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顺水五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7424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顺水五通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管道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顺水五通。



背景技术:

在楼房等多层建筑施工时,需要安装供水、排水、排污等管道。目前要同时满足同层排水和回填层积水排水时主要采用如下手段:一、采用顺水四通,若优先考虑同层排水,则回填层底部积水无法排除,影响交付使用;若优先考虑回填层积水排水,则需要二个45度排水弯头来调整纵向排水支管位置和高度(保证纵向排水支管不影响结构找坡和防水),同时卫生间大便器离主干管的间距要能安装二个三通和二个45度弯头,而且回填层积水排水口还易回水;二、采用顺水三通,则需要二个三通才能做到同层和回填层积水排水,并且其中一个三通应安装在下一层顶板吊顶内,以及还要增加一个楼板留洞封堵,该办法比采用顺水四通排水时要通畅些,但这样又失去了同层排水意义;三、采用立排式回填层积水排除装置时,遇建筑或消防要求砌管道井时,回填层积水无法排水,价格还比较高。

此外虽然目前市面上存在一些各式各样的顺水五通,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顺水五通的横向支管与纵向支管它们的中轴线是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或者横向支管的管底与纵向支管的管底相平,而这种类型的顺水五通在排积水时,需要加设积水排除装置才能完成同层排水和回填层积水排水,增大了支出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安装其他辅助设施便可完成同层排水和回填层积水排水,安装简单,排水顺畅,结构简单,价格低的新型顺水五通。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顺水五通,包括主干管、纵向侧支管;纵向侧支管与主干管相连通,并构成顺水三通结构;纵向侧支管左右两侧的主干管上均设有横向侧支管;每根横向侧支管均与主干管相连通;每根横向侧支管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均位于纵向侧支管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的下方,且每根横向侧支管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与纵向侧支管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之间的高度值为2mm至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让横向侧支管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位于纵向侧支管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的下方,从而使得所述的新型顺水五通在安装好后,横向侧支管能紧贴地面,便于进行回填层积水的排除,而纵向侧支管则连接各种用水设备的排水口,完成同层排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水管路布设复杂、安装麻烦以及需要安装其他辅助设施才能完成同层排水和回填层积水排水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排水顺畅、省时、省力的特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每根横向侧支管均与纵向侧支管相垂直。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的避免纵向侧支管向主干管内流的水进入到横向侧支管内,进而防止了污水通过横向侧支管向外回流,还能防止长期形成的管壁污水膜堵住横向侧支管的排水口。

进一步,纵向侧支管左侧的横向侧支管的中轴线与纵向侧支管右侧的横向侧支管的中轴线共线。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加工。

进一步,每根横向侧支管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与纵向侧支管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之间的高度值为3mm至16mm。

进一步,每根横向侧支管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与纵向侧支管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之间的高度值为4mm至12mm。

进一步,每根横向侧支管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与纵向侧支管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之间的高度值为6mm至10mm。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确保回填层积水排除和同层积水排除能顺利进行的情况下,还能方便纵向侧支管连接各种用水设备的排水口。

进一步,纵向侧支管2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200mm;主干管1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200mm;横向侧支管3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150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顺水五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顺水五通在实际应用时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0、主干管,200、纵向侧支管,300、横向侧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工业、民用建筑室内同层排水和同层结构回填层积水排除时,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顺水四通、顺水三通、立排式回填层积水排除装置,这些方式存在只能进行同层排水或回填层积水排水,或者额外添加其他辅助设施来完成同层排水和回填层积水排水,不仅安装麻烦,而且成本较高,或者这些方式在实施时,有些失去了同层排水的意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顺水五通,用于同时完成同层排水和回填层积水排水,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时还能降低安装难度,成本低。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新型顺水五通,包括主干管100、纵向侧支管200;纵向侧支管200与主干管100相连通,其中,纵向侧支管200与主干管100在连接处具有顺水圆弧段,因此构成顺水三通结构;纵向侧支管200左右两侧的主干管100上均设有横向侧支管300,横向侧支管300、纵向侧支管200均与主干管100之间采用一体成型注塑工艺制成;每根横向侧支管300均与主干管100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纵向侧支管2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200mm;主干管1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200mm;横向侧支管3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150mm;每根横向侧支管3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均位于纵向侧支管2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的下方。

由于横向侧支管3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位于纵向侧支管2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的下方,因此由纵向侧支管200进入到主干管100内的污水会进入到横向侧支管300内,出现污水通过横向侧支管300往外回流的情况,为了避免污水出现回流,在本实施例中,将每根横向侧支管300均设置的与纵向侧支管200相垂直,这样污水在进入到主干管100内后,会顺着主干管100往下流,而不会进入到横向侧支管300内。同时这样设置还能防止长期形成的管壁污水膜堵住横向侧支管300的排水口。

在本实施例中,纵向侧支管200左侧的横向侧支管300的中轴线与纵向侧支管200右侧的横向侧支管300的中轴线共线,这样任意一根横向侧支管3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与纵向侧支管2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之间的高度值相等,将高度值记为H,在本实施例中,H的取值范围为2mm至20mm。

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新型顺水五通,包括主干管100、纵向侧支管200;纵向侧支管200与主干管100相连通,其中,纵向侧支管200与主干管100在连接处具有顺水圆弧段,因此构成顺水三通结构;纵向侧支管200左右两侧的主干管100上均设有横向侧支管300,横向侧支管300、纵向侧支管200均与主干管100之间采用一体成型注塑工艺制成;每根横向侧支管300均与主干管100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纵向侧支管2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200mm;主干管1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200mm;横向侧支管3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150mm;每根横向侧支管3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均位于纵向侧支管2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的下方。

由于横向侧支管3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位于纵向侧支管2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的下方,因此由纵向侧支管200进入到主干管100内的污水会进入到横向侧支管300内,出现污水通过横向侧支管300往外回流的情况,为了避免污水出现回流,在本实施例中,将每根横向侧支管300均设置的与纵向侧支管200相垂直,这样污水在进入到主干管100内后,会顺着主干管100往下流,而不会进入到横向侧支管300内。同时这样设置还能防止长期形成的管壁污水膜堵住横向侧支管300的排水口。

在本实施例中,纵向侧支管200左侧的横向侧支管300的中轴线与纵向侧支管200右侧的横向侧支管300的中轴线共线,这样任意一根横向侧支管3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与纵向侧支管2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之间的高度值相等,将高度值记为H,在本实施例中,H的取值范围为3mm至16mm。

实施例三,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新型顺水五通,包括主干管100、纵向侧支管200;纵向侧支管200与主干管100相连通,其中,纵向侧支管200与主干管100在连接处具有顺水圆弧段,因此构成顺水三通结构;纵向侧支管200左右两侧的主干管100上均设有横向侧支管300,横向侧支管300、纵向侧支管200均与主干管100之间采用一体成型注塑工艺制成;每根横向侧支管300均与主干管100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纵向侧支管2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200mm;主干管1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200mm;横向侧支管3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150mm;每根横向侧支管3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均位于纵向侧支管2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的下方。

由于横向侧支管3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位于纵向侧支管2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的下方,因此由纵向侧支管200进入到主干管100内的污水会进入到横向侧支管300内,出现污水通过横向侧支管300往外回流的情况,为了避免污水出现回流,在本实施例中,将每根横向侧支管300均设置的与纵向侧支管200相垂直,这样污水在进入到主干管100内后,会顺着主干管100往下流,而不会进入到横向侧支管300内。同时这样设置还能防止长期形成的管壁污水膜堵住横向侧支管300的排水口。

在本实施例中,纵向侧支管200左侧的横向侧支管300的中轴线与纵向侧支管200右侧的横向侧支管300的中轴线共线,这样任意一根横向侧支管3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与纵向侧支管2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之间的高度值相等,将高度值记为H,在本实施例中,H的取值范围为4mm至12mm。

实施例四,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新型顺水五通,包括主干管100、纵向侧支管200;纵向侧支管200与主干管100相连通,其中,纵向侧支管200与主干管100在连接处具有顺水圆弧段,因此构成顺水三通结构;纵向侧支管200左右两侧的主干管100上均设有横向侧支管300,横向侧支管300、纵向侧支管200均与主干管100之间采用一体成型注塑工艺制成;每根横向侧支管300均与主干管100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纵向侧支管2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200mm;主干管1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200mm;横向侧支管300的公称直径为50mm至150mm;每根横向侧支管3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均位于纵向侧支管2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的下方。

由于横向侧支管3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位于纵向侧支管2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的下方,因此由纵向侧支管200进入到主干管100内的污水会进入到横向侧支管300内,出现污水通过横向侧支管300往外回流的情况,为了避免污水出现回流,在本实施例中,将每根横向侧支管300均设置的与纵向侧支管200相垂直,这样污水在进入到主干管100内后,会顺着主干管100往下流,而不会进入到横向侧支管300内。同时这样设置还能防止长期形成的管壁污水膜堵住横向侧支管300的排水口。

在本实施例中,纵向侧支管200左侧的横向侧支管300的中轴线与纵向侧支管200右侧的横向侧支管300的中轴线共线,这样任意一根横向侧支管3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与纵向侧支管2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之间的高度值相等,将高度值记为H,在本实施例中,H的取值范围为6mm至10mm。

将多组排水口尺寸相同、高度值H不同的顺水五通进行实验,得出如表1的数据:

表1

在高度值H较小时,出现制造成本贵、制造难的主要原因是,尺寸过小,精度难以得到保证,易出现报废品,施工难的主要原因是纵向侧支管200距地面过低在连接各种用水设备的排水口时非常不方便;在高度值H较大时,出现制造成本贵的主要原因是,材料量耗费大,施工难的主要原因是纵向侧支管200距地面过高,给其他设施的安装造成影响;当H的取值范围为6mm至10mm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顺水五通的整体结构最优。

此外,根据建筑项目同层排水安装位置不同,可封堵纵向侧支管200左侧或右侧的横向侧支管300,另一个贴着地面,进行回填层积水的排除,封堵时采用密封塞,或者采用与横向侧支管300的内径相等的实心管进行封堵。

在使用时,纵向侧支管200连接各种用水设备的排水口,横向侧支管300、纵向侧支管200同用水设备均在本层,当所述的新型顺水五通或用水设备堵塞时,只需要在本层处理,不影响下一层的邻居。

在安装所述的新型顺水五通时:首先,将主干管100同结构板进行安装,并将主干管100同结构降板间的洞隙封堵;其次,确保横向侧支管300的管底能够紧贴地面,而纵向侧支管200的管底高于地面;最后纵向侧支管200连接各种用水设备的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顺水五通,通过让横向侧支管3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位于纵向侧支管200内管壁的管底所在平面的下方,从而使得所述的新型顺水五通在安装好后,横向侧支管300能紧贴地面,便于进行回填层积水的排除,而纵向侧支管200则连接各种用水设备的排水口,完成同层排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水管路布设复杂、安装麻烦以及需要安装其他辅助设施才能完成同层排水和回填层积水排水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排水顺畅、省时、省力的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