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864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枢纽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轴心可动的枢纽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翻转式或可挠式电子装置采用轴心可动的枢纽器,让电子装置的屏幕在翻转或弯曲过程中不会产生皱折问题。然而,现有的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结构过于复杂,除了制作成本高,其尺寸也较大,整体重量也较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结构简单,达到更轻薄化设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轴心可动的枢纽器,包括第一承架、第一轴、第二轴、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第一承架具有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第一穿孔的内壁设有第一齿条。第一轴穿过第一穿孔,第一轴具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第一齿条。第二轴穿过第二穿孔。第一连杆的一端枢接第一轴。第二连杆的一端枢接第二轴,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

在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轴心可动的枢纽器还包括第二承架、第三轴、第三连杆以及第四连杆。第二承架具有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第三穿孔的内壁设有第二齿条,第二轴还穿过第四穿孔。第三轴穿过第三穿孔,第三轴具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条。第三连杆的一端枢接第三轴。第四连杆的一端枢接第二轴,第四连杆的另一端枢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

在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轴心可动的枢纽器还包括扭力产生件,扭力产生件套设于第二轴。

在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轴心可动的枢纽器还包括二固定件,二固定件分别固接于第一轴及第三轴。

在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二穿孔的内壁设有第二齿条。第二轴穿过第二穿孔,第二轴具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条。

在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轴心可动的枢纽器还包括扭力产生件,扭力产生件套设于第一轴或第二轴。

在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轴心可动的枢纽器还包括二固定件,二固定件分别固接于第一轴及第二轴。

本实用新型藉由轴的齿轮啮合承架穿孔内壁的齿条,齿轮在齿条上一边转动一边移动,使得轴同样一边转动一边移动,再藉由连杆带动两轴同动及提供轴的限位,实现轴心可动,且其结构简单,达到更轻薄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展开状态(180度)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承架及轴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承架、轴及连杆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轴心可动的枢纽器闭合状态(0度)的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的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承架及轴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承架、轴及连杆的示意图。

图8为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承架及轴的示意图。

标识说明:

10 第一承架

11 第一穿孔

12 第二穿孔

13 第一齿条

20 第二承架

21 第三穿孔

22 第四穿孔

23 第二齿条

31 第一轴

311 第一齿轮

32 第二轴

33 第三轴

331 第二齿轮

41 第一连杆

42 第二连杆

43 第三连杆

44 第四连杆

50 扭力产生件

60 固定件

70 第一承架

71 第一穿孔

72 第二穿孔

73 第一齿条

74 第二齿条

81 第一轴

811 第一齿轮

82 第二轴

821 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4,图1及图2为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展开状态(180度)的立体图及爆炸图,图3为展开状态下承架及轴的示意图,图4为展开状态下承架及轴再加上连杆的示意图。本示意性实施方式的轴心可动的枢纽器包括第一承架10、第一轴31、第二轴32、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

如图所示,第一承架10具有第一穿孔11及第二穿孔12,第一穿孔11的内壁设有第一齿条13。第一轴31穿过第一穿孔11,第一轴31具有第一齿轮311,第一齿轮311啮合第一齿条13。第二轴32穿过第二穿孔12。第一连杆41的一端枢接第一轴31。第二连杆42的一端枢接第二轴32,第二连杆42的另一端枢接第一连杆41的另一端。藉由第一轴31的第一齿轮311啮合第一承架10的第一穿孔11内壁的第一齿条13,第一齿轮311在第一齿条13上一边转动一边移动,使得第一轴31同样一边转动一边移动,再藉由第一连杆41及第二连杆42带动第一轴31与第二轴32同动及提供第一轴31及第二轴32的限位,实现轴心可动。

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至图4,轴心可动的枢纽器还包括第二承架20、第三轴33、第三连杆43、第四连杆44。第二承架20具有第三穿孔21及第四穿孔22,第三穿孔21的内壁设有第二齿条23,第二轴32还穿过第四穿孔22。第三轴33穿过第三穿孔21,第三轴33具有第二齿轮331,第二齿轮331啮合第二齿条23。第三连杆43的一端枢接第三轴33。第四连杆44的一端枢接第二轴32,第四连杆44的另一端枢接第三连杆43的另一端。藉由第三轴33的第二齿轮331啮合第二承架20的第三穿孔21内壁的第二齿条23,第二齿轮331在第二齿条23上一边转动一边移动,使得第三轴33同样一边转动一边移动,再藉由第三连杆43及第四连杆44带动第三轴33及第二轴32同动及提供第三轴33及第二轴32的限位,实现轴心可动。

在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至图2,轴心可动的枢纽器还包括扭力产生件50以及两个固定件60。扭力产生件50套设于第二轴32。两个固定件60分别固接于第一轴31及第三轴33,两个固定件60用于固接于翻转式或可挠式电子装置。

请同时参照图5至图7,图5为图1所示的轴心可动的枢纽器闭合状态(0度)的立体图,图6为闭合状态下承架及轴的示意图,图7为闭合状态下承架及轴再加上连杆的示意图。对照图3及图6,在图3所示展开(180度)状态下,第一轴31及第二轴32相对靠近,第二轴32及第三轴33相对靠近;在图6所示闭合(0度)状态下,第一轴31及第二轴32相对远离,第二轴32及第三轴33相对远离。

请参照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示意性实施方式的轴心可动的枢纽器的承架及轴的示意图。本示意性实施方式的轴心可动的枢纽器包括第一承架70、第一轴81、第二轴82、第一连杆(未绘示)以及第二连杆(未绘示)。第一承架70具有第一穿孔71及第二穿孔72,第一穿孔71的内壁设有第一齿条73,第二穿孔72的内壁设有第二齿条74。第一轴81穿过第一穿孔71,第一轴81具有第一齿轮811,第一齿轮811啮合第一齿条73。第二轴82穿过第二穿孔72,第二轴82具有第二齿轮821,第二齿轮821啮合第二齿条74。第一连杆的一端枢接第一轴31。第二连杆的一端枢接第二轴32,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枢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在本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轴心可动的枢纽器还可包括扭力产生件(未绘示)及二固定件(未绘示),扭力产生件可套设于第一轴81及/或第二轴82,二固定件分别固接于第一轴81及第二轴82。

藉由第一轴81的第一齿轮811啮合第一承架70的第一穿孔71内壁的第一齿条73,第一齿轮811在第一齿条73上一边转动一边移动,使得第一轴81同样一边转动一边移动;此外,藉由第二轴82的第二齿轮821啮合第一承架70的第二穿孔72内壁的第二齿条74,第二齿轮821在第二齿条74上一边转动一边移动,使得第二轴82同样一边转动一边移动;再藉由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带动第一轴81及第二轴82同动及提供第一轴81及第二轴82的限位,实现轴心可动。对照图3及图8,图3所示的轴心可动的枢纽器采用三轴31、32和33,图8所示的轴心可动的枢纽器采用二轴81和82。但是,这些示意性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轴数,只要是二轴以上的枢纽器都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轴心可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示意性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