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8540发布日期:2019-07-10 10:0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离合机构。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中的很多结构都很脆弱,比如翻盖类的电子设备的转轴,当受到的扭转力过大时,容易出现扭断等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套筒;第一离合件,在所述套筒的轴向上穿设于所述套筒,且在面向所述穿入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离合部;第二离合件,在所述套筒的轴向上插设于所述套筒,且在靠近所述第一离合部的一侧设有第二离合部;第一弹性件,在所述套筒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离合件和所述第二离合件中的至少一个及所述套筒抵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离合部与所述第二离合部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呈咬合状态,并在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二离合件中的一个受到扭转力时,所述第一离合部和所述第二离合部逐渐脱离所述咬合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包括本体部、转动部以及上述的离合机构,所述本体部设有转轴,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二离合件中一个与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二离合件中的另一个与所述转轴连接,以在所述转动部转动时,所述第一离合部和所述第二离合部逐渐脱离所述咬合状态,从而降低所述扭转力传递至所述转轴的力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离合机构包括套筒、第一离合件、第二离合件及第一弹性件,第一离合件设有第一离合部,第二离合件设有第二离合部,第一弹性件在套筒的轴向上与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中的至少一个及套筒抵接,以使得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呈咬合状态,从而降低了该扭转力传递至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中的另一个的力度,进而降低传递至与第一离合件和第二离合件中另一个连接的转轴的力度,以防止扭转力导致转轴发生扭断等受损的风险,提高对转轴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离合机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离合件、第二离合件与套筒装配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一连接件与套筒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第一离合件、第二离合件与第一弹性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的咬合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脱离咬合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完全脱离咬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第一离合件的受力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离合机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离合机构装配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离合机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连接座与第一离合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离合机构装配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离合机构10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本实施例中的离合机构10具体包括套筒11、第一离合件12、第二离合件13及第一弹性件14。

可选的,套筒11为圆柱形套筒。

共同参阅图1及图2,第一离合件12在套筒11的轴向上穿设于套筒11,且在穿入方向上贴设于套筒11,可以理解的,第一离合件12在穿设套筒11后,部分设置于套筒11的内部,部分穿过套筒11位于套筒11的外部。

参阅图3,第一离合件12在面向穿入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离合部121,可选的,该第一离合部121为凸起,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离合部121也可以为凹槽,该第一离合部1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为多个,本实施例图1中以4个为例,四个第一离合部121呈周向阵列的设置于第一离合件12。

其中,第一离合部121包括面向第一离合件12的穿入方向设置的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

可选的,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包括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及第二子倾斜导引面1213,且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与第二子倾斜导引面1213的倾斜方向相互背离。

进一步参阅图1及图2,第二离合件13在套筒11的轴向上插设于套筒11,可以理解的,第二离合件13的插入方向与第一离合件12的穿入方向相同。

其中,第二离合件13在靠近第一离合部121的一侧设有第二离合部131,可选的,第二离合部131为与第一离合部121的凸起配合的凹槽,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离合部121为凹槽时,第二离合部131也可以是与第一离合部121的凹槽配合的凸起,可以理解的,该第二离合部131的数量与第一离合部121相同。

共同参阅图1及图3,第二离合部131包括可与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配合的第二倾斜导引面1311。

可选的,第二倾斜导引面1311包括第三子倾斜导引面1312及第四子倾斜导引面1313,第三子倾斜导引面1312与第四子倾斜导引面1313的倾斜方向相互背离,且分别可与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及第二子倾斜导引面1213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第二离合件13还设有第一条形槽132,该第一条形槽132的长度方向与套筒11的轴向相同。

共同参阅图3及图4,第一弹性件14在套筒11的轴向上与第二离合件13及套筒11抵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离合机构1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5,第一连接件15在如图4中所示的与套筒11连接,且在如图3所示的穿过第一条形槽132,第一弹性件14在第一条形槽132内与第二离合件13及第一连接件15抵接,也即第一弹性件14通过与套筒11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5间接的与套筒11抵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4也可以在套筒11的轴向上直接与套筒11及第二离合件13抵接。

可选的,第一弹性件14为弹簧,第一连接件15为圆柱销。

共同参阅图3、图5及图6,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在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下呈咬合状态。

具体的,如图5所示,由于第一离合件12贴设于套筒11,且第一弹性件14弹性抵接第二离合件13及套筒11,因此,在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下,第二离合件13在如图5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趋向于第一离合件12,进而使得图3中的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呈如图6所示的咬合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也即凸起与凹槽相互啮合,且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与第二倾斜导引面1311相互贴合。

共同参阅图6、图7、图8及图9,在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中的一个受到扭转力时,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逐渐脱离咬合状态。

具体的,在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中的一个受到扭转力时,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在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与第二倾斜导引面1311的配合作用下,第一离合件121与第二离合件131中受到扭转力的一个在套筒11的轴向上远离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中的另一个。

为例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以第二离合件13受到扭转力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的,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呈咬合状态,当第二离合件13受到如图6中箭头所示的扭转力时,第三子倾斜导引面1312与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在该扭转力的作用下相互抵接,以使得如图7所示的,第二离合件13在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与第三子倾斜导引面1312的相互抵接作用下逐渐远离第一离合件12,在该远离过程中,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逐渐脱离咬合状态,直至扭转力超过阈值时,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呈如图8所示的完全脱离咬合状态,在这一逐渐脱离咬合状态的过程中,如图9所示,扭转力通过第二离合件13作用于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312的力为f1,该力f1在第一倾斜导引面1312的作用下具有两个分力f2及f3,分力f2与第一倾斜导引面121平行以反向作用于第三倾斜导引面1312,使得第二离合件13在该分力f2的作用下远离第一离合件12,分力f3即为作用于第一离合件12的力,因此,当第二离合件13受到扭转力f1时,第一离合件12实际受到的力为f3,很明显,f3小于f1,因此,上述的逐渐脱离咬合状态的过程,降低了扭转力传递至第一离合件12的力度,直至完全脱离时,第一离合件12不受扭转力。

可以理解的,当第二离合件12受到与上述扭转力方向相反的扭转力时,可通过第二子倾斜导引面1213与第四子倾斜导引面1313相互配合以完成上述逐渐脱离咬合状态的过程。

进一步参阅图5,在上述第二离合件13受到扭转力远离第一离合件12的过程中,第二离合件13需要克服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因此,当扭转力消失时,第二离合件13在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二离合部131与第一离合部121回复至如图6所示的咬合状态。

同理,当第一离合件12受到扭转力时,第一离合件12也可以在该扭转力的作用下以上述相同的原理远离第二离合件13,从而降低扭转力传递至第二离合件13的力度。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离合件12与套筒11贴合,第一弹性件14与第二离合件13及套筒11抵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二离合件13与套筒11贴合,第一弹性件13与第一离合件12及套筒11抵接,原理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合机构通过第一离合件与套筒贴合,第一弹性件与第二离合件及套筒抵接,以使得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呈咬合状态,并在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中的一个受到扭转力时,第一离合部和第二离合部逐渐脱离咬合状态,从而降低了该扭转力传递至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中的另一个的力度。

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离合机构20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本实施例中的离合机构20具体包括套筒11、第一离合件12、第二离合件13及第一弹性件24。

可选的,套筒11为圆柱形套筒。

共同参阅图10及图11,第一离合件12在套筒11的轴向上穿设于套筒11,可以理解的,第一离合件12在穿设套筒11后,部分设置于套筒11的内部,部分穿过套筒11位于套筒11的外部。

其中,第一离合件12在面向穿入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离合部121,可选的,该第一离合部121为凸起,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离合部121也可以为凹槽,该第一离合部1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为多个,本实施例图1中以4个为例,四个第一离合部121呈周向阵列的设置于第一离合件12。

进一步的,第一离合部121包括面向第一离合件12的穿入方向设置的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

可选的,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包括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及第二子倾斜导引面1213,且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与第二子倾斜导引面1213的倾斜方向相互背离。

第二离合件13在套筒11的轴向上插设于套筒11,可以理解的,第二离合件13的插入方向与第一离合件12的穿入方向相同。

其中,第二离合件13在靠近第一离合部121的一侧设有第二离合部131,可选的,第二离合部131为与第一离合部121的凸起配合的凹槽,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离合部121为凹槽时,第二离合部131也可以是与第一离合部121的凹槽配合的凸起,可以理解的,该第二离合部131的数量与第一离合部121相同。

进一步的,第二离合部131包括可与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配合的第二倾斜导引面1311。

可选的,第二倾斜导引面1311包括第三子倾斜导引面1312及第四子倾斜导引面1313,第三子倾斜导引面1312与第四子倾斜导引面1313的倾斜方向相互背离,且分别可与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及第二子倾斜导引面1213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第二离合件13还设有第一条形槽132,该第一条形槽132的长度方向与套筒11的轴向相同。

第一弹性件24在套筒11的轴向上与第一离合件12、第二离合件13及套筒11抵接。

具体的,第一弹性件24包括第一子弹性件241及第二子弹性件242,第一子弹性件241(图8中虚线所示)在套筒11的轴向上与第一离合件12及套筒11抵接,第二子弹性件242在套筒11的轴向上与第二离合件13及套筒11抵接。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离合机构2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5,第一连接件15与套筒11连接,且穿过第一条形槽132,第二子弹性件242在第一条形槽132内与第二离合件13及第一连接件15抵接,也即第二子弹性件242通过与套筒11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5间接的与套筒11抵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子弹性件242也可以在套筒11的轴向上直接与套筒11及第二离合件13抵接。

可选的,第一子弹性件241为弹片,第二子弹性件242为弹簧,第一连接件15为圆柱销。

进一步的,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在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下呈咬合状态。

具体的,由于第一子弹性件241在套筒11的轴向上与第一离合件12及套筒11抵接,第二子弹性件242在套筒11的轴向上与第二离合件13及套筒11抵接,因此,在第一子弹性件241及第二子弹性件242的弹力作用下,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在套筒11的轴向上相互趋近,进而使得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呈咬合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也即凸起与凹槽相互啮合,且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与第二倾斜导引面1311相互贴合。

进一步的,在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中的一个受到扭转力时,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脱离咬合状态。

具体的,在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中的一个受到扭转力时,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在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与第二倾斜导引面1311的配合作用下,第一离合件121与第二离合件131中受到扭转力的一个在套筒11的轴向上远离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中的另一个。

为例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以第二离合件13受到扭转力为例进行说明,在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呈咬合状态,且第二离合件13受到扭转力时,第三子倾斜导引面1312与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在该扭转力的作用下相互抵接,以使第二离合件13在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与第三子倾斜导引面1312的相互抵接作用下逐渐远离第一离合件12,在该远离过程中,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逐渐脱离咬合状态,直至扭转力超过阈值时,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呈完全脱离咬合状态,在这一逐渐脱离咬合状态的过程中,扭转力通过第二离合件13作用于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312的力为f1,该力f1在第一倾斜导引面1312的作用下具有两个分力f2及f3,分力f2与第一倾斜导引面121平行以反向作用于第三倾斜导引面1312,使得第二离合件13在该分力f2的作用下远离第一离合件12,分力f3即为作用于第一离合件12的力,因此,当第二离合件13受到扭转力f1时,第一离合件12实际受到的力为f3,很明显,f3小于f1,因此,上述的逐渐脱离咬合状态的过程,降低了扭转力传递至第一离合件12的力度,直至完全脱离时,第一离合件12不受扭转力。

可以理解的,当第二离合件12受到与上述扭转力方向相反的扭转力时,可通过第二子倾斜导引面1213与第四子倾斜导引面1313相互配合以完成上述逐渐脱离咬合状态的过程。

进一步的,在上述第二离合件13受到扭转力远离第一离合件12的过程中,第二离合件13需要克服第二弹性子件242的弹力作用,因此,当扭转力消失时,第二离合件13在第二弹性子件242的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二离合部131与第一离合部121回复至咬合状态。

同理,当第一离合件12受到扭转力时,第一离合件12也可以在该扭转力的作用下以上述相同的原理远离第二离合件13,从而降低扭转力传递至第二离合件13的力度。

进一步的,若第一离合件13受到扭转力而远离第二离合件13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第一子弹性件241的弹力作用,因此,在扭转力消失时,第一离合件13在第一子弹性件241的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二离合部131与第一离合部121回复至咬合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合机构通过第一弹性件的第一子弹性件与第一离合件及套筒抵接,第二子弹性件与第二离合件及套筒抵接,使得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在第一子弹性件和第二子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呈咬合状态,并在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中的一个受到扭转力时,第一离合部和第二离合部逐渐脱离咬合状态,从而降低了该扭转力传递至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中的另一个的力度。

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离合机构30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本实施例中的离合机构30具体包括套筒11、第一离合件12、第二离合件13及第一弹性件14,进一步包括连接座36、第二弹性件37。

可选的,套筒11为圆柱形套筒。

第一离合件12在套筒11的轴向上穿设于套筒11,且在穿入方向上贴设于套筒11,可以理解的,第一离合件12在穿设套筒11后,部分设置于套筒11的内部,部分穿过套筒11位于套筒11的外部。

其中,第一离合件12在面向穿入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离合部121,可选的,该第一离合部121为凸起,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离合部121也可以为凹槽,该第一离合部1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为多个,本实施例图1中以4个为例,四个第一离合部121呈周向阵列的设置于第一离合件12。

进一步的,第一离合部121包括面向第一离合件12的穿入方向设置的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

可选的,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包括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及第二子倾斜导引面1213,且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与第二子倾斜导引面1213的倾斜方向相互背离。

第二离合件13在套筒11的轴向上插设于套筒11,可以理解的,第二离合件13的插入方向与第一离合件12的穿入方向相同。

其中,第二离合件13在靠近第一离合部121的一侧设有第二离合部131,可选的,第二离合部131为与第一离合部121的凸起配合的凹槽,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离合部121为凹槽时,第二离合部131也可以是与第一离合部121的凹槽配合的凸起,可以理解的,该第二离合部131的数量与第一离合部121相同。

进一步的,第二离合部131包括可与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配合的第二倾斜导引面1311。

可选的,第二倾斜导引面1311包括第三子倾斜导引面1312及第四子倾斜导引面1313,第三子倾斜导引面1312与第四子倾斜导引面1313的倾斜方向相互背离,且分别可与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及第二子倾斜导引面1213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第二离合件13还设有第一条形槽132,该第一条形槽132的长度方向与套筒11的轴向相同。

第一弹性件14在套筒11的轴向上与第二离合件13及套筒11抵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离合机构3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5,第一连接件15与套筒11连接,且穿过第一条形槽132,第一弹性件14在第一条形槽132内与第二离合件13及第一连接件15抵接,也即第一弹性件14通过与套筒11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5间接的与套筒11抵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4也可以在套筒11的轴向上直接与套筒11及第二离合件13抵接。

可选的,第一弹性件14为弹簧,第一连接件15为圆柱销。

参阅图13,连接座36在第一离合件12远离第一离合部121的一侧可活动的套设于第一离合件12,也即连接座36在套筒11的轴向上与第一离合件12活动连接,并在套筒11的径向上与第一离合件12相对固定。

具体的,连接座36设有第二条形槽361,该条形槽361的长度方向与套筒11的轴向相同,本实施例的离合机构3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38,第二连接件38穿过第二条形槽361与第一离合件12连接,以使得第一离合件12在套筒11的轴向上相对于连接座36运动时,带动第二连接件38在第二条形槽361内运动。

可选的,第二连接件38为圆柱销。

参阅图14,第二弹性件37在套筒11的轴向上与套筒11及连接座36抵接,以使得第二连接件38在第二弹性件37的弹力作用下与连接座36抵接。

可选的,第二弹性件37为弹片。

进一步的,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在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下呈咬合状态。

具体的,由于第一离合件12贴设于套筒11,且第一弹性件14弹性抵接第二离合件13及套筒11,因此,在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下,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在套筒11的轴线上相互趋近,进而使得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呈咬合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也即凸起与凹槽相互啮合,且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与第二倾斜导引面1311相互贴合。

进一步的,在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中的一个受到扭转力时,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脱离咬合状态。

具体的,在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中的一个受到扭转力时,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在第一倾斜导引面1211与第二倾斜导引面1311的配合作用下,第一离合件121与第二离合件131中受到扭转力的一个在套筒11的轴向上远离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中的另一个。

为例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中以第二离合件13受到扭转力为例进行说明,在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呈咬合状态,且第二离合件13受到扭转力时,第三子倾斜导引面1312与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在该扭转力的作用下相互抵接,以使第二离合件13在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212与第三子倾斜导引面1312的相互抵接作用下逐渐远离第一离合件12,在该远离过程中,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逐渐脱离咬合状态,直至扭转力超过阈值时,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呈完全脱离咬合状态,在这一逐渐脱离咬合状态的过程中,扭转力通过第二离合件13作用于第一子倾斜导引面1312的力为f1,该力f1在第一倾斜导引面1312的作用下具有两个分力f2及f3,分力f2与第一倾斜导引面121平行以反向作用于第三倾斜导引面1312,使得第二离合件13在该分力f2的作用下远离第一离合件12,分力f3即为作用于第一离合件12的力,因此,当第二离合件13受到扭转力f1时,第一离合件12实际受到的力为f3,很明显,f3小于f1,因此,上述的逐渐脱离咬合状态的过程,降低了扭转力传递至第一离合件12的力度,直至完全脱离时,第一离合件12不受扭转力。

可以理解的,当第二离合件12受到与上述扭转力方向相反的扭转力时,可通过第二子倾斜导引面1213与第四子倾斜导引面1313相互配合以完成上述逐渐脱离咬合状态的过程。

进一步的,在上述第二离合件13受到扭转力远离第一离合件12的过程中,第二离合件13需要克服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因此,当扭转力消失时,第二离合件13在第一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二离合部131与第一离合部121回复至咬合状态。

同理,当第一离合件12受到扭转力时,第一离合件12也可以在该扭转力的作用下以上述相同的原理远离第二离合件13,从而降低扭转力传递至第二离合件13的力度。

进一步的,在第一离合件12受到扭转力时,第一离合件12带动第二连接件38在套筒11的轴向上相对于连接座36运动,同时贴设于第一离合件12的套筒11会跟随第一离合件12远离第二离合件13,并在远离过程中,克服第二弹性件37的弹力作用,因此,当扭转力消失时,套筒11在第二弹性件37的弹力作用下靠近第二离合件13,从而带动第一离合件12靠近第二离合件13,以使得第二离合部131与第一离合部121回复至咬合状态。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合机构通过第一离合件与套筒贴合,第一弹性件与第二离合件及套筒抵接,以使得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呈咬合状态,并在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中的一个受到扭转力时,套筒座克服第一弹性件或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一离合部和第二离合部脱离咬合状态,从而降低了该扭转力传递至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中的另一个的力度。

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40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4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其中,该电子设备40包括本体部41、转动部42及离合机构43。参阅图16,本体部41设有转轴411,离合机构43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离合机构,本实施例图示以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离合机构10为例。

其中,离合机构43的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中的一个与转动部42连接,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中的另一个与转轴411连接,以在转动部42转动时,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中的一个受到转动部42转动的扭转力,从而使得第一离合部121与第二离合部131逐渐脱离咬合状态,从而降低扭转力传递至第一离合件12与第二离合件13中的另一个的力度,具体原理描述可参阅上述任意实施例,进而降低传递至与第一离合件12和第二离合件13中另一个连接的转轴411的力度,以防止转轴411在转动部42转动时,发生扭断等受损的风险,提高对转轴411的保护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离合机构的第一离合件与第二离合件中的一个与转动部连接,另一个与本体部的转轴连接,使得转动部转动时,第一离合部与第二离合部逐渐脱离咬合状态,从而降低扭转力传递至转轴的力度,防止转轴受到发生扭断等受损的风险,提高对转轴的保护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