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偏心式杠杆行走扭矩增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452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圆形偏心式杠杆行走扭矩增力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形偏心式杠杆行走扭矩增力装置,属于机械动力输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动力作为动力应用在的各行各业,现有动力机械在使用中只能同轴向传递或直角传递,同轴向偏心一般是通过齿轮传递,但是,通过齿轮传递其方向相反,需要增加中间介轮来改变方向,占用地方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形偏心式杠杆行走扭矩增力装置,该圆形偏心式杠杆行走扭矩增力装置既能同向传递,又能通过杠杆增加传递扭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圆形偏心式杠杆行走扭矩增力装置包括支架、输出轴、滑块、输出转盘、输入转盘、输入轴、中间转盘,其结构为:支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输出轴和输入轴,两轴中心线相互错开,输出轴一端安有输出转盘,输入轴一端安有输入转盘,输出转盘与输入转盘中间安有中间转盘;所述输出转盘一端中心线两侧安有两排轴承一,两排轴承一之间的距离与滑块宽度相同;所述输入转盘一端中心线两侧安有两排轴承二,两排轴承二之间的距离与滑块宽度相同;所述中间转盘两端面分别相互垂直安有滑块一和滑块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输出扭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圆形偏心式杠杆行走扭矩增力装置俯视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圆形偏心式杠杆行走扭矩增力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圆形偏心式杠杆行走扭矩增力装置输出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圆形偏心式杠杆行走扭矩增力装置中间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输出轴,3、滑块一,4、轴承一,5、输出转盘,6、滑块二,7、输入转盘,8、输入轴,9、中间转盘,10、轴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圆形偏心式杠杆行走扭矩增力装置包括支架、输出轴、滑块、输出转盘、输入转盘、输入轴、中间转盘,其结构为:支架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输出轴2和输入轴8,两轴中心线相互错开,输出轴2一端安有输出转盘5,输入轴8一端安有输入转盘7,输出转盘5与输入转盘7中间安有中间转盘9;所述输出转盘5一端中心线两侧安有两排轴承一4,两排轴承一4之间的距离与滑块宽度相同;所述输入转盘7一端中心线两侧安有两排轴承二10,两排轴承二10之间的距离与滑块宽度相同;所述中间转盘9两端面分别相互垂直安有滑块一3和滑块二6。

工作时,输入轴8转动带动输入转盘7转动,中间转盘9的滑块二6在输入转盘7的两排轴承二10内滑动,带动中间转盘7另一侧的滑块一3转动,滑块一3在两排轴承一4中间滑动并带动输出转盘5转动,输出转盘5带动输出轴2转动,达到动力传递。

由于输入转盘7与中间转盘9中心线的距离产生一个杠杆扭矩,中间转盘9与输出转盘5中心线的距离又产生一个杠杆扭矩,到达输出轴2时扭矩值达到顶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形偏心式杠杆行走扭矩增力装置,属于机械动力输出技术领域,圆形偏心式杠杆行走扭矩增力装置包括支架、输出轴、滑块、输出转盘、输入转盘、输入轴、中间转盘,其结构为:支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输出轴和输入轴,两轴中心线相互错开,输出轴一端安有输出转盘,输入轴一端安有输入转盘,输出转盘与输入转盘中间安有中间转盘;所述输出转盘一端中心线两侧安有两排轴承一,两排轴承一之间的距离与滑块宽度相同;所述输入转盘一端中心线两侧安有两排轴承二,两排轴承二之间的距离与滑块宽度相同;所述中间转盘两端面分别相互垂直安有滑块一和滑块二。增加输出扭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方便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于明
技术研发日:2017.05.08
技术公布日:2017.0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