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引导装置用的假支承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6390发布日期:2019-02-01 19:25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运动引导装置用的假支承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动引导装置用的假支承体,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运动引导装置的运输时或向工作机械等的安装时等,用于将从支承体取下的移动体临时安装的假支承体。



背景技术:

具备支承体和滑动自如地安装于该支承体上的移动体的运动引导装置在运输时或向工作机械等的安装时等,有时需要将移动体从支承体上取下。此时,将从支承体上取下的移动体临时安装于假支承体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移动体从假支承体上脱落,而将移动体固定于假支承体上或者在假支承体上设置脱落防止用的止动机构。以下,以专利文献1为例来说明移动体脱落防止用的止动机构。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直动引导装置用的假轨,该假轨的用于防止滑块脱落的脱落防止机构具备止动件和止动件插入部,止动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地移动,该第一位置是指止动件比假轨的外侧面向外侧突出的位置,该第二位置是指止动件比假轨的外侧面靠内侧的位置,并且,该假轨的脱落防止机构通过凹凸构造来构成用于将止动件和止动件插入部卡止的卡止机构。

但是,在该专利文献1的直动引导装置用的假轨中,存在下述问题。

即,在将该假轨安装于滑块上时,由于假轨从滑块的高度方向的外侧面向外侧突出而不稳定,因此,在运输时,假轨容易因冲击或振动而导致破损,并且,占用的运输空间也变大。

专利文献1:jp特许第589545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缺陷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假支承体主体收容于移动体中来抑制假支承体的破损且减小运输时所需要的空间的运动引导装置的假支承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引导装置用的假支承体,其特征在于,该假支承体能够供沿着支承体移动自如的移动体安装,所述移动体具有与所述支承体的顶面对置的中央部和与所述支承体的侧面对置的脚部,所述假支承体具有假支承体主体和在该假支承体主体的两端部设置的止动构件,在将所述移动体安装于所述假支承体上时,所述假支承体主体的下表面设置于比所述脚部的底面靠内侧的位置或者设置为与所述脚部的底面处于同一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运动引导装置用的假支承体,能够实现如下的技术效果。

首先,通过将假支承体主体收容于移动体中,由此能够抑制假支承体因运输时的冲击和振动而导致破损,并且也能够减小运输时所需要的空间。

其次,通过配置止动构件,能够防止在运输时移动体从假支承体上脱落。

最后,在将移动体从假支承体向支承体上组装时,通过将止动构件配置于假支承体主体的下表面上,由此能够使假支承体的高度与支承体的高度一致,从而能够容易地将移动体从假支承体向支承体上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于本发明的运动引导装置用的假支承体上的移动体安装于原本使用的支承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安装于本发明的运动引导装置用的假支承体上的移动体安装于原本使用的支承体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移动体安装于本发明的运动引导装置用的假支承体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移动体安装于本发明的运动引导装置用的假支承体上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移动体安装于本发明的运动引导装置用的假支承体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运输移动体时的运动引导装置用的假支承体的图,其中,(a)是假支承体的分解立体图,(b)是假支承体的侧视图,(c)是假支承体的侧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将移动体安装于支承体上时的运动引导装置用的假支承体的图,其中,(a)是假支承体的分解立体图,(b)是假支承体的侧视图,(c)是假支承体的侧剖视图。

图8是表示将移动体从本发明的运动引导装置用的假支承体上向原本使用的支承体上安装的状态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直线导轨(运动引导装置)

2轨道(支承体)

2a顶面

2b侧面

2c底面

3滑块(移动体)

3a中央部

3b脚部

3b1底面

4假轨(假支承体)

4a假轨主体(假支承体主体)

4a1下表面

4a2上表面

4a3侧面

4a4第一收容孔

4a5第二收容孔

4b止动构件

4b1插入部

4b2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相同或相应的构件或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结合图1和图2来说明安装于本发明的直线导轨用的假轨上的滑块和供该滑块安装的原本使用的轨道。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在使轨道和假轨为通常的水平状态下,将轨道和假轨的长度方向设为轴向,将相对于轴向而在水平方向上成直角交叉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将相对于轴向和宽度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另外,这些方向的称呼在滑块中、在滑块安装于轨道或假轨上的状态下也是同样的。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运动引导装置的一种的直线导轨1具备轨道2和以能够沿着轨道2移动自如的方式安装的滑块3,滑块3在轨道2的长度方向上相对地进行直线运动。另外,轨道2安装于基座等的固定侧,滑块3用于安装工作台等被引导对象。

而且,如图1所示,轨道2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上侧的面即顶面2a、两侧的面即侧面2b、以及与顶面2a对置的下侧的面即底面2c,另外,如图2所示,滑块3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与顶面2a对置的中央部3a和与侧面2b对置的脚部3b。

进而,如图1和图2所示,在滑块3安装于轨道2上的状态下,轨道2的包括底面2c在内的至少一部分向比滑块3的脚部3b的底面3b1靠下方的位置突出。

接着,参照图3~图7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直线导轨1用的假轨4的结构。

首先,如图3和图4所示,假轨4具有假轨主体4a和在该假轨主体4a的两端部设置的止动构件4b,在为了运输滑块3而将该滑块3安装于该假轨4上的状态下,能够在假轨主体4a上滑动的滑块3由于轴向的两端面分别被两个止动构件4b卡止而被限制滑动,从而能够防止该滑块3从假轨4上脱落。

接着,如图5所示,在滑块3安装于假轨4上的状态下,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设置于比滑块3的脚部3b的底面3b1靠内侧的位置。

更详细地说,在将脚部3b的底面3b1与中央部3a的和轨道2的顶面2a对置的面之间的距离设为脚部3b的高度的情况下,假轨主体4a的高度(即,上下方向上的厚度)比脚部3b的高度低。换言之,在将滑块3安装于假轨4上的状态下,能够将假轨主体4a以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不从脚部3b的底面3b1向滑块3的外部(即,下方)露出的方式收容于滑块3中。由此,能够抑制假轨4因运输时的冲击和振动而导致破损,并且也能够减小运输时所需要的空间。

进而,关于假轨4的具体结构,如图6(a)所示,假轨主体4a具有与滑块3的中央部3a对置的上表面4a2、与滑块3的脚部3b对置的侧面4a3以及与上表面4a2对置的下表面4a1,在上表面4a2上设置有沿着轴向分离配置的两个第一收容孔4a4,另外,止动构件4b具有插入部4b1和突出部4b2。

在滑块3的运输时,在将滑块3配置于假轨主体4a上的两个第一收容孔4a4之间后,将两个止动构件4b分别插入两个第一收容孔4a4中。在将止动构件4b插入第一收容孔4a4中时,如图6(b)~图6(c)所示,插入部4b1插入于第一收容孔4a4中,并且,突出部4b2从第一收容孔4a4突出且抵接于假轨主体4a的上表面4a2上,由此,止动构件4b安装于假轨主体4a的上表面4a2上。在这种情况下,安装于假轨主体4a上的滑块3由于端面与止动构件4b的突出部4b2抵接从而被限制滑动而不会从假轨4上脱落。

接着,如图7(a)所示,在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上设置有沿着轴向分离配置的两个第二收容孔4a5。

在将滑块3从假轨4向轨道2上安装的情况下,首先,将分别插入两个第一收容孔4a4中的两个止动构件4b分别从两个第一收容孔4a4中拔出,然后,如图7(b)~图7(c)所示,将两个插入部4b1分别插入于两个第二收容孔4a5中,此时,突出部4b2从第二收容孔4a5突出且抵接于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上,由此,止动构件4b安装于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上。

以下,进一步参照图8具体说明将滑块3从假轨4向轨道2上安装的过程。

如图8所示,在将止动构件4b的插入部4b1插入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的第二收容孔4a5中而将止动构件4b安装于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上时,由于止动构件4b的突出部4b2从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突出,因此能够提高假轨4的高度而使该假轨4达到与轨道2相同的高度。

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在将滑块3从假轨4向轨道2上安装时,首先,通过将止动构件4b的插入部4b1插入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的第二收容孔4a5中,由此使假轨主体4a和止动构件4b的突出部4b2的合计高度与轨道2的高度一致,即,使假轨主体4a的上表面4a2和轨道2的顶面2a处于同一面,然后,在这种状态下,如图8中的空心箭头所示,通过使滑块3沿着轴向从假轨4向轨道2移动,而能够容易地将滑块3从假轨4安装到轨道2上。

以上,通过图1~图8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运动引导装置用的假支承体的具体结构。

如以上的说明可知,为了实现提供一种通过将假支承体主体收容于移动体中来抑制假支承体的破损且减小运输时所需要的空间的运动引导装置的假支承体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线导轨1用的假轨4,其特征在于,该假轨4能够供沿着轨道2移动自如的滑块3安装,滑块3具有与轨道2的顶面2a对置的中央部3a和与轨道2的侧面2b对置的脚部3b,假轨4具有假轨主体4a和在该假轨主体4a的两端部设置的止动构件4b,在将滑块3安装于假轨4上时,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设置于比脚部3b的底面3b1靠内侧的位置。

首先,由于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设置于比脚部3b的底面3b1靠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将假轨主体4a收容于滑块3中,由此能够抑制假轨4因运输时的冲击和振动而导致破损,并且也能够减小运输时所需要的空间。

其次,通过配置止动构件4b,能够抑制在运输时滑块3从假轨4上脱落。

优选,在将脚部3b的底面3b1与中央部3a的和轨道2的顶面2a对置的面之间的距离设为脚部3b的高度的情况下,假轨主体4a的高度比脚部3b的高度低。

由此,能够抑制假轨4因运输时的冲击和振动而导致破损,并且也能够减小运输时所需要的空间。

优选,假轨主体4a具有与中央部3a对置的上表面4a2、与脚部3b对置的侧面4a3以及与上表面4a2对置的下表面4a1,在上表面4a2上设置有第一收容孔4a4,止动构件4b具有插入于第一收容孔4a4中的插入部4b1和从第一收容孔4a4突出并与滑块3抵接从而防止滑块3脱落的突出部4b2。

由此,能够抑制在运输时滑块3从假轨4上脱落。

优选,在下表面4a1上设置有第二收容孔4a5,在将止动构件4b的插入部4b1插入下表面4a1的第二收容孔4a5时,假轨主体4a和止动构件4b的突出部4b2的合计高度与轨道2的高度一致。

通过将止动构件4b配置于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上,由此能够利用止动构件4b的突出部4b2使假轨4的高度与轨道2的高度一致,从而能够容易地将滑块3从假轨4向轨道2上组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直线导轨1用的假轨4中,在滑块3安装于假轨4上的状态下,示出了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设置于比滑块3的脚部3b的底面3b1靠内侧的位置的例子,但是,也能够将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设置为与滑块3的脚部3b的底面3b1处于同一面。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将假轨主体4a以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不从脚部3b的底面3b1向滑块3的外部(即,下方)露出的方式收容于滑块3中。由此,也能够抑制假轨4因运输时的冲击和振动而导致破损,并且也能够减小运输时所需要的空间。

另外,在上述的直线导轨1用的假轨4中,示出了假轨主体4a为一体构件的例子,但是,也能够将假轨主体4a构成为通过多个假轨主体单元拼接组合而成,由此能够通过多个假轨主体单元应对具有不同长度的滑块3,提高滑块3的运输和组装时的自由度。

另外,在上述的直线导轨1用的假轨4中,示出了止动构件4b的突出部4b2抵接于假轨主体4a的上表面4a2或下表面4a1上的例子,但是,该突出部4b2显然也可以不抵接于假轨主体4a的上表面4a2或下表面4a1上,只要从第一收容孔4a4或第二收容孔4a5中突出而限制滑块3的移动即可。例如,止动构件4b可以是螺栓,并且,第一收容孔4a4和第二收容孔4a5可以是螺纹孔,止动构件4b的插入第一收容孔4a4或第二收容孔4a5中的部分为插入部4b1,止动构件4b的从第一收容孔4a4或第二收容孔4a5中露出的部分为突出部4b2。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止动构件4b的插入部4b1和突出部4b2的长度通过螺栓和螺纹孔的螺合而设置为可调节,因此能够应对具有不同高度(即,上下方向上的厚度)的假轨4和轨道2,提高滑块3向轨道2组装时的自由度。

再有,在上述的直线导轨1用的假轨4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收容孔4a4和第二收容孔4a5是沿着上下方向贯通假轨主体4a的同一孔,由此,能够提高第一收容孔4a4和第二收容孔4a5的加工性,简单地形成第一收容孔4a4和第二收容孔4a5,但是,显然可以将第一收容孔4a4和/或第二收容孔4a5设置为非贯通孔,也可以将第一收容孔4a4和第二收容孔4a5设置在俯视观察假轨主体4a时不重叠的位置上。

最后,在上述的直线导轨1用的假轨4中,示出了止动构件4b没置在假轨主体4a的上表面4a2的两端部而防止滑块3从假轨4上脱落,并且,止动构件4b设置在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的两端部而使假轨4的高度与轨道2的高度一致的例子,其中,假轨主体4a的上述两端部是指包括假轨主体4a的轴向的两端面在内的两端附近的部分,但是,显然地,止动构件4b只要设置在假轨主体4a的上表面4a2上的能够防止滑块3从假轨4上脱落的两个位置,并且,止动构件4b只要设置在假轨主体4a的下表面4a1上的能够使假轨4的高度与轨道2的高度一致的两个位置即可。

如上所述,本发明参照附图对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充分记载,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了解各种变形或变更,这些变形或变更只要没有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限定的范围,均应被涵盖于其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