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头及微耕机换挡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6443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头及微耕机换挡操作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头及微耕机换挡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微耕机换挡机构,包括拨叉轴,通过带动拨叉轴转动,从而使连接在拨叉轴上的拨块拨动变速齿轮实现换挡操作。目前的微耕机换挡,通常都是通过换挡杆直接与拨叉轴连接进行拨动,操作方向比较单一,不能够适应换挡臂前后和左右方向同时位移,换挡杆前后和水平方向同时旋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头及微耕机换挡操作机构,便于换挡臂多个方向的移动、旋转,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竖向设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相互隔开,所述接头本体上还开设有垂直于第一安装孔的第一销孔和垂直于第二安装孔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与第一安装孔相交,所述第二销孔与第二安装孔相交。

进一步,所述第一销孔与第一安装孔垂直,且第一销孔的中心线与第一安装孔的中心线之间有间隔。

进一步,所述第二销孔与第二安装孔垂直,且第二销孔的中心线与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线之间有间隔。

一种微耕机换挡操作机构,包括上述一种连接头,还包括换挡杆和换挡臂,所述换挡臂直接或间接与拨叉轴连接,所述换挡杆安装在扶手座上,换挡杆和换挡臂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换挡杆穿设在连接头内并能相对于连接头竖向转动,所述换挡臂穿设在连接头内并能相对于连接头水平转动。

具体地,所述换挡杆伸入第一安装孔内,所述换挡杆竖直伸入第二安装孔内,且所述换挡臂和换挡杆上均设置有一圈限位槽,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安装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卡在限位槽内限制换挡杆和换挡臂脱出所述连接头。

进一步,所述换挡杆后部通过支撑架架设在扶手座上,换挡杆前端弯折并伸入第一安装孔内。

进一步,所述换挡杆卡入支撑架上开设的卡孔内,并能在卡孔内前后移动和摆动。

进一步,所述卡孔为C型开口,该开口处安装有卡销,防止所述换挡杆脱出卡孔。

进一步,所述换挡臂安装在支撑座上,支撑座与拨叉轴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换挡臂之间设置有换挡臂回位机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分别用于容纳换挡杆和换挡臂,装入后在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穿设限位销,通过限位销防止换挡臂和换挡杆脱出,同时,换挡臂和换挡杆可相对于接头本体转动,进而可以通过换挡杆带动换挡臂前后左右移动,以适应换挡需求。该结构操作方便,通过前后和左右两步式操作,使换挡更准确稳定,操作方便。万向转动,灵活无卡滞,同时降低换挡杆制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通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耕机换挡操作机构用于微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

图6为图4中J处放大视图;

图7为图3的侧视图;

图8为图7中I处放大视图;

图9为变速箱和支撑座及回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 换挡臂

2 支撑座

21 上耳座

22 连接块

23 下耳座

24 条形孔

25 通孔

3 换挡卡板

31 挡位卡槽

4 弹簧

41 支撑件

42 限位件

43 螺母

5 变速箱

6 连接头

61 第一安装孔

62 第二安装孔

63 第一销孔

64 第二销孔

65 限位销

7 扶手座

8 换挡杆

9 支撑架

91 卡孔

92 卡销

10 拨叉轴

11 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连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安装孔61和竖向设置的第二安装孔62,用于连接换挡杆和换挡臂,具体地,第一安装孔61和第二安装孔62相互垂直,第一安装孔61和第二安装孔62相互隔开,接头本体上还开设有垂直于第一安装孔61的第一销孔63和垂直于第二安装孔62的第二销孔64,第一销孔63与第一安装孔61相交,第二销孔64与第二安装孔62相交。且第一销孔63的中心线与第一安装孔61的中心线之间有间隔,即中心线不相交,两者中心线位于不同平面,第二销孔64的中心线与第二安装孔62的中心线之间有间隔。

本例中为了便于操作,第一销孔63与第一安装孔61垂直,第二销孔64与第二安装孔62垂直,用于安装限位销等。

如图3至图9所示,一种微耕机换挡操作机构,其包括换挡臂1、换挡杆8和拨叉轴10,拨叉轴10一端连接拨叉,另一端连接有支撑座2,换挡臂1安装在支撑座2上,由于换挡臂1需前后转动进行换挡,左右摆动退出和进入挡位,因此将换挡臂1和换挡杆8之间通过连接头6连接,换挡杆8穿设在连接头6内并能相对于连接头6竖向转动,所述换挡臂1穿设在连接头6内并能相对于连接头6水平转动。从而满足了换挡臂1的移动方式。

具体地,换挡杆8后部通过支撑架架设在扶手座上,换挡杆8前端弯折并伸入第一安装孔61内,换挡杆竖直伸入第二安装孔62内,且换挡臂和换挡杆上均设置有一圈限位槽,第一销孔63和第二销孔64内安装有限位销65,所述限位销65卡在限位槽内并通过开口销锁定,限制换挡杆和换挡臂脱出第一安装孔61和第二安装孔62。但换挡臂1可相对于连接头6水平转动,换挡杆8能够相对于连接头6竖向转动。

如图8所示,支撑架9上开设有卡孔91,换挡杆8卡入卡孔91内通过卡销92限制其滑出,换挡杆8与卡孔91之间有间隙,并能在卡孔91内前后移动和左右摆动。摆动时带动换挡臂1进入或退出挡位,前后移动时进行挡位切换。本例中通过两个方向转动,换挡杆8左右摆动时以支撑架9的卡孔91为支点,前后移动时以卡孔91为导向,使换挡杆8能够带动换挡臂1左右移动和前后摆动,操作简单方便。

为了便于理解换挡动作,下面将操作机构与换挡卡板3和支撑座2以及回位机构一同进行介绍:换挡卡板3通过螺栓等固定在变速箱5上,换挡卡板3上设有多个挡位卡槽31,所述换挡臂1位于挡位卡槽31内,并穿过所述支撑座2,在换挡时换挡臂1对支撑座2施加扭力,使得支撑座2和拨叉轴10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拨叉转动进行换挡;在换挡臂1与支撑座2之间设置有使换挡臂1保持在挡位卡槽31内的回位机构,即换挡完成后使其停留在挡位卡槽31内,防止自动滑出而滑挡,在外力作用时换挡臂1才退出挡位卡槽31。

进一步地,换挡卡板3水平安装在变速箱5上,挡位卡槽31沿前后方向布置,换挡臂1左右摆动而进入或退出挡位卡槽31,换挡臂1前后转动实现挡位切换。

所述换挡臂1穿过支撑座2,并通过支撑件41竖向支撑在支撑座2上,该换挡臂1与支撑座2之间留有间隙,以便换挡臂1能够与支撑座2之间相对小幅度的摆动,本实施例中回位机构为弹簧4,该弹簧4套设在换挡臂1外,弹簧4一端抵在支撑座2上,另一端抵在换挡臂1设置的限位件上,即弹簧4在支撑座2与限位件之间处于压缩状态,常态时换挡臂1是位于挡位卡槽31内的,弹簧4受压均匀,在换挡臂1转动换挡,当换挡臂1前后移动至需 要的挡位时,此时由于换挡臂1产生偏转,使得弹簧4靠换挡臂1偏移的一侧受力较大,当放开换挡臂1后,弹簧4需要回复到受力均匀的位置,因此在弹力作用下使得换挡臂1进入挡位卡槽31内,并保持。

如图5和图9所示,支撑座2包括水平设置的上耳座21、下耳座23以及连接在上耳座21和下耳座23之间的连接块22,上耳座21、下耳座23和连接块22形成U形结构,所述连接块22与拨叉轴10连接,支撑件41为设置在换挡臂1上的凸台或挡片,凸台或挡片位于下耳座23上方,支撑在下耳座23上,下耳座23上开设有通孔25,换挡臂1穿过该通孔25,并与之有间隙,能够左右和前后小幅度摆动,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换挡臂1下端,限位件为垫片42,垫片42由安装在换挡臂1下端的螺母43支撑,弹簧4垂直顶在下耳座23下方,使换挡臂1与下耳座23保持垂直状态。

进一步地,上耳座21上沿左右方向开设有条形孔24,换挡臂1向上穿出所述条形孔24,在退出或进入挡位卡槽31时,所述换挡臂1沿条形孔24长度方向(即左右方向)运动,在切换挡位时换挡臂1带动支撑座2沿垂直于条形孔24长度方向转动(即前后方向)。本例中前后换挡时,换挡臂1与上耳座21接触,并带着上耳座21和下耳座23同步转动,通过上耳座21和下耳座23,使得换挡力臂增大,操作更轻松。由于设置的条形孔24,在换挡臂1进入或退出挡位卡槽31时,避免与支撑座2产生干涉,而在前后运动挡位切换时又能与支撑座2之间传递拨动力。拨叉轴10通过扁头和紧固件等与连接块22中部连接,通过拨叉轴10带动拨叉转动进行换挡。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第一安装孔61和第二安装孔62分别用于容纳换挡杆和换挡臂,装入后在第一销孔63和第二销孔64内穿设限位销65,通过限位销65防止换挡臂和换挡杆脱出,同时,换挡臂和换挡杆可相对于接头本体转动,进而可以通过换挡杆带动换挡臂前后左右移动,以适应换挡需求。该结构操作方便,通过前后和左右两步式操作,使换挡更准确稳定,操作方便;万向转动,灵活无卡滞,同时降低换挡杆制作难度。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