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轮、包绕式传动机构以及连接带轮的轮缘和基体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84460发布日期:2018-06-27 21:53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带轮、包绕式传动机构以及连接带轮的轮缘和基体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轮,具有基体,所述基体具有毂,在所述毂上设置轮缘,所述轮缘通过与基体分开的构件形成,所述轮缘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元件与基体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地连接,所述连接元件具有第一和第二连接元件部分,其中一个连接元件部分在毂上构成,而另一个连接元件部分在轮缘上构成。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绕式传动机构,具有至少两个带轮。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锁合和/或力锁合地将带轮的轮缘与基体连接的方法,在带轮的基体上构成毂,所述轮缘套插到所述毂上,所述轮缘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元件与基体连接,所述连接元件构造成具有第一连接元件部分和第二连接元件部分,其中一个连接元件部分在毂上构成,而另一个连接元件部分在轮缘上构成。



背景技术:

带轮已知在包绕式传动机构/柔性传动机构(Umschlingungstrieb)中用于从一个轴向另一个轴进行转矩传输。为此,在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一个轴上的带轮之间张紧牵引机构,即传动带。受驱动的带轮借助于牵引机构将转矩传输给不受驱动的带轮。为了防止牵引机构在运行期间从带轮上偏移,通常使用所谓的轮缘,这种轮缘沿径向方向突出于牵引机构的行进轨道。只要轮缘不是与基体一体地构成的,轮缘就必须与基体连接。通常,为此至少点状地将轮缘与基体焊接。这个过程需要专门的加工步骤,这个加工步骤不能或者几乎不能集成到带轮的批量或大量生产的生产线中。因此提高了带轮的制造成本。

在现有技术中还记载了其他用于将轮缘与基体连接的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应能够实现简单、经济且灵活地制造和安装轮缘。

例如,DE 10 2014 201 565 A1就记载了一种用于将轮缘盘固定在带传动构上方法,根据该方法,将轮缘盘沿轴向方向套插到带轮的凸缘上并接着通过滚轧将轮缘的一个部段滚轧到凸缘的槽中。

DE 10 2005 018 581 A1记载了一种齿形带轮,具有固定在其上的轮缘盘,所述轮缘盘构造成具有内齿的基本上平坦的板式盘并且以内齿挤压安装到齿形带轮上。

由EP 2 128 496 A2已知一种用于齿形带传动机构的齿形带轮,所述齿形带轮具有盆状或钟状的基体和至少一个轮缘盘,所述轮缘盘构造成单独的构件。为了将轮缘与基体连接,作为方法,除了焊接,主要还举出了压制和缝焊。

此外还已知,通过螺纹连接或卡夹连接来固定轮缘盘。但在这种情况下安装耗费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用于将带轮的轮缘与基体连接的可能的方案。

所述目的利用前面所述的带轮这样来实现,即,第一连接元件部分是凸台状的,而第二连接元件部分由至少一个凹口形成。

此外,所述目的还利用前面所述的包绕式传动机构来实现,在所述包绕式传动机构中,至少其中一个带轮根据本发明构成。

此外,所述目的还利用前面所述的方法来实现,根据该方法,将第一连接元件部分制成为凸台状的,而将第二连接元件部分制成为至少一个凹口,进一步地将凸台状的第一连接元件部分插入所述凹口中,此后,使轮缘沿周向旋转,从而在凸台状的第一连接元件部分与第二连接元件部分之间构成形锁合和/或力锁合的连接。

这里有利的是,可以通过轮缘简单的运动、即将轮缘套插到毂上和接下来沿周向旋转轮缘来建立轮盘的轮缘与基体的连接。由此,这种连接方法能够更为简单地集成到现有的用于带轮的生产线中,由此可以经济地进行制造,因为不需要对带轮进行附加的将带轮从生产线带入焊接区域的操作。基体和轮缘之间的这种简单的力锁合和形锁合连接必要时也可以重新松开,其方式是,使轮缘沿相反的周向旋转。由此,简化了传动带的安装和拆卸。此外,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可以简单地通过烧结技术制造。通过在旋转轮缘时特别是在带轮最简单的实施方案中设置的凸台状的第一连接元件部分必要时存在的塑性变形,可以改进带轮的轮缘与基体的力锁合和/或形锁合的连接。

根据带轮的一个实施方案可以设定,第二连接元件部分通过两个沿周向并排设置的凹口形成,只能与这两个凹口中的一个凹口构成所述形锁合和/或力锁合的连接,而通过第二凹口能将轮缘套插到毂上。为了建立所述连接,沿周向旋转轮缘,从而凸台状的连接元件部分被带入第二凹口中,以形成形锁合和/或力锁合的连接。

由此可以实现更高的防止轮缘无意中从带轮的基体上松开的安全性。由于只通过第二连接元件部分的两个凹口中的一个实现连接,由此另一个凹口在带轮运行期间保持空闲。这里,如果这个凹口构造成通孔,则该通孔可以用于给带轮加油,由此可以利用这种带轮实现一种相应的附加用途。

根据带轮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可以设定,所述第二连接元件部分具有沿轴向观察至少近似为W形的横截面。由此可以便于旋转轮缘,其方式是,可以更为简单地将凸台状的连接元件部分从一个凹口带入另一个凹口中。

为了简单地利用烧结技术制造基体和轮缘,优选凸台状的第一连接元件部分在基体的毂上构成,另一个连接元件部分在轮缘中构成。

此外可以设定,沿周向与连接元件邻接地(相邻地)构成至少一个另外的连接元件,所述另外的连接元件具有第三连接元件部分和第四连接元件部分,并且利用所述另外的连接元件将轮缘与基体力锁合地连接。通过这种附加的力锁合连接,可以改进带轮的基体和轮缘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

这里有利的是,第三连接元件部分构造成凸台状的,因为连接元件部分的这种几何形状使得能够更为简单地沿周向旋转轮缘。

第四连接元件部分可以通过另一个凹口形成,所述另一个凹口沿周向在比对应于第三连接元件部分沿相同方向观察的宽度的尺寸更长的长度上延伸。由此,一方面可以在轮缘和带轮的基体之间只建立力锁合的连接,由此同样改进了轮缘沿周向的可旋转性。另一方面,通过第四连接元件部分与第二连接元件部分相比不同的几何结构,简化了轮缘的可安装性,其方式是,可以简单地避免轮缘到带轮基体的毂上的错误安装。第二连接元件部分因此也可以用作安装辅助结构,用于在毂上正确地调校轮缘。

为了进一步改进这个效果可以设定,第四连接元件部分的所述另一个凹口具有沿轴向观察至少近似为矩形或梯形的横截面。

为了改进轮缘与带轮基体的力锁合连接可以设定,第三连接元件部分设置在第四连接元件部分的所述另一个凹口的一个侧壁与第一连接元件的第一连接元件部分之间,在所述侧壁上构成伸入到所述另一个凹口中的突起。在沿周向旋转轮缘期间,所述突起在凸台状的第三连接元件部分的侧边上滑动,直到形成力锁合,这里,由于突起较小的表面,所述力锁合限制在一个较小的面区域上。

同样如前面针对第一连接元件说明的那样,为了更为简单地利用烧结技术制造轮缘和带轮的基体,第三连接元件部分在基体的毂上构成,而第四连接元件部分在轮缘中构成。

此外,可以设定,第一连接元件部分的一部分与轴向端面重叠地设置,由此可以实现更好的轴向固定,其方式是,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元件部分和轮缘的相互贴合的表面形成摩擦锁合的连接。

根据所述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可以设定,沿周向与连接元件邻接地构成至少一个另外的连接元件,所述另外的连接元件具有第三连接元件部分和第四连接元件部分,将第三连接元件部分制成为凸台状的,而将第四连接元件部分以另一个凹口的形式制成,通过沿周向旋转所述轮缘而通过所述另外的连接元件将带轮的轮缘与基体力锁合地连接。对此可以参考前面针对所述另外的连接元件进行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参考后面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其中分别用简化的示意图示出:

图1用斜视图示出具有处于未连接状态的基体和轮缘的带轮;

图2用侧视图示出处于连接状态的根据图1的带轮;

图3示出处于连接状态的根据图1的带轮的一个局部;

图4用侧视图示出处于连接状态的根据图1的带轮;

图5用侧视图示出包绕式传动机构;

图6用轴向示出剖开地示出带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一个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指出,在不同的实施形式中相同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相同的构件名称,包含在整个说明书中的公开内容可以合理地转用到具有相同附图标记或相同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同样,在说明书中选用的位置表述如上、下、侧等涉及当前说明和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这些位置表述能合理地转用到新的位置。

图1中用斜视图示出了齿形带轮形式的带轮1。这个齿形带轮1包括基体2和轮缘3(止动盘元件),所述轮缘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构造成轮缘盘。轮缘3在侧面设置在基体的端侧上并设置在基体2的毂4上。

基体2在外周面上具有齿部5。所述齿部6通过多个齿6构成,在这些齿之间构成齿间7。齿6的几何形状以及齿间7的几何形状构造成,使得由此可以实现与齿形带的嵌接。由于齿形带轮1在其几何设计方面是由现有技术已知的,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说明并且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所引用的文献。

基体2和/或轮缘3优选由烧结构件制成,如已知的那样,烧结技术包括:将烧结粉末必要时与不同的添加剂、如便于烧结构件的脱模的润滑剂等混合;接着在压制模具中将烧结粉末压制成坯件;并且在烧结温度下对坯件进行烧结,所述烧结温度根据所使用的金属粉末或含金属的粉末来确定。烧结粉末通常是金属粉末或用于烧结合金的金属的粉末,但也可以是预合金化的粉末。在烧结后必要时对烧结构件进行再压缩和/或校准,以便提高尺寸精度。

作为烧结粉末或烧结合金粉末例如可以采用烧结铁或烧结钢,或者符合标准SINT E 35、SINT E 35、SINT E 39的粉末,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由现有技术已知的烧结(合金)粉末。

尽管用烧结技术制造带轮1是优选的,原则上也可以利用其他制造方法来制造所述带轮1,例如通过铸造或压力铸造技术。但烧结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化带轮1的制造的可能性,从而可能不需要机械的再加工。

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齿形带轮形式的带轮1,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相反,本发明涉及带轮1本身,就是说,例如也涉及至少在带轨道(Riemenspur)的区域具有光滑或粗糙的外周面的带轮。这种带轮在所述区域内没有齿部。此外,带轮1原则上也可以设定为用于具有V形横截面的传动带或多楔带,尽管这里设置轮缘3的必要性程度并不相同。

这里就应指出的是,带轮1也可以具有另一个轮缘,该轮缘可以设置在基体2的第二端面上。就是说,外周面上的带轨道在两侧分别由一个轮缘3限定。对于所述另一个轮缘可以采用在该说明书中给出的实施形式,从而在这个区域中所述轮缘和基体可以如后面说明的那样构成。

轮缘3作为单独的构件制成,就是说,因此需要将轮缘3与带轮1的基体2连接。为此设置了至少一个连接元件8,所述连接元件可以更好地由图2并且特别是由图3看出。这些附图示出了带有尚未连接的轮缘1的带轮1。

如这些附图所示,在带轮1的周边上分布地、特别是规则分布地设有优选多个所述连接元件8。连接元件8的具体数量这里尤其是根据带轮1的直径和希望的连接强度来确定。优选所有连接元件8构造成相同的。

利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元件8,在轮缘3和带轮1的基体2之间建立了力锁合和/或形锁合的连接,特别是力锁合以及形锁合的连接。为此,连接元件8具有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和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

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优选设置毂4上。所述毂4在所示实施例中构造成环形凸板,所述环形凸板设置在带轮1的基体2的端面上并且沿轴向11(图1)突出于所述端面设置。优选所述毂4沿径向方向观察设置在带轨道的下方、就是说设置在该实施例的齿部5的下方。

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构造成至少近似于凸台状或粒结状的突起,所述突起沿径向方向突出于毂4。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特别是构造成凸台状的。

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具有最大高度12。该高度12这里是从毂4的表面直到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沿径向方向最大的尺寸处测得的。此外,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具有两个侧面14、15以及所述两个侧面14、15之间的一个顶端16或者说顶面。换而言之,在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可以视为具有齿的形状。

但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也可以具有与在图中所示的横截面形状(沿轴向11观察)不同的横截面形状。例如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可以具有半圆形或梯形的横截面,但圆形的横截面形状或具有倒圆棱边的横截面形状是优选的。

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优选沿轴向11在毂4的整个宽度上延伸。

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优选在轮缘3上或中构成。第二连接元件部分通过轮缘3中的两个并排设置的凹口17、18形成。至少其中一个凹口17、18至少部分地按照连接元件8的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的轮廓成形,从而构成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与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之间形锁合并且必要时也是力锁合的连接,并由此构成轮缘3和基体2之间形锁合并且必要时也是力锁合的连接。

所述两个凹口17、18中的另一个凹口尽管也可以模仿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的轮廓成形,但这个凹口17在其沿轴向11(图1)的横截面上构造成比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的相应横截面大。由此,通过该凹口17不能在轮缘3和带轮1的基体2之间建立连接。该凹口17的横截面这样设计尺寸,使得能够将轮缘3套插到基体2的毂4上。因此,该凹口17也可以具有不同于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的横截面形状。但优选的是,该凹口17至少近似地模仿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的横截面轮廓成形,因为由此可以更好地避免在套插到毂4上时轮缘3出现变形/卡死。

为了完整起见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将轮缘3套插到毂4上,所述凹口17在图3中是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的两个凹口17、18中相应右边的凹口。但这种布置形式仅取决于用以将轮缘与带轮的基体2连接轮缘3的旋转方向。就是说也可以设想两个凹口17、18彼此间相反地布置。

由于在所示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元件部分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因此,凹口17、18也从轮缘3指向毂4的端面19上开始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

用于沿轴向将轮缘13套插到毂4上的凹口17的最大深度20大于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的最大高度12,并且大于用于在轮缘2和带轮1的基体2之间建立形锁合和必要时力锁合的凹口18的最大深度21。

凹口18的最大深度21略微大于、等于或略微小于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的最大高度12。表述“略微”这里理解为,该尺寸设计成,使得在凹口18和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之间构成形锁合。

此外,凹口17的宽度大于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的宽度23和凹口18的宽度24。凹口18的宽度24略微大于、等于或略微小于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的宽度23。关于表述“略微”可以参考前面的定义。

各宽度22至24是沿轮缘3的周向25(图2)测量的。

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的两个凹口优选构造成沿轴向11(图1)的通孔。但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的凹口17、18仅由轮缘3的凹部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凹部17、18在轮缘3朝向带轨道的表面上构成。

如前面所述,两个凹口17、18沿周向25(图2)并排地在轮缘3中构成。这里,这两个凹口17、18仅通过一个板条26相互分开。所述板条26优选沿轴向11(图1)观察构造成凸台状的、齿形的或按波峰的形状构成,由此简化了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从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的凹口17向凹口18中的滑动转移。板条26沿径向方向的最大高度27小于凹部17的最大深度20并且小于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的凹口18的最大深度21。板条26直接与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的凹口17、18邻接。

板条26和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一样具有两个侧面,这两个侧面过渡到顶端或者说顶面中。两个侧面中的每个侧面都分别构成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的凹口17和凹口18的边界。所述侧面相对于径向方向倾斜地构成,如由图2和3中所示的那样。所述侧面的斜度优选小于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的侧面14、15的斜度。特别是当应设定为轮缘3能从带轮1的基体2上松开时,可以使用这个实施形式。如果轮缘3应不可松开地与带轮1的基体2连接,则也可以设定,板条26的朝向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的凹口18的侧面具有比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的侧面14大的斜度。相应面的斜度这里参考相对于径向方向的斜率来考察。换而言之,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的端面14、15可以具有小于板条26的侧面的相对于径向方向的角度。

此外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在带轮1的带轨道和轮缘3之间构成用于轮缘3的轴向止挡,利用所述轴向止挡可以确保,轮缘3向带轮1的基体2的毂4上的套插只能进行到该轴向止挡为止。所述轴向止挡可以构成另一个沿径向方向突出于毂4的环形凸板。但也可以仅构成在360°上延伸的环形凸板的一些部分。

根据带轮1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可以设定,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具有沿轴向11(图1)观察至少近似为W形的横截面,这个横截面由沿周向25(图2)依次包括凹口17、板条26和凹口18的结构序列形成。

此外可以设定,沿周向25(图2)与连接元件8邻接地构成至少一个另外的连接元件28,所述另外的连接元件具有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和第四连接元件部分30并且利用所述另外的连接元件将轮缘3与带轮1的基体2力锁合地连接。

优选在带轮1的圆周上分布地、特别是规则分布地设置多个另外的连接元件28。另外优选的是,沿周向25(图2)交替地、并且特别是规则地在圆周上分布地设置第一连接元件8和第二连接元件28。

所述另外的连接元件28的数量特别是根据连接元件8的数量来确定,这里优选设置或构成相同数量的连接元件8和另外的连接元件28。

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优选设置或构成毂4上。进一步优选的是,第四连接元件部分30设置或构成在轮缘3上。

尽管不是优选的,但也可以采用相反的布置形式,即,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在轮缘3上构成,而第四连接元件部分30在毂4上构成。相同的情况也适用于第一连接元件8的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和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

此外,也可以采用混合的布置形式,就是说,一部分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和/或一部分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在毂4上构成,而其余的部分在轮缘3上构成。相对应地,一部分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和/或一部分第四连接元件部分30设置在轮缘3上,而其余部分设置在毂4上。

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构造成至少近似为凸台状或凸粒状的突起,所述突起沿径向方向突出于毂4。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特别是构造成凸台状的。

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具有最大高度31。该高度31这里是从毂4的表面开始一直到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沿径向方向的最大尺寸处测得的。此外,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还具有两个侧面32、33以及在所述两个侧面32、33之间的顶端34或者说顶面。换而言之,在这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也可以视为具有齿的形状。

但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也可以具有与图中所示(沿轴向11观察,图1)不同的横截面形状。例如,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可以具有半圆形或梯形的横截面形状,但这里优选的是圆的横截面形状或具有倒圆棱边的横截面形状。

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优选沿轴向11在毂4的整个宽度上延伸。

此外优选的是,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沿周向25(图2)观察具有比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大的最大宽度35。

第四连接元件部分30通过另一个凹口36形成,该凹口沿周向25(图2)在比与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沿相同方向观察的宽度35相对应的尺寸大的长度37上延伸。凹口36的所述长度37这里至少具有这样的大小,使得在沿周向25旋转轮缘3时能将第一连接元件8的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从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的凹口17带入凹口18。

第四连接元件部分30的所述另外的凹口36具有沿轴向11(图1)观察至少近似为矩形或梯形的横截面形状。但第四连接元件部分30也可以具有其他横截面形状。

第四连接元件部分30特别是通过唯一的另外的凹口36形成。

此外优选的是,在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和第四连接元件部分30之间只形成力锁合的连接。

第四连接元件部分30的所述另外的凹口36优选构造成沿轴向11(图1)的通孔。但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第四连接元件部分30的所述另外的凹口36仅由轮缘3中的凹部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另外的凹口36在轮缘3的朝向带轨道的表面上构成。

根据带轮1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可以设定,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沿轴向25观察设置在第四连接元件部分30的所述另外的凹口36的侧壁38与第一连接元件8的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之间,在所述侧壁38上构成伸出到所述另外的凹口中的突起39。该突起39这里可以通过所述另外的凹口36的所述侧壁38的斜度形成,以便在所述另外的凹口36中构成侧凹部。所述突起39特别是位于轮缘3朝向毂4的端面19与所述凹口的侧壁38之间的过渡部上。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突起39在横截面中构造成至少近似为销钉形的或者构造成至少近似尖锐地渐收的(沿轴向11观察,图1)。尖端也可以设有倒圆。

如前面已经说明的那样,图2和3示出处于轮缘3已经安装或套插到基体2的毂4上的状态下的带轮1,但在轮缘3和基体2之间还没有建立连接。

在图4中示出已与带轮1的基体2连接的轮缘3。

为了建立轮缘3与带轮1的基体2的形锁合和/或力锁合的连接,将轮缘3套插到毂4上。此时,第一连接元件8的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插入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的凹口17中,如在图2或2中示出的那样。此后沿周向25旋转轮缘3,从而第一连接元件8的(凸台状的)连接元件部分9被带入第二凹口18中,以构成形锁合和/或力锁合的连接,如在图4中示出的那样。

如果设有第二连接元件28,则此时沿朝向所述另外的凹口36的侧壁28的方向将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带入第四连接元件部分30的所述另外的凹口36中,直到(凸台状的)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贴靠在所述侧壁38上。这里,这也可以这样来实现,即,如果侧壁发生贴靠的部分(特别是突起39)压入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中,则在侧壁38(或突起39)与第三连接元件部分29之间附加地构成形锁合的连接。

在带轮1的所有实施方案中,连接元件1的构成轮缘3和带轮1的基体2之间的形锁合和力锁合的连接的各区域沿径向方向观察相叠置地构成。相同的情况也适用于可能存在的另外的连接元件28的构成力锁合(并且可能还有形锁合)的连接的各区域。

为了完整起见,在图5中示出一个简单的包绕式传动机构40,特别是带传动机构。所述包绕式传动机构40具有至少两个带轮,在这些带轮之间并且包绕带轮地张紧有牵引机构40,即传动带。至少一个所述带轮由根据本发明的带轮1构成。但也可以将两个带轮都分别由根据本发明的带轮1构成。此外,包绕式传动机构40可以具有多于两个带轮,此时,至少一个另外的带轮由根据本发明的带轮1形成。

在带轮1的最简单的实施方案中可以设定,第一连接元件8具有凸台状的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并且作为第二连接元件部分10仅具有一个凹口17。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和其他实施方案中一样,通过沿周向25旋转轮缘3,使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与凹口17的径向下部的端面发生贴靠。通过继续旋转轮缘3,所述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发生至少部分的塑性变形。由此,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更好地贴合在凹口17的径向内端面上。,由此也构成力锁合和/或形缩合的连接。凹口17根据对此的一个实施方案可以具有至少近似为梯形的横截面,从而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触碰到所述端面上。

此外,根据另一个在图6中示出的实施方案还可以设定,在连接轮缘3时,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只有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的其余部分此时可以与轮缘3的轴向端面42重叠地设置。就是说,可以设定,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不是像前面的实施方案中那样整体地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凹口的径向内端面的下方,而是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的一部分沿轴向方向与该端面错开地设置。但要指出的是,在带轮1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中都可以这样设置。

此外,在带轮1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以设定,第一连接元件部分9在建立轮缘3与带轮1的基体2之间的力锁合和/或形锁合的连接时至少部分地塑性变形、特别是持久地塑性变形。

这些实施例示出或描述了带轮1可能的实施方案,这里要指出的是,各个实施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为了符合规则,最后还要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带轮1的结构,所述带轮不一定是符合比例地示出的。

附图标记列表

1 带轮

2 基体

3 轮缘

4 毂

5 齿部

6 齿

7 齿间

8 连接元件

9 连接元件部分

10 连接元件部分

11 轴向

12 高度

13 表面

14 侧面

15 侧面

16 顶端

17 凹口

18 凹口

19 端面

20 深度

21 深度

22 宽度

23 宽度

24 宽度

25 周向

26 板条

27 高度

28 连接元件

29 连接元件部分

30 连接元件部分

31 高度

32 侧面

33 侧面

34 顶端

35 宽度

36 凹口

37 长度

38 侧壁

39 突起

40 包绕式传动机构

41 牵引机构

42 端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