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用快开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8361发布日期:2019-07-03 03:3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用快开闸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阀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用快开闸阀。



背景技术:

阀门在管线输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市面上阀门包括闸阀、球阀、单向阀、截止阀等多种阀门,这些阀门在开启、关闭时往往利用手轮及螺杆进行控制,当出现紧急情况时,这些阀门不能进行快速开启或关闭。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进行快速开启、关闭的阀门,一直是全社会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用快开闸阀,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用快开闸阀,包括阀体、阀芯、闸板、加力杆,所述阀体的中轴线上设有矩形阀芯,阀芯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均开设有出水孔,矩形阀芯的重力方向上设有锥形台,阀芯焊接在锥形台上,且阀芯贯穿阀体,锥形台焊接在阀体内,所述闸板安装在阀芯内,闸板也为矩形,闸板的顶部焊接倒锥形配重块,锥形配重块的水平方向上对称设有固定架,倒锥形配重块能沿固定架进行上下移动,所述锥形配重块的顶部焊接有加力杆,加力杆底部靠近锥形配重块的位置阀体上焊接有支座,加力杆与支座通过销轴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力杆为合金材料制成,且加力杆的自由端为空腔式设计。

优选的,所述锥形台为中空设计。

优选的,所述支座的金属活性大于阀体的金属活性,支座为镁合金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支座与加力杆使闸板形成跷跷板式设计,从而易于闸板在阀芯内快速的进出,从而现实了阀体的快速的开启、关闭;倒锥形配重块保证了闸板与阀芯的密闭性;镁合金的支座能够对阀体进行保护,降低了阀体的腐蚀度;当操作人员力量较小时,能够利用加力杆自由端空腔设计进行长度增加;出水孔不仅能够过滤介质内的杂质,同时能够对介质进行扰流,降低在开、关阀门时生产的震动,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利用快开闸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利用快开闸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水利用快开闸阀的阀芯与闸板示意图。

图中:1、阀体,2、固定架,3、加力杆,4、支座,5、倒锥形配重块,6、锥形台,7、阀芯,8、闸板,9、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水利用快开闸阀,包括阀体1、阀芯7、闸板8、加力杆3,所述阀体1的中轴线上设有矩形阀芯7,阀芯为中空式设计,阀芯7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均开设有出水孔9,出水孔由下自上依次增大,出水孔能够对阀体内的介质造成扰流,从而避免了阀门开启、关闭对阀门造成损坏,矩形阀芯7的重力方向上设有锥形台6,锥形台为中空设计,阀芯7焊接在锥形台6上,且阀芯7贯穿阀体1,锥形台6焊接在阀体1内,所述闸板8安装在阀芯7内,闸板8也为矩形,闸板末端能够楔在锥形台内,且闸板高度等于锥形台与阀芯的高度和,闸板8的顶部焊接倒锥形配重块5,倒锥形配重块保证了闸板与阀芯密闭连接,倒锥形配重块5的水平方向上对称设有固定架2,固定架上设有滑轨,倒锥形配重块5能沿固定架2进行上下移动,固定架上设有插销能够对倒锥形配重块进行固定,所述锥形配重块5的顶部焊接有加力杆3,加力杆3底部靠近锥形配重块5的位置阀体1上焊接有支座4,支座的金属活性大于阀体的金属活性,支座为镁合金制成,镁合金的支座能够降低阀体的腐蚀度,加力杆3与支座4通过销轴进行连接,加力杆为合金材料制成,且加力杆的自由端为空腔式设计,当操作人员力量较小时,能够利用空腔增加加力杆的长度。

本发明工作原理:介质进入阀体1内,操作人员按压加力杆3,在支座4的作用加力杆3带动倒锥形配重块5及闸板8离开阀芯7,介质通过阀芯7上的出水孔9进行输送,当需要快速关闭阀门时,将固定架2上的插销拔出,闸板8在重力作用下,进入阀芯7内,从而将阀门进行关闭,锥形台6避免了阀门底部泄漏的情况。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用快开闸阀,包括阀体、阀芯、闸板、加力杆,所述阀体的中轴线上设有矩形阀芯,阀芯的前表面及后表面均开设有出水孔,矩形阀芯的重力方向上设有锥形台,阀芯焊接在锥形台上,且阀芯贯穿阀体,锥形台焊接在阀体内,所述闸板安装在阀芯内,闸板也为矩形,闸板的顶部焊接倒锥形配重块,锥形配重块的水平方向上对称设有固定架,倒锥形配重块能沿固定架进行上下移动,所述锥形配重块的顶部焊接有加力杆,加力杆底部靠近锥形配重块的位置阀体上焊接有支座,加力杆与支座通过销轴进行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支座与加力杆使闸板形成跷跷板从而易于闸板的快速开启、关闭,宜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范修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范修存
技术研发日:2017.12.22
技术公布日:2019.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