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顶套抱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5931阅读:14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双顶套抱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新型双顶套抱箍。



背景技术:

抱箍是用一种材料抱住或箍住另外一种材料的构件,它属于紧固件。

在电力线路架设的过程中,抱箍的使用相当频繁,如在电线杆上固定配电箱、横担以及在电线杆上架设电力线路都需要用到抱箍。而目前在电力线路架设工程中,电力线路的走向一般由电线杆的位置决定,尤其单向的电力线路的架设,通常在电杆上固紧抱箍,电线电缆通过绝缘子或者其他绝缘件挂接在抱箍上。

但是,现有的抱箍大多结构简单,在电线杆顶部的抱箍一般是单个使用,稳定性差,不方便电路电缆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一种新型双顶套抱箍。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双顶套抱箍,包括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包括竖直设置的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抱箍和下抱箍,上抱箍和下抱箍均水平设置,上抱箍位于安装架的中部,下抱箍位于安装架的底部,所述的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的外侧顶部均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的距离为80mm,上抱箍中心距下抱箍中心的距离为150mm。

进一步地,上抱箍和下抱箍均包括抱箍片A和抱箍片B,抱箍片A和抱箍片B均为内径相等的半圆弧状,抱箍片A和抱箍片B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耳,每个固定耳上均设置有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抱箍两端的固定耳与下抱箍上对应的固定耳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同一侧的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上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均为角钢,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外均镀有锌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上抱箍和下抱箍双抱箍的设置增加了改实用新型结构稳固;均为螺栓连接,简化了安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电力线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左安装架和右安装架上镀锌层的有效的保护了,提高了防腐蚀性能,延长了该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到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双顶套抱箍,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所述的安装架1包括竖直设置的左安装架1-1和右安装架1-2,左安装架1-1和右安装架1-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抱箍2和下抱箍3,上抱箍2和下抱箍3均水平设置,上抱箍2位于安装架1的中部,下抱箍3位于安装架1的底部,所述的左安装架1-1和右安装架1-2的外侧顶部均设置有固定块4,固定块4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固定块4-1和下固定块4-2,上固定块4-1和下固定块4-2之间的距离为80mm,上抱箍2中心距下抱箍3中心的距离为150mm。

本实施中,结构简单,功能实用,上抱箍和下抱箍双抱箍的设置增加了改实用新型结构稳固;均为螺栓连接,简化了安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电力线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

上抱箍2和下抱箍3均包括抱箍片A2-1和抱箍片B2-2,抱箍片A2-1和抱箍片B2-2均为内径相等的半圆弧状,抱箍片A2-1和抱箍片B2-2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耳2-3,每个固定耳2-3上均设置有固定孔。

所述的上抱箍2两端的固定耳2-3与下抱箍3上对应的固定耳2-3通过螺栓2-4固定。

所述的上固定块4-1和下固定块4-2上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4-1.1。

所述的左安装架1-1和右安装架1-2均为角钢,左安装架1-1和右安装架1-2外均镀有锌保护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