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169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制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制动力矩的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



背景技术:

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它的流变特性能随着施加的磁场变化发生迅速、连续的变化,在无磁场时表现为良好的牛顿流体,自由流动,施加磁场时表现为bingham体高粘度、低流动性特性。这一材料自19世纪40年代被发现,虽然一开始没有受到重视,但是因为具有良好的动力学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因而比电流变液的性能更优越,近年来备受关注。特别是这种连续、可逆、易控、易于操作的特点,使得磁流变液在机械相关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磁流变制动器作为磁流变的应用之一,是一种新型线控制动器。

经对现有文献研究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146968a)公开的一种多盘式磁流变制动器,采用盘式制动器,通过增加摩擦片数量来增大制动力矩,但盘式制动器径向尺寸偏大,不适合在较高的转速下使用。圆筒式磁流变制动器则以制动盘的圆柱面为工作面,离心作用小,传动稳定。中国专利(公开号cn1779289a)公开的一种回转式磁流变液制动器,整体包括定子、转子和其中的磁流变液,励磁线圈绕在转轴上,但是这个结构制动力矩小,空间利用率低。而且磁流变液工作时导致液体温度升高,由于磁流变液中各组分性能均不同程度地受温度影响,所以温升将会严重影响其输出特性,制动效果变差。因此,为了更好解决制约磁流变制动器应用的问题,就要注意在增加制动力矩时保持结构紧凑,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的、励磁线圈旁置式的大扭矩、具有散热功能的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包括:传动轴、左轴承端盖、左基座、左外壳、中间盘、励磁线圈、从动圆筒、主动圆筒、主动圆筒基座、外壳筒、磁流变液、右基座、右外壳、右轴承端盖,具体结构如下:

主动圆筒基座固定在传动轴上,主动圆筒基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基座和右基座于传动轴外侧,左轴承端盖、右轴承端盖分别设置在传动轴的左右两端,左轴承端盖与左基座的一端固定,右轴承端盖与右基座的一端固定;左基座上置有左外壳,右基座上置有右外壳,左励磁线圈置于左外壳中,右励磁线圈置于右外壳中,左励磁线圈和右励磁线圈通过中间盘固定;左基座与右基座之间设外壳筒,外壳筒中设有水道;

主动圆筒基座的两侧分别与中间盘相对应,外壳筒与传动轴相对应,主动圆筒基座、中间盘、外壳筒、左基座和右基座之间形成的腔室中设置从动圆筒、主动圆筒;从动圆筒安装在中间盘上,主动圆筒安装在主动圆筒基座上;从动圆筒和主动圆筒在形成的缝隙中相互间插,缝隙中充满磁流变液。

所述的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主动圆筒基座通过轴肩和键固定在传动轴上,主动圆筒基座通过键在传动轴转动时传递扭矩;左基座与传动轴通过左轴承传动连接,右基座与传动轴通过右轴承传动连接,左轴承和右轴承为深沟球轴承,左轴承和右轴承分别通过轴承端盖和轴肩轴向固定,右轴承端盖端面封闭,左轴承端盖中间开有通孔,传动轴穿过左轴承端盖。

所述的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左轴承端盖通过小紧定螺钉与左基座的一端固定,左基座与主动圆筒基座接触面上设置密封圈;右轴承端盖通过小紧定螺钉与右基座的一端固定,右基座与主动圆筒基座接触面上设置密封圈;左基座与右基座之间设外壳筒,左基座和右基座分别与外壳筒通过大紧定螺钉连接。

所述的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磁流变液所在的腔室通过左基座和右基座上的密封圈形成磁流密封;当励磁线圈未通入电流时,磁流变液基本不产生制动;当给励磁线圈通电后磁感线垂直于主从动圆筒,各个圆筒缝隙之间的磁流变液产生磁感应强度,每个圆筒的内外表面都受到固化后磁流变液的剪切力。

所述的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在外壳筒内部开有中通孔,使制动器的冷却路线为:水流经过左外壳、中间盘、外壳体的中通孔流向右外壳,带走热量,消除温度变化对磁流变液的影响。

所述的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两个励磁线圈分别置于左右外壳中,靠中间盘固定,没有非工作间隙。

所述的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中间盘、主动圆筒基座、传动轴采用隔磁性材料,其余为导磁性材料。

所述的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主动圆筒、从动圆筒为两层以上圆筒,圆筒的数量根据需要增减。

所述的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主动圆筒采用焊接方式固连在主动圆筒基座上,从动圆筒采用焊接方式固连在中间盘上。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包括:其特征在于设在传动轴上的主动圆筒基座左右两侧固连主动圆筒,从动圆筒固连在中间盘上,从动圆筒和主动圆筒互相间插,形成的空隙中充满磁流变液;传动轴通过轴承与左右基座相连,左右轴承端盖通过小紧定螺钉分别和左右基座相固定,左基座与右基座之间设外壳筒,用大紧定螺钉相连,外壳筒中设有水道;主从动圆筒分别采用焊接等方式固连在主动圆筒基座和中间盘上,圆筒组的数量可以适当增减。本发明制动器有散热功能,外壳筒内部有多个中通孔,让水流通过,带走热量。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左右都有多层圆筒,在左右圆筒的插间配合下,每个圆筒组的内外表面都是有效工作面,间隙中的磁流变液分布均匀,大大增加制动力矩,改善现有磁流变液制动器制动力矩太小的缺陷。而且,外壳筒上开有多个中通孔,能让冷却水同过,消除磁流变液由温度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励磁线圈旁置式结构,把励磁线圈置于圆筒的两侧基座内,相比较外置线圈式磁流变制动器,此结构没有非工作间隙,空间利用率高。

3、本发明结构紧凑,制动力矩大,有散热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外壳筒主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外壳筒结构俯视图。

图中:1.传动轴,2.小紧定螺钉,3.左轴承端盖,4.左基座,5.左轴承,6.左外壳,7.左励磁线圈;8.大紧定螺钉,9.中间盘一,10.从动圆筒一,11.主动圆筒,12.外壳筒,13.水道,14.从动圆筒二,15.中间盘二,16.右励磁线圈,17.右外壳,18.右基座,19.右轴承,20.右轴承端盖,21.密封圈,22.主动圆筒基座,23.键,24.磁流变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壁冷式多筒磁流变液制动器,主要包括:

传动轴1、小紧定螺钉2、左轴承端盖3、左基座4、左轴承5、左外壳6、左励磁线圈7、大紧定螺钉8、中间盘一9、从动圆筒一10、主动圆筒11、外壳筒12、水道13(冷却路线)、从动圆筒二14、中间盘二15、右励磁线圈16、右外壳17、右基座18、右轴承19、右轴承端盖20、密封圈21、主动圆筒基座22、键23、磁流变液24等,具体结构如下:

主动圆筒基座22通过轴肩和键23固定在传动轴1上,主动圆筒基座22通过键23在传动轴1转动时传递扭矩。主动圆筒基座2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左基座4和右基座18于传动轴1外侧,左基座4与传动轴1通过左轴承5传动连接,右基座18与传动轴1通过右轴承19传动连接。左轴承端盖3、右轴承端盖20分别设置在传动轴1的左右两端,左轴承5通过左轴承端盖3轴向固定,右轴承19通过右轴承端盖20轴向固定,右轴承端盖20端面封闭,左轴承端盖3中间开有通孔,传动轴1穿过左轴承端盖3。

左轴承端盖3通过小紧定螺钉2与左基座4的一端固定,左基座4与主动圆筒基座22的接触面上设置密封圈动密封;右轴承端盖20通过小紧定螺钉与右基座18的一端固定,右基座18与主动圆筒基座22的接触面上设置密封圈21动密封;左基座4上置有左外壳6,右基座18上置有右外壳17,左外壳6和右外壳17之间设置外壳筒12,通过大紧定螺钉8相连;在左外壳6中嵌有左励磁线圈7,左励磁线圈7右侧靠中间盘一9固定,在右外壳17中嵌有右励磁线圈16,右励磁线圈16左侧靠中间盘二15固定,中间盘一9、中间盘二15、主动圆筒基座22、传动轴1采用隔磁材料,其余为导磁材料。

主动圆筒基座22的两侧分别与左基座4和右基座18相对应,外壳筒12与传动轴1相对应,主动圆筒基座22、中间盘一9、中间盘二15、外壳筒12、左基座4和右基座18之间形成的腔室中设置主动圆筒11、从动圆筒一10、从动圆筒二14,主动圆筒11、从动圆筒一10、从动圆筒二14通过焊接方式分别安装在中间盘一9、中间盘二15上,主动圆筒11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主动圆筒基座22上。从动圆筒一10、从动圆筒二14和主动圆筒11在形成的缝隙中相互间插,缝隙中充满磁流变液24。

当左励磁线圈7、右励磁线圈16未通入电流时,磁流变液24基本不产生制动效果;当给左励磁线圈7、右励磁线圈16通电后,磁感线垂直于主动圆筒11、从动圆筒一10、从动圆筒二14,各个圆筒缝隙之间的磁流变液24产生磁感应强度,每个圆筒的内外表面都受到固化后磁流变液24的剪切力,极其显著地提高了装置的制动力矩,且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极大的节省资源。

外壳筒12通过大紧定螺钉8与左外壳6、右外壳17固定,在外支撑保护,因为磁流变液24中的磁性颗粒在高温的影响下不易形成链状结构,制动效果不好,所以在外壳筒12内部开有多个中通孔(图2-图3),冷却路线如下:水流可经过左外壳6、中间盘一9、中通孔、中间盘二15流向右外壳17,带走热量,消除温度变化对磁流变液的影响,改善制动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