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弹簧的联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592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接装置。



背景技术: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螺旋弹簧是承受轴向拉力的螺旋弹簧,螺旋弹簧一般都用圆截面材料制造,在不承受负荷时,螺旋弹簧的圈与圈之间一般都是并紧的没有间隙,利用拉伸后的回弹力(拉力)工作,用以控制机件的运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广泛用于机器、仪表中。

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弹簧的联接装置随处可见,带弹簧的联接装置一般包括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两端相内收缩形成塔型,弹簧内卡装有墩头的连接轴,所述两连接轴的墩头位于弹簧内,两连接轴的另一端分别从弹簧内穿出。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该装置采用一体加工成型的,因此加工工序复杂,加工成本过高,同时当该装置零部件损坏后,不能替换,需要整体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汲取和吸收现有弹簧联接装置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带弹簧的联接装置,该装置通过外螺纹与螺旋弹簧可拆卸的配合连接,从而降低加工工序,缩减成本,当该装置中的零件损坏后可用新零件加以替换。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弹簧的联接装置,包括有螺旋弹簧,连接在螺旋弹簧两端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加工有外螺纹与内螺纹,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丝旋接到外螺纹内,外螺纹的螺距P1与螺旋弹簧的螺距P2的关系为P1=0.7~1.3P2。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螺旋弹簧两端的连接轴上的内螺纹分别与外设部件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连接轴可通过外螺纹旋接在螺旋弹簧上,从而简化了该装置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当该装置中的零件损坏后可用新零件加以替换。该装置可作为带弹簧的联接装置使用,其使用安全可靠。

为了避免连接轴从螺旋弹簧上滑出,同时保证该装置的直线度,所述外螺纹的螺距P1与螺旋弹簧的螺距P2的关系为P1=0.7~0.95P2。

为了避免连接轴从螺旋弹簧上滑出,同时保证该装置的直线度,所述螺旋弹簧的弹簧丝直径d与螺旋弹簧的螺距P2的关系为d=0.4~0.7P2。

为了避免螺旋弹簧从外螺纹中滑出,保证内螺纹与外设部件连接稳定,所述外螺纹为粗牙螺纹,内螺纹为细牙螺纹。

为了保证螺旋弹簧的刚度稳定,螺旋弹簧能够长时间的有效工作,所述螺旋弹簧为60NiCrMo2T螺旋弹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连接轴,2螺旋弹簧,3外螺纹,4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带弹簧的联接装置,包括有螺旋弹簧2,连接在螺旋弹簧2两端的连接轴1,连接轴1上加工有外螺纹3与内螺纹4,螺旋弹簧2的弹簧丝旋接到外螺纹3内,为了避免螺旋弹簧2从外螺纹3中滑出,保证内螺纹4与外设部件连接稳定,外螺纹3为粗牙螺纹,内螺纹4为细牙螺纹,外螺纹3的螺距P1与螺旋弹簧2的螺距P2的关系为P1=0.7~1.3P2,为了避免连接轴1从螺旋弹簧2上滑出,同时保证该装置的直线度,外螺纹3的螺距P1与螺旋弹簧2的螺距P2的关系为P1=0.7~0.95P2,为了避免连接轴1从螺旋弹簧2上滑出,同时保证该装置的直线度,螺旋弹簧2的弹簧丝直径d与螺旋弹簧2的螺距P2的关系为d=0.4~0.7P2,为了保证螺旋弹簧2的刚度稳定,螺旋弹簧2能够长时间的有效工作,螺旋弹簧2为60NiCrMo2T螺旋弹簧。

工作时,将螺旋弹簧2两端的连接轴1上的内螺纹4分别与外设部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