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结构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2001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结构及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结构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液晶电视和液晶电脑一体机上壁挂转接件的主要有以下安装方式:一是各壁挂转接件都直接通过螺钉固定在主机壳上;二是各壁挂转接件直接注塑或热压于后盖上;三是上面两个壁挂转接件通过螺钉固定在主机壳上、下面两个壁挂转接件注塑或热压于后盖上。现有壁挂转接件的这三种安装方式在具体应用中都仍存在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如下:

1)上述第一种安装方式中,壁挂转接件的强度和安装牢固性都比较可靠,但要求主机壳具有足够大的强度,否则会在长期受力情况下造成整机变形;另外这种安装方式中壁挂转接件的安装会占去很多装配主板的安装位置,而主板在安装位置需避开足够的距离以保证高压电击安全,从而导致整机的后盖相当的大,给产品的整体外观造成影响,并会导致产品的成本增加。

2)上述第二种安装方式中,壁挂转接件的强度和安装牢固可靠性都比较差,故,其只适用于小尺寸、重量小于5公斤以下的液晶电视和液晶电脑一体机中,而无法适用于重量太重和尺寸太大的液晶电视和液晶电脑一体机中。

3)上述第三种安装方式中,壁挂转接件的强度和安装牢固可靠性虽然相对第二种安装方式略有所提高,但是其应用于42寸以上、超过10公斤的大尺寸、大重量液晶电视和液晶电脑一体机中时,仍会存在强度不足和牢固可靠性差7684缺陷;尤其是当整机挂墙时用户需要一定的前倾时,壁挂转接件强度和安 装牢固可靠性更是难以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之处,提供了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结构及显示设备,其在保证壁挂转接件的安装不会占用主板装配空间的前提下,解决了大尺寸、大重量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结构,包括主机壳、中间连接组件和若干个设于所述主机壳之后侧部的壁挂转接件,所述中间连接组件紧固安装于所述主机壳的后侧部,所述壁挂转接件卡插安装于所述中间连接组件上。

可选地,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包括紧固安装于所述主机壳之后侧部的屏蔽罩和至少一块设于所述屏蔽罩之外边缘并与所述主机壳紧固连接的端子挡板,各所述壁挂转接件分布于所述屏蔽罩的左、右两侧外边缘处并分别与所述屏蔽罩和/或所述端子挡板卡插连接。

可选地,所述端子挡板设有两块,所述屏蔽罩的外边缘还凸设有两块连接折板,两所述端子挡板和两所述连接折板分别分布于所述屏蔽罩外边缘的四周,各所述壁挂转接件分别与各所述连接折板和/或所述端子挡板卡插连接。

可选地,每个所述壁挂转接件都包括基板和凸设于所述基板上的连接柱,每块所述基板的一端都与一块所述连接折板或所述端子挡板卡插连接、另一端都与另一块所述连接折板或所述端子挡板卡插连接。

可选地,每块所述基板的两端都凸设有卡位凸扣,每块所述连接折板和所述端子挡板上都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卡位凸扣插入定位的插孔。

可选地,两块所述端子挡板包括设于所述屏蔽罩之右侧外边缘的侧部端子挡板和设于所述屏蔽罩之底部外边缘的底部端子挡板,两块所述连接折板包括设于所述屏蔽罩之左侧外边缘的侧部连接折板和设于所述屏蔽罩之顶部外边缘 的顶部连接折板,各所述壁挂转接件分别分布安装于所述侧部连接折板和所述侧部端子挡板上。

可选地,所述壁挂转接件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壁挂转接件分别为左上部壁挂转接件、左下部壁挂转接件、右上部壁挂转接件和右下部壁挂转接件,其中,所述左上部壁挂转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部连接折板和所述顶部连接折板卡插连接,所述左下部壁挂转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部连接折板和所述底部端子挡板卡插连接,所述右上部壁挂转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部端子挡板和所述顶部连接折板卡插连接,所述右下部壁挂转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部端子挡板和所述底部端子挡板卡插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结构,还包括盖合于所述主机壳之后侧部的后盖,所述中间连接组件位于所述主机壳与所述后盖之间,每个所述壁挂转接件都包括位于所述主机壳与所述后盖之间的基板和凸设于所述基板上并穿设凸露于所述后盖外的连接柱。

可选地,所述后盖通过若干个第一螺钉穿设连接所述壁挂转接件和所述中间连接组件,且所述后盖通过若干个第二螺钉穿设连接所述主机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结构,通过一安装于主机壳后侧部的中间连接组件来间接实现壁挂转接件与主机壳之间的连接,这样,既可使得壁挂转接件的安装不会占用主板的装配空间,又可有效保证壁挂转接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安装牢固可靠性,从而有效解决了大尺寸(42寸及以上)、大重量(10公斤及以上)显示设备中壁挂转接件的安装问题,且其显示设备的后盖可设计得足够小,保证了产品的整体外形美观性。此处,壁挂转接件采用卡插方式安装于中间连接组件上,其安装操作非常简单、方便,利于提高产品的组装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显示设备,其具有上述的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结构,故,既保证了显示设备的外形美观性,又保证了显示设备在具体应用场合安装的稳固可靠性,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综合性能,从而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机壳、壁挂转接件、中间连接组件的平面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B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C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壁挂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中间连接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 限制性的。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结构,包括主机壳1、中间连接组件3和若干个设于主机壳1之后侧部的壁挂转接件2,中间连接组件3紧固安装于主机壳1的后侧部,壁挂转接件2卡插安装于中间连接组件3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结构,通过一安装于主机壳1后侧部的中间连接组件3来间接实现壁挂转接件2与主机壳1之间的连接,这样,既可使得壁挂转接件2的安装不会占用主板33的装配空间,又可有效保证壁挂转接件2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安装牢固可靠性,从而有效解决了大尺寸(42寸及以上)、大重量(10公斤及以上)显示设备中壁挂转接件2的安装问题,且其显示设备的后盖4可设计得足够小,保证了产品的整体外形美观性。此处,壁挂转接件2采用卡插方式安装于中间连接组件3上,其安装操作非常简单、方便,利于提高产品的组装生产效率。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图3和图6所示,上述的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2的安装结构,还包括盖合于主机壳1之后侧部的后盖4,中间连接组件3位于主机壳1与后盖4之间,每个壁挂转接件2都包括位于主机壳1与后盖4之间的基板21和凸设于基板21上并穿设凸露于后盖4外的连接柱22。基板21主要用于实现壁挂转接件2与中间连接组件3的连接;连接柱22主要用于实现壁挂转接件2的壁挂功能,其具体可与墙壁上的壁挂结构连接。

优选地,参照图1所示,后盖4通过若干个第一螺钉5穿设连接壁挂转接件2和中间连接组件3,且后盖4通过若干个第二螺钉6穿设连接主机壳1。此处,通过第二螺钉6将后盖4锁紧固定于主机壳1上,通过第一螺钉5将后盖4、壁挂转接件2和中间连接组件3紧固连接为整体,这样,利于进一步提高壁挂转接件2安装的稳固可靠性。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中间连接组件3包括紧固安装于主机壳1之后侧部的屏蔽罩31和至少一块设于屏蔽罩31之外边缘并与主机壳1紧固连接的端子挡板32,主板33安装于屏蔽罩31上,各壁挂转接 件2分布于屏蔽罩31的左、右两侧外边缘处并分别与屏蔽罩31和/或端子挡板32卡插连接。屏蔽罩31的设置,一方面可用于实现对显示设备主机壳1上的电磁兼容防护功能,另一方面可用于实现壁挂转接件2与主机壳1的中间连接作用。端子挡板32的设置,一方面可用于挡住主板33与用户端口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可用于实现壁挂转接件2与主机壳1的中间连接作用。此处,利用屏蔽罩31和端子挡板32来间接实现壁挂转接件2与主机壳1之间的连接,可充分利用显示设备中的部件资源,提高了屏蔽罩31和端子挡板32的功能用途,避免了需额外设计其它部件造成的产品成本增加。此外,由于各壁挂转接件2是分布于屏蔽罩31的左、右两侧外边缘处的,故,其在保证壁挂转接件2具有足够强度和安装牢固可靠性的前提下,还有效保证了壁挂转接件2的安装不会占用主板33的装配空间,从而可使得后盖4可设计得足够小,保证了产品的整体外形美观性,并利于防止产品成本的增加。

优选地,屏蔽罩31通过定位柱(图未示)安装定位于主机壳1上并通过若干个第三螺钉7锁紧固定于主机壳1。定位柱的设置,一方面可对屏蔽罩31的安装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利于屏蔽罩31的盲装,提高了屏蔽罩31的安装效率;另一方面可对屏蔽罩31的安装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利于提高屏蔽罩31安装的稳固可靠性。第三螺钉7的设置,利于进一步提高屏蔽罩31安装的稳固可靠性,且其拆装方便。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5所示,端子挡板32还通过若干个第四螺钉8锁紧固定于主机壳1上。第四螺钉8的设置,可有效保证端子挡板32安装的稳固可靠性,且其拆装方便。

优选地,主机壳1内部具有金属加强筋(图未示),端子挡板32具体通过若干个第四螺钉8锁紧固定于主机壳1的内部金属加强筋上,这样,可确保只要主机壳1不整体碎裂。屏蔽罩31和端子挡板32就不可能从整机上脱落。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5和图7所示,端子挡板32设有两块,屏蔽罩31的外边缘还凸设有两块连接折板311,两端子挡板32和两连接折板311分别分 布于屏蔽罩31外边缘的四周,各壁挂转接件2分别与各连接折板311和/或端子挡板32卡插连接。连接折板311的设置,一方面可用于实现屏蔽罩31与壁挂转接件2的连接,另一方面可用于实现屏蔽罩31与主机壳1的连接。主板33位于两端子挡板32和两连接折板311围合形成的矩形结构内侧;此处,由于各壁挂转接件2都是分别与各连接折板311和/或端子挡板32卡插连接的,故,其在保证壁挂转接件2具有足够强度和安装牢固可靠性的前提下,还有效保证了壁挂转接件2的安装不会占用主板33的装配空间。

优选地,后盖4上贯穿设有供第一螺钉5穿过的第一过孔,屏蔽罩31的连接折板311上贯穿设有供第一螺钉5穿过的第二过孔,端子挡板32上贯穿设有供第一螺钉5穿过的第三过孔,壁挂转接件2上设有与第一螺钉5螺纹配合的翻边螺纹孔212。具体应用中,在将壁挂转接件2装配连接于屏蔽罩31和端子挡板32上后,再用第一螺钉5件穿过后盖4的第一过孔和屏蔽罩31的第二过孔或端子挡板32的第三过孔,锁到壁挂转接件2的翻边螺纹孔212内,这样,即可完全将后盖4、壁挂转接件2、屏蔽罩31、端子挡板32连成一体,同时,其可通过屏蔽罩31的连接折板311侧面和端子挡板32的侧面为壁挂转接件2提供足够竖直方向上的挂墙强度;最后后盖4再通过第二螺钉6与主机壳1相连,进一步提高了屏蔽罩31整体前、后方向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每个壁挂转接件2都包括基板21和凸设于基板21上的连接柱22,每块基板21的一端都与一块连接折板311或端子挡板32卡插连接、另一端都与另一块连接折板311或端子挡板32卡插连接。具体地,各壁挂转接件2与各连接折板311、端子挡板32之间的连接为:至少有一个壁挂转接件2同时与两块连接折板311卡插连接,至少有一个壁挂转接件2同时与两块端子挡板32卡插连接,至少有一个壁挂转接件2同时与一块连接折板311和一块端子挡板32卡插连接,这样,利于均匀分布各壁挂转接件2的连接作用力,并利于提高壁挂转接件2与屏蔽罩31、端子挡板32的结合可靠性。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每块基板21的两端都凸设有卡位凸扣211,每块连接折板311和端子挡板32上都设有至少一个供卡位凸扣211插入定位的插孔301。此处,通过卡位凸扣211与插孔301的卡插配合,即实现了基板21与连接折板311和/或端子挡板32的卡插连接,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型。

优选地,一并参照图1、图2和图7所示,两块端子挡板32包括设于屏蔽罩31之右侧外边缘的侧部端子挡板321和设于屏蔽罩31之底部外边缘的底部端子挡板322,两块连接折板311包括设于屏蔽罩31之左侧外边缘的侧部连接折板3111和设于屏蔽罩31之顶部外边缘的顶部连接折板3112,各壁挂转接件2分别分布安装于侧部连接折板3111和侧部端子挡板321上。主板33安装于屏蔽罩31之靠近侧部端子挡板321的右半边区域处,此处,侧部端子挡板321和底部端子挡板322分别位于主板33的右侧和下方,利于实现用户端口与主板33的连接。

具体地,侧部连接折板3111上和侧部端子挡板321上的各插孔301都由拱桥形结构围合形成,顶部连接折板3112上的插孔301为贯穿设于顶部连接折板3112上的矩形扁孔,底部端子挡板322上的插孔301为贯穿设于底部端子挡板322上的矩形扁孔。侧部连接折板3111上和侧部端子挡板321上都贯穿设有供连接柱22穿过的避让孔302。具体安装时,可先将壁挂转接件2一端的卡位凸扣211插入定位于侧部连接折板3111或侧部端子挡板321上由拱桥性结构围合形成的插孔301内,再将壁挂转接件2另一端的卡位凸扣211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弹性扣入定位于顶部连接折板3112或底部端子挡板322上的扁矩形插孔301内。

优选地,壁挂转接件2设有四个,四个壁挂转接件2分别为左上部壁挂转接件201、左下部壁挂转接件202、右上部壁挂转接件203和右下部壁挂转接件204,其中,左上部壁挂转接件201的两端分别与侧部连接折板3111和顶部连接折板3112卡插连接,左下部壁挂转接件202的两端分别与侧部连接折板3111 和底部端子挡板322卡插连接,右上部壁挂转接件203的两端分别与侧部端子挡板321和顶部连接折板3112卡插连接,右下部壁挂转接件204的两端分别与侧部端子挡板321和底部端子挡板322卡插连接。具体安装时,左上部壁挂转接件201的一卡位凸扣211插入定位于侧部连接折板3111顶端由拱桥性结构围合形成的插孔301内、另一卡位凸扣211插入定位于顶部连接折板3112左端的扁矩形插孔301内;左下部壁挂转接件202的一卡位凸扣211插入定位于侧部连接折板3111底端由拱桥性结构围合形成的插孔301内、另一卡位凸扣211插入定位于底部端子挡板322左端的扁矩形插孔301内;右上部壁挂转接件203的一卡位凸扣211插入定位于侧部端子挡板321顶端由拱桥性结构围合形成的插孔301内、另一卡位凸扣211插入定位于顶部连接折板3112右端的扁矩形插孔301内;右下部壁挂转接件204的一卡位凸扣211插入定位于侧部端子挡板321底端由拱桥性结构围合形成的插孔301内、另一卡位凸扣211插入定位于底部端子挡板322右端的扁矩形插孔301内。此处,壁挂转接件2、屏蔽罩31和端子挡板32的结构都比较简单,且其装配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壁挂转接件2的具体装配过程为:先将屏蔽罩31通过定位柱定位到主机壳1上,用第三螺钉7将两者部分固定;然后,将主板33装配到屏蔽罩31内;再将两个端子挡板32从侧水平和垂直方向滑到屏蔽罩31外边缘的指定位置,用第四螺钉8将端子挡板32固定到主机壳1的内部加强筋上;然后,将壁挂转接件2的一端分别插到屏蔽罩31或端子挡板32上由拱桥形结构围合形成的插孔301内,再转动壁挂转接件2,将其扣入屏蔽罩31或端子挡板32上的扁矩形插孔301内;最后,盖上后盖4,用第一螺钉5将后盖4、屏蔽罩31、端子挡板32、壁挂转接件2牢牢固定连为一体,用第四螺钉8将后盖4锁紧固定连接主机壳1上。这样,即完成了壁挂转接件2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结构,优选适用于大尺寸(42寸及以上)、大重量(10公斤及以上)的显示设备中,其有效解决了大尺寸(42寸及以上)、大重量(10公斤及以上)显示设备中壁挂转接件2 的安装问题,且其显示设备的后盖4可设计得足够小,保证了产品的整体外形美观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显示设备,其具有上述的显示设备壁挂转接2的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其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显示设备壁挂转接件的安装结构,故,既保证了显示设备的外形美观性,又保证了显示设备在具体应用场合安装的稳固可靠性,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综合性能,从而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具体可为壁挂式的液晶电视机或者壁挂式电脑液晶显示器或者壁挂式的液晶电脑一体机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壁挂转接件2固定于屏蔽罩31和端子挡板32的左右两边上,丝毫不占用主板33的装配空间,从而可将后盖4设计得足够小;且壁挂转接件2利用了屏蔽罩31侧部连接折板3111侧面和侧部端子挡板321侧面折弯面的高强度结构性能,保证了整机能承受足够的除显示设备以外的重量,保证家庭用户的小孩攀爬显示设备时显示设备不会受损。同时,由于端子挡板32固定于主机壳1的内部金属加强筋上,故,其有效保证了产品壁挂时能承受较大的前、后拉力,可以保证整机能在公共场所倾斜悬挂而不变形。此外,壁挂转接件2是采用卡插、旋转扣入方式与屏蔽罩31、端子挡板32连接的,无额外固定螺钉,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