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树脂制撕裂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4512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氟树脂制撕裂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撕裂性、作为制品的预包覆管等有用的氟树脂制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电线、引线、导管(catheter)、导线等各种制品中,广泛地使用将这些制品暂时包覆并在实现预期的目的后从制品去除的预包覆管。这样的预包覆管通常由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形成。

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虽然制品的保护特性优异,但从制品去除时需要的撕裂力大。因此,存在难以用手撕裂、去除需要长时间、撕裂时对制品施加的力大而损坏制品的问题。另外,还采用在利用刀具等将管划伤后进行撕裂的手法,但有时刀具等会划伤位于包覆管内侧的制品。

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使用特殊的有机硅橡胶而具有均匀的厚度、且使横向的拉伸强度为纵向的拉伸强度的80%以下的预包覆管。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通过使用特殊的有机硅橡胶而使横向的拉伸强度为纵向的拉伸强度的80%以下,但记载了其理由不清楚,专利文献1的技术是仅能够适用于使用特殊的有机硅橡胶的情况的技术。

另一方面,作为预包覆管,已知由耐热性、耐药品性、拨水拨油性等优异、且机械强度也高的氟树脂形成的预包覆管。作为提高氟树脂制管的撕裂性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种类不同的多种热塑性氟树脂熔融挤出而成型为管状的技术。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相对于聚四氟乙烯使用低分子量的氟树脂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084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003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6-7414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研究得知,即使在专利文献2、3所公开的撕裂管中,也存在撕裂所需要的力不稳定、撕裂性变得不充分的情况。例如,在如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那样撕裂管使用聚四氟乙烯时,撕裂所需要的力增大,因而存在撕裂性变得不充分的情况。

并且,撕裂管需求高的内表面平滑性。即,通过撕裂管的内表面平滑性高,能够保持由撕裂管包覆的制品的高表面平滑性。另外,通过将撕裂管加热至该制品的表面发生熔融的温度以上,使撕裂管热收缩而将该制品包覆,从而还能够将撕裂管的高的内表面平滑性转印到制品表面。例如导管等插入体内,因而导管等所使用的撕裂管需求特别高的内表面平滑性。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研究得知,在如专利文献2、3那样使用不同种的氟树脂时,氟树脂彼此之间发生相分离,在撕裂管的内表面形成凹凸形状,存在内表面平滑性降低的情况。

在这样的状况下,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撕裂性和内表面平滑性优异的氟树脂制管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由不同于聚四氟乙烯的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形成氟树脂制管,能够制成长度方向的撕裂性和内表面平滑性优异的氟树脂制管。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见解进一步反复进行研究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提供如下所述的发明。

项1.一种在长度方向上具有撕裂性的氟树脂制管,其由不同于聚四氟乙烯的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形成。

项2.如项1所述的氟树脂制管,其具有热收缩性。

项3.如项1或2所述的氟树脂制管,其在200℃的气相中加热5分钟后的内径的热收缩率为20%以上。

项4.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氟树脂制管,其中,上述热塑性氟树脂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项5.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氟树脂制管,其中,上述热塑性氟树脂为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

项6.如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氟树脂制管,其中,通过在被加热的状态下从内侧进行加压,能够使内径扩张。

项7.如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氟树脂制管,其中,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熔合线(weldline)。

项8.一种具有撕裂性的氟树脂制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将不同于聚四氟乙烯的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进行熔融挤出成型的工序,

在上述熔融挤出成型时,使熔融的上述热塑性氟树脂的流路暂时分支,在氟树脂制管的长度方向上形成熔合线。

项9.如项8所述的氟树脂制管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对形成有上述熔合线的氟树脂制管进行加热的状态下从内侧进行加压,从而使内径扩张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长度方向的撕裂性和内表面平滑性优异的氟树脂制管。并且,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长度方向的撕裂性和内表面平滑性优异的氟树脂制管的制造方法。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由本发明的氟树脂制含氟管包覆的电线、引线、导管、导线等各种制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内径和外径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制造方法的熔融挤出成型中使用的模具的截面示意图(是与熔融挤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截面,存在脚部的部分)。

图3是利用激光显微镜观察实施例1中得到的氟树脂制管的内表面而得到的图像。

图4是利用激光显微镜观察实施例2中得到的氟树脂制管的内表面而得到的图像。

图5是利用激光显微镜观察比较例1-1中得到的氟树脂制管的内表面而得到的图像。

图6是利用激光显微镜观察比较例2-1中得到的氟树脂制管的内表面而得到的图像。

图7是在实施例1中得到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前)的内侧插入白色尼龙线后的照片。

图8是在实施例2中得到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前)的内侧插入白色尼龙线后的照片。

图9是在比较例1-1中得到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前)的内侧插入白色尼龙线后的照片。

图10是在比较例2-1中得到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前)的内侧插入白色尼龙线后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特征在于,其内表面平滑,在长度方向上具有撕裂性,由不同于聚四氟乙烯的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形成。下面,对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由不同于聚四氟乙烯的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形成。作为热塑性氟树脂,只要不同于聚四氟乙烯则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例如在260~450℃左右、优选280~420℃左右的温度下能够通过熔融挤出成型而成型为管状的热塑性树脂。

作为热塑性氟树脂的具体例,优选列举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聚氯三氟乙烯(pctfe)、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ectfe)等。这些之中,特别是从赋予优异的撕裂性和内表面平滑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列举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

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优选具有热收缩性。氟树脂制管的热收缩性例如能够通过在对氟树脂制管进行加热的状态下从内侧进行加压从而使内径扩张而适当地赋予。例如在利用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包覆(预包覆)电线、引线、导管、导线等制品时,通过将这些制品插入具有热收缩性的氟树脂制管中,使氟树脂制管热收缩,能够使氟树脂制管适当地与这些制品密合而进行包覆。作为构成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例如使用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或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由此能够赋予特别优异的热收缩性。

在本发明中,作为赋予了热收缩性的氟树脂制管的热收缩率,没有特别限制,以在200℃的气相中(具体为空气中)加热5分钟后的内径的热收缩率计,优选列举20%以上、更优选列举30~60%左右。由此,能够利用氟树脂制管适当地包覆制品。

作为构成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热塑性氟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没有特别限制,从提高氟树脂制管的撕裂性和表面平滑性、并且提高热收缩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列举1.0~25.0左右。其中,在本发明中,热塑性氟树脂的mfr是依照jisk7210:1999规定的方法测得的值。

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由不同于聚四氟乙烯的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形成,因而能够发挥优异的撕裂性和内表面平滑性,并且还能够发挥优异的热收缩性。作为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能够发挥优异的撕裂性和内表面平滑性、并且能够发挥优异的热收缩性的详细机理,可以如下考虑。即,可以认为在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中,由于由不同于聚四氟乙烯的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形成,因而构成管的氟树脂不会发生相分离,在整个管中以高均匀性具备撕裂性、内表面平滑性以及热收缩性,结果得到这些特性优异的管。

并且,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由于由不同于聚四氟乙烯的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形成,因而还能够发挥高的透明性。即,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能够制成透明的氟树脂制管。关于由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包覆的导管等制品,要求在利用该管进行包覆时,以高位置精度配置在管内。此时,通过使用透明性高的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能够容易地以高位置精度配置在管内。另一方面,在将不同种类的多种热塑性氟树脂熔融挤出而成型为管状的管、或使用聚四氟乙烯的管等现有的管中,管的透明性低,发生白浊现象,难以以高位置精度配置在管内。其中,在本发明中,透明的氟树脂制管意指在实施例中记载的透明性的评价中被评价为高透明性的管。

在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中,所谓“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以抑制相分离并提高撕裂性和内表面平滑性的观点,热塑性氟树脂的种类为1种类即可,例如也可以为重均分子量或聚合形态(例如嵌段聚合物、无规聚合物等)不同的树脂、或者多种单体的聚合比率不同的树脂的混合树脂。即,例如,即使“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中包含重均分子量或聚合形态不同的树脂、或多种单体的聚合比率不同的热塑性树脂,只要热塑性氟树脂的种类为1种类,就能够抑制相分离,因而能够制成撕裂性和内表面平滑性优异的氟树脂制管。但是,如上所述,由于聚四氟乙烯存在撕裂性差的问题,因而实质上不包括在本发明的“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中。

其中,在本发明中,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只要能够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可以不完全地仅由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形成,只要实质上由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形成即可。

另外,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除了含有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之外,还可以含有填料等。在使得能够利用伦琴射线拍照来拍摄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情况下,除了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之外,还可以含有硫酸钡等造影剂。

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优选能够通过在被加热的状态下从内侧进行加压而使内径(和外径)扩张。由此,能够容易地将电线、引线、导管、导线等各种制品插入内径被扩张后的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中。并且,由于扩张后的氟树脂制管具有热收缩性,所以能够使内径被扩张后的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热收缩,使氟树脂制管适当地与这些制品密合而将其包覆。其中,作为使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内径扩张的具体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在将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加热至100~180℃左右的状态下,利用加压氮等从氟树脂制管的内侧进行加压的方法。由于内径被扩张后的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热收缩性提高,能够更适当地利用热收缩进行制品的包覆。

其中,内径被扩张后的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是为了容易插入各种制品而准备的。因此,在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中,需要优异的撕裂性的主要是内径被扩张前的氟树脂制管、或内径被扩张后使其热收缩后的氟树脂制管。内径被扩张后使其热收缩后的氟树脂制管的撕裂性,虽然依赖于收缩后的尺寸,但是该撕裂性为使内径扩张前的氟树脂制管的撕裂性与内径被扩张后使其热收缩前的氟树脂制管的撕裂性的中间的撕裂性。

关于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撕裂性,优选通过以下的测定方法测得的撕裂强度低于8.0n/mm,更优选为7.5n/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8n/mm以下,特别优选为5.0n/mm以下。另外,作为撕裂强度的下限值,通常可以列举1.0n/mm。

(撕裂强度的测定)

在氟树脂制管(长度100mm)的一侧端部设置40mm的切口,利用拉伸试验机以200mm/min的速度撕裂,测定此时的最大力,作为撕裂强度(n)。进行3次测定,根据其加权平均值和氟树脂制管的壁厚求得氟树脂制管的撕裂性(n/mm)。

作为内径的扩张比例,例如可以列举20%以上、优选列举20~200%左右。

作为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内径wa和外径wb(分别为使内径扩张前的数值),没有特别限制,能够根据所包覆的制品适当设定。作为内径wa,例如可以列举0.2~10.0mm左右、优选列举0.2~5.0mm左右。作为外径wb,例如可以列举0.3~11.0mm左右、优选列举0.3~6.0mm左右。

在使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热收缩后使用的情况下,作为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包覆制品之前(即,使内径扩张后使其热收缩之前)的内径wa,例如可以列举0.3~20.0mm左右、优选列举0.3~10.0mm左右,作为外径wb,例如可以列举0.5~25.0mm左右、优选列举0.5~12.0mm左右。另外,作为包覆着制品的状态(即,使内径扩张、并使其热收缩后)的内径wa,例如可以列举0.2~10.0mm左右、优选列举0.2~5.0mm左右,作为外径wb,例如可以列举0.3~11.0mm左右、优选列举0.3~6.0mm左右。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壁厚d(使内径扩张前),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所包覆的制品适当设定。作为壁厚d,例如可以列举0.03~1.0mm左右、优选列举0.05~0.5mm左右。关于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长度(使内径扩张前),也可以根据所包覆的制品适当设定,例如可以列举0.1m以上、优选列举0.1~2.5m左右。

在使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热收缩后使用的情况下,作为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包覆制品之前(即,使内径扩张后使其热收缩之前)的壁厚d,例如可以列举0.02~0.7mm左右、优选列举0.02~0.5mm左右。另外,作为包覆着制品的状态(即,使内径扩张、并使其热收缩后)的壁厚d,例如可以列举0.03~1.0mm左右、优选列举0.05~0.5mm左右。

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优选在长度方向上具备熔合线。由此,能够发挥特别优异的撕裂性。其中,在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中,该熔合线可以为能够通过目测确认的熔合线,也可以为不能通过目测确认的熔合线。在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中,熔合线通常不能通过目测确认。

在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长度方向上形成有熔合线的情况下,作为该熔合线的根数,没有特别限制,从使撕裂性进一步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列举1~10根左右、更优选列举2~8根左右。

在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由不同于聚四氟乙烯的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形成、并且在长度方向上具备熔合线的情况下,能够制成不仅撕裂性和内表面平滑性特别优异、而且热收缩性也优异的氟树脂制管。即,在长度方向上具备熔合线的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由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形成,因而即使在被加热的状态下从内侧进行加压而使内径扩张的情况下,在形成有熔合线的部分也不易产生龟裂等,能够使内径适当地扩张。并且,通过对内径被扩张后的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进行加热,能够使其适当地热收缩。作为在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上形成熔合线的具体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后述的“2.氟树脂制管的制造方法”中记载的方法。

本发明的氟树脂制含氟管能够适合用于将电线、引线、导管、导线等的各种制品进行包覆(预包覆)的用途。通过被本发明的氟树脂制含氟管(预包覆管)包覆,得到表面被适当地保护的电线、引线、导管、导线等的各种制品。

作为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以下的制造方法适当地制造。

2.氟树脂制管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制造方法包括将不同于聚四氟乙烯的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熔融挤出成型的工序。并且,在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熔融挤出成型时,使熔融的上述热塑性氟树脂的流路暂时分支,在氟树脂制管的长度方向上形成熔合线。由此,能够得到不仅撕裂性和内表面平滑性优异、热收缩性也优异的氟树脂制管。以下,对本发明的氟树脂制管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作为向熔融挤出成型提供的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如上述的“1.氟树脂制管”中的说明。

在熔融挤出成型中,作为将热塑性氟树脂熔融的温度(挤出成型机的模具设定温度),只要是热塑性氟树脂熔融并能够成型为管状的温度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列举260~450℃左右、优选列举280~420℃左右。另外,通过在热塑性氟树脂中混合填料等进行熔融挤出成型,如上述的“2.氟树脂制管”中说明的那样,能够使氟树脂制管中含有填料等。

熔融挤出成型能够使用公知的挤出成型机,例如能够使用单螺杆挤出机。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在熔融挤出成型时,例如能够使用具有如图2所示的截面(与熔融树脂流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截面)的模具2。通过该模具2的形状,使熔融的热塑性氟树脂的流路暂时分支,能够在氟树脂制管的长度方向上形成熔合线。例如,在使用具有如图2所示的截面的模具2的情况下,设置于流路21的多个脚部22使熔融的热塑性氟树脂的流路暂时分支。分支的热塑性树脂以在合流的部分形成有熔合线的状态从模具突出,被冷却而形成氟树脂制管。因此,例如在使用如模具2那样具有流路21被脚部22分支的结构的模具形成熔合线的情况下,形成与该脚部22的数目相对应的根数的熔合线。在图2的模具2中,设有8个脚部22。

这样的熔合线能够有效地提高氟树脂制管的长度方向上的撕裂性。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由于由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形成氟树脂制管,因而能够形成熔合线而提高撕裂性,并且还能够提高内表面平滑性和热收缩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还能够设有通过在对形成有熔合线的氟树脂制管进行加热的状态下从内侧进行加压,使内径扩张的工序。通过使氟树脂制管的内径扩张,能够制造热收缩性提高的氟树脂制管。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作为氟树脂,使用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dupont-mitsuifluorochemicalsco.,ltd.生产的fep-130j),通过熔融挤出成型制造氟树脂制管。在熔融挤出成型中,使用组装有模具的料筒直径30mm的单螺杆挤出机,以螺杆转速2.0rpm、模具温度330℃利用尺寸板(sizingplate)法进行管成型,制作内径0.5mm、外径1.2mm、壁厚0.35mm的氟树脂制管(原管、扩张前)。作为模具,使用设置于熔融树脂的流路的脚部的宽度5mm、脚部的长度(分支的流路的长度)10mm、脚部的个数8个、从脚部的模具出口侧到模具出口的距离10mm的模具。

接着,将所得到的原管插入内径1.7mm的料筒内,一边加入加压氮一边以150℃加热进行扩径,得到内径1.25mm、外径1.65mm、壁厚0.2mm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后)。

(实施例2)

除了作为氟树脂使用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dupont-mitsuifluorochemicalsco.,ltd.生产的pfa950hpplus)代替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氟树脂制管(原管、扩张前)。并且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扩张,得到内径1.25mm、外径1.65mm、壁厚0.2mm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后)。

(比较例1-1)

除了作为氟树脂使用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与实施例2中使用的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制作氟树脂制管(原管、扩张前)。并且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扩张,但由于在加压/加热中发生了破裂,因而无法将管扩张至料筒内径。

(比较例1-2)

与比较例1-1同样操作,制作氟树脂制管(原管、扩张前)。接着,将所得到的原管插入内径1.5mm的料筒内,一边加入加压氮一边以150℃加热进行扩径,得到内径0.90mm、外径1.45mm、壁厚0.25mm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后)。

(比较例2-1)

作为氟树脂,使用将聚四氟乙烯(ptfe,dupont-mitsuifluorochemicalsco.,ltd.生产的teflon6j粉末)80质量份和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ptfe,dupont-mitsuifluorochemicalsco.,ltd.生产的tlp10f-1粉末)20质量份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相对于总量添加并混合17.5质量%的挤出助剂(exxonchemicalco.,ltd.生产的isoparg(アイソバーg)),以24℃熟化一昼夜,制成管成型用原料。将使用该原料利用膏挤出成型机成型得到的管连续地通过400~450℃的干燥炉、烧制炉进行烧制,制作内径0.5mm、外径1.2mm、壁厚0.35mm的氟树脂制管(原管、扩张前)。并且,除了将加热温度设为280℃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扩张,但由于在加压/加热中发生了破裂,因而无法将管扩张至料筒内径。

(比较例2-2)

作为氟树脂,使用将聚四氟乙烯(ptfe,dupont-mitsuifluorochemicalsco.,ltd.生产的teflon6j粉末)80质量份和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ptfe,dupont-mitsuifluorochemicalsco.,ltd.生产的tlp10f-1粉末)20质量份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相对于总量添加并混合17.5质量%的挤出助剂(exxonchemicalco.,ltd.生产的isoparg),以24℃熟化一昼夜,制成管成型用原料。将使用该原料利用膏挤出成型机成型得到的管连续地通过400~450℃的干燥炉、烧制炉进行烧制,制作内径0.5mm、外径1.2mm、壁厚0.35mm的氟树脂制管(原管、扩张前)。接着,将所得到的原管插入内径1.5mm的料筒内,一边加入加压氮一边以280℃加热进行扩径,得到内径0.90mm、外径1.45mm、壁厚0.25mm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后)。

(撕裂性的评价)

在各氟树脂制管(长度100mm)的一侧端部设置40mm的切口,利用拉伸试验机以200mm/min的速度撕裂,测定此时的最大力,作为撕裂强度(n)。进行3次测定,根据其加权平均值和管壁厚求得管的撕裂性(n/mm)。将结果示于表1。

(内表面平滑性的评价)

利用激光显微镜(keyencecorporation.生产的激光显微镜vk-9510、倍率400倍)观察各氟树脂制管(扩张前)的内表面。将内表面的凹凸少、内表面平滑性高的情况评价为○,将内表面的凹凸多、内表面平滑性低的情况评价为×。将结果示于表1。将实施例1的图像示于图3,将实施例2的图像示于图4,将比较例1-1的图像示于图5,将比较例2-1的图像示于图6。

(热收缩性的评价)

将实施例1、2以及比较例1-2、2-2中得到的各氟树脂制管(扩张后)在加热至200℃的烘箱内(空气下)加热5分钟。接着,利用销规测定加热前后的内径,利用下式计算收缩率。将结果示于表1。

径向的热收缩率(%)=[(收缩前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后)的内径)-(收缩后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后)的内径)]/(收缩前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后)的内径)×100

(透明性的评价)

在各氟树脂制管(扩张前)的内侧插入白色尼龙线,从各氟树脂制管的外侧进行观察,将能够透过看见内侧的白色尼龙线的情况评价为透明性高(○),将不能透过看见的情况评价为透明性低(×)。在实施例1、2、比较例1-1、比较例2-1中得到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前)的内侧插入白色尼龙线后的照片分别示于图7-10。并且,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

[表1]

如表1所示可知,由不同于聚四氟乙烯的1种类热塑性氟树脂形成的实施例1、2的各氟树脂制管,撕裂所需要的力小。实际上,在将实施例1、2中得到的各氟树脂制管在长度方向上用手撕裂时,能够容易地撕裂。并且,在实施例1、2的各氟树脂制管的内表面几乎看不到凹凸形状,内表面平滑性优异(图3、4)。

另一方面,由2种类的热塑性氟树脂形成的比较例1-1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前)虽然撕裂性优异,但无法扩张到与实施例1、2同样的高倍率。另外,如图5所示,在比较例1-1的氟树脂制管中,其内表面可见大量的小的凹凸形状,内表面平滑性比实施例1、2差。其中,在比较例1-2中,将与比较例1-1同样操作得到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前)扩张到在扩张中不发生破裂的程度,制作氟树脂制管(扩张后),但热收缩率比实施例1、2差。

比较例2-1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前),其撕裂性差,因端部的切口状态和撕裂方法,在中途破成碎片,其撕裂性不稳定。另外,比较例2-1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前)无法扩张到与实施例1、2同样的高倍率。在比较例2-2中,将与比较例2-1同样操作得到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前)扩张到在扩张中不发生破裂的程度,制作氟树脂制管(扩张后),但热收缩率比实施例1、2差。并且,比较例2-2的氟树脂制管(扩张后)的撕裂强度过大,无法撕裂。

并且,实施例的各氟树脂制管的透明性均较高,但比较例的各氟树脂制管的透明性均较低(图7~图1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