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26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开关设备中一次导电回路中的零部件是不允许拆卸下来的,一次导电回路中的两个零件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很容易将螺母从螺栓上拧下来,当操作人员误拆螺母造成开关设备不完整,进而无法实现相应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容易误拆螺母造成开关设备不完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结构,包括:壳体、极柱、第一转接件及第二转接件,极柱设置在壳体上,极柱包括上出线端、下出线端及导电夹,上出线端与第一转接件和下出线端与第二转接件均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导电夹上设有第二螺栓,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均包括相连接的螺栓头和螺杆,螺杆的远离螺栓头的端部具有易损部,螺母拧在螺杆上后对易损部进行破坏以使螺母无法取出。

进一步地,易损部为易损孔,易损孔的深度小于螺杆的螺纹的长度。

进一步地,易损孔为螺纹孔或光孔。

进一步地,螺杆的外径比易损孔的孔径大3~6mm。

进一步地,易损孔的深度在5~16mm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易损孔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易损孔的开口。

进一步地,开口为多个,多个开口沿螺杆的周向分布。

进一步地,开口的深度小于等于易损孔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将螺母拧在螺杆上后,对螺杆的端部的易损部进行破坏,使得螺母无法取出,操作人员根本无法将螺母拧下来,有效地防止操作人员误拆螺母使得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掉落下来造成设备不完整的情况,保证设备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结构的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开关结构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的开关结构的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壳体;20、极柱;21、上出线端;22、下出线端;23、导电夹;31、第一转接件;32、第二转接件;41、螺栓头;42、螺杆;421、易损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开关结构包括:壳体10、极柱20、第一转接件31及第二转接件32,极柱20设置在壳体10上,极柱20包括上出线端21、下出线端22及导电夹23,上出线端21与第一转接件31和下出线端22与第二转接件32均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导电夹23上设有第二螺栓,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均包括相连接的螺栓头41和螺杆42,螺杆42的远离螺栓头41的端部具有易损部,螺母拧在螺杆42上后对易损部进行破坏以使螺母无法取出。

应用本实施例的开关结构,将螺母拧在螺杆42上后,对螺杆42的端部的易损部进行破坏,使得螺母无法取出,操作人员根本无法将螺母拧下来,有效地防止操作人员误拆螺母使得第一转接件31和第二转接件32掉落下来造成设备不完整的情况,保证设备完整性。

在本实施例中,易损部为易损孔421,易损孔421的深度小于螺杆42的螺纹的长度。在螺杆42上设置易损孔421使得螺纹的壁厚相应变薄,易于变形,使用工装将其扩张,破坏螺纹,使螺母无法取出。

优选地,易损孔421为螺纹孔。螺纹孔加工简便,成本低廉。当然,易损孔421也可以为光孔。

在本实施例中,螺杆42的外径比易损孔421的孔径大3~6mm。这样螺纹的壁厚变薄,易于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易损孔421的深度在5~16mm的范围内。易损孔421的深度不能太深,保证螺杆的强度和刚度。

为了进一步方便对易损孔421进行破坏,在本实施例中,易损孔421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易损孔421的开口。开口降低了易损孔421位置的螺杆的强度,更易于变形,降低操作人员破坏孔的劳动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开口为多个,多个开口沿螺杆42的周向分布。优选地,开口为四个,四个开口呈十字形。在本实施例中,开口的深度小于等于易损孔421的深度。

螺杆的长度为45mm、外径为M12时,易损孔的孔径为6mm或9mm,易损孔的孔径为6mm时,易损孔的深度为10mm,易损孔的孔径为9mm时,易损孔的深度为5mm,或者,螺杆的长度为50mm、外径为M10时,易损孔的孔径为7mm,易损孔的深度为10mm。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螺栓顶部钻孔,螺纹壁厚相应变薄,易于变形,使用工装将孔扩开,破坏螺纹,使固定部件无法取出,无法拆卸固定部件,保护设备完整性,设备整体采用相同规格螺栓,在关键部位使用固定螺栓,保持产品一致性,所有产品都采用相同规格螺栓,经济实惠,易于安装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