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头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2789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龙头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龙头,具体涉及一种龙头置物架。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用具,目前的水龙头没有专门放置水杯的平台,接水时需要一只手抓住杯子,另一只手打开或关闭水龙头。因此,当人们一只手拿着东西,同时又需要接水时,只剩一只手来进行接水,此时,人们一般先将水龙头打开,然后手抓住杯子接水,接完后,将杯子放置在一旁,然后再关水龙头,这样的话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特别时现有的水龙头在提供温水或冷水的同时,还能提供开水,如果采用水杯单手接开水的话,很容易出现烫伤手的问题。

因此,目前的水龙头没有专门放置水杯的平台,导致人们在接水时无法兼顾其他事情,而在接开水时还存在烫伤手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置物架,其能够为水龙头提供专门的放置平台,使人们可以在接水时能够兼顾其他事情,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以及消除烫伤手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龙头置物架,其设置在水龙头上,所述置物架包括支架杆和支撑盘,支架杆一端枢接在水龙头上,另一端连接支撑盘上。

所述支架杆连接水龙头的一端设有一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套设在水龙头上。

所述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以及连接在龙头本体上的水嘴组,所述龙头本体连接水嘴组的一端设有一与配合转动套缩径部,该缩径部与龙头本体之间形成一台阶面;所述水嘴组上设有一限位凸台,所述转动套套设在缩径部外周,该转动套下端压抵在台阶面上,上端压抵水嘴组的限位凸台。

所述支架杆通过伸缩结构与支撑盘连接。

所述伸缩结构包括支撑杆和滑动套设在支架杆外的伸缩套,所述支撑杆连接在支撑盘下端,该支撑杆内设有一容置伸缩套和支架杆的容置空间,所述伸缩套固定连接在该容置空间内。

所述支架杆上设有一轴向滑槽,相应地,所述伸缩套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在滑槽内滑动的凸块。

所述伸缩套的侧壁上设有一轴向开口,该轴向开口的长度与伸缩套长度相同。

所述支架杆通过折叠结构与支撑盘连接。

所述折叠结构由支架杆和支撑架配合形成,所述支撑架一端连接支撑盘,另一端枢接支架杆。

所述支撑架连接支架杆的一端设有枢接槽或枢接头,所述支架杆连接支撑架的一端设有枢接头或枢接槽,所述枢接头设置在枢接槽内,并通过固定轴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龙头置物架安装在水龙头上,为水龙头提供了一专门放置平台。接水时,可以将水杯或其他容器放置支撑盘上,无需用手抓住水杯,这样接水过程中可以腾出双手来兼顾处理其他事情,即便单手接水也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消除了手握住水杯接开水产生的烫伤风险。不需要接水时,可以将置物架转动至水龙头侧边,这样可以不影响水龙头的使用,同时又能为水龙头提供一置物平台,以放置杯子或者清洁用品。

此外,本发明将水龙头的支撑盘设置为可伸缩结构或者折叠结构,这样,在接水时可以调整支撑盘与水龙头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结构的接水容器;不需要接水时,置物架位于水龙头的侧边,此时,可以对支撑盘进行伸缩调节或折叠调节,以调整支撑盘与水龙头把手之间的距离,避免支撑盘与把手距离太近而影响把手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置物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置物架转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支撑盘拉伸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支撑盘伸缩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置物架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置物架折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尽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列举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述。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龙头置物架10,其设置在水龙头上,该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20以及连接在龙头本体20上的水嘴组30,置物架10包括支架杆11和支撑盘12,支架杆11一端枢接在龙头本体20上,另一端连接支撑盘12上。

将该龙头置物架10安装在水龙头上,置物架10的支撑盘12为水龙头提供了一放置平台。人们在接水时,可以转动置物架10,使支撑盘12对应到水嘴组30的出水位置处,然后将水杯放置在支撑盘12上,打开水龙头的开关即可。也就是说,接水时无需用手抓住水杯,接水过程中可以腾出双手来兼顾处理其他事情,即便单手接水也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消除了手握住水杯接开水产生的烫伤风险。不需要接水时,可以将置物架10转动至水龙头侧边,这样可以不影响水龙头的使用,同时又能为水龙头提供一置物平台,以放置杯子或者清洁用品。

支架杆11连接龙头本体20的一端设有一转动套111,该转动套111套设在龙头本体20上。接水时,如果杯子距离水嘴组30的出水口太远的话,水容易外溅。为避免水外溅,置物架10设置在龙头本体20连接水嘴组30的一端。具体地,在龙头本体20连接水嘴组30的一端设有一与配合转动套111缩径部21,缩径部21与龙头本体20之间形成一台阶面22;所述水嘴组30上设有一限位凸台31,当转动套111套设在缩径部21外周时,转动套111下端压抵在台阶面22上,上端压抵水嘴组30的限位凸台31。限位凸台31和台阶面22可以固定转动套111的位置,避免转动套111上下滑动。

在接水时,不同容器的接水口设置有所不同,有的容器接水口与容器本体距离较近,此时,只需将支撑盘12与水嘴组30的出水口对应,然后将容器放置在支撑盘12上接水即可;而有的容器接水口与容器本体距离较远时,将支撑盘12与水嘴组30的出水口对应后,将容器放置在支撑盘12上时,出水口与容器的接水口无法对应,无法实现接水。将置物架10转动至水龙头侧边时,可能会妨碍到对水龙头把手40的操作。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在置物架10的支撑盘12与支架杆11之间设置一伸缩结构,两者通过伸缩结构连接。

如图5和图6所示,上述伸缩结构包括支撑杆13和滑动套设在支架杆上的伸缩套14,其中,支撑杆13连接在在支撑盘12下端,该支撑杆13内设有一容置伸缩套14和支架杆11的容置空间131,所述伸缩套14固定连接在该容置空间131内。

上述伸缩套14的侧壁上设有一轴向开口142,该轴向开口142的长度与伸缩套14长度相同,使得伸缩套14呈c字形结构,以方便伸缩套的安装。在伸缩套14上设有的内侧壁上设有一凸块141,该凸块141上设有至少一第二固定孔143。

上述支架杆11上设有一配合凸块141的轴向滑槽112,该滑槽11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台113和第二限位台114,从而防止凸块从滑槽中滑出。上述支撑杆13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二固定孔143配合的第一固定孔132。

支架杆11从伸缩套14的轴向开口142处卡入伸缩套14内,伸缩套14内的凸块141同时卡入滑槽112内,且可在滑槽112内滑动,从而使伸缩套14可以相对于支架杆11伸缩。支撑杆13的直径大于伸缩套14的直径,支撑杆13套设在伸缩套14外周,并通过螺丝15于第一固定孔132和第二固定孔143处锁紧,以固定支撑杆13与伸缩套14的连接。伸缩套14的凸块141在支架杆11的滑槽112内滑动时,实现了伸缩套14相对支架杆11的伸缩运动,而伸缩套14与支撑杆13是固定连接的,伸缩套14在进行伸缩时也带动支撑杆13的伸缩,最终实现置物架10的可伸缩功能。

如图7至图9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置物架10的支撑盘12和支架杆11’之间通过折叠结构连接,通过该折叠结构可以调节支撑盘12与水嘴组30之间的距离,使得水嘴组30的出水口能够始终与接水容器的接水口对应。

上述折叠结构由支架杆11’和支撑杆13’构成,其中,支撑杆13’一端与支撑盘12连接,另一端与支架杆11’枢接。在支撑杆13’连接支架杆11’的一端设有枢接槽131’,而支架杆11’连接支撑杆13’的一端设有枢接头111’,枢接头111’配合在枢接槽131’内,并通过固定轴16进行固定,从而实现支架杆11’与支撑杆13’之间的枢接。当然,也可以在支撑杆12’上设置枢接头,而支架杆11’上设置枢接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