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纵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1126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擒纵阻尼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机械式阻尼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擒纵阻尼器。



背景技术:

为了在物体运动过程中提供阻力,消耗运动能量,控制物体运动速度,阻尼器是常用的装置。目前,常见的阻尼器有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以及磁阻尼器等,但是受使用行程与环境等因素制约,适用范围有限。弹簧阻尼器存在自振现象,而且产生的阻尼随着弹簧的压缩量而变化,不恒定;液压阻尼器对密封性要求高,而且适用场合受液压油使用温度限制;磁阻尼器对材料以及加工装配工艺要求高,而且磁性材料受环境影响存在漏磁风险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纯机械的、不受使用行程限制、可实现双向恒定阻尼作用,对机构的展开速度进行可靠、稳定的控制,并且具有过载保护功能,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擒纵阻尼器。

本发明擒纵阻尼器,包括壳体、上夹板、主轴,壳体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上夹板盖合在壳体的开口上,主轴设置在壳体内,且一端从上夹板伸出,另一端从壳体上远离上夹板的一侧面伸出,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过载保护装置,所述过载保护装置通过二级传动轮与主轴相连,过载保护装置上还连接有一擒纵轮,所述擒纵轮连接有与擒纵轮相匹配的平衡摆;

所述二级传动轮通过转动相连的第二转动轴与上夹板和壳体相连;过载保护装置通过转动相连的第三转动轴与上夹板和壳体相连;擒纵轮通过转动相连的第六转动轴与上夹板和壳体相连;平衡摆通过转动相连的第七转动轴与上夹板和壳体相连;且主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六转动轴、第七转动轴的一端均与上夹板转动相连,另一端均与壳体转动相连。

优选地,过载保护装置和擒纵轮之间还设置有相连的四级传动轮和五级传动轮,四级传动轮与过载保护装置相连,五级传动轮与擒纵轮相连;四级传动轮通过转动相连的第四转动轴与上夹板和壳体相连;五级传动轮通过转动相连的第五转动轴与上夹板和壳体相连;第四转动轴、第五转动轴的一端均与上夹板转动相连,另一端均与壳体转动相连。

优选地,二级传动轮与主轴之间的传动、二级传动轮与过载保护装置之间的传动、过载保护装置与四级传动轮之间的传动、四级传动轮与五级传动轮之间的传动,五级传动轮与擒纵轮之间的传动均为齿轮啮合传动。

优选地,过载保护装置为双向离合器。

优选地,双向离合器包括设置在第三转动轴上的上离合轮和挡圈,所述上离合轮和挡圈之间的第三转动轴上还设置有一下离合轮;

所述上离合轮和下离合轮均转动设置在第三转动轴上,且所述上离合轮在第三转动轴轴向方向上固定设置,下离合轮在第三转动轴轴向方向上滑动设置;

上离合轮和下离合轮相向的一面上均呈圆环状设置有一圈轮齿,分别为上离合齿和下离合齿,所述轮齿均沿第三转动轴轴向方向伸出,所述上离合齿和下离合齿相互啮合;

所述挡圈与下离合轮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第三转动轴上,且一端与下离合轮相抵,另一端与挡圈相抵。

优选地,二级传动轮的回转轴线与第二转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过载保护装置的回转轴线与第三转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四级传动轮的回转轴线与第四转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五级传动轮的回转轴线与第五转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擒纵轮的回转轴线与第六转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平衡摆的回转轴线与第七转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地,平衡摆包括平衡板及设置在平衡板上且朝擒纵轮伸出的两个卡爪,两个卡爪与擒纵轮相匹配,且平衡摆为整体式平衡摆。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属于一种纯机械结构的阻尼器,结构紧凑,便于生产,成本经济,环境适应性强;

本发明利用主轴、二级传动轮通过离合器、与平衡摆实现双向串联传动,进而产生恒定阻尼功能,本发明不受转向限制,正、反向均可以提供阻尼,实现双向控速;

本发明中应用双向离合器,具有双向过载保护功能;通过设置四级传动轮、五级传动轮从而与一级传动轮、三级传动轮及擒纵轮,构成增速轮系,增大阻尼效果,延长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整体式平衡摆,使擒纵阻尼器具有较强的耐冲击性以及可靠性,更便于加工,成本经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为离合器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的擒纵轮和平衡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夹板,2-壳体,3-离合器,4-平衡摆,5-主轴,6-二级传动轮,7-四级传动轮,8-五级传动轮,9-擒纵轮,10-螺钉,11-上离合轮,12-下离合轮,13-弹簧,14-挡圈,15-上离合齿,16-下离合齿,17-擒纵阻尼器,18-转筒,19-绳索,101-上夹板上安装孔,201-定位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擒纵阻尼器17,包括壳体2、上夹板1、主轴5,壳体2上设置有一开口,所述上夹板1盖合在壳体2的开口上,主轴5设置在壳体2内,且一端从上夹板1伸出,另一端从壳体2上远离上夹板1的一侧面伸出,所述壳体2内还设置有过载保护装置,所述过载保护装置通过二级传动轮6与主轴5相连,过载保护装置上还连接有一擒纵轮9,所述擒纵轮9连接有与擒纵轮9相匹配的平衡摆4;

所述二级传动轮6通过转动相连的第二转动轴与上夹板1和壳体2相连;过载保护装置通过转动相连的第三转动轴与上夹板1和壳体2相连;擒纵轮9通过转动相连的第六转动轴与上夹板1和壳体2相连;平衡摆4通过转动相连的第七转动轴与上夹板1和壳体2相连;且主轴5、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六转动轴、第七转动轴的一端均与上夹板1转动相连,另一端均与壳体2转动相连。

过载保护装置和擒纵轮9之间还设置有相连的四级传动轮7和五级传动轮8,四级传动轮7与过载保护装置相连,五级传动轮8与擒纵轮9相连;四级传动轮7通过转动相连的第四转动轴与上夹板1和壳体2相连;五级传动轮8通过转动相连的第五转动轴与上夹板1和壳体2相连;第四转动轴、第五转动轴的一端均与上夹板1转动相连,另一端均与壳体2转动相连。

二级传动轮6与主轴5之间的传动、二级传动轮6与过载保护装置之间的传动、过载保护装置与四级传动轮7之间的传动、四级传动轮7与五级传动轮8之间的传动,五级传动轮8与擒纵轮9之间的传动均为齿轮啮合传动。过载保护装置为双向离合器3。

双向离合器3包括设置在第三转动轴上的上离合轮11和挡圈14,所述上离合轮11和挡圈14之间的第三转动轴上还设置有一下离合轮12;

所述上离合轮11和下离合轮12均转动设置在第三转动轴上,且所述上离合轮11在第三转动轴轴向方向上固定设置,下离合轮12在第三转动轴轴向方向上滑动设置;

上离合轮11和下离合轮12相向的一面上均呈圆环状设置有一圈轮齿,分别为上离合齿15和下离合齿16,所述轮齿均沿第三转动轴轴向方向伸出,所述上离合齿15和下离合齿16相互啮合;

所述挡圈14与下离合轮12之间设置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套接在第三转动轴上,且一端与下离合轮12相抵,另一端与挡圈14相抵。

二级传动轮6的回转轴线与第二转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过载保护装置的回转轴线与第三转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四级传动轮7的回转轴线与第四转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五级传动轮8的回转轴线与第五转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擒纵轮9的回转轴线与第六转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平衡摆4的回转轴线与第七转动轴的中心轴线重合。

平衡摆4包括平衡板及设置在平衡板上且朝擒纵轮9伸出的两个卡爪,两个卡爪与擒纵轮9相匹配,且平衡摆4为整体式平衡摆4。

上夹板1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101,用螺钉10实现使用本发明时固定擒纵阻尼器1717,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钉201,用于上夹板1和壳体2之间安装定位。平衡摆4和擒纵轮9构成擒纵调速机构,进而实现擒纵功能。

所述主轴5、二级传动轮6通过离合器3、四级传动轮7、五级传动轮8和擒纵轮9,构成增速轮系,与平衡摆4实现双向串联传动,进而产生恒定阻尼功能,本发明不受转向限制,正、反向均可以提供恒定阻尼,实现双向控速。

参照附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典型应用实例,包含擒纵阻尼器17、转筒18和绳索19,绳索19卷绕在转筒18上,转筒18连接安装在擒纵阻尼器17的主轴5上,当拉拔绳索19时,驱动负载通过转筒18和主轴5驱动擒纵阻尼器17;擒纵阻尼器17实现对绳索19释放速度的平稳控制。在该典型应用实例当中,增速轮系传动比为63,当作用在主轴5上的驱动负载峰值大于1.5n·m时,通过二级传动轮6作用到上离合轮11上的力可以克服弹簧13对下离合轮12的压紧力,使处于嵌合状态的上离合齿15和下离合齿16分开,从而驱动上离合轮11和下离合轮12分开,此时的驱动负载将不能完全传递给后级轮系,实现过载保护功能;当绳索19展开完毕后,可以利用通用电动螺丝刀通过擒纵阻尼器17的主轴5后端外六方接口快速收拢绳索19。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