,为了增加连接加强块3与螺杆2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加强块3与螺杆2之间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加强区33,所述连接加强区3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30、连接加强部331和第二连接部332,第一连接部330与连接加强块3相互连接,第二连接部332与螺杆2相互连接,所述连接加强部331呈圆弧状,第一连接部330、连接加强部331和第二连接部331为一体连接,通过设有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30、连接加强部331和第二连接部332的连接加强区33,并且第一连接部330和连接加强块3相互连接,第二连接部332与螺杆2相互连接,使呈圆弧状的连接加强部331置于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32之间,帮助连接加强块3和螺杆2之间的表面应力得到分散,减小了两者之间表面应力的集中,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螺杆2与连接加强块3之间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加强组件31和第二加强组件32一体连接,所述螺钉头部1的厚度与连接加强块的厚度比值在2.5~3之间,为了进一步增加连接加强块3自身的强度,第一加强组件31和第二加强组件32一体连接,同时为了保证连接加强块3有着较好程度上的强度增加,通过试验发现,螺钉头部1的纵向厚度与连接加强块3的纵向厚度部在2.5~3之间为最佳,在两者的厚度比小于2.5时,因为连接加强块的厚度过厚,既增加了成本,而且还影响到了螺钉原本的固定连接效果,当两者之间的厚度比大于3的时候,因为连接加强块3的厚度过底,无法使螺钉头部1和螺杆2的强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加,而当两者的厚度比在2.5~3之间时,既可以保证螺钉头部1与螺杆2之间强度上的增加,还能保证螺钉本体自身使用时的连接强度上的保证。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螺杆2的底部设有第一倒角4,第一倒角4呈45°,通过将螺杆2底部设有的第一倒角4,第一倒角4呈45°,为了方便螺钉与螺帽之间的连接,设有的第一倒角4方便了螺帽的拧入,同时因为第一倒角4设置为45°,使螺杆2的侧面与底面之间的表面应力也得到分散,从而使强度上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增加。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螺钉本体进行热处理以及表面镀铜,为了进一步增加螺钉本体自身的机械强度,将螺钉本体进行热处理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同时将表面进行镀铜还能增加防锈的能力。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