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内置导线的角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278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内置导线的角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角度调节机构,特别是一种可内置导线的角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上,经常需要在机械部件角度调节的同时实现电气联接,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证电气部件的可靠接触以及保证电气部件不会因转动而磨损非常重要,对于一些小型电气产品,该类装置还需要具有体积小、结构美观的特点。在具体产品使用中,用导线实现角度调节装置两端的电气连接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轻巧、操作方便、在实现角度调整功能的同时满足产品美观性要求的可内置导线的角度调整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内置导线的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一活动部件和第二活动部件之间,包括一个或两个空心转轴,空心转轴包括外轴和中轴,外轴套装在中轴上能够相对于中轴转动,中轴内沿轴线设置有中孔;外轴与所述第一活动部件连接,中轴与所述第二活动部件连接;所述第二活动部件上的一根导线穿过一个空心转轴的中轴内的中孔后进入所述第一活动部件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动部件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第二活动部件上的导线依次穿过所述中轴内的中孔和穿线孔后进入所述第一活动部件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空心转轴对称设置,二者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活动部件上的导线依次穿过所述中轴内的中孔、两个空心转轴之间的间隙和所述第一活动部件上的穿线孔进入所述第一活动部件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动部件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转轴座,所述中轴固设在转轴座上,转轴座上设置有穿线孔,第二活动部件上的导线由转轴座上的穿线孔进入中轴的中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座的侧面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有转轴堵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外轴相对于中轴转动,实现第一活动部件相对于第二活动部件角度的调节;通过在中轴内设置中孔,实现第一活动部件和第二活动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空心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代表:1、第一活动部件,2—导线,3—空心转轴,301—中轴,302—外轴,4—转轴堵盖,5—转轴座,6—第二活动部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解释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的可内置导线的角度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一活动部件1和第二活动部件6之间,包括一个或两个空心转轴3,空心转轴3包括外轴302和中轴301,外轴302套装在中轴301上能够相对于中轴301转动,中轴301内沿轴线设置有中孔;外轴302与所述第一活动部件1连接,中轴301与所述第二活动部件6连接;所述第二活动部件6上的一根导线穿过一个空心转轴3的中轴301内的中孔后进入所述第一活动部件1内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轴302相对于中轴301转动,实现第一活动部件1相对于第二活动部件6角度的调节;通过在中轴301内设置中孔,实现第一活动部件1和第二活动部件6之间的电气连接。当第二活动部件6上的导线设置有两根时,两根导线可分别穿过两个中轴301内中孔,与第一活动部件1连接。

为了便于导线进入第一活动部件1内部,所述第一活动部件1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第二活动部件6上的导线依次穿过中孔和穿线孔后进入所述第一活动部件1内部。

所述两个空心转轴3对称设置,二者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活动部件6上的导线依次穿过中孔、两个空心转轴3之间的间隙和穿线孔进入所述第一活动部件1内部。

为了使得空心转轴3稳固地与第二活动部件6连接,所述第二活动部件6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转轴座5,所述中轴301固设在转轴座5上,转轴座5上设置有穿线孔,第二活动部件6上的导线由穿线孔进入中轴301的中孔内。

为了便于对导线穿入转轴座5和中轴301的过程进行观察,所述转轴座5的侧面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有转轴堵盖4,增加产品的美观性。

所述空心转轴3具有阻尼功能,第一活动部件1和第二活动部件6可在旋转范围内的任意角度停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