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阀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8425发布日期:2019-07-03 03:3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液体阀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液体阀门领域。



背景技术:

本领域中通常使用阀门来控制液体的流量。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如何精确地控制液体的流量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液体阀门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液体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门,用于控制液体的流量,

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液体的流出压力;

液压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压力来控制通过阀门的液体的流过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阀门包括外壳体、第一流量控制部、第二流量控制部;

所述外壳体包括液体流入口和液体流出口,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部和第二流量控制部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部控制所述液体的第一流动通路;以及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部控制所述液体的第二流动通路,

当所述压力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液压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部和第二流量控制部,以使得所述第一流动通路和第二流动通路关闭;

当所述液体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液压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部和第二流量控制部,以使得所述第一流动通路关闭和第二流动通路打开;

当所述液体小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液压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部和第二流量控制部,以使得所述第一流动通路打开和第二流动通路打开,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部包括第一壳体,

第一壳体开有液体流入通路,以使所述液体流入所述第二流体控制部,

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一弹性部件,与所述外壳体的突出部抵接,用于关闭所述第一流动通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部包括第二壳体,

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突出部抵接,用于关闭所述第二流动通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弹性移动部,用于控制第一流量控制部的移动,以使第一弹性部件与所述外壳体的突出部抵接或分离。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加压部件,根据所述压力来控制加压部件提供的弹性压力,用于控制第二流量控制部的移动,以使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突出部抵接或分离,并且对所述弹性移动部进行施压来控制第一流量控制部的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液体量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液体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门,用于控制液体的流量,

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液体的流出压力;

液压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压力来控制通过阀门的液体的流过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阀门包括外壳体、第一流量控制部、第二流量控制部;

所述外壳体包括液体流入口和液体流出口,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部和第二流量控制部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部控制所述液体的第一流动通路;以及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部控制所述液体的第二流动通路,

当所述压力大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液压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部和第二流量控制部,以使得所述第一流动通路和第二流动通路关闭;

当所述液体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液压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部和第二流量控制部,以使得所述第一流动通路关闭和第二流动通路打开;

当所述液体小于第二阈值时,所述液压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部和第二流量控制部,以使得所述第一流动通路打开和第二流动通路打开,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部包括第一壳体,

第一壳体开有液体流入通路,以使所述液体流入所述第二流体控制部,

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一弹性部件,与所述外壳体的突出部抵接,用于关闭所述第一流动通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部包括第二壳体,

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突出部抵接,用于关闭所述第二流动通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弹性移动部,用于控制第一流量控制部的移动,以使第一弹性部件与所述外壳体的突出部抵接或分离。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加压部件,根据所述压力来控制加压部件提供的弹性压力,用于控制第二流量控制部的移动,以使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突出部抵接或分离,并且对所述弹性移动部进行施压来控制第一流量控制部的移动。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液体量控制装置,其中包括阀门11、压力检测装置12、液压控制装置13。

其中阀门11用于控制流入的液体的量。具体描述参见以下内容。

压力检测装置12用于检测液体输出管道的压力、或者输出液体的压力。当检测液体输出管道的压力时,其可以置于管道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提供管道受到的张力来检测流出液体的压力。

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压力检测装置变化为流速检测装置,并且置于输出的液体中来测得液体的流速。根据流速来进行控制。下面以压力检测为例进行说明。

液压控制装置13根据压力检测装置12检测到的压力,来控制阀门的液体控制部件41。液体控制部件41可以通过升降方式来控制流过阀门11的液体量。

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也可以通过检测液体的流速来对液体控制部件41进行控制。

如图1所述,阀门11包括液体流入口、液体流出口、外壳体、内壳体3、上部固定部件6、阻挡部件52、中部液体流入口71、第二橡胶部件32、第二抵靠部10、弹性移动部31、中央流入口4、第一橡胶部件33、第一抵靠部20、加压部件21。

阻挡部件52防止液体流入上部区域。上部固定部件6用于固定连接至液体控制部件41。

内壳体3的下端具有向外伸出的部分,第二橡胶部件32位于该伸出部分上。外壳体与该向外伸出的部分对应地设置有向内突出的第二抵靠部10。

第一橡胶部件33和第一抵靠部20可以由加压部件21及液体控制部件41进行控制,从而接触或分离,阻断液体通道或为液体提供通道。

第二橡胶部件32和第二抵靠部10可以由弹性移动部31及液体控制部件41从而接触或分离,阻断液体通道或为液体提供通道。

下面参见图1具体说明该液体装置的具体工作方式。

压力检测装置12检测液体的压力。当压力大于第一阈值时,液压控制装置13对液体控制部件41进行控制,使得液体控制部件41向上移动,从而弹性移动部31带动内壳体3向上移动,这样第二橡胶部件32与第二抵靠部10相接触,从而阻断液体的下部流动通道。第二橡胶部件32的所处位置与所处部件的形状与第一橡胶部件33相同

在本公开中,还可以通过压力检测装置12检测的压力来控制加压部件21提供的弹性力。例如当压力大于第一阈值的两倍时,控制加压部件21提供的弹性力,从而使得第一橡胶部件33和第一抵靠部20相接触,从而阻断液体的上部流动通道。加压部件21可以是提供预定弹性力的电磁阀控弹性部件。通过检测到的流出液体的压力值,来调整其弹性部件所提供的弹性力。

当压力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加压部件21提供的弹性力,使得液体通过第一橡胶部件33和第一抵靠部20、及中部液体流入口71,从流出口12中流出。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当压力小于第二阈值时,则液体控制部件41向下移动,为弹性移动部31提供向下的压缩力,从而控制第二橡胶部件32与第二抵靠部10相分离,这样液体可以通过液体的下部流动通道流入到流出口12。

在本公开中,也可以在压力小于第二阈值时,从而开放上部流动通道和下部流动通道。控制加压部件21提供的弹性力,使得液体通过第一橡胶部件33和第一抵靠部20、及中部液体流入口71,从流出口12中流出。并且液体控制部件41向下移动,为弹性移动部31提供向下的压缩力,从而控制第二橡胶部件32与第二抵靠部10相分离,这样液体可以通过液体的下部流动通道流入到流出口12。

液体流入口71开设在下支撑件上,下支撑件嵌设在内壳体3上。上端与加压部件21抵接,下端与弹性移动部31抵接。从而可以通过加压部件21的压力变化,带动相关部件进行移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